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日常沖泡白茶時,這5個沖泡要點,你都記住了嗎?

日常沖泡白茶時,這5個沖泡要點,你都記住了嗎?

《1》

為了跟緊時代的“步伐”,李麻花竟然也在悄無聲息的時候泡起了枸杞水。

只見那一個透明的保溫杯裡,浮在上方的一層紅色果實,時不時的沉下去幾顆。

當時看到這種情況時,就非常的不解的問了她,難道真的決定放棄白茶,投入到枸杞水的懷抱中了嗎?

誰知她竟然說,只是看現在網絡上很有許多漂亮的小哥哥都在泡枸杞水,於是就趕趕潮流嘛!

對於這樣的回答還真的不知如何應對了,只能在旁邊默默的說句:哪有人用冷水泡枸杞的啊!

日常沖泡白茶時,這5個沖泡要點,你都記住了嗎?

這時的她才算徹底反應過來,不過倒是在這妮子身上看到了許多的茶友的身影。

有的茶友,總是疑慮為何同樣是泡白茶,為何自己泡的茶湯跟別人的相差如此之大。

更有甚者在泡不好茶湯的情況下,竟然將罪責推到了白茶身上,真是冤枉啊!

其實,有時就是因為茶友們在泡茶時,有些關鍵點疏漏了才讓自己的茶湯與別人的相差巨大。

因此,記住以下關鍵點,也是能讓你泡的白茶別具特色。

日常沖泡白茶時,這5個沖泡要點,你都記住了嗎?

《2》

關鍵點一:沖泡白茶的茶器是否選擇得當?

“茶之為飲”,茶具也就必然是應運而生了。

而有使用過紫砂壺的茶友應當都知道,由於材質的不同,使得其沖泡後的茶湯滋味也有所不同。

但是,在沖泡白茶時是不建議使用紫砂類器具的,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

那便是粗大的氣孔,這就讓紫砂壺在使用的過程中,因為受到水溫的影響從而發生擴張現象。

如此就會吸收的茶葉中氣味與滋味,對這於有著馥郁茶香的白茶而言,就有些像是遭遇了災難似的。

其實,市面上用於沖泡茶葉的器皿,可謂是琳琅滿目,這其中最適合用來沖泡的白茶應該是非白瓷蓋碗莫屬。

與其他的器皿不同,蓋碗在使用的過程中,能夠保留住的茶葉中原有的滋味與香氣。

同時,素雅的蓋碗也非常的適合新手茶友們的使用,敞開的碗口使其有著良好的散熱性。

而且,只需掌握碗蓋與碗身間的縫隙,就能夠做到隨意出水。

想讓出水速度快些,可以將縫隙開大一些,若要讓出水的速度慢性,那縫隙小些即可。

因此,選對一款茶器足夠讓你在沖泡白茶的過程中,顯得事半功倍。

日常沖泡白茶時,這5個沖泡要點,你都記住了嗎?

《3》

關鍵點二:白茶的投茶量是否精準?

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其口味上也是存在不同的,就像口味重的人,就喜歡在菜裡多放些鹽。

而口味淡的人,可能在飲食上就會偏向於清淡,喝茶其實也是這樣。

有的茶友會比較喜歡滋味濃郁一些的茶湯,那麼就偏好於巖茶、普洱這類茶飲。

也因此,有的茶友剛接觸到白茶時,在第一次喝茶時會認為其口感整體偏淡了。

於是在下次的沖泡中,就會加大投茶量,然而這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做法。

因為,品種的不同,也就說明了茶葉中內在物質的含量有所不同,若是加大投茶量。

雖然會讓湯水顯得濃郁,但同時也表明了一些內在物質會過度釋放,包括咖啡鹼等。

若是在長期的飲用之後,那必然是會影響到茶友們整體身體狀態。

所以,一般沖泡白茶,建議是120ml的蓋碗投5g的茶葉,如此沖泡的茶湯才會顯濃淡適宜。

茶友們如果無法正常把握5g的量,那麼建議準備一把家庭克稱,如此就無需擔心投茶量是否精準了。

日常沖泡白茶時,這5個沖泡要點,你都記住了嗎?

