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歷史上以色列亡國近2000年,為什麼在1948還能建國?

colchicum


題中提到的以色列亡國近2000年,應該指的是公元70年7月下旬,羅馬皇帝韋斯巴薌的兒子提圖斯攻破耶魯撒冷城那次。

失國

這次猶太人起義始於公元66年,期間羅馬經歷了“四帝之亂”,最終被殘酷鎮壓,耶魯撒冷破城後,提圖斯進行了慘絕人睘的屠殺。在整個戰爭中猶太死難者大概有百萬之巨,戰後還有7萬人被賣為奴隸。從此之後,猶太人再沒有建立過自己的國家,直到公元1948年。

5000年人類文明以來,湮滅於歷史洪流中的民族與族群不可勝數,而滅國後飄零2000年又重新復國的大概就猶太人一家。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賦予了這一族群如此的幸運的命運呢?

更早的失國

能夠復國的猶太人無疑是幸運的,但他們的歷史,卻無疑是不幸的。要分析這一原因,我們就不得不提到在公元70年之前更久的一次悲慘遭遇。

公元前586年,新興的西亞帝國巴比倫在其國王尼布賈尼撒二世的率領下,攻破當時的猶太人國家首都耶魯撒冷,並將數萬名年輕男子以及整個國家的精英知識分子和工匠一起擄到巴比倫城。這些人被稱為——巴比倫之囚。

囚徒的涅槃之《塔納赫》

巴比倫之囚時期是猶太人的一次涅槃。在此之前,一神論的猶太教初見雛形,而此次的災難,讓被囚禁的猶太人開始反思:他們認為是自己的過失導致他們信仰的上帝拋棄了他們,並以末日審判的方式進行懲罰。為重新沐浴在上帝的寵愛裡,他們開始以竭力保持自己猶太人的身份,他們

制定了新的律法——他們尊奉安息日,為他們的孩子行割禮,遵守飲食法,取猶太名字。

更重要的一點,猶太人的《聖經》,此時稱為《塔納赫》。被囚禁的猶太人的精英知識分子們——主要是抄書吏和祭司開始整理並反思他們之前的教義,並記載成冊——這就是猶太聖經《塔納赫》的最初版本。也正是在《塔納赫》的指導下,猶太人進行了界定自己身份的行動。

這一進程並未因40多年後巴比倫的滅亡而結束,即使在波斯大帝居魯士釋放了巴比倫之囚以後,仍有許多猶太人定居在巴比倫地區。這一進程一直持續到大約公元前400年。也正是由於在巴比倫地區的長期定居,使得這一猶太人《聖經》具備了極濃厚的巴比倫文明特色,如大洪水,伊甸園等。

流亡中的堅守之《塔木德》

既然提到了《塔納赫》,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另一部猶太人經典——《塔木德》。《塔木德》原本是一部流傳甚久的口傳猶太教律法,據考證大約已經流傳3300多年。與《塔納赫》不同,如果我們說《塔納赫》是上帝與整個猶太人民族簽定的契約,那麼《塔木德》則是猶太人遵守這一契約的個人或家庭的行為準則。《塔木德》由口傳到成書,不會早於公元2世紀晚期。這一時期猶太人悲慘流亡生活開始不久。猶太戰爭之後,猶太人進行了不懈的反抗,終於在一系列戰爭中,最後的反抗力量被撲滅了,耶魯撒冷城也被摧毀,有傳聞說城址甚至都被“復耕為田”。徹底失去了家園的猶太人開始了飄零的生活。

正是有了《塔木德》這一嚴格的個人行為準則,才讓猶太人在之後近2000年的飄零中,始終能夠保持自己的民族特點;而又因為《塔納赫》這一共同的上帝契約,才使得零散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形成一種民族認同感與文化向心力。

除了上面的條件之外,以色列能夠建國還與外部的國際環境有關。

我要我的國

如果廣義而論,猶太復國主義大概自猶太戰爭之後就存在了,甚至於我們可以將之推前至巴比倫之囚時期。自亡國起,猶太人對耶路撒冷的渴望就埋在了心底。

真正意義上,且被付諸行動的猶太復國主義起源於19世紀末期,當時歐洲正是反猶主義盛高的高峰時期,作為回擊,復國主義出現了。1895年,猶太人記者赫茨爾出版《猶太國》一書,提出了猶太復國主義的理論和綱領;1897年,他又領導了第一次猶太人代表大會,標誌著猶太復國主義正式展開了實際行動。

