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常吃幾種魚,健脾又祛溼

1鯽魚。

鯽魚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腸經。具有補虛催乳、補肝養目、健脾利溼之功效。《滇南本草》認為可以和五臟,通血脈,消積。


常吃幾種魚,健脾又祛溼

食療方:

鯽魚豆腐湯:鯽魚250克,竹筍50克,豆腐100克,鮮蘑菇50克。

調料:香油3克,姜5克,蔥5克,雞精2克,胡椒粉3克,鹽少許。

做法:鯽魚收拾乾淨, 筍片,豆腐,蘑菇切片,蔥姜切絲,裝入砂鍋,加清水適量,小火慢燉1小時,出鍋前加鹽少許。 具有補虛健脾,利水消腫。適於老年人,兒童等體質較弱的人群。

2鯉魚。出自《食療本草》:鯉魚,可去脊上兩筋及黑血,毒故也。

鯉魚味甘,性平 。歸脾,腎,胃,膽經。具有健脾和胃;利水下氣;通乳;安胎之功效。《別錄》認為,可以主咳逆上氣,黃疸,止渴:生者主水腫腳滿,下氣。
常吃幾種魚,健脾又祛溼

食療方:冬瓜鯉魚湯

配料:冬瓜200克,鯉魚250克,蔥、糖、醋、醬油、姜、精鹽、味精、料酒適量。

製法:把冬瓜去皮、瓤,切成薄片。鯉魚去雜洗淨,去腥線,切成花刀。鯉魚用八成熱油炸一下,撈出控油,加調料燉魚,加冬瓜薄片。可以對水腫脹滿、腳氣、黃疸、咳嗽氣逆、乳汁不通、浮腫有療效。

3草魚。

草魚味甘,性溫,無毒,歸肝,胃經。

具有暖胃和中,平降肝陽,祛風治痺,截瘧益腸,明目之功效;可治虛勞、風虛頭痛、肝陽上亢、高血壓、頭痛、久瘧等。
常吃幾種魚,健脾又祛溼

食療方:

清蒸草魚:適合口味清淡的人,蒸是最原始的烹調方法。可以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做法:①將魚洗淨,在魚身上斜劃幾刀,在魚肚裡塞入少許薑片和蔥絲,淋上部分蠔油和生抽,裝盤備用。②蒸鍋加水,等水燒開後放入魚。③魚蒸10分鐘,再次少許生抽淋在魚身上,蓋鍋蓋燜2分鐘,出鍋。④出鍋後立即撒一些蔥花,紅椒絲做裝飾,就上桌了。

鱅魚。

鱅魚味甘,性溫,歸大腸,胃經。具有益腦髓,健脾利溼之功效。《食物本草》記載:“鱅魚,暖胃,益人。”《本草求原》記載:“鱅魚,暖胃,去頭眩,益腦髓,老人痰喘宜之。”
常吃幾種魚,健脾又祛溼

食療方:

燉胖頭魚:

①準備原料,鱅魚(胖頭魚)一條(3-5斤),蔥薑蒜,老抽,生抽,料酒,花椒,大料,辣椒適量,油50克(也可用動物油30克)。②油下鍋燒熱,大料,花椒炸香,姜蒜蔥依次炒香。放魚(不可翻動),煎出香味,放料酒,醬油,辣椒。最後放足夠的水,大火開鍋,小火燉1小時。出鍋盛盤。可以溫中補虛,益腦暖胃,尤適合老人服用。

我是中醫隨感,如果您喜歡,請加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