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一块普普通通的豆腐,在潮汕,却吃出了不一样多风味

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是一道潮汕普宁的美食。豆干,也叫豆腐干,是潮汕传统美食之一;也是潮汕传统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一块普普通通的豆腐,在潮汕,却吃出了不一样多风味


在普宁,一说起豆干,人人都会说起“埔下”豆干,确实埔下豆干历史悠久,名扬天下;在潮汕人心中,因豆干营养美味,深受潮汕人的喜爱;是潮汕人生活中一道不可缺少,习以为常的桌上美食。


一块普普通通的豆腐,在潮汕,却吃出了不一样多风味


油炸豆干虽口感酥香,但仍略带焦口淡泊。而韭菜切碎有韭菜汁香,盐水又清口去焦,因此当豆干遇上韭菜盐水,绝配,顿觉嫩滑咸香,百吃不厌。


一块普普通通的豆腐,在潮汕,却吃出了不一样多风味


你刻别小看这小小一块豆腐,它的制作工序是非常繁杂的——磨浆,除渣,煮桨,配膏,试粉,掺膏,搅和,卤,包块,压块,煮熟,都是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经过严格层层把关,才能做到保证每一块豆干都是最好的质量!


一块普普通通的豆腐,在潮汕,却吃出了不一样多风味


普宁豆干能成为潮汕的传统美食,自然必有其过人之处。第一是用料,普宁豆干的中的薯粉约占原料的20%,这也是产生酥皮和嫩肉并且分离的原因;薯粉的质量也是相当的重要,其次才是黄豆,正所谓“头粉二豆三师傅”就是聪明哈这而来的。还有一种配料是黄栀,在豆干起锅前加入的,黄栀气味芳香,具有清热、泻火、凉血的功效,是天然食用黄色素,所以普宁豆干有特殊的香气和漂亮的黄色,这也是让切开的浮豆干看起来有“金包银”效果的原因。


一块普普通通的豆腐,在潮汕,却吃出了不一样多风味


第二是看做豆干的功夫了,首先是磨浆,磨浆至少要磨两次,然后是加粉,这是豆干质地保证的关键;温度的掌握也很重要,关键温度在66°到70°之间,而加粉、搅拌、点石膏等综合因素,可以决定最后的豆干是要专门油炸还是煎煮的,还是既可油炸也可以煎煮。


一块普普通通的豆腐,在潮汕,却吃出了不一样多风味


第三是水,普宁周边山地是莲花山向东南延伸的支脉,水质寒凉清冽,是清爽口感这是也是做好豆腐的重要前提之一。


第四要看炸豆干的功夫,最重要的是大鼎深油,大鼎深油炸出来的豆干外酥内嫩、外香内滑,这也是街头专门做豆干好吃的主要原因。


一块普普通通的豆腐,在潮汕,却吃出了不一样多风味


一块小小的豆干,经过一道道严格的工序,成就了一道美食,在潮汕,你可能看到一种美食,跟其他的地方好像都一个样,但在潮汕,同样的食材,在潮汕会吃出不同味道,潮汕美食不会让你失望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