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代背后的凄婉爱情

认识孔姐姐是在2017年的夏天,还要感谢微信读书这个平台。


邂逅这本书,完全是因为书名《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记得高中课堂上,最爱的语文老师站在讲台上讲庄子,她瘦瘦的身体像是一阵春风便能吹倒。温婉、多情,有一丝林黛玉的神韵。

她念,“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我便被吸引住了。

我想孔姐姐也是这样一个女子吧。不然,为何书中的每个句子,都几近透着缱绻和决绝?后来与姐姐的几次聊天,也几乎证实了这一点。

自古才女多情多愁多烦忧。《甄嬛传》里,浣碧要甄嬛教她读书。甄嬛说,你若想学,我自然愿意教你,只是女子读多了诗词,总不免多添烦恼。

可即使是添再多烦恼,有些女子,却沉沦般地去追求学识的增益,在无尽令人烦忧的诗词文藻中,练就一双穿透世事的利眼。

孔姐姐就有这样一双利眼。你读她这本书,或者读她分析的《红楼梦》,便能有此感。

好了,再说这本书。

读这本书之前,的确认为,本书以一个句子做题,未免有些冗余。私以为,倒不如直接“相忘江湖”,来得干脆爽利。但读完之后,又觉得只“相忘江湖”四个字,实在孤独浅淡。因为这本书里所写到的民国三对怨偶,便是在经历了世事变迁、风流云转之后,从相濡以沫的彼此扶持,到相忘江湖,天各一方。

这四个字啊,带着那么一种生冷的凄凉,倒是恰合了书中三个故事的结局、三对主人公的心境。

张爱玲与胡兰成

张爱玲的前半生,可以用欧阳修的一句诗,“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她爱便爱了,偏要爱的惊天动地死不回头。她自己说,面对爱情,她是低到了尘埃里,再从尘埃里开出花儿来。

一日,胡兰成仍旧说起《天地》上的那张照片,张爱玲便送了一张给他。他说,她在照片后面写了这样的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这朵花,就是爱呀!

倾其所有的、毫无保留的爱。的确,她是像林妹妹,一个清高孤傲的世外仙姝,妄想着倾其一生来还泪。她将自己坎坷的身世和波涛汹涌的情感全部倾注在作品中。

却不曾想,他是知音,却并非她的知音。他有宝哥哥的多情和才情,却没有他的深情和专情。张爱玲将自己与他自比于宝黛,却难道不知,宝黛是终于不得善终的。

张爱玲慧根深种,只有二十多岁的她,看人世人性,已是高楼望断,满目荒凉,同龄男子中很难找到知音。

她把这经历、情感揉进了《倾城之恋》里,白流苏就是她自己。

若将胡兰成置于今世,称其“渣男”丝毫不为过。张爱玲终是爱错了人,付出半生真情,换来半世折磨。但她是不应该被施以同情的,她也不需要。

是,她是低到了尘埃里,但那份卑微,全给了那份爱情。当油尽灯枯情碎心死,张爱玲终于幡然醒悟华丽转身,捡拾起被自己丢在脚下的已成碎片的尊严,在痛苦的决绝中,凤凰涅槃。

当年的六月十日,胡兰成接到张爱玲的信,展信捧读,只觉青天白日顿时暗了下来:“我已经不喜欢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欢我了的。这次的决心,我是经过一年半的长时间考虑的,彼时惟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难。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

才女多情也无情。她爱过一个人,便再也不会爱上其他人。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她还是那个清冷的、孤傲的,心高于天的才女张爱玲。

蒋碧薇与徐悲鸿

蒋碧薇身上,是有一丝侠气的。以才相交、离家私奔、颠沛流离、爱人背叛……她与徐悲鸿的感情经历,与卓文君和司马相如何其相似!

