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劉備真的信任諸葛亮嗎?

用戶58665399105


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可謂神機妙算、算無遺策,劉備對諸葛亮的信任到了極點,達到了言聽計從的程度,一直到劉備不顧諸葛亮勸阻,為了給關羽報仇,出兵東征,導致夷陵兵敗。然而在正史中,劉備對諸葛亮真的言聽計從麼?他是否也曾經拒絕過諸葛亮的建議。

很多人會以為筆者要說的是劉備東征事件,在史書上並沒有找到任何關於諸葛亮曾經勸阻劉備東征的記載,實際上對於劉備的東征,以諸葛亮為代表的荊州人士是持支持態度的,荊州是劉備帶來的很多荊州官員的老家,他們怎麼會不希望劉備收復自己的家園呢?實際上有記載的反對者只有一個:趙雲。因此,筆者要說的並不是劉備不顧諸葛亮勸阻討伐東吳時間,諸葛亮全程沉默,並未發表意見,自然提不上劉備聽不聽從了。筆者要說的,是諸葛亮剛剛出山的第二年,即曹操基本上統一北方,大舉進攻荊州,準備統一天下的那一年。

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 吾不忍也。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 ——《三國志·先主傳》

曹操率領大軍進軍荊州,荊州牧劉琮不戰而降,劉備跑到襄陽之時,諸葛亮勸說劉備乘現在局勢混亂,進攻劉琮,佔據襄陽,這樣一來就可以推舉劉琦為荊州牧,從而通過劉琦控制荊州,然而劉備卻認為當年他走投無路之時,是劉表收留的他,而且他與劉表同為漢室宗親,多少有點血緣關係,不忍心恩將仇報進攻他的幼子,奪取他的基業,因此,劉備拒絕了諸葛亮的建議。這是有文獻記載的諸葛亮對劉備提出的首個建議,然而這出山第一計就被劉備否決,也給諸葛亮自身造成了打擊,從此以後,諸葛亮開始變得沉默了,老老實實的為劉備管理後方處理內政,再也沒有向劉備提出任何有關軍事方面的建議。

諸葛亮的建議是很有可行性的,當時劉琮年幼,剛剛被蔡瑁等人推舉為荊州牧,就被他們鼓動不戰而降曹操,這其中很多荊州仁人志士對劉琮做荊州之主,是不服氣的。劉表的長子是劉琦,劉琮只是幼子,按照古人嫡長子繼承製度,劉琦比劉琮更有資格繼承荊州牧,而且荊州帶甲10餘萬,劉琮卻將荊州基業拱手相讓,很多荊州將領對此有所不滿。諸葛亮對劉琦有救命之恩,(諸葛亮獻計劉琦,讓他劉琦請任江夏太守,以避免被蔡夫人迫害。),劉琦也和劉備早已交好,作為劉表的長子,他勢必不願意看這自己父親打下來的基業就這樣讓給曹操,當時劉備只要能夠奪取襄陽,就能把荊州的投降派一網打盡,之後再將劉琮俘虜,假傳劉表遺命,請江夏太守劉琦做荊州之主,不管遺命是真是假,反正劉琦肯定會信的。荊州其他官員得知劉琮已經被俘虜,肯定會站隊擁戴劉琦,而劉琦到襄陽以後,劉備可以“脅劉琦以令荊州”,此時荊州大部分郡縣都還在,劉備又可以以劉琦的名義調動10萬大軍抵抗曹操,何至於兵敗長坂呢?

假如劉備聽從諸葛亮的建議,將能夠提前得到荊州大部分地區,在赤壁之戰以後,甚至可以稱勝進取中原,可惜劉備因為婦人之仁,坐失良機,錯過了奪取荊州的最好時機,劉備集團後來即使在荊州勢力最大時期(即從借南郡到湘水之盟的那段時間),也不過佔據荊南四郡加上半個南郡(江陵),並未實現真正的“跨有荊、益”,假如這時候就奪取的荊州,能夠得到完整的荊州!實現真正的“將荊州之兵以向宛洛”!

參考文獻:

《三國志》


亭殿閣


我個人認為是的,劉備100%信任諸葛亮,但有一點我要講給你聽,劉備並不是只信任諸葛亮一人。

劉備信任的人有很多,關羽和張飛就不用說了,經過烈火考驗的革命友情。

趙雲。貼身侍衛長,劉備把自己的安保工作都交給了趙雲。

黃忠。很勇猛的老將,劉備一見如顧,提拔成後將軍,比趙雲待遇都高。

馬超。馬超與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投靠劉備時已經是小軍閥。所以劉備給的待遇也很高,還讓他帶領自己的兵馬。

法正。劉備入蜀全虧法正的功勞。所以劉備對法正言聽計從,十分信任。可以說,劉備在家聽諸葛亮,在外聽法正。可惜,法正死得太早。

魏延。魏延是劉備一手提拔起來的,說簡單點,劉備就是看好這小夥子了。儘管諸葛亮並不喜歡他。


劉備這個人不愧是英雄俊傑,走到哪裡都能得到別人的尊敬與好名聲。

關羽和張飛就不說了,兩個大老粗都看中的人,必是純爺們!

