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 胃病怎麼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錯了服藥時間

胃病怎麼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錯了服藥時間

阿康患胃病一個多月了,服用了好幾種胃藥,但效果都不理想。

複診時,醫生通過仔細詢問,才知道是因為他服用胃藥的時間不正確,影響了療效。

只有在對的時間服用對的藥,才能讓胃藥發揮最好的藥效。

:不同的胃藥應該在什麼時間服用呢?

今天,祝博士就來告訴大家服用胃藥的正確時間。

01 胃黏膜保護藥

:硫糖鋁、L-谷氨醯胺呱侖酸鈉(麥滋林)、鋁碳酸鎂(達喜)。

胃病怎麼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錯了服藥時間

胃黏膜保護藥直接在胃黏膜形成一層保護膜,發揮屏障作用,從而阻止胃酸、酶對潰瘍的侵襲,避免食物與胃壁的接觸。

這類藥物療效的關鍵在於胃內藥物的濃度,以及藥物與胃黏膜接觸的時間。如果胃裡有食物,會降低藥物濃度,減弱藥效。此外,食物會減慢胃排空藥物的速度,延長藥物與胃黏膜的接觸時間。

因此,多數藥物建議在飯前30分鐘~1小時服用。

鋁碳酸鎂具有可逆性吸附膽鹽的獨特作用,最適宜治療膽汁反流。餐後也是膽汁反流的易發時段,因此,宜在餐後1小時及晚上睡前嚼服,且可根據病情加服。

02 促胃動力藥

:多潘立酮片(嗎丁啉)、西沙必利、甲氧氯普胺。

胃病怎麼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錯了服藥時間

這類胃藥主要是增強胃腸道蠕動,加速食物在胃中的排空速度。對泛酸、噯氣和胃脹等有較好的療效。

這類藥物應在飯前15~30分鐘服用,這樣當我們進食時,血液中藥物的濃度能恰好達到高峰,從而充分發揮藥物的作用。

03 抑酸藥

:奧美拉唑(奧克)、雷貝拉唑、雷尼替丁等。

胃病怎麼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錯了服藥時間

抑酸藥主要作用於胃的泌酸細胞,從而抑制胃酸分泌。雖然起效不如抗酸藥快速,但是作用時間長、副作用少、療效明顯,是目前治療胃病的主要藥物。

  • 雷尼替丁一般規定在餐後或睡前服用;
  • 奧美拉唑容易受到胃內食物的干擾,所以應在餐前空腹狀態下服用,從而得到最佳療效。

04 抗酸藥

:磷酸鋁凝膠、碳酸氫鈉片。

胃病怎麼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錯了服藥時間

抗酸藥通過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因胃酸過多而引起的胃疼、反酸。在我們進餐後的1~1.5小時,胃酸分泌達到高峰,抗酸藥須在胃內較空的時候才可發揮作用。

碳酸氫鈉推薦在餐前或胃痛時服用。

一些複方製劑,如磷酸鋁凝膠則根據不同的症狀,選擇不同的給藥時間:

  • 食道炎、胃食道反流患者於飯後及晚上睡前服用;
  • 胃炎及胃潰瘍患者於飯後30分鐘服用;
  • 十二指腸潰瘍患者於飯後3小時以及必要時服用。

但因其作用時間短、副作用較多,近來臨床應用較少。

胃舒平、胃必治、胃得樂等複方製劑,主張在飯後1~2小時服用

,因為進餐後1~2小時胃內的胃內容物大多被排空,服用這些藥療效最佳,這樣藥效可維持達3~4小時。若餐後立即服用,則藥效只能維持1小時左右。

05 抗幽門螺桿菌藥

: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等),或膠體鉍製劑(如麗珠得樂等),加用1~2種抗菌藥,如克拉黴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胃病怎麼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錯了服藥時間

服用該類藥物時要配合抗生素的使用時間。

例如——

  • 甲硝唑等應在餐後服用,以避免出現胃腸刺激的症狀;
  • 食物會延緩克拉黴素的吸收,因此在餐前空腹服用效果最佳;
  • 而阿莫西林不受食物影響,服用時間無限制。

質子泵抑制劑的吸收多受到胃內食物的干擾,因此,在晨起或睡前空腹狀態下服用最佳。

膠體鉍製劑只有與胃黏膜直接接觸,才能起到殺滅幽門螺桿菌的作用,所以應在兩餐之間服用。

06 消化酶製劑

yao:多酶片、複方消化酶等。

胃病怎麼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錯了服藥時間

建議進餐時或飯後服用,且不宜與酸性藥物同服。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胃藥聯用須合理,應做到以下4點:

1⃣️ 硫糖鋁和鉍製劑須在酸性環境中才能在黏膜損傷處形成保護膜,因此,與抗酸藥及抑酸藥合用時須錯開服藥時間鋁碳酸鎂常與抑酸藥合用,但兩者服藥時間須相隔1~2小時

2⃣️ 促胃動力藥與抗膽鹼藥(如阿托品),兩者藥理作用相拮抗,不宜聯用;胃促動藥還會縮短其他藥物在胃內的作用時間,可能會降低其他藥物的療效。

如須聯用,服藥時段應錯開,如餐前半小時服胃促動藥,餐後2~3小時服黏膜保護藥;先服抗酸藥,1小時後再服胃促動力藥。

3⃣️ 胃蛋白酶須在一定的酸性環境中才有活性,所以也不宜與抗酸及抑酸藥合用

4⃣️ H2受體拮抗劑與質子泵抑制劑兩類抑酸劑,必要時可合用。

如早上服質子泵抑制劑,晚上加服H2受體拮抗劑,對控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夜間酸突破現象,療效會更好。

服用胃藥的時間有講究,如果您沒有把握,一定要及時就醫,諮詢專業的醫生和藥師。如果在用藥過程中出現不適,也一定要及時就醫哦。


胃病怎麼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錯了服藥時間

內容支持 《祝您健康》雜誌

微信公眾號 鳳凰養身研究所(WeChat id:znjk28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