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話多都會被休,在古代做女人也太難了

一年一度的“三八婦女節”來了。

連話多都會被休,在古代做女人也太難了

雖然這個“三八節”也是個節,不過對於廣大心理年齡剛滿17歲的高齡仙女來說,這真是個尷尬的節日。不僅聽著顯老,說出口更是個粗口高頻詞。

所以,替代的說法來了:女神節、仙女節、女王節、女生節、蝴蝶節……五花八門的叫法,激發著男生們無限的想象。

然而,再抖機靈的話語都無法掩蓋歷史的真實——

在古代,做個女人不容易,而且是全方位的不容易。

翻開這本《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噹噹典藏版)》來看一看,古代的女人到底有多難!

連話多都會被休,在古代做女人也太難了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噹噹典藏版) 講歷史的王老師 著


連話多都會被休,在古代做女人也太難了

古代休妻又稱出妻,一共有“七出”,也就是休妻的七個原因:出軌、不孝順父母、盜竊、嫉妒、話多、重大疾病、不生兒子。

前四個還可以理解,後三個真是奇葩,對女子太不友好了!

連話多都會被休,在古代做女人也太難了

古人認為女子話多會經常在後面嚼舌根,容易挑撥離間,影響家庭和家族的和睦。而生了重大疾病,則會影響她履行女主人主持重要祭祀儀式的家庭責任。對於最後一點,古人認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生兒子就不能延續家族香火,也是可以休掉的。


連話多都會被休,在古代做女人也太難了

對於女性來說,最頭疼的事情之一便是每月都會造訪的大姨媽,古人也不例外。

然而,由於生理知識的匱乏,古人對帶來了“血光之災”的“大姨媽”一直存在偏見,視之為不祥之物。明朝時,李時珍還在《本草綱目》裡警告男性同胞們,“大姨媽”會損傷陽氣,告誡君子遠離。

連話多都會被休,在古代做女人也太難了

不過古人來“大姨媽”,也會使用類似今天衛生巾的用品——

“月事布”。月事布也叫月事帶,由於古代商品經濟不發達,加上封建禮教觀念的影響,月事布這種“黑科技”都是獨門母女秘傳,沒有公開製造和售賣。

古代女性在使用、清潔、存放月事布時極端隱秘小心,甚至結婚十幾年的夫君都不知道月事布為何物。對於經期的到來,女性也常用隱晦的暗號來暗示丈夫,例如“麵點硃砂”“戴戒指”等方法。


連話多都會被休,在古代做女人也太難了

化妝打扮是女性的一項基本功。然而,對古代的少女們來說,化妝這件事實在可怕,因為化妝品成分非常恐怖,必須有“什麼東西都敢往臉上抹”的膽量才行!

俗話說“一白遮百醜”,皮膚白皙是古今東方美女的共同追求。今天化妝的基礎是用粉底美白,而古代美女化妝也用粉來美白,最早的粉底就是用米做的,但很容易脫落,所以古代美女臉上經常掉渣。

連話多都會被休,在古代做女人也太難了

於是古人發明了改進款的粉底——白鉛粉。白鉛粉潔白細膩,還不掉妝,成語“洗盡鉛華”就是出自這裡。

然而,鉛粉裡含有大量金屬鉛,而鉛是有毒的重金屬,因此古代女子使用鉛粉久了肌膚會變色成黃臉婆,嚴重的還會鉛中毒。更可怕的是,據說當時為了美白還有人用砒霜。終於知道為啥“自古紅顏多薄命”了,原來都是化妝品“害”的!


連話多都會被休,在古代做女人也太難了

中國古代有一個非常殘忍的社會現象——溺嬰。普通民眾生活貧困,無法養活更多的孩子,在重男輕女思想影響下,只能養男孩而放棄女孩,所以很多女孩出生之後會被父母溺殺。

先秦時就有溺嬰發生,明清兩朝尤其嚴重,當時有人形容“溺女之家,十常四五”。南方比北方還要嚴重,溺殺一兩個較為常見,多的可能會溺殺五個以上。


連話多都會被休,在古代做女人也太難了

針對溺嬰這種非人道行為,政府設立了“慈幼局”,用官方撫養的辦法減少溺嬰行為。

即便如此,還是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後果——性別比例失調。明朝萬曆年間,四川的男女性別比例高達144︰100,其他地區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

連話多都會被休,在古代做女人也太難了

以上內容選自《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噹噹典藏版)》,

針對原先版本進行了全面修訂,升級為典雅精裝版。新增“古代的光棍多嗎?”“古代官員工資高嗎”等多個令人腦洞大開的話題,全面曝光古人生活細節!

連話多都會被休,在古代做女人也太難了

話題更好玩,內容更有趣。5大類主題,70個生活話題,50多張精美插圖,帶你看清真實的古人,滿足你對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

如果你對歷史感興趣,對古代人的日常生活感到好奇,不妨翻開這本書。那些歷史課上學不到的、影視劇裡看不到的知識,這本書都滿足你!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噹噹典藏版)正在火熱銷售中,點擊鏈接,馬上帶走新版,收穫更多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