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端下的星辰大海:這是他們的太空文學之路


筆端下的星辰大海:這是他們的太空文學之路

從“紙短情長”到“一‘網 ’情深”,太空作家們筆耕不輟,持續帶來佳作。回首太空文學創作之路,他們寫下了最想說的話——


在“太空”,與你們同行

康 璐

筆端下的星辰大海:這是他們的太空文學之路

2018年春天的一天,我接到約稿,說是要創辦公眾號。當時我正在休產假,剛從新手母親的忙亂中喘過一口氣,打開窗,清新和煦的風吹綠了草木。後來才知道,那個約稿電話讓我認識的另一個新生命就是“我們的太空”。

我一口氣整理了十幾篇稿子給編輯,很快《發射塔下為你穿上婚紗》《從這裡走向太空》《戈壁愛情》等多篇作品陸續刊發。這些文章有不少是以前在傳統媒體發表過的,但當時網絡傳播受限,讀到的人並不多。在太空轉發後,很多文章再次引起關注,很多失散多年的好友看到文章又隔屏聯繫上了——哦,原來你一天天、一年年寫的是這些!

“生完孩子你寫東西的感覺變了嗎?”這是我休完產假,第一天下班回家我媽問我的第一句話。她真怕我做了母親就丟了自己,是的,我也怕。

好在這感覺沒變,思維平穩運轉,只多了對生命更深切的體悟,只是覺得應該比以前更抓緊時間寫下心中所想,做自己想做的事。2018年有段時間,從孩子晚上10點多睡覺到凌晨1點,我校改書稿,2019年出版了我的作品集《一路風雪》。

就像我在“太空”認識的作家北方姐姐,她講自己總是在孩子一睡,立刻放下手中的一切去寫作,反而孩子小的那幾年出了不少作品。我們平時聯繫不多,但寫到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我把握不準的地方,總能在她那裡找到最真誠可靠的答案。

和很多作家的交往都是在“太空”。看到王秋燕老師和趙雁姐姐的新書出版,我會真心為她們點贊、打call,她們知道我寫的舞臺劇《航天築夢人》上演,也會問“還演不演?想去看呢!”因為我們知道一部作品凝聚著多少心血。


筆端下的星辰大海:這是他們的太空文學之路

2019年春天,在北京舉辦首屆文學創作培訓班,“太空”的文學骨幹都來了,就像是我們和春天的一場聚會。我帶著一歲三個月的小娃娃去參加了,奶粉、尿不溼、瓶瓶罐罐,全帶上。藝嘉師妹還到房間給我家娃娃送來一雙企鵝圖案的地板襪。

有人說,像您這樣辛苦的母親就不該來呀。可是,創作班上要和出版社溝通的報告文學書稿《鋼鐵脊樑》是我創作的,也像我的孩子一樣,沒有人能替代“母親”的責任。早日修改完成出版是我迫切的心願。那些我採訪過的、探望過的、書中講述的老前輩正一個個走向人生的盡頭,我希望他們能看到自己參與創造的中國航天曆史被書寫和銘記。

在“太空”,我遇到了很多有責任感的作家。2019年冬天,我有幸參與到“致敬最美航天人”頒獎禮的撰稿工作中,和陳懷國、陶純、蘭寧遠幾位老師一起走進航天人的心靈世界。忘不了外面天寒地凍,下著毛毛雪,深夜12點的會議室裡,大家還在熱鬧地討論著,像燃起一團火;還記得在食堂吃飯,懷國老師坐在離大家很遠的一張餐桌上,端著碗思考的樣子,就是在想頒獎詞的一句話。和以前單純讀他們的作品不同,一起工作我才發現什麼是又有天賦又努力的人,他們嚴肅、可愛又有趣,才知道為什麼他們能有那麼多優秀作品問世,因為他們心底一直熱烈地湧動著如初的赤誠。

我多幸運,在“太空”,才有機會與你們同行,與這個地球上仰望星空探尋宇宙的人同行,忙碌的腳步變成了節奏明快的舞蹈,內心因豐富反而變得輕盈,如此美妙,回望時,每一個日子都閃光。


筆端下的星辰大海:這是他們的太空文學之路

作者簡介:康璐,文學碩士,就職於北京某工程技術大隊。共400餘篇新聞及文學作品發表在《人民日報》等報刊,曾獲中國戲劇文學獎、長征文藝獎等獎項。


快意人生航天詩

楊志健

筆端下的星辰大海:這是他們的太空文學之路

自古及今,人們仰望星空時總能生髮出曼妙奇幻的遐思、吟詠出雄奇瑰麗的詩歌。從屈子“天問”到太白邀月,從嫦娥奔月到萬戶飛天,瓊樓玉宇、瑤池桂影,無不讓人們心馳神飛、詩意奔騰!

