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孔子學養生——不要違背自然規律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信,無以知人也。”

翻譯:孔子說:“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禮儀,就不能立身處世;不善於分辨別人的話語,就不能真正瞭解他。”

人們都把命理解為天命,天命又是什麼?天指的是古人說的自然,天命就是自然的法則,天命可以解釋為道,天命和老子思想裡面的道意思接近,天命是孔子思想裡面的道。

做事情要順應自然才能成為君子,順應自然就是符合道。

知天命就是要知敬畏。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不知天命”,讓我們想到孔子說的“五十而知天命”這句話,一個人到了五十還不知天命,大概這個人真是不可救藥了。

因為不知天命,所以不知敬畏天命,為所欲為,自然就會“狎大人”“侮聖人之言”。人不知道敬畏,什麼道德,什麼法律,都置若罔聞,肆意的踐踏法律和道德。

現代人缺乏的就是敬畏。權力越大,能給自己帶來更多的榮耀,地位,但權力是雙刃劍,會給人民帶來災難,會給自己帶來兇險。

官員的隨意決策有時候可能比貪腐的危害更大,一座山隨便就挖平了,一座歷史建築隨便一指就沒有了,他們沒有考慮這樣做對自然造成什麼樣的危害、對歷史文化的危害。缺乏對文化和自然的敬畏。跟著孔子學養生——不要違背自然規律

天命也是自然規律。天地萬物自有其運行規律,不能僅從自身利益出發為所欲為。自然界原有的規律被破壞,人類的生存便會岌岌可危。

知天命就不能為所欲為,“惟我所欲”帶來的惡果是大家都沒有安全,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比如呼吸新鮮的空氣、喝乾淨的水、吃健康綠色的蔬菜水果等,都難以得到滿足。

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互害模式,每個人都在受到環境汙染帶來的傷害,大家也都在製造環境汙染,形成了惡性循環。

為了利益,工廠排出的汙水和有毒氣體汙染環境;為了自己的利益,農民生產有毒的蔬菜;為了自己的利益,養殖戶養出有毒的肉類;為了自己的利益,食品廠生產有毒的食品,生活在這個生態圈,每個人身受其害。

敬畏天命並非對自然敬而遠之,也不是將自然神秘化,而是要與自然和諧相處。我們常懷敬畏之心面對自然,始終保持與萬物和諧共處,可以避免逆自然規律運行導致的危害和損失。

自然的法則包含著的最重要內容是快樂。一顆很小的種子可以長成參天大樹,源自什麼樣的動力?

科學實驗證明歡快的音樂可以讓植物長的更快、更大,快樂是植物成長的最大動力。

大自然讓乾的事情都是快樂的,吃飯可以讓人生存,吃飯就是讓人感覺非常快樂的事情。

人類需要繁衍生息,男人和女人的愛情就是快樂的。

自然的法則包含的重要內容是快樂,順應自然就要經常保持快樂。孔子認為:不懂得養生和快樂的人就不能成為君子。

在生活中也要自覺按照養生的標準去選擇,這樣才能更接近天道。古人很重視天道,現在人喜歡標新立異,追求個性。跟著孔子學養生——不要違背自然規律

用建築來看,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一直用的都是秦磚漢瓦,都是藍色的,現在用紅色的磚瓦,藍色的磚燒製工藝更復雜。

是什麼力量能讓人們幾千年使用藍色的磚瓦?而不是用紅色的?我們生活的地球又稱藍色星球,主流色彩是藍色,大海是藍色的,大海是藍色的,這大概就是天道。跟著孔子學養生——不要違背自然規律

不懂得禮,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孔子把禮看的非常重要,認為禮是人在社會上生存的基礎。

聖人設置禮的目的是讓人養生的,人只有先生存下來,才有可能去發展,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才能談發展。

有健康才有未來,這是許多人都懂的道理,具體怎麼去落實卻是不盡人意,大多數人都是口頭上把健康說的很重要,生活中把健康放在一邊。

禮對健康的重要性人們還沒有充分的認識,很多人對孔子的這句話也是不以為然。人們曾經把封建禮教當做腐朽的東西來批判,封建禮教和孔子的禮也不是一個概念,他們之間也有很大的差別。

要反對那些損害健康的封建禮教,恢復孔子講的有益健康的禮。看到身邊很多年富力強的人因為健康的原因失去了未來,對孔子的這句話:不知禮,無以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