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堅:40歲以上人群要重視防癌體檢

徐志堅:40歲以上人群要重視防癌體檢

  (本報記者董笑非)專家簡介徐志堅,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體檢中心副主任、北京市健康保障協會第三屆理事會副會長等職。近10年來,他主持、參與國家、省部級腫瘤預防和篩查等相關課題20餘項,在包括SCI期刊在內的專業雜誌上發表論文30餘篇,主編《不生癌的智慧》《談癌不色變》,擔任《健康管理師:健康體檢分冊》《健康體檢操作常規》《中華健康管理學》副主編,參與編輯腫瘤防治學術專著5部。其開發的合理用藥系統、遠程會診系統、病人管理系統等,獲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此外,他還擁有“一種便於夾持固定的腫瘤切割裝置”“一種具有排血功能的腫瘤手術用擴撐裝置”等5項實用新型專利。

  癌症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近年來,如何防癌抗癌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體檢中心副主任徐志堅告訴記者:“面對癌症,個體預防不如群體預防,個體治療也不如群體預防。”

  癌症作為一種生活方式性疾病,多發於40歲以上人群,這與人體危險因素的逐漸累積密切相關。鑑於癌症形勢的嚴峻性,有別於健康體檢的防癌體檢正在進入人們的視野,並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一般的健康體檢,往往注重常規檢查項目的全面性,篩檢手段相對簡單,不一定包含針對某一特定癌症的專項檢查。即使其所含項目包括一些癌症檢查項目,但檢查深度和專業判斷仍不能完全滿足預防癌症的需求。而防癌體檢的目的是,在“健康”人群中發現早期或沒有症狀的癌症患者,在出現臨床症狀前或在癌症細胞發生浸潤前,藉助各種檢查手段發現癌症。腫瘤早期診斷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診斷能力、危險因素評估及對各項檢查指標綜合分析能力的要求很高。

  據徐志堅介紹,受諸多條件限制,癌症篩查不能覆蓋所有年齡段的人群,只能針對高發癌種和高發年齡段的人進行篩查。

  如父母雙方均為癌症患者,其子女的患癌概率較大,且子女較父母患癌的年齡通常會提前6~10年。因此,單一親屬患癌的人,可按照一般風險人群進行癌症篩查;兩個或多個親屬患癌的人,則需按照高危人群的篩查原則進行篩查。目前,肺癌、乳腺癌、宮頸癌、結直腸癌、胃癌、前列腺等,是防癌體檢可篩查的主要病種。

  以肺癌為例,首先要做基線篩查。40歲以上高危人群(如有吸菸史、經常在密閉環境工作或在霧霾天氣參加室外作業、接觸放射性元素等人群)做低劑量螺旋CT篩查。醫生根據檢查結果給出隨訪、複查建議。通常,結節分為低、中、高危類,醫生需要根據風險度給出再次檢查的時間建議。如檢查發現高危結節(15mm以上),且癌症特徵明顯,醫生會直接建議進行穿刺;如檢查發現中危結節(7~15mm),則需要根據臨床特徵隨診觀察,複查時間可能是3個月、6個月或1年後;如發現低危結節,病人只需做常規篩查即可。

  “從人體接觸危險因素到出現癌細胞,大約需要8~10年。在此階段,發現並診斷癌症才是有效的癌症篩查。也就是說,在癌細胞沒有轉移或沒有出現遠處轉移前切除,患者會獲得很好的治癒。”徐志堅說,“每年約有300萬癌症病例被發現,大多已處於癌症晚期,而這些癌症都是經過8~10年演變過來的。也就是說,在任何時間節點,我們身邊都有300萬癌症病例,如果能儘早篩查,國家能節省很多醫療費用。”

  “發現一個早期癌的效果,遠遠大於一個好的治療方案。”談及未來的癌症篩查,徐志堅認為,個人是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政府、醫療機構、保險公司、個人所屬單位、社會健康管理機構等都將是參與者。


徐志堅:40歲以上人群要重視防癌體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