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以前,上流階層看不上燒酒,只喝黃酒。黃酒的價格數倍於燒酒

關於燒酒,也叫白酒或蒸餾酒的起源時間,至今眾說紛紜。有一種觀點,燒酒早在東漢時期就有了,其理論支撐是,在出土的東漢時期的墓葬裡發現了青銅蒸餾器。反對者則認為發現了蒸餾器並不能代表什麼,有專家認為,當時的青銅蒸餾器主要用於蒸餾花露水和熬藥,跟燒酒沒有關係。

唐代的很多詩歌裡都提到了燒酒,像白居易的“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光”。《後唐書》中也記載劍南春曾為宮廷御酒等。

當今普遍認為,中國的燒酒起源於元代,是由蒙古人帶進了中原,從而發揚光大的。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寫道,燒酒非故法,自元代時創,有用濃酒和糟,蒸令氣上,用器盛取滴露,凡酸壞之酒,皆可蒸燒。可見,當時的白酒並不招人待見。

雖然燒酒優勢比較明顯,用非口糧高粱,一年四季都可釀造,易於儲存,且度數高入口過癮。但喝得起黃酒的上流階層,對於燒酒多是不屑的態度,黃酒的價格更是數倍於燒酒。有詩云:黃酒價貴買論升,白酒價賤買論鬥。所以,自元代一直到清朝末民初,燒酒在中國一直是非主流的存在,即使在西南地區也屬於非主流。一直到民國,中國酒文化的主體一直是黃酒,而非今日大紅大紫的白酒。

清末,戰亂不斷,飯都吃不上,很難有多餘的米去釀造黃酒,黃酒徹底淪為奢飾品;白酒逐漸在工人、農民群體中流行開來。 抗戰爆發,國民政府退守大西南,很難喝到正宗的黃酒,四川等地的白酒開始在國宴嶄露頭角。

紅軍長征,大多數時間在貴州、四川一帶,對於白酒有特殊的感情。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自此白酒進入新時代。

公私合營後,各自經營的釀酒作坊被工廠取代,白酒自此進入了工業化生產時期。50年代中期,我國糧食統購統銷,酒廠納入計劃後,才有糧食配給,僅剩的釀酒作坊也走到歷史的終點。

有了糧食的統購統銷,酒也納入了統購統銷,酒精度數高,且更剩糧食的白酒逐漸在全國推廣。很多以前不喝白酒的地區,也開始飲用白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