一米陽光國學學堂談《莊子·漁夫.第三十一》1.《四百四十.》⑩.

請點右上關注,每天有最新的國學經典校譯.

2019年3月29日,二月二十三,周五.

1917年3月29日,蔡元培要留學生莫崇洋媚外。

〖1917年3月29日,蔡元培在清華學校高等科發表演講時說,“吾國學生留他國者,不患其科學程度之不若人,患其模仿太過而消亡其特性。所謂特性,即地理、歷史、家庭、社會所影響於人之性質者也。”

“能保我性,則所得於外國之思想、言論、學術,吸收而消化之,盡為我一部,而不為其所同化。蔡元培認為,赴外國留學,“其志行稍薄弱者,即捐棄其‘我’而同化於外人,所望後之留學者,必須以‘我’食而化之,而毋為彼所同化。”〗(《百度百科》資料)

今天,我們一起分享《莊子·漁夫.第三十一》1.

“陰陽不和,寒暑不時,

以傷庶物,諸侯暴亂,

擅相攘伐,以殘民人,

禮樂不節,財用窮匱 ,

人倫不飭,百姓淫亂,

天子有司之憂也。”

——〖“陰陽不和,寒暑不時”,此句校譯與其他譯本之意區別較大:陰陽,此處意為“天地”,例句“樂由陽來者也,禮由陰作者,陰陽和而萬物得”(《禮記》)、“陰陽何者強作孽,天地豈其真不仁?”(宋·范成大 《民病春疫作詩憫之》);不和,不調和、不和諧,例句“四者俱犯,則陰陽不和,風雨不時,大水溧州流邑”(《管子·七臣七主》)、“四時不和不能調,歲穀不孰不能適”(《史記》);寒暑,寒冬暑夏,例句“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易經·繫辭》);不時,不適時、不合時,例句“風雨雪霜,天地之權也,山川藪澤,鬼神之所伏也。故風雨不時,則歲有飢饉,雪霜不時,則人有疾病”(唐·羅隱 《讒書·風雨對》)〗

陰陽不和(天地不調和),(調和,風調雨順)

寒暑不時(寒暑不合時),

以傷庶物,〖庶物,眾物、萬物,例句“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易經·乾》)〗

諸侯暴亂,

擅相攘伐,〖擅,本義:獨攬、專權,引申指“自作主張”、“隨意”;攘伐,侵奪交戰〗

以殘民人,〖民人,人民、百姓,例句“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奪之”(《詩·大雅》)、“安可取民人膏血之利,輟(輟)軍國急難之備”(宋·范仲淹 《上執政書》)〗

禮樂不節,〖不節,不遵法度、無節制,例句“不節之嗟,又誰咎也?”(《易經·節》高亨 注:“言人不守制度,以致受刑罰而嗟嘆”)〗

財用窮匱 ,〖財用,財物、財富,例句“民不務經產,則倉廩空虛,財用不足”(《管子·重令》);窮匱,匱乏、貧窮〗

人倫不飭,〖人倫,古時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例句“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孟子》);不飭,不整飭〗

百姓淫亂,〖淫亂,風氣不正、道德敗壞,例句“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而民淫亂”(《禮記·樂記》)〗

〖“天子有司之憂也”,有司,古代設官分職,各有專司,此處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例句“好生之德,洽於民心,茲用不犯於有司”(《書·大禹謨》)〗

這是天子、有司(主管官吏)之憂也。”

……(未完待續)

一米陽光@國學&財富·學堂·李先生,校譯于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青年路16號匯通商務大廈.(0535-6267300)

〖附,在人類文明的浩瀚長河之中,莊子思想,可謂博大精深,璀璨絢麗。

《莊子》一書,原有五十二篇(對宇宙起源、生命演化、社會哲學等有詳盡論述),今僅存三十三篇,為弘揚傳統文化,本學堂(一家之言)歷時近一年於《鳳凰新聞·大風號》發表校譯連載三十篇,已近尾聲,若有出版社(或有識之士)有意合作集結成書出版,可與本學堂聯繫出版發行事宜,

共同為傳承中華文明,貢獻一份力量,

為人類文明增添一份溫暖,

為促進社會和諧盡一份責任。〗

《漁夫》原文,來自《莊子》,僅代表莊子觀點,諸之百家,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漁夫》譯文,一家之言校訂,拋磚引玉,僅供參考。

《周易·繫辭》:“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

一米陽光國學學堂談《莊子·漁夫.第三十一》1.《四百四十.》⑩.

本文來自大風號,僅代表大風號自媒體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