《4》

關鍵點三:出水的速度是否有準確的把握?

這其實是很容易被茶友們所忽視的一個細節所在,即在出水時不能夠很好的保證速度。

有時,白茶的濃淡程度掌控不好,有一部分原因就是來自於出水速度沒有得到很好控制。

其實,對於白茶而言,由於製作工藝的特殊,使其在沖泡時與平日中的那些的茶葉有著很大的差異。

因為是不經揉捻的,所以當茶葉在與沸水進行第一次親密接觸時,就已經有物質析出了。

而在這個階段中,若是沒有做到快出水,那麼就很容易會出現茶葉中物質過度釋放到水中的現象。

如此,茶湯在品味時口感上必然就會出現一些苦澀的感覺了。

因此,在沖泡白茶時,前三衝的出水時間多是控制在5秒左右,而之後就可以適當的延長出水的時間。

這樣才能確保,每一沖茶湯滋味上不會有過大差異。

日常沖泡白茶時,這5個沖泡要點,你都記住了嗎?

《5》

關鍵點四:沖泡白茶的水溫是否有100℃?

這可謂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對於沖泡白茶時的水溫是否需要100℃。

曾經有茶友因此產生了一場辯論,一方覺得沖泡白茶溫度只需要85℃即可。

但是,另一方則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認為想要讓白茶中香氣與滋味更好的析出,100℃的水溫是必須的。

為此,村姑陳還特地做了個小實驗,驗證這兩者到底哪邊有理。

結果證明,在100℃的水溫中,白茶品味時的滋味會顯得更加清鬱,而水溫不足時茶湯會表現的寡淡。

其實,那些不主張用沸水泡白茶的人,心中的想法多是擔心茶葉收會受不住高溫而被燙傷。

然而,會發生如此情況的,多是品質較低的白茶,對於品質好的高山白茶在經過磨礪後,葉片與芽頭都會顯得厚實。

故而,也就只有沸水能夠將其內在的物質激發,否則用不達標的水溫進行沖泡,茶湯就會顯得過於清淡,毫無滋味。

日常沖泡白茶時,這5個沖泡要點,你都記住了嗎?

《6》

關鍵點五:白茶是否經過了良好的存儲?

許多茶友認識白茶的前提,都是在瞭解其所具備的功效之後,才決定入手這類茶的。

而這其中也就包括了,“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神奇之處。

白茶在經過了儲存之後,內在的物質多數都已經的表現出一種穩定的狀態,不僅是滋味醇美,藥用價值也會隨之增加。

因此,對於白茶而言,存儲這個步驟也就表現出了一種舉足輕重的感覺。

若是茶葉沒有得到的良好存儲,而是被隨意的對待,那麼沖泡後的口感也會發生改變。

就好比,同樣是2017白露茶,在經過良好存放之後,其可能會出現藥香、陳香。

而且湯水也會變得醇厚、稠滑,入口的感覺就好似瓊漿一般,讓舌尖有種沐浴其中的體會。

但是,如果這款茶在存儲的過程中,沒有得到茶友們良好的儲存,而是被隨手一放。

那麼在品鑑時,就有可能從中感受的不屬於茶葉的氣息,甚至是茶發黴之後的黴味。

日常沖泡白茶時,這5個沖泡要點,你都記住了嗎?

《7》

有時想將一款白茶沖泡好,並不是依靠著那些所謂旁門之法,而是需要茶友們掌握了其中的一些關鍵。

因為一些看似十分輕巧的舉動,就有可能影響到一款茶湯的滋味。

在茶友們的眼中,有些關鍵點是非常容易被茶友們所忽略的,無論是投茶量還是水溫等等。

就是這些東西,讓茶友發現自己沖泡的茶湯與別人的存在天壤之別。

因此,當手中握著一份品質好的白茶時,望茶友們能夠在掌握到以上的關鍵點後,進行沖泡。

好的白茶,就應該用心去認真的對待。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