守得雲開見月明

在當時波譎雲詭的國際環境下,急於建國的猶太人雖然多次被其他帝國所利用,但總算在付出巨大代價之後取得了一些成績,數十萬猶太人從世界各地重新聚居到了今天巴勒斯坦地區。二戰中希特勒的滅猶行動也推動了這一進程。終於1948年,在聯合國的支持下猶太人成功建國,即今天的以色列國。

信仰即力量

正是有這種民族認同感與文化向心力,估計在滿歐洲排猶的年代裡,飽受排擠的猶太人在落魄之餘,內心之中還是保持著天選之民的驕傲並向排擠他們的人們投去包含悲憫的目光。正是因為內心有著對傳說中故國的渴望,猶太人才能在屢經磨難與摧殘後矢志不渝地追求建國。也正是由於這種民族認同感與文化向心力,今天猶太人的國才能在強敵環伺的環境中屹立不倒。一句話:信仰即力量。


史話海說


1948年5月14日下午,在特拉維夫藝術館舉行的建國招待會上,本·古裡安宣佈,“我驕傲地告訴全世界,2000年以來,我們終於在巴勒斯坦建立起了第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國家,它的名字叫以色列。”話音未落,響起了持久熱烈的掌聲,在場的許多人都流下了淚水。

慶典現場,還能時時聽到遠處的槍炮聲。建國當天,英國宣佈結束對巴勒斯坦的委任統治,並撤出該地區。當天夜裡,埃及發動了對以色列的空襲,隨後,多個阿拉伯國家的軍隊進入巴勒斯坦,第一次中東戰爭正式爆發。

猶太復國運動始於19世紀末。在此之前,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居民,不足千人。1896年,猶太裔奧地利記者西奧多·赫爾茨出版了一本極具影響力的小書《猶太國》。在書中,赫爾茨強調,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國家,是讓猶太人免受迫害的唯一方式。

赫爾茨因此被稱為“以色列之父”。次年,猶太復國主義者在瑞士召開了第一次代表大會。那時巴勒斯坦雖然還在奧斯曼土耳其人手中,但已經被選作理想的復國之地。赫爾茨等人曾向土耳其請願,要求將巴勒斯坦歸還給猶太人,被拒絕。1949年,赫爾茨遺骸遷葬耶路撒冷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山頭。

1905年的俄國革命失敗後,一些東歐國家和俄國的猶太人移居巴勒斯坦,在這裡自由地講希伯萊語,建猶太學校,上猶太教堂。此時,該地區的猶太居民,仍然不足萬人。一戰結束後,奧斯曼帝國崩潰,巴勒斯坦迎來了第二波移民潮。

1917年,英國發表了《貝爾福宣言》,表達了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國家的意圖。國聯於1922年同意並授權,由英國託管巴勒斯坦直至以色列建國。但是,阿拉伯世界強烈反對,認為猶太人已經離開了2000年,這裡早已是阿拉伯人的家園。

但是,隨著二三十年代至二戰,歐洲各國對猶太人的迫害越演越烈,最後演變成納粹的大屠殺,第三波和第四波猶太移民源源不斷地湧入。猶太建國方案雖然拖延了下去,但巴勒斯坦的猶太人越來越多,兩大民族之間的暴亂也越來越大。

1947年,聯合國通過以巴分治決議時,巴勒斯坦的猶太居民雖然不足人口總數的一半,但擁有的土地,卻超過一半。不僅如此,早在1918年,在英國人的支持下,猶太人就成立了自己的民兵隊伍。這些隊伍扛起槍能打仗,放下槍能耕田能開機器。

到1948年,猶太人不但完全控制了以巴分治決議中,分給他們的地區,還控制了相鄰的部分阿拉伯地區。建國條件已經成熟,加上西方世界一些富有的猶太政治家、科學家、實業家的支持,國聯的承認,2000年來第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國家―――以色列就這樣成立了。


世界真的很大


現代以色列得以建國,與兩次世界大戰是分不開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與“貝爾福宣言”

