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好未來引領行業轉戰“在線教育”但仍存在挑戰

好未來引領行業轉戰“在線教育”但仍存在挑戰

謝楚楚/文 疫情這隻“黑天鵝”讓線下教育企業籠罩在一片烏雲之中。根據芥末推對1726家教育企業的疫情影響調查,有72.5%的教育公司表示營收降幅將超過10%,約44.4%的企業會裁員。其中,“營業收入減少”和“場地租金壓力”是教育公司們近期面臨的主要經營難題,而轉型發展線上教育成為了企業“續命”的唯一路徑。從整體影響上看,疫情對於現金流充裕的頭部企業影響也許會較為侷限,但對於現金流不充沛的中小企業,“大魚吃小魚”的態勢將會在疫情間被放大。有人預測,60%、70%左右的線下企業可能會倒下或面臨併購,龍頭企業將會產生,而疫情的發生也可能會推動整個行業的重新自我審視。

“在線教育”是救命稻草

頭部教育企業好未來表示,疫情給公司帶來了兩個方面的主要影響,一是面授班的學生需要調整、習慣在線學習方式;二是線下業務的快速、全面轉型。目前,好未來將所有的“線下課”全部調整為了“線上課”。

好未來的教育“科技”基因,如利用AI技術驅動教育變革、打造智慧課堂、線上課堂直播、大數據智能學習與個性化學習等,能為線下業務順利轉移線上創造優勢。為了能夠幫助面授老師短時間內適應線上系統,熟悉授課平臺,改變課堂互動方式,並且重新進行適合線上交互的磨課、練課、備課,好未來組織了多場針對不同內容的在線視頻培訓。

線下業務迅速轉為線上,可以迎合流量彌補線下的損失。但對於那些之前並未佈局線上或是沒有打通線下線上教學資源的中小企業,要在短期內集中資源、佈局線上教學,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據芥末堆的數據調查,小型企業佔比為58.3%,其次是微型企業為29.8%,而純線下機構佔到了84.1%,有12.2%為線上線下混合模式,僅有2.2%為純線上機構。因此,疫情對於那些數量龐大的純線下微小型企業的打擊是致命的。(公司規模依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人數小於10人的為微型企業;大於等於10小於100的為小型企業,大於等於100小於300的為中型企業,大於等於三百的則為大型企業。)

基於此,行業頭部企業推出了幫扶計劃。好未來啟動了“避風港計劃”,向全國線下培訓機構,免費提供線上直播授課解決方案支持,併成立了專項組持續跟進直播系統的開通、落地及後續運營。同時,該計劃還向開放平臺合作機構,免費提供直播系統、課程內容、運營陪護等支持。

浙江建德市和而默教育培訓學校的校長尤堅寧,在看到好未來集團公告後,立即與好未來聯繫。在瞭解“避風港計劃”後,他沒有猶豫便選擇加入。疫情期間,和而默能夠免費使用好未來直播雲平臺與魔法校在線雙師課,以及免費獲取好未來運營節奏、運營物料等方面服務支持,並在7天內就完成了測試、培訓、備課等各種準備動作。大年初三時,和而默已藉助直播雲搭建的網校順利實現開課。

尤堅寧校長表示,“我們準備疫情結束後就走OMO混合教學模式。”他直言,“魔法校的課程、用好未來直播雲搭建的網校再加上本地化的服務,就是我們新的競爭力。”

另外,好未來還在疫情發生後宣佈設立1億元抗擊疫情專項基金,專門為湖北全省和全國其他疫區中小學免費提供直播平臺和技術支持、為疫區培訓機構提供線上直播授課解決方案以及為不能正常開學的學生推出校內同步免費直播課。

好未来引领行业转战“在线教育”但仍存在挑战

好未來表示,儘管多家媒體為企業開通了直播渠道,但僅靠企業自身的宣傳力度並不足以覆蓋全面,尤其是在區縣的知曉度不高。好未來希望教育資源能夠和更多地方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門本身“停課不停學”的教育計劃整合,從而實現最大化、最合理化的應用。

