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偵探”阮菁如:與疫情搶時間,不厭其煩地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阮菁如,廈門市思明區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廈門市思明區疾控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流行病學調查組組長,日前,由於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表現突出,她獲得了中共廈門市委、廈門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的先進個人(第一批)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身先士卒,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與患者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為疫情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除夕夜萬家團圓,她“逆行”疫情現場通宵未眠。作為疫情防控戰役的重要領軍人,她還承擔起大量工作,制定思明區疾控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組織架構,開展防控技術規範培訓,規範疫情調查報告路徑等,與領導同事群策群力,築牢控制疫情擴散的重要防線。

另類“偵探”阮菁如:與疫情搶時間,不厭其煩地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另類“偵探”阮菁如:與疫情搶時間,不厭其煩地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廈門市思明區疾控中心副主任醫師阮菁如

另類“偵探”阮菁如:與疫情搶時間,不厭其煩地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偏偏是那個“逆行者”

對於疑似患者,要醫學隔離,避免與他人接觸。阮菁如和她的團隊,卻偏偏“逆行”,和患者近距離接觸。

從1月22日以來,

阮菁如和她的團隊每天都忙到半夜

已經完成至少35位疑似患者的流行病學調查

其中包括廈門市已經確診的

至少13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患者

另類“偵探”阮菁如:與疫情搶時間,不厭其煩地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阮菁如(中)和同事一起工作

流行病學調查,簡單說,就是搞清楚每一個病例的來龍去脈,怎麼被感染的,可能傳染給誰。阮菁如和她的團隊要用各種手段,真實還原病患發病前14天一直到入院就診時的所有行動、生活軌跡,把密切接觸的人群找出來,“這關係到生命,任何蛛絲馬跡都不能放過。”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知力君對她的採訪。

知力君: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的?

阮箐如:我是1月22日提前結束休假,在趕回廈門的途中,接到同事的電話,醫院報告有疑似病例。當時回到廈門就先直奔單位,與同事們一起完成了第一波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

知力君:您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每天與患者開展細緻的流行病學調查,當時心裡害怕嗎?那一刻是如何想的?

阮箐如:其實,與患者的溝通,大部分還是電話或是微信。因為之前有調查過SARS,所以剛開始面對新冠病毒並不是很害怕,一直認為我們有過之前的經驗,防護措施都是非常有效的。鍾南山院士說過,要想疫情得到控制,主要要靠“早發現、早隔離”,當時就想著這就是我們目前的首要工作。

另類“偵探”阮菁如:與疫情搶時間,不厭其煩地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阮箐如和同事正在耐心與患者溝通中(左一)

知力君:在開展調查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您是如何解決的?

阮箐如:調查過程中,我們要把個人生活細節全都扒出來,細緻到早上幾點起床,在哪吃的早餐,吃了什麼,去了哪,見了誰,交流了多久,兩人間的距離有多近,乘坐什麼交通工具。患者狀態通常不好,邊咳邊回答,回憶時常出現偏差,或是記不清了。

有些患者可能不記得就餐的餐廳,我們就會建議患者找出支付記錄一一核對。有些患者擔心連累親友,謊稱自己來廈旅遊一直待在賓館並沒有出門,調查小組向酒店核實患者的入住信息,才找出相關密切接觸人員。

一個病例的調查常常需要耗費六七個小時,反覆核對事實,連夜趕出報告,不敢出一絲錯漏,因為這些消息將為政府部門提供防疫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我們也很怕報告上的瑕疵到時候造成不必要的影響,其實這種焦慮的心情也會讓我們身心俱乏的,因為要不停跟患者核實信息,擔心有一些差池,比如有些被調查的人不配合,他一會兒告訴你一套,再次複核又告訴你另外一套。這樣就得通過他提供的各種信息,從外圍逐一複核。

另類“偵探”阮菁如:與疫情搶時間,不厭其煩地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調查中有溫情

阮菁如直言:“流行病學調查,有時就像破案,患者24小時裡的行動軌跡都得銜接得上,每個細節都儘量不缺失。”患者只要在相對密閉空間裡呆滿超過一個小時,這個空間裡的每個人便都是密切接觸者。阮菁如和同事甚至調取監控,掐著秒算患者與人接觸的時間。

在流調中,也有溫情。一位疑似患者,按規定需轉移到專門酒店隔離,但他還要照顧長期臥病在床的母親,若被隔離,母親無人照顧。阮菁如在報告中專門提及這點。最後,在有關部門支持下,允許這位疑似患者居家隔離,由社區居委會、片警、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看護,每天監測身體狀況,送生活必需品。

要快,要準,在阮菁如看來,每次流調都是在與疫情搶時間。

每個流調完成後,都要在4小時內完成調查報告提交,阮菁如和同事經常忙到凌晨三四點,“只有用最快時間,才能防止更多感染。”

正如從事疾控工作已經34年,經歷過非典型肺炎、甲型H1N1流感、禽流感等各種疫情防控工作的阮箐如說:“面對這次疫情,我內心會更加篤定,首先我們要先保護好自己,然後才能去完成一系列的調查工作。我們這個隊伍,大家都在儘自己所能做好這項工作,即使有那麼一絲擔憂、惶恐,大家都沒有說出來,接到任務都是二話沒說,做好防護就出去了。同事們都很辛苦,除了感激沒有別的,希望我們能一起扛過去,把這個事情做好。我們要有信心,這場戰役一定是會贏的”。


《知識就是力量》採訪,部分來自公眾號:廈門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