19世紀末,歐洲產生了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一戰爆發時,該運動在各地成員已達到了13萬人,約佔全球猶太人的1%。但要實現在巴勒斯坦建立猶太民族國家的政治目標還為得到任何大國的支持。

一戰把帝國主義國家分為兩大陣營,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內部也分成了親德和親英派。德國雖然也想取得猶太人的支持,但鑑於於土耳其盟國關係,對猶太復國主義沒有作出明確支持表態,於是以魏慈曼為首的親英派影響大增。他們認為戰爭是猶太復國運動發展的一個天賜兩集,復國的目的有可能在戰後國際關係的調整中得到實現。

經過魏慈曼等人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奴隸,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在一戰時期不僅得到了英國的支持,而且還獲得了美國、法國等國的支持,以及對英國保護巴勒斯坦的認可。

第一次猶太復國主義代表大會後,猶太復國主義迎來了歷史上第二個偉大的轉折點。隨著戰爭的進行,人數眾多的俄國猶太人在布爾什維克黨的影響下反對戰爭,主張革命並推翻沙皇的統治,俄國有首先退出戰爭的可能,這是英國所不願意看到的。

同時在美國金融街有一個強大的猶太財團,這是一支影響美國政壇的重要力量。於是英國認為如果支持猶太復國主義運動,將獲得全世界猶太人的支持,通過他們的支持,即可消除俄國猶太人革命和反戰情緒,使俄國繼續參戰,同時也能使美國猶太人向美國政府施壓,早日投入歐戰,以取得戰爭的勝利。

另外,英國戰後為瓜分奧斯曼遺產,獨霸中東,必須排斥其他大國,因為法國一再聲稱它對巴勒斯坦擁有主權。因此英國必須有一個外力和藉口,鑑於猶太復國主義竭力尋求一個大國的支持,英國認為它是英國人順理成章進入該地區的工具。

於是,1917年11月,英外交大臣貝爾福以書簡的形勢發表了“貝爾福宣言”,宣佈“英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民族之家,並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

英國的支持,極大鼓舞了世界各地猶太復國主義者,大批猶太人遷往巴勒斯坦,並在哪裡建立了50多個各類猶太人定居點。戰爭結束後到1918年時,巴勒斯坦猶太移民達到了5.6萬,至1945年時,增加到了65萬,佔全巴人口的三分之一。並且還成立了中央和地方各級自治行政機構,一個猶太人自治的從幼兒園到大學教育體系,在巴勒斯坦儼然出現了一個“雛形猶太國”。

一戰後,英國順利進入巴勒斯坦,實現了對其的委任統治。但不久英國人發現猶太人的遷入引發了阿猶衝突,致使英國利益受損,此時英國的政策並不因為英國首腦們熟悉聖經中的傳說或者同情猶太人幾千年的遭遇而定,多次對貝爾福宣言進行修訂,對其提到的“猶太人民族之家”的問題,則強調說不是猶太人的國家,對猶太人移民巴勒斯坦作出種種限制,特別是在1939年發表的白皮書規定在此後5年中,移民限定為7.5萬人,其後只能在阿拉伯人統一下才能讓移民入境。

二次世界大戰及戰後的形勢直接導致以色列建國

二戰期間,美國國家及普通公民的利益在中東地區有了很大發展,尤其是戰爭即將結束時,石油問題使美國對中東產生了濃厚興趣,但羅斯福時期基本上對阿猶雙方採取不偏不倚的政策。

而在二戰中受到極大削弱的英國,其殖民帝國迅速瓦解,英國不願中東發生什麼騷亂(阿猶衝突)影響它的委任統治,為了巨大的石油利益,英國也不願意損害它在阿拉伯國家中的形象,英國的巴勒斯坦政日漸明確,即爭取阿拉伯的支持,建立以英阿同盟為基礎的新中東秩序,對猶太復國主義採取強硬政策。

但是,二戰之後的世界,已經沒有英國的位置了。戰後的美國力量極度膨脹,成為全球性超級大國,美國不僅當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而且以稱霸世界為主要目標,在全球到處擴張。於是猶太復國主義者們將工作重心從英國轉向了美國。

納粹迫害猶太人,造成戰後世界的一個棘手的難民問題,它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與同情,難民問題和英國在中東遇到的麻煩為美國插手中東提供了機會,美國欲在該地區取英國而代之。

