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路上,你要避免哪些坑?

【創業者必看的深度好文】

在創業的過程中,公司的生死存亡,

是每個創業者,必然面對的問題。

那怎樣的方式,才能杜絕陣亡呢?

給你一些重要思路!

過去咱們多少都對創業這件事

不自覺的進行美化,想象的非常好。

但現實並不是如此,甚至完全不同,

首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在創業途中,我們經常看到一些新聞,

說某某公司,快速發展,融資,上市等,

這類很誇張的輿論

導致我們在創業過程中心態上,

想的很大,慢慢就總務虛,不務實。

在創業之初,我們必須會面臨“三無”狀態。

首先沒有團隊,即便有,團隊也不夠健全

其次錢不到位,沒有足夠的資金。

最後是沒有足夠成熟的賺錢模式。

所以以上三無,是初創者必然面對的。

所以創業者根本不用抱怨,

第一階段本來就是要面臨,從無到有的過程 。

很多創業者總是抱怨,我沒有錢,我沒有人,

所以什麼都做不了。

初創事業本就是如此,我們不該抱怨,

而該思考的是,如何啟動。

【一定要最小化啟動】

既然資源如此匱乏,生存如此惡劣,

作為創業者,首先應該如何保證活下來。

面對這種三無狀態,

解決辦法就是儘量把事情,做小做少!

而不是做大。

但是這個做小,並不是說先賺些錢,

讓自己活下來,保證盈虧平衡。

真正讓你活下來的,

是你能夠創造出足夠的用戶價值,

而不是盲目擴展做大。

而大多數人都是後者思維,

總覺得做大才是對的。

實際上“ 做大是最後的結果,而不是目的”

在此之前我談過戰略,

頂層設計行中就有一個觀點

“ 使命要大,戰略要小 ”

也就是從0到0.1這個階段,

創業者首先要考慮的是 :

有沒有清晰的用戶價值,

然後才是成長速度夠不夠快。

對於從0到0.1的事業,在這個階段,

只有用戶價值,才決定公司的成長速度。

過去看一家公司的規模,是看廠房很大,連鎖店很多

今天看一家公司的規模,是看有多少忠實的用戶

第二點,

【加速度比初速度更重要】

這點也就是創業之初,常常聽到

某某公司一出生就比較耀眼,

豪華團隊,資源很好,處在最好的跑道上。

但是很多這類公司,做著做著就沒了。

因為他們的初速度很強,起點很高

但後續加速度不夠,會慢慢被市場淘汰。

產生不了用戶的價值,

核心團隊跟不上發展的節奏,

或者老闆已經跑偏了。

如果用一條曲線,一種是開始起點很高,

也就是初速度很大。

但是他一直保持著平,或者很低的增幅。

另一邊初速度很小,

而它卻一直保持著持續的增幅,

加速度很快。

最後一定是後一條曲線

超過前一條。

天天都在進步,天天都在成長,

你遲早會超越起點很高的產業。

沒有所謂的基業長青,沒有秘訣。

只有你怎麼想,怎麼做。

任何行業都是時代趨勢的產物。

保持當下你的成長速度,與時代所匹配,

則是當下創業者更應該注重的。

第三個:

【沒有絕對的堅持】

創業過程中,成長速度很重要,

但是如果一個初創公司成長很慢,

創業者就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

覺得哪裡有問題?

這是我們創業者經常懷疑自己的。

遇到問題很正常,

而我們創業者要做的是

思考這件事情該不該堅持,

遇到問題我們應該選擇停下來,

並不代表放棄,也沒必要堅持說

“這條路就一定是對的”

如果不知道方向在哪,要坦率的承認,

像軍隊一樣,派小分隊,一一尋找,嘗試。

這個過程沒有絕對的堅持,

不要心存僥倖心理。

如果方向選錯了

停下就是進步

一切公司的倒閉,都不是員工執行力差搞倒閉的

都是老闆的戰略決策出錯搞倒閉的

所謂戰略決策說通俗了,就是方向的選擇。

到底是去海南,還是去北京,還是去西藏。

老闆方向一旦選錯,員工執行力越強,代表企業死亡的速度越快。

多數企業最大的悲劇就是,老闆帶著員工,拼了命的努力在一個錯誤的選擇上。

最後:

【基業長青】

老闆要用未來的視角審視現在,

你要為了未來那個時代

思考今天該做些什麼

提早為未來做好準備,

老闆和員工的唯一區別是什麼?

不是能力,不是技術,不是管理

如果這些方面他們都不如你,代表你請錯人了。

老闆要讓員工在技能上超過自己,自己要在眼光上超越員工。

當然,我不是說老闆要無能,創業初期,老闆肯定要有能。

才能帶著團隊打勝仗

但那是階段性要做的事,不是一直要做的事。

隨著公司的發展,老闆要逐步走向有能之後的無能。

有為之後的無為。

從局內走出局外,才能看清未來。

從初期的自己做牛拉車,到中期的自己做車伕趕牛拉車。

到最後的自己站在山頂,指導車伕趕牛拉車。

你能看到一天的回報,只適合做鐘點工。

你能看到一個月的回報,只適合做員工。

你能看到10年之後的回報,才適合做老闆。

看到未來,就是戰略思維。

而看到未來的唯一方式,不是用眼睛看,是用思維看!

所以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能看到未來!

用未來思維指導當下行為,你才能在未來活下來。

這才是“基業長青”的方式。

點關注.成長不迷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