他是风流倜傥的才子,是举世瞩目的艺术家。可他不是个英雄。

爱情里可悲的事很多,其中有一,便是自带侠气的女子爱上懦弱自保的男人。

一个男人,危难时刻,竟然可以不顾妻子老小的安危,独自跑走,这事不能不让蒋碧微寒心。四十年后,蒋碧微撰写回忆录,口气里依然带着冷冷的嘲弄。

当年,一曲《凤求凰》多么深情浪漫,文君当垆家徒四壁。却到后来司马相如想纳小妾,一封几字之信递到卓文君面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竟是连当面说出口的勇气都没有。

而她的侠气,便在于对徐悲鸿的几次公告离婚,虽内心悲痛,却表现的冷眼旁观。

就像当年文君被负,一首诀别诗有势有节,有情有理:

“朱弦断,明镜缺,朝霞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忘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

她才不要哭求他回心转意!他回来便回来,若不回,便当他死了就是!破釜沉舟的决裂勇气可不只是古代战将才有。

灯前啼笑,俱成烟尘。

她看到了婴儿时的伯阳和丽丽,他们那么弱小,弱得让她心疼,看到了那个站在客栈门口,焦急地等待她的英俊男子,是悲鸿,他手里还拿着刻着她名字的水晶戒指,他们,要来一次惊世骇俗的私奔……

到底,海峡两岸永隔。红颜已逝,只有那块怀表,一直被徐悲鸿带在身上,无论万事如何变迁,矢志不移的陪伴,三十年。

大概,那是他仅剩的,唯一残留她气息的东西吧。

一朝春尽红颜老,从此萧郎是路人。

也许,蒋碧薇闭目的那一刻,忆起当年与他私奔的那夜。残云笼罩,夜色温柔。月上柳梢头,昏暗的桔灯下,她苦苦等待,祈盼与他一起奔向自由的人生,奔向一个“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未来。

思君令人老啊,轩车为何迟迟不来?

萧红与萧军

若说张爱玲不需要同情,蒋碧薇不甘被同情,那么萧红,是真的让人同情不起来。

她和萧军的故事,只能令人唏嘘扼腕。

她是身负盛名的才女。有才之人薄幸之名,总是骄傲而敏感。自古红颜英雄、才子佳人,却从未见才子才女能相安到老传成一段佳话。

文学、艺术、音乐,都是给人做梦的。要么,两人一起晓梦迷蝴蝶,要么便是同床异梦。

很显然,自幼颠沛流离的萧红和一身抱负英雄胆的萧军无法同床共梦。当两个同样追求精神共鸣的人发现对方无法与自己达成共鸣,除了分开,还能怎样?

看上去似乎是萧红主动提出分手,因为她“有了别人”,萧军遵从了她的心愿。

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二萧诸多朋友的回忆录中,渐渐理出些许脉络。

由于萧军多次出轨背叛,还由于他的霸道,甚至暴力行为,致使萧红实在无法忍受。

萧红为何不堪同情?

她悲痛于萧军情感上的背叛,但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她给萧军的爱胜过张爱玲对胡兰成。可以说,萧红的爱里,很大一部分是依恋。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不敢放开,是惧于某一天自己又将被弃于无人之境叫天不灵。

她是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了。

所以离开萧军后,她迅速的跟端木在一起,就能说明问题。她并不爱端木,她心里非常清楚。

不自救的人,谁都救不了你。

萧军错了吗?不能说对与错吧。因为即使再给萧红一百次机会重来,相信她也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和萧军一起。

彼时的她,别无选择。

民国是盛产才子才女到时代。但仿佛造物弄人,民国的才女,生平一世坎坷,各个抑郁而终,几乎都没有好结果。

其实萧军也好,胡兰成也好,徐悲鸿也好,他们生活的那个动荡的年代,女性开始觉醒,男权主义却并未根除(甚至至今都未根除干净)。于是女性站起身来,开始追求事业上的有成,情感上的专一,男性在骨子里却仍抛不下“三妻四妾”的“真理”。

徐志摩也是个例子。就连鲁迅也是。张幼仪和朱安,都是那个时代思想浪潮中的牺牲品。

其实人这一生,与他人的关系,不过两种结局:死别或者生离。但这两种结局,最终不过一种:相忘江湖。古来才子薄幸红颜易老。不是谁都有李清照和赵明诚的运气,虽生于乱世颠沛流离,却终于相携相伴相念一生。

沉思往事立残阳,当时只道是寻常。

不过如此。断肠声里忆平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