杜魯門一上臺就旗幟鮮明地表示美國支持貝爾福宣言,支持建立猶太人的國家,而對英國多個貝爾福宣言修正案隻字不提。

得到美國支持的猶太復國主義者對英國態度日趨強硬,頻繁挑起與阿拉伯人的衝突,甚至故意騷擾英國在此地的軍政機關,巴勒斯坦的緊張局勢很快就達到了高峰。

到了1946年7月,美國提出了一個阿猶分治的計劃,之後美國出臺了杜魯門主義,中東納入美國全球戰略軌道。到了1947年4月,在美國的壓力下,英國最後作出決定,把巴勒斯坦問題提交聯大會議討論。11月,聯大正式通過了“巴勒斯坦將來分治的問題的決議”,這就為以色列建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國成立,僅11分鐘後,美國宣佈承認以色列,美國人完成了控制中東的關鍵一步。


江畔初見月


昨天(19日)是以色列第70個獨立日。作為在中東沙漠裡的一個彈丸國家,小小以色列不僅在通過連年征戰打敗了周圍一票敵對國家,還建設成了一個經濟發達、技術先進、環境優美、人民素質超過的發達國家,以色列建國以來的成績值得世人欽佩。

以色列建國70年來的成就無疑非常值得欽佩,但是跟猶太人兩千多年的復國史相比,這樣的成就就顯得渺小了許多。猶太人在3000多年前就建立了自己的國家,後來由於外敵入侵,被趕出了故國,故國的宮殿等建築也被焚燬。猶太人流落世界各地,開始了長達2000多年的流亡。在數千年的流亡中猶太人被歧視、驅趕、壓迫甚至被屠殺。但是信仰堅定的猶太人始終保持自己獨特的文明和信仰,並且一直懷揣建立猶太國家的夢想。而猶太人克服重重困難、在上帝應許之地完成建國,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輝煌的篇章之一,是全人類的文明財富。

猶太人歷經數千年而復國的原因有以下幾個:

1、猶太人注重保持自己本民族獨特的文明、宗教、生活習慣,雖然流落到世界各地,但是作為一個民族沒有消亡,作為一個民族一直保留著對歷史獨特的記憶,也保留著對未來一致的期許。這方面,猶太教的傳播和堅守功不可沒。

2、猶太人注重教育,因此猶太人的素質一般較高。即便在全世界流亡,猶太人也一直從事著金融、經濟、文化、藝術等“高端”工作,使得猶太人作為一個整體有用強大的力量和影響力。尤其是移民到美國的猶太人,在美國開化、民主、個人主義的範圍中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和影響力,為以色列建國發揮難以想象的作用。筆者覺得以色列建國最關鍵的部分就是美國猶太人的支持以及美國猶太人群體對美國政治的影響。當時成立猶太人國家的聯合國決議,就是美國猶太群體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推動美國在聯合國同意的,實際上當時美國總統杜魯門對猶太人的建國夢不太感冒。巴以分治決議通過後,面對揚言要將新生的猶太國家扼殺在搖籃裡的阿拉伯聯軍,以色列急切的需要武裝自己。梅厄夫人到美國猶太群體中進行募捐以購買軍火,結果美國的猶太群體捐了5000萬美元----是1948年的5000萬美元!現在價值幾百億美元。以色列用這筆錢迅速的武裝了自己,為打贏第一次中東戰爭奠定了基礎。

3、猶太復國運動為以色列建國奠定了思想、組織基礎。猶太人獨立建國真正邁出實質性的步伐是19世紀末的猶太復國運動,又稱錫安運動(錫安是耶路撒冷老城區猶太人聚居區城門外一座山丘的名字),該運動的核心人物是西奧多·赫茨爾。該運動的目標就是要在猶太人的故土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猶太國家,因為巴勒斯坦是“上帝對猶太人的應許之地”。

色列國成立儀式主持儀式的是以色列國父本-古裡安,懸掛的畫像正是猶太復國運動之父西奧多-赫茨爾。在猶太復國運動的支持下,部分在歐洲的猶太人開始移民到巴勒斯坦地區。當時的巴勒斯坦地區大部分是阿拉伯人,猶太人以高於市價幾倍的價格買下阿拉伯人棄之如履的荒地、沼澤、沙地。然後用猶太人特有的智慧、勤勞和堅持在這些貧瘠的土地上生存,慢慢的構建起了未來以色列的雛形。

