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9 胃病怎么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错了服药时间

胃病怎么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错了服药时间

阿康患胃病一个多月了,服用了好几种胃药,但效果都不理想。

复诊时,医生通过仔细询问,才知道是因为他服用胃药的时间不正确,影响了疗效。

只有在对的时间服用对的药,才能让胃药发挥最好的药效。

:不同的胃药应该在什么时间服用呢?

今天,祝博士就来告诉大家服用胃药的正确时间。

01 胃黏膜保护药

:硫糖铝、L-谷氨酰胺呱仑酸钠(麦滋林)、铝碳酸镁(达喜)。

胃病怎么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错了服药时间

胃黏膜保护药直接在胃黏膜形成一层保护膜,发挥屏障作用,从而阻止胃酸、酶对溃疡的侵袭,避免食物与胃壁的接触。

这类药物疗效的关键在于胃内药物的浓度,以及药物与胃黏膜接触的时间。如果胃里有食物,会降低药物浓度,减弱药效。此外,食物会减慢胃排空药物的速度,延长药物与胃黏膜的接触时间。

因此,多数药物建议在饭前30分钟~1小时服用。

铝碳酸镁具有可逆性吸附胆盐的独特作用,最适宜治疗胆汁反流。餐后也是胆汁反流的易发时段,因此,宜在餐后1小时及晚上睡前嚼服,且可根据病情加服。

02 促胃动力药

:多潘立酮片(吗丁啉)、西沙必利、甲氧氯普胺。

胃病怎么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错了服药时间

这类胃药主要是增强胃肠道蠕动,加速食物在胃中的排空速度。对泛酸、嗳气和胃胀等有较好的疗效。

这类药物应在饭前15~30分钟服用,这样当我们进食时,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能恰好达到高峰,从而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

03 抑酸药

:奥美拉唑(奥克)、雷贝拉唑、雷尼替丁等。

胃病怎么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错了服药时间

抑酸药主要作用于胃的泌酸细胞,从而抑制胃酸分泌。虽然起效不如抗酸药快速,但是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疗效明显,是目前治疗胃病的主要药物。

  • 雷尼替丁一般规定在餐后或睡前服用;
  • 奥美拉唑容易受到胃内食物的干扰,所以应在餐前空腹状态下服用,从而得到最佳疗效。

04 抗酸药

:磷酸铝凝胶、碳酸氢钠片。

胃病怎么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错了服药时间

抗酸药通过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因胃酸过多而引起的胃疼、反酸。在我们进餐后的1~1.5小时,胃酸分泌达到高峰,抗酸药须在胃内较空的时候才可发挥作用。

碳酸氢钠推荐在餐前或胃痛时服用。

一些复方制剂,如磷酸铝凝胶则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不同的给药时间:

  • 食道炎、胃食道反流患者于饭后及晚上睡前服用;
  • 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于饭后30分钟服用;
  •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于饭后3小时以及必要时服用。

但因其作用时间短、副作用较多,近来临床应用较少。

胃舒平、胃必治、胃得乐等复方制剂,主张在饭后1~2小时服用

,因为进餐后1~2小时胃内的胃内容物大多被排空,服用这些药疗效最佳,这样药效可维持达3~4小时。若餐后立即服用,则药效只能维持1小时左右。

05 抗幽门螺杆菌药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或胶体铋制剂(如丽珠得乐等),加用1~2种抗菌药,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甲硝唑等。

胃病怎么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错了服药时间

服用该类药物时要配合抗生素的使用时间。

例如——

  • 甲硝唑等应在餐后服用,以避免出现胃肠刺激的症状;
  • 食物会延缓克拉霉素的吸收,因此在餐前空腹服用效果最佳;
  • 而阿莫西林不受食物影响,服用时间无限制。

质子泵抑制剂的吸收多受到胃内食物的干扰,因此,在晨起或睡前空腹状态下服用最佳。

胶体铋制剂只有与胃黏膜直接接触,才能起到杀灭幽门螺杆菌的作用,所以应在两餐之间服用。

06 消化酶制剂

yao:多酶片、复方消化酶等。

胃病怎么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错了服药时间

建议进餐时或饭后服用,且不宜与酸性药物同服。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胃药联用须合理,应做到以下4点:

1⃣️ 硫糖铝和铋制剂须在酸性环境中才能在黏膜损伤处形成保护膜,因此,与抗酸药及抑酸药合用时须错开服药时间铝碳酸镁常与抑酸药合用,但两者服药时间须相隔1~2小时

2⃣️ 促胃动力药与抗胆碱药(如阿托品),两者药理作用相拮抗,不宜联用;胃促动药还会缩短其他药物在胃内的作用时间,可能会降低其他药物的疗效。

如须联用,服药时段应错开,如餐前半小时服胃促动药,餐后2~3小时服黏膜保护药;先服抗酸药,1小时后再服胃促动力药。

3⃣️ 胃蛋白酶须在一定的酸性环境中才有活性,所以也不宜与抗酸及抑酸药合用

4⃣️ H2受体拮抗剂与质子泵抑制剂两类抑酸剂,必要时可合用。

如早上服质子泵抑制剂,晚上加服H2受体拮抗剂,对控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夜间酸突破现象,疗效会更好。

服用胃药的时间有讲究,如果您没有把握,一定要及时就医,咨询专业的医生和药师。如果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不适,也一定要及时就医哦。


胃病怎么老不好?可能是你搞错了服药时间

内容支持 《祝您健康》杂志

微信公众号 凤凰养身研究所(WeChat id:znjk28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