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因為疫情而沒有走的親戚,明年還會接著走嗎?

從良從我


也許“習俗”,正是因為還有人遵守著,才能傳承更久。

1

在我們老家,初二至初五是一定要走動的。正所謂“外甥走姥姥家,閨女攜婿走孃家,再去姑姨姐姐家”。而且若非有特殊情況,今天你來我家拜完年後,明天我是一定要去回拜的。

一大家子人喜氣洋洋地來,又一大家子人喜氣洋洋地去。有特殊情況不能全家同行的,也一定會派個家庭代表去。所以每年老家過年,都是從大年三十,一直延續到初五的熱鬧。

2/

但是,正如很多不喜“串親戚”的人所言——熱鬧背後也會有無盡的“勞累”。

要準備一大家子吃吃喝喝的飯菜,而這些準備動輒就要從早上7點,忙到下午15點吃飯前,站得人都直不起腰;

要和親戚們的家長裡短地聊天,時而聊回到幾十年前,時而又回到當下。

對小輩們來說,他們寧願一天抱著手機,也不想被問及:什麼時候結婚、工資現在多少、什麼時候要孩子……;

要熱情地奉陪酒桌上長時間的推杯換盞,說著各種拜年的祝酒詞,豪情萬丈地舉杯暢飲,酣暢淋漓地許著各種願望;

要準備好老人、小孩的禮物、或紅包、或壓歲錢,尊老愛幼,圖個一年好日子紅紅火火;

3/

因為每年都要走親訪友,所以對這習俗也就順理成章習慣了。

但是,今年受疫情影響,大家一致決定都不走動了,改為電話拜年及問候。僅家裡人在大年三十團聚在一起。

本以為,雖然沒有了往年的那種熱鬧,但總歸少了以往那些操勞,今年過年應該會很輕鬆。

不曾想,反而有些不適應。

老祖宗留給我們的東西,是一代人的成長背景,是不可或缺的記憶,是一段互相依偎的歲月,是回家的理由,是對歲月的感慨。

親情,是這一世的緣份。只有親情,長期不見不聚,情份也會淡下來。只有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你來我往,常常相聚,才會將這份親情不斷的延續!

過年,過得就是這份親情的鏈接,過得就是瑣瑣碎碎的熱鬧!

所以,疫情過去了,明年過年我們還是會恢復走親戚的習俗的。


一個你不知道的秘密


今年過年因為疫情而沒有走的親戚,明年還會接著走嗎?

今年過年是一個特殊時期,武漢封城,鄉村封路,其目的是為了阻止病毒的傳播,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政府要我們不出門,呆在家裡,不要聚集,不要相互拜年。

疫情結束後,到了明年,我們親戚朋友家人還是要來往走動的,親親熱熱座在一起,舉杯共歡,暢談國事家事天下事。





興旺發達侏儒山


山高,我要斬荊除棘,水遠,我要伐木做舟,遠方,有我兒時玩耍的夥伴,撒落的笑聲。遠方,有我血濃於水的親人,迴響在耳際的土話野語…...

陰霾,烏雲,甚至瞬間的黑暗,它只是暫時的,不會長期停留,它終將被太陽耀眼的光芒驅散。所有的不幸會遠去,痛苦的遭遇會隨風遙遠。你會看到,山上的花朵還在競相綻放,流水還是那麼的歡樂潺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