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民国趣事—市长因为买了一双丝袜而被冯玉祥谴责

民国时期,最初人们用土布袜,继而改用洋布袜。到20世纪初,外国的丝袜进口到国内之后,不管是用何处的布做成的袜,都失去了其原先的市场了。

《民国衣裳》一书记载,不管长短,丝袜都是民国女人的特征之一,其它几项则是,烫发,旗袍、高跟鞋、略施粉黛。

民国趣事—市长因为买了一双丝袜而被冯玉祥谴责

本来丝袜乃是妓女穿得多,女学生瞧着漂亮啊,免不得就要猛学。北洋政府不得不发文禁止:“学务局以近日各校女学生所着之单丝洋袜,透露皮肤,殊于外观不雅,昨特通知各女学校,务需禁止,以重观瞻”。可我们知道啊,花儿是禁不住的。你越是不准,人家越是想要。随着女性解放,丝袜更是堂而皇之穿上了女孩们的纤纤秀腿。

没想到,就出事了。据当时报载,“上海市汽车夫,每有因看女人腿上的丝袜而肇祸者”。有人讲得更直白,“人们之所注意者,固不在丝袜,而在将丝袜撑得紧绷绷的两条小腿耳”。

民国初年,丝袜的价格,大多在每双1元以上,因而有能力消费的人并不多。然而,有些新贵并不在乎这种高消费。当时,还有愿花十多元钱买一双丝袜的。

民国趣事—市长因为买了一双丝袜而被冯玉祥谴责

1927年,南京市长刘纪文在新婚燕尔之际,特地买了一双十多元的丝袜作为礼物,送给他的娇妻。事后冯玉祥得悉,即对刘在百端待兴之时以奢侈品表率民众予以不留情面的谴责。此事在当时作为花边新闻曾为海内外各报登载。

民国趣事—市长因为买了一双丝袜而被冯玉祥谴责

在中国古代,妇女是不轻易抛头露面的。她们整日沉湎于家庭事务中,对于服饰自然没有太多的欲求。然而,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观念的更新,妇女在社会上露面的机会增多,她们对于自我形象的关注变得逐渐强烈起来。正是在这种氛围下,不少时髦的妇女,在讲究华丽衣着的同时,还在头、颈、手、耳等部位佩戴起了各种饰物。

民国趣事—市长因为买了一双丝袜而被冯玉祥谴责

她们佩戴的饰品,不仅有颈间的项链、耳上的耳环、腕上的手镯、胸前的别针等多种,而且在如何佩戴这些饰品上,不同年龄层次的妇女有着不同的要求。通常,年轻妇女喜戴长耳环,而中年妇女则戴紧贴耳垂的米粒式、圆珠式或圆环式耳环。年轻妇女的项链,一般挂得较高,质料未必珍贵,但颜色一定要鲜艳;而老年妇女则大多挂长串的金银链条。当然,这是就家境好、有着固定收入的妇女而言的。至于一般妇女,恐怕就没有佩金戴银的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