4、二戰中猶太人被迫害甚至大規模屠殺的悲劇為猶太人建國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納粹的上臺為猶太人帶來了史無前例的災難,逾600萬猶太人死於納粹的迫害。由於在二戰中受到的巨大傷害,世界各國在戰後普遍同情猶太人,猶太人建國是個再正確不過的國際政治秩序選擇。在這樣有力的國際條件下,巴勒斯坦猶太人加快了建國的腳步,最終通過一系列出色的政治、外交活動,以聯合國決議的形式實現了建國夢。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歷史上以色列亡國近2000年,為什麼在1948還能建國,主要原因有以下四點。

1. 根本原因:

古以色列王國自滅亡後,猶太人分佈在世界各地,許多猶太人與異族通婚生子.

猶太領袖為了避免猶太人被其他民族同化,終止異族通婚,已結婚生子的必須離婚,所生子女歸異族。

因此即便是沒有屬於自己的國家,猶太民族歷經兩千年,也沒有走到最終的滅亡。

2. 客觀原因:

歐洲國家普遍排外,因此猶太人在歐洲也經常被區別對待,沒有自己的土地所屬權,猶太人中的富豪很多,但即便這樣,也只能租別人的房子。

美劇《生活大爆炸》中身為猶太人的霍爾德,經常遭到謝爾頓的嘲諷。

由此可見,即便是在商業、科學等領域都有較高成就的猶太人,但身處異國,也沒有應有的地位。

而在以色列,他們可以擁有自己的身份地位,並且不被歧視和區別對待,畢竟還是在屬於自己民族國家要好。

3. 直接原因:

猶太人滅國幾千年,已經在全世界各地(普遍在歐洲)落葉生根,雖然沒有身份地位。

但是歐洲還是要比中東地區好一些,所以建國運動持續了很多年也沒有成功。

一直到希特勒開始大肆虐殺猶太人,才讓猶太人意識到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的重要性。

4. 重要原因:

以色列建國以後,引起了中東等國家的強烈不滿,因而引發了戰爭,建國之初的以色列無錢支持戰爭。

受到美英強國的支援,才得以進行抵抗,才得以建國成功。

況且猶太人富豪很多,在財力上面提供了很大幫助,對以色列的建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通過以上四點論述由此可知,為什麼以色列亡國近2000年卻還是能在1948年重新建國,而以色列的重新建國也創造了人類的一大奇蹟。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以色列之所以亡國2000年之後,還能建國,有諸多因素。

首先是因為以色列的主體民族猶太人是神(天)選後裔,是《舊約聖經》和基督教的發源地,有著很深厚的文化基因,所以他們能夠歷經千年而傳承不斷,精神信仰是很重要的東西。

其次,猶太人跟中國的晉商、徽商、潮汕商人、溫州商人一樣,都是窮山惡水出“刁民”的典型。即生存環境惡劣,窮則思變,沒法從事農業、手工業和遊牧業,就只能去經商,在現代工業社會中就是金融業。

所以猶太人普遍很有錢,凝聚力又強。因為長期處於鬥爭中,用進廢退,對新事物的把握也更靈敏,所以猶太人在科技方面也很有建樹,比如愛因斯坦。正因為如此,希特勒對把持德國金融的猶太人很厭惡,大開殺戒,導致這些猶太精英大規模逃往美國,和華爾街、硅谷等結合,實力倍增。


青年史學家


我是啃書菌,我是一個開寫僅10天的小編,我來回答。

最根本原因就是:在文藝復興之前,歐洲很多國家都是隻知道有“教”不知道有“國”,近代民族國家的崛起,德意日美英法爭相在世界稱雄,給了流浪千百年的猶太人這樣的答案——沒有自己的國家終將飽受屈辱,二戰就是鐵證!

