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篤學尚行


「國學」篤學尚行

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就提出:“我們隊伍裡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好像一個鋪子,本來東西不多,一賣就完,空空如也,再開下去就不成了,再開就一定要進貨。”克服本領恐慌,駕馭複雜形勢,奮力攻堅破難,已成為擺在各級領導幹部面前的一個嚴峻問題。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我們要常懷本領恐慌的危機感,樹立“篤學尚行”的理念。

“篤學”是基礎,是前提。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對我們提出的要求。政治過硬,離不開學習;本領高強,也離不開學習。這種學習不能僅停留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到各項生產經營工作當中;這種學習不是被動要求,而要發自內心,並積極付諸行動。“篤學”還在於求真務實,袪除浮躁之氣,杜絕急功近利的思想,堅定踏實、專心致志地追求知識、追求真理。行進在萬里長城十三關,我們要想不斷成長進步,一定要把握“篤學”之利器,重視學習、抓好學習,把學習和工作有機融合,形成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的有機統一、良性循環。現在不學習的人很少,但刻苦學習的人也少,真正靜下心來讀原著、悟道理的更少,極少有人能把一二百頁的經典書籍一氣呵成讀完。有的人學習講求短平快,急功近利,缺少工作和學習的互動。凡是在工作中幹出成績甚至成為專家的人,一定是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的人,只有通過鍥而不捨地學習鑽研才會脫穎而出。我們要想更好履行職責,必須緊密聯繫工作加強學習,使工作的過程成為學習的過程,使工作的崗位成為學習的平臺,做到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在日常實踐中,一定要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多讀有益於工作的書籍,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研究解決矛盾問題的能力,通過“篤學”來提升本領、幹好工作。

“尚行”是關鍵,是途徑。讀《王陽明文集》,如此一段耐人尋味。友人問:“自來先儒皆以‘學問思辨’屬‘知’,而以‘篤行’屬‘行’,分明是兩截事。今先生獨謂‘知行合一’,不能無疑。”王陽明先生如是耐心解答——若行而不能明察精覺,便是冥行,便是學而不思則罔,所以必須說個“知”。知而不能真切篤實,便是妄想,便是“思而不學則殆”,所以必須說個“行”,元來只是一個功夫。“篤學”,就是強調學習,以求真務實的態度做學問,反對虛假與浮躁之風;“尚行”,就是強調實踐,要身體力行,運用知識服務社會發展、服務人類進步。篤學尚行,強調的就是知行合一,學習與實踐相結合。我們要真正學懂弄通做實,不是坐在會議室裡聽傳達、聽解析;不是坐在課堂上聽報告、聽講解;不是坐在辦公桌前看文件、記筆記;不是在圖書館裡翻著作、查資料;不是在培訓班上談體會、講理想,而是應“起而行之”。走出辦公室,走出會議室,到基層一線去、到實踐活動中去、到產生問題的現場去,傾聽群眾的疾苦,看看群眾的訴求,發現工作的不足,查找管理的漏洞,找到服務的薄弱環節,從而明確前進的方向,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北宋著名理學家邵雍在《漁樵問對》中寫道:“尚行,則篤實之風行焉;尚言,則詭譎之風行焉。”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我們惟有篤學尚行,幹中學,學中幹,才能常學常新,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

春暖花開,篤學尚行,勇踏征程,我們不妨用汪國真先生的幾句詩與大家共勉——“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只要熱愛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