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家庭教育中,你知道孩子最希望父母做的事是什麼嗎?

歡迎來到眾可微教育,點擊右上方可以訂閱關注哦,關注有驚喜。眾可微教育獨創“微教育理論、方法體系”,並以“每天專注一微步、孩子快樂奔優秀”微教育思想為基礎,與眾多專家、家長一起,為天賦兒童快樂成長指引方向。

很多父母都想當完美的家長,甚至為了做個完美父母而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我們每天和孩子朝夕相處,拼勁全力恨不得給孩子提供最好的環境。其實孩子並不需要完美的父母,只要你願意拉著他的小手,和他們站在同一高度,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這就是孩子最需要的父母。在這裡,眾可君篩選了幾條家庭教育中孩子最希望父母做的。一起來看看孩子們最喜歡最希望父母做的是哪些事吧?

家庭教育中,你知道孩子最希望父母做的事是什麼嗎?

01經常陪伴孩子

近日騰訊一款手遊《王者榮耀》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原因卻不太榮耀,因為這款遊戲讓不少中小學生沉迷其中,導致不少家長很傷腦筋。雖然開發團隊推出了限制登錄時間、父母一鍵禁玩、加強實名認證等措施,但防沉迷系統上線首日,玩家便找到了破解辦法。

看似矛盾全都指向了遊戲,可是一個小學生得一句話卻道出了真正得原因:“當我孤單的時候,我媽媽就把手機給我。”這句話值得更多得家長反省,到底是遊戲出了問題,還是家庭教育出了問題。陪伴,是我們對孩子最長情的告白。作為父母,你捨得為孩子花時間嗎?有時候,陪孩子做一些他們喜歡的事情,對孩子來說就已經足夠。

家庭教育中,你知道孩子最希望父母做的事是什麼嗎?

02原諒孩子犯的錯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犯錯。當他們犯錯的時候,你是怎樣處理的?當他們進步的時候,你有沒有及時表揚?

當記者採訪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史蒂芬·葛雷,問他為什麼會比一般的人更有創造力時,史蒂芬·葛雷給記者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我幼年時,有一次自己在冰箱裡拿一瓶牛奶,可瓶子太滑了,沒抓牢,瓶子掉在地上,牛奶濺得滿地都是!我母親看見了,並沒有批評懲罰我,她只是說:哇!你製造的麻煩可真是棒極了!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一汪牛奶呢!哎,反正奶瓶已經摔碎了,那麼在我們把它打掃乾淨之前,你想不想在牛奶中玩幾分鐘呢?我聽母親這樣說,簡直高興極了,立刻就在牛奶中玩起來。

家庭教育中,你知道孩子最希望父母做的事是什麼嗎?

幾分鐘後,母親帶著我打掃完以後,我母親說,剛才你用兩隻小手拿起大牛奶瓶子的試驗已經失敗了。現在我們到後院去,把瓶子裝滿水,看看你有沒有辦法把它拿起來,而不讓它掉下去。我很快就發現只要用雙手抓住頂部、靠近瓶嘴的地方,瓶子就不會從我的手裡滑掉了!

從那以後,我知道我不必再害怕犯任何錯誤了。因為錯誤往往是學習新知識的良機。科學實驗也是這樣,即使實驗失敗了,我還是可以從中學到很多東西。看完這個故事,你是不是覺得小孩子犯錯也是一種另類的創作呢?

03肯定孩子

每個孩子內心都渴望家長的肯定和關愛。當你給孩子足夠的肯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研究表明,大多數情況下,父母對孩子成績的反應,會影響到孩子的勝任感和自卑感。受到的表揚越多,孩子對自己的期望就越高,學習就越努力,相反,受到的表揚越少,兒童隨之產生的自我期望和努力就越低。

心理學家哈洛克曾做過一項獎懲混合的比較研究。哈洛克選擇了許多數學程度相同的學生,將他們分為四組:在給第一組上課時,每次課前都讚揚作業成績優良者。對第二組則剛好相反,對他們好的成績不予讚揚,僅對成績差者嚴厲譴責。對第三組既不讚揚、又不譴責,但讓他們知道第一組和第二組每天發生的情形。第四組則控制安置在其他地方,不使他們知道其他三組每天的情形,對他們的成績既不讚揚也不譴責。

家庭教育中,你知道孩子最希望父母做的事是什麼嗎?

