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大腦貧窮懶惰,才是拖累孩子的元凶,這樣的悲劇一直在上演

大腦貧窮懶惰,才是拖累孩子的元兇,這樣的悲劇一直在上演

大腦貧窮懶惰,才是拖累孩子的元兇,這樣的悲劇一直在上演

頭腦貧瘠,

言多而易斷;

頭腦富饒,

善思而後行。

“窮腦”養兒多在“教”,

“富腦”養兒實在“育”。

大腦貧窮懶惰,才是拖累孩子的元兇,這樣的悲劇一直在上演

前蘇聯心理學家包達列夫曾經做過這樣一個有趣的認知心理實驗——

他將同一個人的相片分別展示給了A、B兩組被試人員,並且告訴A組人員,這是一個十惡不赦的罪犯的照片,告訴B組這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的照片。

隨後,他讓A、B兩組分別用文字描述照片中這個人的特徵。

A組透過照片中人物“深陷的雙眼”,看到的是內心的仇恨和罪惡,透過人物“突出的下巴”感受到的是“犯罪的決心”。

B組則通過照片中人物“深陷的雙眼”,感受到的是深邃的思想,看到人物“突出的下巴”則映射出他在求知與探索時的堅毅。

包達列夫由此發現,當我們被“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勢所左右時,我們就會在原本客觀的事物上投射出“主觀認知”的陰影,繼而影響我們對事物客觀真實事實的認知,表現出非理智的判斷和行為。

大腦貧窮懶惰,才是拖累孩子的元兇,這樣的悲劇一直在上演

如果這個實驗還不足以說服你,下面我們做一個測試:

假設明天你準備參加對總統選舉的投票,碰巧今晚的新聞正在爆料三位候選人的一些背景信息——

候選人A:他與一些不誠實的政客有往來,而且會星象占卜學,還是一個老煙槍,喜歡每天喝八到十杯雞尾酒;

候選人B:他過去有過兩次被解僱的記錄,喜歡一覺睡到中午,大學時吸鴉片,而且每天傍晚都會喝一大杯威士忌;

候選人C:他是一位受勳的戰爭英雄,素食主義者,不抽菸,只是偶爾喝一點兒啤酒。

請問,明天你會給哪位候選人投票呢?

……。

好了,讓我們看一看你選的是誰——

候選人A:富蘭克林·羅斯福;

候選人B:溫斯頓·丘吉爾;

候選人C:阿道夫·希特勒。

綜觀以上二例,我們會發現“先入為主”的定勢思維,會幫助我們迅速作出判斷和選擇,但同時也極有可能把我們對客觀事實的認知跑偏帶歪。

毫無疑問,在這個過程中,你已經被你自己給欺騙了。

更準確地說,任何不假思索的主觀判斷和選擇,都可能是盲目而無事實根據的,儘管有時結果沒錯,但這並不能說明你思考判斷選擇的過程符合事實

這讓我想起十八世紀英國詩人亞歷山大•蒲柏說過的一句話——

“有些人再也學不到任何東西,只因為他們對一切理解得實在太快。”

大腦貧窮懶惰,才是拖累孩子的元兇,這樣的悲劇一直在上演

人們意識與思維所表現出來的這種特質,如果放在一件不重要的小事上,你會覺得無足輕重,但是如果放在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影響可就大了。

例如,父母未經審視的定勢思維會導致一個又一個評判的“標籤”,深深地烙在孩子心靈深處,有的孩子甚至會認為自己生來如此而不可逆,將這一“標籤”揹負一生——

很多父母會用“膽小”、“害羞”等標籤來形容孩子外在的活動,似乎小孩子就應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和所謂的“大方”、“大氣”,致使孩子認為自己可能很難適應這個世界

很多父母會用“內向”與“外向”的標籤來評判孩子性格的好壞,似乎“內向”就是不好不自信,“外向”就是好就是自信,這種言行之間夾雜偏見的“裁決”往往會導致孩子無法認同和接納自己,欠缺堅持自我的勇氣

很多父母會用“懂事”、“聽話”的標籤來衡量孩子的行為價值,似乎“懂事”、“聽話”才是好孩子的標準,否則就是不好,造成“乖”孩子習慣於

用旁人的眼光作為自己的價值取向,不敢發揮自我

……;

一個孩子對世界、對人生和對自我價值的認識,就這樣被塑形了。

大腦貧窮懶惰,才是拖累孩子的元兇,這樣的悲劇一直在上演

這的確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因為歸根究底,

每一個被烙上標籤的孩子,都是被拴在了一根兒父母親手埋下的定勢思維的柱子上,難以掙脫。

事實上,沒有經過認真思考的教育,就是自欺欺人,就是誤人子弟。

換句話說,教育對你和孩子來說,表面上缺的是方式,本質上缺的是觀念。

教育孩子,其實就是父母、老師等一切教育者自我覺醒的過程。

之所以我們會在這一過程中沉溺於“自以為是的思維”,習慣於使用負面標籤“幫助”孩子形成“三觀”,是因為我們缺失認真觀察思考、探究孩子背後的成長規律和三思而後行的能力

這種教育的思想和方式實際上早在老子的《道德經》中就有淵源——

“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

大意是說復歸生命的本來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永恆規律,認識掌握了這些規律才能明理達事。否則,違背這些規律肆意妄為,便會生出兇亂。

所以,尊重孩子內在的成長規律而不妄思妄為,才是我們培養教育孩子的思維起點。

當然,明白了這些之後,你會突然發現——

原來,我們對孩子的認知與評判,很可能只是自己的“主觀意識”在作怪,若想真正認識和了解孩子,就絕不能“對一切理解得太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