二戰納粹迫害致死猶太人達600萬人,猶太人中的有識之士在積極的謀劃成立自己的國家。這個時候,猶太人整個民族都是積極向上的,他們迸發出的戰鬥力是驚人的。

最令我震撼的一個故事就是1948年,以色列剛剛建國,就爆發了第一次中東戰爭,阿拉伯國家幾乎全部參戰,意圖將猶太人趕下海。當時很多駐歐美軍是猶太人,有幾個美籍猶太人竟然擅自將B—25轟炸機直接開到了以色列,參戰了!要知道這種行為在美軍當中處罰是極其嚴重的,我可以說他們根本就沒有想什麼後路,他們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來的。

一個國家成為現代國家最根本的標誌就是人們的思想“現代化”,而不是高樓大廈“現代化”,當某個民族思想“開化”的時候,往往會爆發出極強的戰鬥力。因為他知道為了什麼而戰。

對比一下以色列周邊,我可以說很多國家仍處在“封建社會”,只不過被動的過度到了21世紀罷了,以色列有點“鶴立雞群”的意思。一個現代化國家的實力肯定是封建社會所不能比的,這也是猶太人能在流亡數千年後重新建國並在五次中東戰爭期間能叱吒風雲的根本原因。

說道這裡,肯定有很多人不服,比如有人認為是“美國援助起了大作用”,但是我想說的是,美國援助是很重要,那也是你有實力有希望,人家才肯援你。說到這裡,我想起了在埃及擔任工程師的蘇聯顧問給國內寫的信,“這裡的一切都是麻木不仁的,埃及人來當飛行員僅僅是為了升官發財,似乎第三次中東戰爭僅僅是納賽爾一個人的戰爭”。我們八國聯軍打進北京的時候不也一樣麼,“太后敗了”,“洋人贏了”,永遠是第三人稱轉述,彷彿跟自己沒關係。

兩下一對比,高下立判!


總有一句話賊走心


以色列能在亡國1000多年後復國,主要決定因素是猶太復國主義得到了英美等西方大國支持。當然也離不開猶太人本身的頑強和阿拉伯人的散亂。


猶太人曾在巴勒斯坦地區生存千餘年,後來在公元2世紀被羅馬帝國驅逐,受盡苦楚。留下的空檔就被附近的阿拉伯人佔據,形成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接下來的一千八百年裡,巴勒斯坦地區都是阿拉伯人居住,猶太人則流浪於世界各地,尤其在歐洲飽受基督教徒的歧視和迫害。

到了19世紀末,猶太人打算回到故土,恢復猶太人的國家!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開始往巴勒斯坦的“故土”源源不斷挺進。這就是“猶太復國主義”。問題是,對當地的阿拉伯人來說,你們都離開一千八百年了,這地兒我們早焐熱生根了,哪有說回來就回來的啊?於是從那時候開始,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就開始了武裝衝突。不過,那時候猶太人數量還不多,所以衝突規模有限。

猶太人還另外想辦法。30年代,他們打算和日本帝國主義勾結,在中國東北建國,這就是“河豚魚計劃”。後來因為德國和美國的反對而流產。


等到一戰打完後,英國成為中東地區的太上皇,決定利用猶太人來牽制阿拉伯人,遂大力支持猶太復國主義。到了二戰,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促使歐洲的猶太人湧向中東,也讓西方對猶太人的同情心爆棚。另外,由於猶太人多從事金融、商業,控制了社會的命脈,擁有很大影響力。

各方面因素加在一起,聯合國就在1947年11月29日通過181號決議,把巴勒斯坦地區分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兩個國家。

這個決議出來,猶太人歡呼雀躍,咱們終於有自己的國土了!可是阿拉伯人都氣壞了。沙特國王憤憤地說:“歷史上我們阿拉伯人又沒迫害猶太人!德國人殺害猶太人,就在德國劃出一塊土地給他們好了,為什麼要損害巴勒斯坦人民的利益?”

而且聯合國這個分家方案完全是拉偏架。當時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只有60萬(其中大部分是近幾年搬來的),卻要划走1.5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而土生土長的阿拉伯人有120多萬,卻只得到1.1萬平方公里土地,還都是些貧瘠的邊角料。按這種分法,有50萬阿拉伯人要背井離鄉,被從“猶太國”趕出去。

猶太人可不管,在1948年5月14日宣佈建立以色列國。阿拉伯聯盟(以埃及、敘利亞為主)在5月16日出動數萬大軍,殺奔以色列而來,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最初,阿軍處於優勢,以軍節節敗退。但是,以色列背後有美、英、法等國的支持。美國操縱聯合國通過決議,命令雙方停火四周。以色列抓緊這個機會,大力擴充軍備。全世界猶太人傾囊捐贈,從美、英、法等國購買了大批新式武器。等到停火結束,雙方再度開打,以色列軍隊打得阿拉伯聯軍大敗虧輸。到1949年春夏,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以色列不但收復了聯合國劃給自己的全部領土,還把聯合國劃給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領土也佔領了一大半。近百萬巴勒斯坦人被趕出家園,淪為難民。

