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溝通:如何消除人際焦慮

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高效能溝通:如何消除人際焦慮


01

吉姆家裡有一群小孩子住著大臥室,冬天有電暖氣,夏天有窗式空調,冬天溫度稍低一點,或夏天溫度稍高一點,他們就會受不了,因此吉姆家裡的電錶走得有點快。

吉姆跟這群“熊孩子”講節約能源、保護環境,但他們往往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後來吉姆改變了溝通策略,他告訴孩子們,如果他們節約用電的話,那麼省下來的電費將歸他們自己所有——孩子們的零用錢從來就不多,這對他們來說是個不小的數目。

通過這樣的溝通,吉姆夫婦減少了家中的用電量,而孩子們獲得了更多的零用錢。

在這個案例中,吉姆並沒有改變孩子們想把暖氣和空調開得很足的願望,而只是告訴他們,如何通過省電來得到更多的零用錢。

這是一個成功運用共贏思維,在溝通中找到最大公約數的經典案例,這就是高效能溝通的智慧。

今天分享的書籍《高效能溝通術》可以幫你消除人際焦慮,讓你的溝通事半功倍。

高效能溝通:如何消除人際焦慮


02

一、設定目標

小C是一家央企的中層,是一個部門的負責人。

公司有一位負責銷售業務的副總,雖然並不直接分管她這個部門,但因為職責的關係,常常與她有工作上的往來。

這位副總的一個遠房親戚,通過他的關係在公司入職了,但去了好幾個部門,都是幹一個月就被掃地出門。

這位副總可能也明白了些什麼,但這時他也騎虎難下,最後找到了小C,提出要把這個關係戶安排到小C的部門。

小C犯難了:接收吧,明擺著這是燙手的山芋,請神容易送神難,企業是講績效考核的,以後萬一出了問題,都得自己扛著。

不接收吧,副總非得惱羞成怒不可,以後工作上不行方便,那後果也是不容小覷的,未來的升職加薪可能都會受到影響。

如果是你,你該怎麼辦?

追尋使命和設定目標,對人際關係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所以作者把它放在這本書開始的部分。

在人際交往中,你的目標就是你的底線,就是你的原則。

有目標了,你才有人際交往的方向,否則即使結交了再多的名人權貴,建立了再多的人脈關係,讓再多的人喜歡你,其實都沒有意義。

在案例中,這件事情到底怎麼解決比較好?根據以上來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兩點:

第一,假如小C的目標是跟高層處好關係,那麼不得罪領導就是上選。

第二,假如小C的目標是提升自己部門的績效,那麼婉拒副總才是上策。

這樣一想,就沒什麼好糾結的了。

高效能溝通:如何消除人際焦慮


03

二、解決衝突

很多人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曾經或現在深深地陷入各種人際交往所帶來的情緒之中,不能去冷靜分析問題真正的解決之道。

作者講述了一個溝通基本模型,運用這個模型,你可以自己做出分析判斷,從而解決問題。

這個基本模型,一共有如下五個步驟。

第一步:清楚自己當下的問題及問題的存在狀態

你要明白,對你來說是問題的,對別人來說,可能完全不是問題。

在第一步,你就得搞清楚,自己真正的問題是什麼,你不要聽別人的、看別人的,要自己冷靜地想一想,因為每個人的問題,只有自己最清楚,只有自己最有資格發言。

你可以問自己一系列問題:

這是個問題嗎?這個問題重要嗎?為什麼一定要解決它?它持續了多長時間?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的?有多嚴重?

找好了問題,就可以進入我們的第二步了。


第二步:探尋問題背後的目標和期待

通過這個環節,其實就是要搞清楚,你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你要把不想要的轉變成想要的,而且一定要將想要的東西具體化,這就是你的目標。

還要設定目標達成的狀態,也就是標誌性事件,要把目標場景化,越具體、越有畫面感越好。

假如問題是“我沒錢”,目標是“我想有錢”,這是不行的。

錢是用來花的,你沒有錢,其實是你沒有什麼?錢的背後代表著什麼?是房子,是車子,還是名包、名錶、化妝品?