航天人熱愛讀詩寫詩,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60多年來,中國航天這一曠世偉業,哺育了太多航天詩人,張愛萍、朱增泉等將軍詩人更是詩才與將才並躋,文名遠播海內外。

對航天人來說,詩意,是冥冥之中的生命際會,是融於工作生活的尋常旋律。大學畢業那年,我來到月亮城西昌工作。“老夫今夜宿瀘山,驚破天門夜未關。誰把太空敲粉碎,滿天星斗落人間。”西昌的絕世美景,我在明人楊慎這首詩中早有感知。當真正站在西昌的邛海邊吟詠 “月出邛池水,空明澈九霄”等詩句,更是覺得周身清爽、無限快意。

西昌的詩意,或者以明月清風輕撫你的眼眸,或者以天搖地動震撼你的神經。記得第一次現場看發射,長箭用三千度的熾熱,衝破山谷、直插雲霄,耀眼的天光地火和巨大的轟鳴聲,感覺每個細胞都在膨脹,每滴血液都在激盪……在發射場的日子,我見證了英雄航天人戰天鬥地的豪情,“刀尖上的舞者”“與死神打交道的孤膽英雄”“死亡線上撿回一條命的活烈士”“開啟神箭飛天路的金手指”……這些豪氣干雲、不懼生死的人和事,催生了我為航天寫詩的慾望和衝動。而“太空”新媒體平臺的出現,使我和同事們的詩情,有了展示的平臺和宣洩的出口。

春去秋來,在西昌的大山裡,有人把青絲熬成了白髮,有人把思念守候成了燈塔,有人把生命融入了星空。那機房裡半夜三更的燈火、屏幕前成百上千的數據、微信圈鋪天蓋地的祝賀……都讓我把感動化為思緒、把激情注入詩句,《最美航天人》《航天頌》等作品,歌頌堅守中的執著,致敬平凡中的偉大。

航天人的詩情畫意,在工作中俯拾即是,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嫦娥、玉兔、鵲橋、風雲……這些頗具靈氣的名字浸透詩心。落區人更是把火箭殘骸叫做“天外來客”,殘骸空中解體叫“天女散花”,助推器被戲稱為嫦娥的“繡花鞋”!這些充滿個性與幽默的想象,無時無刻不刺激著我的創作神經。《探月》《問天》《我給嫦娥寫首詩》等詩作相繼在“太空”刊發,收穫眾多朋友的留言與來電。

箭落風雲泣,遲遲不忍聞。2016年長五遙二發射失利,英雄的航天人沒有退縮,他們用堅韌與智慧,經過九百多天臥薪嚐膽,“胖五”復飛沖天。我情不自禁寫了一首五律《賀長五遙三發射成功》發在朋友圈,第二天就被“太空”刊發。感動著你的感動,喜悅著你的喜悅,我是如此幸運,詩歌創作能為航天事業忠實記錄、能與“太空”平臺共同成長!

後來,我陸續創作了《塔誓》《騰飛,騰飛》《月夜邊關吟》等上百首詩歌,陸續在“太空”等媒體平臺刊發,有的被編成節目搬上舞臺,做成視頻放到網上,譜成歌曲競相傳唱,贏得了讚譽與掌聲,也為我堅持創作積攢了不竭動力。

心向邊關明月,情飛碧海星辰。對我來說,在“太空”涵養詩心,為航天事業加油、為神箭飛天壯行,是一項浪漫唯美的事業,更是一種情懷、使命與責任,我會更加篤定而努力!


