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在家的心理疏導

武漢新冠肺炎疫情讓全國人民都宅在家裡共同抗擊疫情,很多人本來以為就10多天就可以結束了,沒想到到了2月3日疫情還是很嚴重,很多地方都適當延長了“假期”。

第一次讓很多人在家休息也不舒服了,很多人甚至調侃道,“以前總希望能過上豬一樣的生活,吃了睡,睡了吃,沒有壓力。這次疫情才發現,其實豬的生活也很難。”

待在家裡什麼也不做,時間久了往往會讓人“生病”。除了因為少活動導致身體痠痛、懶散、抵抗力下降之類的問題之外,還往往由於對疫情的“恐慌”而產生心理疾病。

我記得在2018年年末,一段時間總覺得自己身體不舒服,那時候偶爾鼻子淌血,經常反胃,有時候心臟痛,經常還胸悶,而且知道自己竇性心跳過緩,越想越後怕,就主動去醫院做了很多檢查。在醫院我向醫生講述了一些症狀之後,不同科室的醫生先後給我做了喉鏡,胃鏡,胸部CT,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等一系列檢查,最終啥也沒發現。經過心臟專家醫生的解釋,所謂的生病就是現在社會上類似我這樣的年輕人心理壓力大,導致自我感覺“生病”。醫生後來沒給我開什麼藥,就是告訴我要注意自我疏導心理壓力,沒想到1個周之後我身體那些毛病就全好了。

回想上次的經驗,考慮到現在宅在家的全國人民很多人也會出現類似我那樣的心理問題。我覺得應該寫點什麼,能在疫情中間給大家一些建議和思考,也算是為抗擊疫情做點事情吧。畢竟長時間在家,每天除了吃和睡,關注一下疫情,富裕時間太多,不做點事就太無聊了。疫情期間,我和全國人民一起一樣在家自我隔離,除了偶爾買些生活日用品等,陪陪家人,也做了很多疏導心理的活動。

疫情期間宅在家的心理疏導

學習廚藝

我相信這次全國人民中有很多年輕人都跟我一樣,在家學會了“蒸饅頭”,“做涼皮”,“攤煎餅”等這類以前很少做的美食。做這些美食時候,不僅是滿足我們這些“吃貨”的食慾,而且“蒸饅頭”“做涼皮”這些美食本身就需要很多步驟,甚至需要家人一起來完成。一次經歷下來,不僅讓自己有滿滿的成就感,而且跟全家人一起做這些事情,更添加了很多樂趣。自己在做美食的過程中也能體會到父母為我們燒飯或者在外商鋪買點心那些廚師他們的辛苦,以後人與人之間就會有更多的理解。

疫情期間宅在家的心理疏導

看書

看到新聞裡在武漢一個方艙醫院裡面,一個年輕確診病人在病床上看書的鏡頭,真的讓我感動。在這種特殊環境下,這個年輕人不僅能靜下心來自我學習,也通過自我學習的狀態打動著他的病友們,讓他們看到他不怕病毒的勇氣。這簡單的行為舉動也給其他確診病友鼓勵打氣,這種安靜讓病毒也感到後怕。“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看書能很快獲取知識,淨化心靈的。疫情期間我也看了很多書,要知道平時上班比較累,下班後根本不想做什麼,更沒有心情看書了。這次疫情卻讓我們有足夠的時間靜下來,打開自己書架上的書,點開自己的Kindle,疫情期間我已經看了《百年孤獨》《霍亂時期的愛情》《誰殺了她》等共6本書。很多人甚至在疫情期間選擇學習一門語言,平時都沒有太多的精力和時間靜下心來學習一門外語,疫情的宅讓他們重拾起學習語言的慾望。面對疫情,文人墨客也可以用筆桿子、書本來抗擊疫情的心理困擾了。

疫情期間宅在家的心理疏導

運動

說到運動,很多人會說不能出去,外面的體育館等健身場所也關門了,怎麼運動啊?其實運動的方式真的很多,不出門也可以有多種方式的運動。簡單的像俯臥撐、仰臥起坐、平板支撐等,女性在家學習瑜伽、舞蹈等。如果真不知做什麼運動,其實可以利用家裡的現有“裝備”做一些運動:看到很多有趣的視頻,很多人在家把家裡餐桌當做“乒乓球檯”,跟家人打乒乓;很多人利用客廳打起了羽毛球;還有人在大廳裡做起了高抬腿、慢跑等。很多朋友在疫情期間的“健身步數”都是1萬步以上,宅在家走的路比平時上班還多。中國人民畢竟是智慧的,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強身健體就是對抗擊疫情最大的貢獻。

疫情期間宅在家的心理疏導

音樂

很多人在工作中其實很少有時間聽音樂的,偶爾的聽一些歌曲可能也是上下班路上耳機簡單的聽一下,或者開車的朋友在車上放一些已經下載很久的音樂。這個疫情讓大家在家有了更多的時間來篩選好聽的音樂,天籟之音真的是緩解心理壓力的良藥。

還有很多人在家跟家裡人一起下棋、看電視等,在陪伴家人的同時也緩解自身心理壓力。我相信,只要你願意,只要你行動起來,在自己無聊的時候選擇一個事情專心去做,一定能做好,關鍵因為你的注意力轉移之後,你心理上的那些“毛病”也全部都治癒了。

在全國人民都一致對外抗擊疫情的時候,宅在家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宅在家正確的心理疏導就是給國家和自己解決最大的困難。生活因為你的行動而美好,國家因為你的行動而健康,疫情會因為你的行動會盡早離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