曹操都說:天下只有兩個英雄,一個是我,另一個就是你。

不論是袁紹、袁術、呂布、張魯、劉表、劉璋,還是漢獻帝,都對劉備很是欣賞且尊敬。大家不要認為是劉備吹唬“劉皇叔”吹出來的,劉備是真豪傑,真男人,真英雄,走到哪都讓人刮目相看,就像喬峰一樣有魄力!


投筆從戎君


慧眼個屁,劉備到荊州是建安五年,就是200年,而三顧茅廬是建安十二年,207年的事了,劉備200年就知道諸葛亮這號人,但七年時間,都沒想去找諸葛亮,

至於你說信任,皇帝怎麼可能信任臣子呢?“持術不持信”,信任臣子的結果就是被臣子反噬,對諸葛亮更是不可能信任了,他白帝城託孤,是因為他知道,以諸葛亮的智慧,不會傻到去政變的,即使政變也是失敗的,皇帝做的是構建完善的權力結構,讓權臣無法篡位。


南朝居士


好的讓人覺得不可理解以至於必須靠陰謀論安慰自己狹隘的內心。

兩個人相遇時,劉備已經年近五十,雖然領豫州又是左將軍,但實際上也就是個縣長撐死太守的人馬,寄人籬下。而他的死敵已經統一北方了。這時的諸葛亮不到三十歲,沒有擔任過任何實際職務,除了那個小圈子並不出名,連他的親戚劉表也沒有邀請過他。



但劉備竟然三顧茅廬!居然不讓關張發牢騷!居然比作魚水之情(魚沒有水會死,我沒有諸葛會死)!你看曹操年輕時相當洛陽令結果給他個洛陽北部尉,司馬懿想裝裝清高曹操說不來做官就去蹲大牢,龐統還需要魯肅推薦,蔣琬差點被劉備治罪,更別說後面科舉考試了。這種君主三番五次請出山的待遇別人做夢夢不來。如果這都不算愛。

之後曹操孫權都派人拉攏諸葛,沒有結果,看不上就是看不上。之後從劉備讓他當軍師將軍,署左將軍府事起,到但丞相錄尚書事為止,諸葛一直是劉備實際的大管家,劉備不在他就是劉備的代表,劉備入蜀諸葛和關羽在荊州時,和孫權交涉的都是諸葛,孫權能搞不清誰說了算?法正和劉備關係好不假,驕橫的不得了,諸葛說我管不了,然後就把法正的翻版及好友彭羕幹掉了,殺雞儆猴,法正敢叫板諸葛麼?小妾想當正妻?

張飛一死連司隸校尉也給諸葛了,丞相(名正言順的百官之首)錄尚書事(這個詞就是執政的意思,東漢事歸臺閣,和開不開府沒關係,三公大司馬大將軍那些都可以開府),司隸校尉(監督百官),劉禪又給了益州牧(地方首腦,可蜀漢只有益州而已,後來那些執政只能當刺史),然後劉備還讓兒子們認諸葛當乾爹,還說君可自取,不管這句話到底啥意思(我傾向於是劉禪可以諸葛你就輔政,是在不行就攝政),但這都可以被曲解為讓位,這要還說不信任,我不知道什麼叫信任。



(試探?有用麼?諸葛會說自己篡位?劉備死了還能在地府監督?還刀斧手,智商也是夠了)

羨慕啊,周公還被成王懷疑過,再看看商鞅吳起李斯的下場,蕭何還要自汙張良跑去修仙,霍光家後來造反被滅門,後來的張居正還要和太監勾結掌權,死了又是被抄家。難怪被歷朝膜拜,古今盛軌啊。

關鍵是這麼大的權力,滿朝都是黨羽,竟然沒有當王莽董卓曹操曹丕,居然還鞠躬盡瘁死而已把自己累死了!居然沒讓兒子接班,親弟弟就是個長水校尉,居然不貪汙不腐敗不奢侈不享樂,對皇帝客客氣氣,打了敗仗自求貶官,死了安排兩代忠良輔政,一切承諾,史書說,死後就向他說的那樣,全做到了!看看司馬懿裝了三朝孫子,還要裝老年痴呆再篡權,自己家子孫聽了祖宗乾的事都覺得缺德。

諸葛亮簡直貞潔烈女啊!這種大臣,哪個皇帝不想要,孫權說伊尹霍光不過如此,連司馬炎都說要是有諸葛亮這樣的人輔佐就好了,康熙說鞠躬精粹死而後已只有諸葛一個人做到了,羨慕嫉妒兩千年沒斷過。