每種問題背後,都代表著不同的目標與期待。

高效能溝通:如何消除人際焦慮


04

第三步:找到引發問題的原因

在這個步驟裡,你要把所有原因羅列出來,越詳盡越好。

有一個女生說,自己遇到的問題是老公一下班就玩手機遊戲,什麼家務事都不做,也不陪自己。這該怎麼溝通?

先分析一下導致這個問題出現的可能原因:

公司壓力大,沒有其他的發洩渠道?或者反過來,工作太清閒,下了班就沒事做?

老公不求上進?如果他足夠上進的話,他可能會想要聽聽課、看看書。會不會是結交了一些遊戲圈的朋友,這些朋友老催他上線?

當然可能還有其他原因,把這些原因全部找出來、寫下來,實在想不出來的時候,就可以進入下一步。

高效能溝通:如何消除人際焦慮


第四步:用影響圈與關注圈對沖突進行歸因

要對上面的原因進行深度研究,用到一對概念:關注圈和影響圈。

你周圍能關注到的事情的集合,叫關注圈。

在關注圈裡面,有一些事是自己能夠掌控的,而有一些事是自己不能掌控的,能掌控的那部分被稱為影響圈。

用影響圈與關注圈對溝通中衝突的原因進行區分,就是要你在遇到事情時不要把責任推給別人,因為你控制不了其他人。

對在自己影響圈內的問題,你就要想辦法解決。

那麼,屬於關注圈的衝突,我們要怎麼面對呢?就扔在一邊不管不問嗎?不是。

老公在公司工作壓力大,又沒有緩解壓力的渠道,所以才會玩遊戲;因為老公工作壓力不大,他不思進取,所以才會天天玩遊戲……

這些是外在的,都在關注圈,你控制不了。

作者說,可以使用一個句式:“而我沒有……”

而我沒有多和老公聊聊天,而我沒有介紹一些積極上進的朋友給他,而我沒有多為他敲警鐘……

這個句式,幫助你緩解衝突,最大化地領走那份屬於你自己的責任。

高效能溝通:如何消除人際焦慮


05

第五步:制訂解決方案並迅速行動

原因列出來了,原因的性質也搞清楚了,下面的事情就是基於目標來制訂方案。

也就是把原因階段所有你自己能做的事情全部領走,把它們變成方案,制訂行動計劃。

在制訂計劃時,要注意以目標為導向,而不是以解決問題為導向。

有一次,作者和幾個朋友約好,一起去某室內球館打羽毛球。可早上起來一看,下雨了。

朋友A 在微信群裡說,找個天氣好的時候再去。

朋友B 說還是要去,可以打車去。

對朋友A來說,天氣不好是一個問題,如果你認為問題本身是最重要的,以問題為中心,那就不去打球了。

對朋友B來說,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能夠搞定問題,但從他的回覆中卻可以看出,他只強調了解決問題,卻忽略了最終目標。

A是以問題為中心的,B是以解決問題為中心的,這其實都不是作者所說的以目標為中心。

作者和朋友去打球的目標,其實是想要強身健體,在這個目標指引下,就可以選擇其它的健身運動,而非在下雨天一定要去打球。

作者一直強調的目標感,它要始終貫穿於你的人際關係處理和人生規劃之中。

以上就是對這本書中關於如何通過設立目標來解決衝突的內容分享。

作者還在書中介紹瞭如何建立並管理人脈,溝通中你應該擁有怎樣的心態,以及如何恰當有效地拒絕別人等等,如果感興趣,也推薦你繼續閱讀這本書。

關注 每個思想,都會發光!讀書提升認知,知識改變命運!

高效能溝通:如何消除人際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