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5 海東農民捧起了“金飯碗”

青海新聞網訊

近年來,海東市不斷髮展勞務經濟,將傳統勞務經濟與新型勞務經濟“雙軌並行”。去年,海東市共向省內外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54.9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48.1億元,勞務收入佔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一半,勞務輸出成為農民主要的就業渠道和增收渠道。

外出務工走上脫貧路

每年大地復甦的時候,海東市很多農民背上行囊踏上“征途”,走上脫貧之路。如今,“外出打工”成為在鄉村盛行的一種時尚、一種風氣。

去年8月份,平安區的6名農村務工人員到無錫市打工,42歲的劉文德是小峽鎮古城崖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也是此次外出務工人員中年齡最大的一位。現在他在無錫市安警集團工作,主要做食品加工,每月有4000多元的工資。

記者瞭解到,外出務工人員由各鄉鎮對轄區範圍內18至45週歲建檔立卡戶貧困青年及其他剩餘青年勞動力進行摸底統計,採取自願報名的形式徵集,有青年想出去打工可以隨時聯繫相關政府部門。

近年來,海東市加強與無錫市用工企業聯繫,開展勞務對接洽談,全面推進勞務輸出穩定就業幫扶工作,開闢了就業扶貧新途徑,達到“輸出一人、帶動一家、脫貧一戶”的目的。

“如果不出來打工,我現在哪來每月3000多元的工資?而且肯定還是光棍一條!”張明青說。張明青是民和縣杏兒鄉協拉村的村民,他家曾是村裡有名的困難戶。這幾年靠外出打工,家裡蓋起了蓋板房,添置了家電。這是海東市勞務輸出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一個縮影。

新型勞務品牌勢頭強勁

上世紀80年代末,樂都區勞務經紀人抓住國家電網建設投資力度不斷加大的機遇,積極承包電網建設工程,組織當地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拉電經濟”成為海東勞務輸出工作的新亮點。

“樂都高原電建”勞務品牌是以架設電網為主,通過電力工程線路測繪、基礎開挖、線路架設等勞務活動來增加務工人員收入所形成的特色勞務輸出渠道。目前,從事“樂都高原電建”勞務活動的經紀人有70多人,人均年收入30萬元以上,務工人員有5300多人,人均年收入4萬元以上。

“高原電建”勞務活動使一大批農村勞動力實現了由體力型向技能型的轉變,並且通過帶領周邊村社剩餘勞動力從事電力建設勞務活動,勞務規模逐年擴大,使山區農民走上了致富之路。隨著國家產業政策的調整,格爾木至拉薩輸電線路、電氣化鐵路建設、西電東輸、黃河上游階梯電站開發、海西風力發電和太陽能發電、新一輪農電改造等重點項目開工建設,電力建設已成為青海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進一步發展壯大“高原電建”勞務品牌帶來了更大的發展機遇。

傳統勞務品牌優勢依舊

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福建廈門市起源的海東拉麵經濟,如今遍佈祖國的大江南北,打造成了特色勞務經濟品牌。近30年的品牌打造、提檔升級,拉麵經濟成為了農民群眾的“脫貧經濟”和“致富經濟”。

截至目前,海東市群眾在外開辦經營的拉麵店已達到2.63萬家,從業人員達16.9萬人,拉麵經濟經營性收入95億元,實現利潤30.7億元。去年,新增拉麵店1014戶,經營性收入淨增5.7億元,新增從業人員4570人,從業人員工資性收入增加3.15億元。

海東將鼓勵返鄉創業作為延伸拉麵經濟產業鏈條,提升拉麵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內容,積極實施迴歸工程。第一代、第二代“拉麵人”返鄉創業,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先後在西寧等地發展二、三產業,特別是房地產開發、餐飲業、商貿流通等產業發展迅速,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湧現出了一大批投身家鄉建設的優秀企業家和在省內外享有盛名的經濟實體。

民族勞務品牌前途無量

撒拉族刺繡源遠流長,具有700多年的悠久歷史,以針法細膩、工藝精湛、立體感強、手法獨特而著稱。

十年之前,“撒拉豔姑”刺繡品牌就在國家商標局正式註冊。自此,撒拉族刺繡不僅成為拓寬撒拉族婦女就業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的新途徑,也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出濃厚的文化底蘊和市場潛力。

近幾年,循化縣累計投入300萬元培訓資金,培訓2000餘人,並因地制宜培育撒拉豔姑刺繡創業就業基地,先後成立了博藝和聖駝兩家工藝品公司,將以前各村零散的刺繡戶集中起來,統一製作,統一銷售,提高刺繡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為400名撒拉族婦女實現了創業夢,直接和間接帶動3500餘名撒拉族婦女實現就業,每年人均實現勞務收入8000餘元。

循化縣根據刺繡產業的發展特點,以市場為導向,以傳統刺繡為依託,彰顯民族特色,進一步拓寬婦女就業門路,去年解決婦女勞動力就業3000多人,培訓技能人員800人次,年開發產品2萬件,年銷售收入近800萬元左右,婦女個人收入近5000元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