1967年6與5日,以色列軍隊向埃及、約旦和敘利亞發動了閃擊戰,短短6天殲滅阿拉伯軍隊約2萬人,不但把巴勒斯坦地區剩餘20%的領土全部吞併,還佔領了埃及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達6萬平方公里土地,威震中東。而數百萬巴勒斯坦人幾乎全部淪為難民。

此後,在美國支持下,以色列鞏固了自己在巴勒斯坦地區的統治,而阿拉伯世界則逐漸分裂。埃及薩達特與以色列和談,伊拉克又和伊朗發動了兩伊戰爭。以色列趁機集中打擊巴勒斯坦武裝和黎巴嫩的反以色列勢力。不久,阿拉伯方面反以色列的軍事力量基本上被打垮了,以色列成為巴勒斯坦地區的主宰。

巴勒斯坦人也只好接受現實。他們表示接受聯合國1947年的181號決議,也就是同意讓以色列佔領57%的領土,自己只要43%(雖然現在整個地區都在以色列控制下)。1994年5月14日,雙方在開羅簽署協議,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地區的加沙和約旦河西岸劃分出一些領土,供巴勒斯坦人居住,並且讓他們自治。巴勒斯坦“自治”的領土大約只有2500平方公里,而且被切割成雞零狗碎的幾百塊,每一塊都位於以色列軍隊的包圍之下。


巴山夜雨涮鍋


以色列得以建國,實際上是美蘇等大國全球博弈的結果,如果沒有美國的大力支持,以及蘇聯的承認,縱使猶太民族再聰明能幹,也無法在消失2000多年後,重新在中東立足。

猶太民族是中東一個古老的民族,但古代以色列實際上大多數時候只是一個概念,雖然版圖大體在今天以色列國土上,但與當今的主權國家以色列完全是兩個概念,當時它也被多個王朝所統治,到公元6世紀,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猶太民族大部分流落世界各地。17世紀起,猶太復國主義運動的興起,部分歐洲地區的猶太人開始陸續在如今以色列國土上購買了大量的土地。

到1878年,以色列的佩塔提克瓦市出現了第一個大型的猶太人農場殖民區。大量的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且定居。1896年,猶太裔記者西奧多·赫茨爾發起錫安主義運動(又稱“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號召全世界猶太人迴歸故土,恢復本民族的生活方式。

1897年,西奧多·赫茨爾在瑞士巴塞爾發起第一屆“世界錫安主義大會”,會議決定建立以色列國家。隨後,“猶太國民基金”和“巴勒斯坦土地開發公司”等機構成立,主要任務是幫助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向巴勒斯坦移民。

1917年,英國佔領巴勒斯坦,外長貝爾福發表《貝爾福宣言》:“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個猶太人的民族國家,並將盡最大努力促其實現”。

1947年11月,聯合國大會表決了《1947年聯合國分治方案》,33國贊成(包括美國和原蘇聯),13國反對,10國棄權,通過決議:將巴勒斯坦地區分為兩個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分別擁有大約55%和45%的領土,耶路撒冷被置於聯合國的管理之下,以期避免衝突。

1948年5月14日,在英國的託管期結束前一天的子夜,以色列國正式宣佈成立,當天為以色列的國慶節。

這是以色列建國的主要經過,實際上是大國博奕的結果,美國和蘇聯考慮到自身在中東的利益,選擇了支持猶太人建國的主張,特別是蘇聯的態度,最終以色列得以建立。

但是建國不等於立國,以色列建立遭到了阿拉伯民族和伊斯蘭世界的強烈反對,1948年5月16日凌晨,也就是以色列宣佈建國的第三天凌晨,阿拉伯國家聯盟(7個成員國)共集結軍隊4萬多人,向以色列發起侵略戰爭,第一次中東戰爭爆發。

