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看市場|“量升價跌”,未來仿製藥銷售額佔比或下降

看市場|“量升價跌”,未來仿製藥銷售額佔比或下降
看市場|“量升價跌”,未來仿製藥銷售額佔比或下降

導讀:

在帶量採購、仿製藥一致性評價的推動下,我國仿製藥行業高毛利時代已經過去。專家預計,仿製藥會出現“量升價跌”的情況,五年後銷售額佔比或下降到55%。市場上,留下的可能會是具備優良品質、較低價格的企業以及高端仿製藥企業。

看市場|“量升價跌”,未來仿製藥銷售額佔比或下降

我國是全球第二大醫藥消費市場。近年來,隨著醫藥環境向好,我國仿製藥產業產業蓬勃發展。2018年的數據顯示,我國總體仿製藥市場規模已達5000億元,佔總藥品消費市場的40%左右。然而透視國內整個仿製藥行業,與龐大市場規模相背而行的是,我國仿製藥行業集中度非常低,集中率佔比不足20%。這也意味著,我國仿製藥市場整體水平較低,產能不集中,同質化競爭和惡性價格戰時有發生。



有統計顯示,我國仿製藥行業平均毛利率僅5%-10%,遠低於國際50%的平均水平,可見我國仿製藥行業盈利能力非常差。而且與原研藥療效相比,仿製藥存在明顯的弱勢。

為了提高我國仿製藥水平,提高行業集中度,相關政策持續出臺。例如,2016年發佈的《關於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進一步保障我國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加速推進醫藥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增強國際競爭能力。

截至今年3月份,國家藥審中心(CDE)受理的一致性評價受理號已達1000個,涉及332家企業的304個品種,其中已有167個受理號(80個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其中,恆瑞、正大天晴等綜合能力較強的大型藥企獲得的受理號較多。與之相對的是,部分中小型經濟能力、技術實力較弱的藥企難以拿到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入場券”,這也使得一批低水平、質量不佳的仿製藥產品逐漸退出市場。

2019年以來,隨著帶量採購、一致性評價等政策的推進,以及原研藥企業參與國內市場競爭,仿製藥行業高毛利時代開始成為過去式。尤其是在帶量採購擴圍政策的推動下,仿製藥格局明顯面臨生變。帶量採購作為國家推進仿製藥替代原研藥的重要的手段,繼第一批帶量採購試點的25個品種中標價在“4+7”城市陸續落地執行後,又在下半年決定於全國範圍內推行。



按照帶量採購遵循的遵循“品質一致下,價低者得”原則,原研藥將和仿製藥同臺競爭,藥品價格下調不可免。專家預計,仿製藥會出現“量升價跌”的情況。根據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測算,2024年仿製藥處方量佔比會上升到80%左右,但同時銷售額佔比會下降到55%左右。

可以看到,在價格持續走低的情況下,仿製藥企業之間的競爭已不再是過去簡單的營銷比拼,而是研發能力、生產能力以及產品集群建設的較量。按照這種趨勢發展,未來我國仿製藥市場集中度將不斷提高,整個行業面臨洗牌,具備優良品質和較低價格的企業有望贏得更多市場份額,同時高端仿製藥也有機會獲得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