筆端下的星辰大海:這是他們的太空文學之路

作者簡介:楊志健,貴州天柱人,現供職於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工作之餘,喜歡在韻律中尋章摘句,追尋自己的詩與遠方。作品散見於《當代詩人》《中國詩歌網》《廣西詩詞》《貴州詩詞》《文學貴州》《新時代文學》等頻道。


與星辰大海相依

王勝傑

筆端下的星辰大海:這是他們的太空文學之路

作為航天人家屬,我能夠以文字工作者的身份與丈夫並肩戰鬥,在戈壁大漠共圓航天夢,主要源於我對文學的無比珍視,對航天事業的無比熱愛。

2007年,我隨調走進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賦閒在家時,我常在網上寫些散文詩歌打發光陰。愛人說,中心有一份報紙,勸我試著投稿。我心想,航天人辦的報紙,我一個家屬寫點不疼不癢的東西,怎能有資格有水平發表呢。滿懷忐忑寫了一篇散文送過去,沒想到竟然真的發表了。拿到報紙那一刻,我百感交集,不僅僅是因為心血熬成的文字變成了鉛字,更多的是感激與感動:原來我的生命,還能夠以這種方式與航天事業聯繫在一起!

也正是這篇稿子,讓我這個航天嫂真正叩開了航天事業的大門——我有幸被吸納作為編外人員,專職從事新聞報道和文學創作。我做夢也想不到年逾不惑之際,竟然在丈夫的工作單位,人生開啟全新的旅程。

“傳播鐵航文化、報道運輸動態、弘揚道釘精神、展示航天風采”,這是我們工作團隊的共同使命。而與“太空”的邂逅,使這份至高無上的使命擔承,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意義。

2018年4月24日,“我們的太空”新媒體上線,廣大基層新聞和文學創作者從此有了全新的戰場,而我也順理成章成為“太空”的鐵桿粉絲。從初來乍到的陌生新奇,到日復一日的朝夕相守,“小太”成了我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每天“太空”的訊息權威、豐富、及時而又有人氣,無論是任務一線的戰歌誓言、標兵模範的創新創造、普通工匠的擔當堅守,還是光榮傳統的血脈賡續、奮鬥歷程的榮耀展示……“太空”給予我的始終是引領與教益、塑造與洗禮。

在“太空”,我們播種使命與愛情,收穫尊崇與感動。那次難忘的寫作經歷,讓我始終不能釋懷。承擔單位處史館建設時,我在一堆泛黃的史料中,發現了一對老高工夫妻。他們是單位首批大學生,在大漠工作了30年,丈夫負責衛星導彈的接送,是單位歷史上唯一的一等功臣,妻子從事給排水專業,是系統內有名的“活水圖”。在那艱苦卓絕的歲月裡,他們的事業與愛情有風捲狂沙的震撼,也有細水長流的纏綿。我反覆研讀史料,含淚寫出推文《大漠鐵道上的最美愛情》。數天後,文章在“航天晨語”欄目大篇幅刊發。讓我深感震驚的是朗誦嘉賓竟然是英雄航天員王亞平!她那溫柔甜美的聲音,至今還回蕩在我的耳畔。同樣令我想不到的是,該文很快被“共青團中央”微信公號轉發,廣大網友反響熱烈。一位退休多年的老領導輾轉聯繫到我說:“你把單位歷史和故事寫的很清楚,肯定下了不少功夫,我們看了又親切又感動!”

鍾情甜蜜的事業,縱筆高歌永不止息;徜徉詩意的太空,星光燦爛好夢可期。漫步太空文學之路,與星辰大海相依,與“小太”朝夕相處,我的心中奔湧不盡的是火熱的激情和追夢的衝動!看星箭騰飛九天,攬蒼穹壯美如畫,用詩文記錄航天新時代,我將永遠和“小太”攜手前行!

筆端下的星辰大海:這是他們的太空文學之路

作者簡介:王勝傑,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家屬,2007年隨調大漠戈壁,多次被表彰為“新聞報道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2019年底被評為“最美航天人”。


筆端下的星辰大海:這是他們的太空文學之路

<code>來源 | 我們的太空(ID:ourspace0424)作者 | 康璐、楊志健、王勝傑編輯 | 裴津媛郵箱 | [email protected]/<co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