戰爭初期,以色列節節敗退,此時以軍只有3.4萬人,國家各類機構還沒成立,為了拖延時間,5月17日,美國向聯合國安理會遞交了一份議案,安理會命令雙方在36小時內停火。6月11日,阿以雙方同意停火四周,此時阿拉伯聯軍已經佔領了以色列過半的領土。但隨後以軍重新擴軍,並得到了全球猶大人的大力支持,以軍反敗為勝,第一次中東戰爭結束。

阿以之間的共發生了5次中東戰爭,雖然雙方各有勝負,但每一次以軍在美、英、法、蘇等大國支持下,化險為夷。特別是第一次和第四次中東戰爭,以色列幾乎到了滅國的邊緣。

隨著後來以色列成為實際上的擁核國家,以及國際形式的變化,雖然阿以矛盾還存在,但以色列作為一個主權國家卻成為全世界共識。


華哥雜談


猶太人在公元前11世紀在迦南地區建立了以色列王國,公元前10世紀時分裂為以色列王國和猶大王國,公元前722年和586年兩國先後被亞述人和巴比倫人所滅。從此以後,猶太人便流落到世界各地。但是到了2000多年以後的1948年,這個古老的民族卻神奇地再次復國。那麼,猶太人為何能夠在滅亡2000多年以後復國呢?銘蘇先生從以下四個方面給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析:

一、利用猶太宗教保持猶太民族的傳統。

一個民族如果長期生活在其他族群裡面,難免有被同化的風險。而以色列亡國之後,猶太人流落到世界各地,但是他們卻始終保持著猶太人的傳統,這是為什麼呢?答案就是猶太教起了關鍵作用。猶太宗教深入猶太人的生活和思想中,是他們的精神寄託,也是他們的出路。由於猶太人不跟非猶太教人通婚,這也保證了猶太民族純正的血統。猶太人將民族與宗教完美的結合,保持了猶太人頑強的生命力。

二、18-20世紀五次大的猶太人移民迴歸潮為建國提供了基礎條件。

猶太人移民迴歸潮是指流落世界各地的猶太人回到他們2000年前曾經建國的迦南故地——巴勒斯坦地區。第一次猶太人迴歸潮時,猶太人從奧斯曼帝國和阿拉伯人手中購買土地並且在巴勒斯坦地區定居,第二次猶太人迴歸潮時“猶太復國主義運動”興起,第三次猶太人迴歸潮時英國支持猶太人建國,第四次猶太人迴歸潮時“猶太民族之家”建立,第五次猶太人迴歸潮發生在納粹在德國執政時期,納粹對猶太人的迫害使數十萬猶太人前往巴勒斯坦地區避難。經過兩個多世紀的五次移民潮,巴勒斯坦地區的猶太人達到60餘萬人,這些人構成了1948年以色列建國時主要的居民。

三、美國強有力的支持是以色列成功建國的關鍵。

1947年,聯合國在美國的操縱下通過了有利於以色列的決議,使以色列分到了更多和更優質的土地,在分裂巴勒斯坦的同時,使猶太復國主義者的統治合法化。以色列建國後,美國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合法性,從外交上支持以色列。

在以色列建國以前,美國的猶太資本集團就向猶太人提供建國資金,以幫助猶太民族建立自己的國家。以色列建國以後,面對阿拉伯世界的聯合絞殺,美國猶太資本控制的美國政府緊急向以色列提供了7500萬美元的武器援助,同時在聯合國聲援以色列,為以色列扭轉戰局爭取有利的喘息時間,最終使以色列轉敗為勝。

四、猶太民族為建國所做的不懈努力。

猶太民族流落世界各地長達2000多年,受盡了各種苦,經歷了各種悽慘的遭遇,被其他民族排斥和迫害,他們現在有一個建立自己國家的機會,成功了就可以不用流落世界各地。所以猶太人為了能夠建國,前期進行了長期的準備,即使建國後遭到阿拉伯世界的聯合絞殺,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捍衛了新誕生的國家。

二戰後民族獨立解放運動的風起雲湧,以色列建國也是趕上了好時機。但是,以色列建國畢竟是在阿拉伯人居住的土地上,這也導致了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長期的矛盾和戰爭。不過在五次中東戰爭以後,以色列最終在巴勒斯坦地區站穩了腳跟,從此猶太人不用再流離失所。但是這也是有代價的,那就是數十萬的阿拉伯人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流離失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