諸葛死了,有沽名釣譽之人說諸葛壞話被劉禪殺了,劉禪把女兒嫁給了諸葛亮的兒子。



什麼也不說了,如果這都不算愛。


曉木曰兮歷史系


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諸葛亮提出了隆中對戰略,得到了劉備的高度認同,在隆中對裡諸葛亮暗示自己就是守荊州的上將,取西川后劉備守成都,待天下有變,兩路出兵夾擊曹魏,大業可成。

對諸葛亮的提議劉備是認可的,並視得到諸葛亮輔佐如魚得水,但諸葛亮並沒有得到劉備的絕對信任,我感覺劉備對諸葛亮還是有戒心的。在赤壁之戰後,曹操大敗逃回北方,劉備諸葛亮用詭計奪了荊州,並且很快掃平了荊州外圍,陸續佔領了零陵長沙桂陽等地,並得到了降將皇黃忠魏延,這時劉備開始準備取西川,但從劉備取西川帶得班底看,感覺很有意思,我感覺劉備還是留了一手。

劉備取西川時帶著的領兵大將是黃忠魏延,還有兩個青年才俊劉封關平,軍師是龐統,這個班底有點奇怪吧。關羽張飛趙雲劉備是一個沒帶,而是糜芳兄弟孫乾等人劉備也沒帶,要知道這些人都是劉備老班底,跟隨劉備多年了,都可以說忠心耿耿,可劉備進川為什麼只帶著新招降將呢,要知道這些人都沒在一起磨合過,使用起來肯定不如老人順手,劉備為什麼這麼做呢?肯定有防犯諸葛亮的意思,劉備也擔心日後諸葛亮做大不好控制,所以把老班底都留下了。

劉備這麼做也可以說誤了大事,黃忠魏延使用起來遠不如關羽張飛順手,關平劉封更是誤了大事。如果在取西川時劉備哪怕從關羽張飛趙雲中帶著一位,那麼請劉璋喝酒時不用劉備明說,無論是誰都肯定出手了,劉璋肯定在劫難逃,那樣龐統也不會陣亡了。


天宇的文史情懷


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諸葛亮是個難得的軍事奇才,關於這點,劉備在三顧茅廬之後說過:“孤之有孔明,猶魚得水也。”如果讓魚有了水,魚就死不了了,劉備的話很明白,他得了諸葛亮就會戰無不勝,誰也打敗不了他了。

其實,劉備對諸葛亮並未推心置腹。諸葛亮輔佐劉備父子二十七年,在跟隨劉備開頭的十六年中,一直擔任軍事中郎將,這個職務按現在來說,在軍中不過是個高級參謀。掛“參謀”兩字的,在現代軍中有句俗語叫做“參謀不掛長,放屁也不響。”說白了,這參謀要是不帶個長字,根本沒有實權,只是個虛職而已。照此論斷,諸葛亮在當時軍中的權力也是有限的。所有軍國大事,都有劉備一人決策拍板,他沒點頭的事,誰點頭了也不頂事。劉備稱帝后,雖然封諸葛亮當了個丞相,但他也沒有放鬆手裡的權力。讓諸葛亮這個國務院總理感覺自己就是個擺設,除了美化環境有點作用外,其他的就沒有任何利用價值了。

更體現劉備不信任諸葛亮的是,劉備的臨終託孤說的那句話:“若劉禪不能成器,君可自領成都之王。”別人以為這是劉備非常信任,我覺得這恰恰表明了劉備對諸葛亮不完全信任。

因為這句話是明顯的虛偽之詞,沒有哪一個帝王願意把自己打下來的江山讓給一個外姓人,劉備也不例外。這明顯是試探諸葛亮,而且還給諸葛亮派了個副手——李嚴,而李嚴是劉備死前六個月才出任中書令的,不得不肯定這是劉備不完全信任諸葛亮而做出的刻意安排。

那劉備為什麼要託孤給諸葛亮呢?無人可託了。龐統、法正、關羽、張飛都死了,只能託給諸葛亮。


笑搞


三國演義的故事情節其中很多都是臆想出來的,大多不是真實的歷史。從三國演義這是本書來看,在劉備前期的時候是比較信任諸葛亮的。但是到了後期明顯有些防備諸葛亮,如果關羽沒有死還比劉備活的長,那麼劉備臨死的時候託孤就不是諸葛亮而是關羽了。


或許在帝王嚴重根本就沒有絕對的信任。別說諸葛亮就是關羽劉備也並非絕對的信任。


清風入江南


我覺得談不上信不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嘛!劉備是一個很會裝,很會識人的人,在這一點上他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

再說他都要馬上要斷氣的人了,就算不信任,也沒辦法,和不一來做好人二來試探諸葛亮,才說阿斗扶不起,就自己幹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