不久,受讚揚的第一組和受譴責的第二組的成績立刻有顯著的進步,約改進了35%—40%。第三組的成績也有進步,但只有一、二組的一半。但如此繼續下去,情形卻有顯著的變化。受讚揚的第一組成績進步到79%,受譴責的第二組和不受獎懲的第三組的成績又低落下去,隔離的第四組的成績,也有輕微的降低,但不明顯。

上述實驗的結論是:當一項行為帶來滿意或鼓勵的結果時,該項行為則保持並增強;反之,如行為結果得不到鼓勵,或得到懲罰時,該項行為則傾向於不再重複。這說明了肯定意義的讚揚和否定意義的譴責對學習產生了影響。由此可見肯定孩子,對孩子來說有多重要。

04學會尊重孩子

父母要記住:最大的愛,是尊重孩子。

黃昏,一位老者悠閒地在沙灘上散步,突然一陣叫罵聲打擾了他的平靜。只見一個婦人拎著一個七八歲的男孩,大聲罵道:“你這孩子,讓你寫作業,你跑這來玩沙子來了。”說完舉手便打。男孩委屈地看著沙灘上苦心搭建的沙城被媽媽踩得一塌糊塗,他掙扎著對媽媽說:“媽媽求求你!讓我再玩一會,我保證回家寫完作業。”

婦人哪裡肯聽孩子的話,拎著他的耳朵往前走。老者不忍,走過去對婦人說:“對待孩子不能這樣,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尊、有思想的,我們做大人的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能強迫他們遵從我們。”

婦人叉著腰指著老者說:“你幹什麼的?有你什麼事?回家管好你自己的孩子得了。”說完拉著孩子要走。而孩子用進全力力掙脫母親的手,跑到老者面前鞠了一躬說:“伯伯!謝謝您。”老者微笑地衝著孩子點點頭,眼看著母親把孩子拉走了。

家庭教育中,你知道孩子最希望父母做的事是什麼嗎?

不久老者又見到了這對母子,是在老者的辦公室裡。原來老者是位名校的校長,而這孩子的父母託人拉關係把孩子送到了這所學校。婦人認出了老者,臉漲的通紅,不安地一直說好話,希望老者能原諒她那天的冒失,讓孩子進入名校。

老者沒回答婦人的話,而是問男孩:“你喜歡進我的學校嗎?男孩撅著嘴說:“不……這裡的老師和同學我都不熟悉,我……我不想來。” 老者笑了,繼續問男孩說:“我這裡可是名校,如果你能進我的學校唸書,我保證你能考上重點高中。”

男孩撇撇嘴說:“我在普通學校一樣能考上重點高中的。”老者哈哈一笑道:“好!你回去吧!等你考上重點高中那一天,我請你吃飯。”男孩眼前一亮,激動地說:“一言為定。”

夫婦見狀推了兒子一把說:“你這孩子瞎說什麼:快說你願意來這座名校上學。”

老者擺擺手說:“領孩子回去吧!孩子喜歡在哪唸書都是一樣的。”於是婦人只好領著孩子氣呼呼地走了。

許多年過去了,老者再見到男孩的時候,他已經長成了一個少年。當他來到老者面前時,老者差點認不出他來。男孩笑著對老者說:“謝謝您當年的鼓勵,我考上了重點高中了。”倆人正說著話,男孩的母親走了過來。她故意在老者面前說:“我兒子考得可是全市第一,把你們名校的成績都比下去了。”老者笑著說:“可不是嘛!如果當時留在我這裡,沒準就給孩子耽誤了。”

家庭教育中,你知道孩子最希望父母做的事是什麼嗎?

老者和男孩相對一笑,他母親則面紅耳赤的走開了。

小男孩用自身的努力掌握了自己的人生,也正是老校長尊重孩子自身的想法,才能讓孩子盡情的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尊重孩子比愛孩子更重要。

05誠實守信

如果你希望培養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一定要先做一個“說到做到”的家長。曾子殺豬的故事是一個誠信典範。曾子的妻子要出門,孩子非要跟去不可,曾子妻就哄孩子說:“如果你留在家裡的話,回來就殺小豬給你吃。”曾子妻子回家後卻又捨不得。曾子知道這件事後,真的殺了一頭小豬,並很嚴肅地對妻子說: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守信,說到做到,這樣父母的話孩子才會信任。千年前的古人就有這樣的智慧,生活在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接受了現代教育的我們,是否真的做到了?

誠實是一個人最起碼的品德,一個人只有誠實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大家都聽過"身教重於言教"這句話,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做好榜樣的力量。

這幾件事情,是孩子們最希望父母做的,也是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做到的!希望父母們能夠有所收穫!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評論收藏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