“在線教育”的質量和效果成問題

線上學習資源的豐富性能增強學生的興趣,而好未來在此次線上佈局中還免費好未來免費開放了各種類型課程,包括科學普及、體育健身、心理輔導等內容。同時,AI、大數據等技術能提高教學效率,使得孩子的學習從校內課程延伸到課外輔導及家庭學習,形成完成的自循環體系,並通過大數據獲得更多反饋,實現高品質、個性化的學習體驗。

儘管如此,在線教育依舊面臨幾個普遍性的問題。第一,教學硬件方面的寬帶傳輸能力不足。線上教育直播教學會對寬帶的能力要求更高;第二,教師和學生難以在短期內適應教學場景的轉變。由於線上和線下分別對應兩種不同教學場景,而教學場景的轉換也意味著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互動、對教學紀律的管理,老師們需要時間適應;第三,授課內容和講解方式的適應困難。很多教師反映,若轉換至錄製授課音頻或者直播授課,很多原用於線下的表達方式將需要改變,備課時使用的語言需要仔細推敲。第四,教學效果和用戶體驗難以保障,如老師的設備操作、學生聽課的監控、快速有效的對作業進行修改等等問題。因此,如果無法保證線上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帶給用戶良好的課堂體驗,反而會導致用戶加速流失,影響品牌自身的發展。

好未來也表示,儘管線上教學就目前來看是行業發展的重點,但同時需要保持風險意識,“隨著疫情的緩和,民眾對於網上課堂的需求將趨於理性,會重新審視課堂內容的質量。重視課程的使用效果,課程內容、技術支持、師資團隊等教育核心環節的深耕仍是企業競爭的關鍵,也是教育企業在疫情關鍵時期,提高品牌影響力的最重要手段。”

“在線教育”的未來

好未來認為,“互聯網+教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教育資源分佈不均的問題,讓孩子們能有機會接受到同等同質的教育,讓優質的教育服務和資源實現均衡配置,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創新,傳統的在線教育模式已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越來越多的在線教育企業通過應用人工智能、AR、VR等科技手段,使得線上教育在輔導個性化、數據可視化、效果可視化等方面優勢更加突出,從而顯著提升孩子互動感、專注力及學習主動性。

為了能讓在線教育觸及到全國各地,好未來表示,要發揮網絡的優勢,爭取讓學生使用全市、全省甚至是全國最優質的教學資源。有專家呼籲政府應牽頭成立一個行業組織,由各方共享技術、資源,打造統一平臺,加速推進國家教育資源庫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既應眼下之急,更從長遠著眼,真正促成“一塊屏幕改變命運”。

此次疫情對於行業的影響將在“市場認知”和“政策導向”上得到體現。一方面,疫情的發生會加速家長和學生對在線教育產品的嘗試和認知,進一步推動在線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通過這次大規模在線教育的嘗試,可以讓教育主管部門更清楚地認識到發展在線教育有利於實現教育資源的均等化。在人工智能、5G時代到來之際,無論是實現因材施教、提高課堂效率,還是優化教育供給,在線教育的普及與跨越式發展,將促進教育的系統性變革,催生新的教育生態。

但也有人認為,在線教育中的所有短板在疫情間會一併暴露,且並沒有過多時間留給在線教育公司修補,這也導致留給在線教育的窗口期和靜默發展期嚴重縮短,而疫情結束後行業會則會形成一個共識:不是繼續大力推進在線教育,而是線上與線下的更深度融合,“線上線下深度融合”(OMO)將成為常規的教育模式。

儘管好未來在此次疫情中帶領了行業的轉變,但疫情下行業中“拔苗助長”式的形態與模式依舊會面臨各方考驗,而重新審視自我價值、增強面對市場的應變能力、不斷打磨產品和服務,成為用戶值得信賴的主體,或許能在今後的道路上“以不變應萬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