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成人世界與兒童世界之間,有一道鴻溝。

很多時候,就算我們與孩子共處一室,內心世界也是無法統一的。比如涵涵爸爸就經常委屈地對我說:“你娃每次說讓我跟他一起玩,可是就是讓我看著她玩!”

其實,是他覺得涵涵的玩法有些無聊,融入不進去。

每次我跟涵同學一起玩的時候,也會發現,孩子的玩法對我們大人來說很沒意思,但當你融入她的玩法時,會有不少驚奇。

就像繪本故事《莎莉,離水遠一點》裡的媽媽一樣。

雖然她時刻表現出對女兒的關心,並不停地提醒:“莎莉,離水遠一點”。但是媽媽沒有觸碰到莎莉的幻想。

媽媽只看到莎莉和一隻流浪狗在髒兮兮的小船上玩遊戲,但是媽媽不知道:在女兒摸小狗、扔石頭,拔起海草的時候,腦海中正上演一幕幕驚險的揮劍搏鬥、奪取藏寶圖的大曆險。

多麼像那些一邊拿著手機,一邊陪孩子玩耍的家長啊。他們的不停關心和提醒,其實是在表達內心的愧疚吧,是在不斷地安慰自己:“雖然,我在看手機,可我主要注意力還是在孩子身上的!”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故事講述的是莎莉一家人帶著大包小包來到海邊。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爸爸媽媽忙著放置椅子,擺放食物,莎莉則靜靜的一個人遠望海面,瘦小的背影看起來孤單寂寞。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整本書分成兩條線進行,左頁和右頁的情節各自分開發展。書的左頁全是媽媽的叮嚀,而且大都是否定句。諸如不要去游泳、不要讓新鞋沾到髒東西,還有扔石頭不要打到人等等。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然而除去言語之外,父母從未走近莎莉身邊,和她一起玩耍。莎莉似乎覺得很無聊,她想擺脫一切規則的束縛。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由此,右頁就呈現出了莎莉的想象世界——一個刺激的冒險之旅。在這裡,莎莉得以表現其英勇、機智的一面,更讓她可以自得其樂,痛痛快快地玩一場。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最後,莎莉要跟著父母一起回家了。

你的嘮叨與孩子的想法,是兩個世界

可是,只有小讀者知道,莎莉不像爸爸媽媽一樣無聊地坐在沙灘上虛度時光,而是經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奇幻之旅。這正是許許多多的孩子所向往的。

伯寧罕通過這本書,讓大家都彷佛親身經歷了這一旅程。左頁右頁兩條線的敘事方式,更是令人耳目一新,左頁是父母熟悉的日常,右頁是我們不熟悉的孩子天馬行空的想象。

然而其實當你願意走近孩子,陪她痛痛快快玩一場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右頁也是孩子最平常的日常。

我們來看看餘治瑩老師的推薦語:

◎餘治瑩 海峽兩岸兒童文學研究會理事長

也許很多父母都常常會自認為最瞭解自己的孩子,認為他們的一言一行、所思所想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換句話說,孩子就好比那頑皮成性的孫悟空,再怎麼翻筋斗、乘雲駕霧,終究逃不了如來佛——父母的手掌心。

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許多父母都會習慣性地站在制高點,抱著“我都是為孩子好”的態度,指導著孩子該做什麼,或不該做什麼,他們期望孩子就像棋子一樣,按著自己所規劃的路線往前走,不能走偏,更不允許出錯,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這樣,就難免會忽略了去關心孩子自己真正的感受以及他們心裡究竟想要做什麼。

英國著名的圖畫書大師約翰伯寧罕創作過許多膾炙人口的圖畫書,他的作品深受小讀者的喜愛,除了他的圖畫充滿創意與美學之外,最重要的是,孩子早已把伯寧罕視為最能理解他們的“自己人”了。

年齡差距從來不是伯寧罕的問題,他總是能夠發覺孩子們心底的秘密,並且尊重他們的各種奇思異想,不會用大人的規矩框架去限制他們、約束他們,讓他們感到悶悶不樂。另一方面呢,孩子們在伯寧罕的圖畫書裡也總能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在這裡,他們可以天馬行空地展開無限想象,可以無憂無慮地開懷大笑。

在這本書中,伯寧罕沒有使用一個批判的字眼,可是他通過圖畫,傳神地表達出孩子的心思意念,讓小讀者產生共鳴,同時也激發許多父母心中的警醒:若只是一味地站在旁邊念念叨叨,會讓孩子的心與父母漸行漸遠,日後也許會造成親子間難以跨越的鴻溝。

所以,特別是每天都在忙的爸爸們

你真正放下手機走近過孩子嗎?

你真正意義上的陪過他嗎?

你瞭解過孩子的內心世界嗎?

你可知道孩子需要的不是看似關心的提醒和嘮叨?而是真真正正地陪我玩?

好不容易盼來了週末,放下手機,好好陪孩子吧!我們還可以擁有手機三四十年,甚至五十年,可你能真正擁有孩子的時間卻沒有多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