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接送病患,他將城管執法車改造成“救護車”

每天接送病患,他將城管執法車改造成“救護車”

深夜,

他身著防護服,

將癱瘓的確診病人抱上車,

病人心情沮喪,

幾乎站不起來,

他給病人以鼓勵,

重燃與病毒作鬥爭的信心;

確診老人,

他一直守候到凌晨,

一次次為生命擺渡的他,是疫情始發地——漢口華南海鮮城所在地的一名城管中隊長,他叫胡建新。從1月25日起,與3名同事一道,每天為發燒、密接者和新冠肺炎確診病患擺渡,送醫達450多人次。

14日,記者隨胡建新接送患者,見證了他為生命擺渡的故事。


每天接送病患,他將城管執法車改造成“救護車”

胡建新

記者直擊:30分鐘緊急接送一名病患

離疫情始發地漢口華南海鮮城不到500米的一家酒店,是江漢區唐家墩街防疫指揮部臨時辦公地。43歲的江漢城管唐家墩街中隊隊長鬍建新,早早從樓上下來,到一樓指揮部。

他翻看了接送病患的記錄薄,名單後面,都一一打了鉤。隨後,他又查看了防護裝備,“這些裝備都是捐贈的,還比較充足。”為避免交叉感染,他們與另3名隊員每次接送病患,都要換上一套防護服,全副武裝,並給運送車輛消毒。

上午12時,胡建新還沒有接到一個接送病患的任務,“接送得越少,說明感染的人少。”他說,這是個讓人開心的事。

4分鐘後,他的手機響了:宜尚隔離點裡隔離的嶽某某已確診,請你們30分鐘內,緊急把他送到菱角湖路口停靠的一輛公交車上,集中送往醫院就診。”摞下電話,胡建新脫下棉襖,僅穿秋衣,然後麻利地穿上防護服,記者隨即也跟著穿上防護服。

“你少穿點,防護服不怎麼透氣,動一動,就會出汗。”見記者穿防護服沒有脫下外套,他輕聲地提醒說。很快,我們穿戴好後,胡建新出門駕駛一輛麵包車,帶著記者向隔離酒店駛去。

10多分鐘後,51歲的病患嶽先生上了車,駕駛室與車箱是隔離的,避免交叉接觸。

“老同學時光(化名)剛剛確診新冠肺炎。你能不能想辦法讓他及時住院。”行駛途中,胡建新接到一位朋友的求援電話。

“你們莫急,社區會及時安排你住院的。”胡建新安慰說,相信政府不會丟下一個人。

12時40分,嶽先生安全送上了公交車,胡新建與接送的工作人員對接好後,這才返回街防疫指揮部。1時許,回到指揮部,盒飯已經冷了,胡建新笑笑說,這比吃方便麵要好多了。

“最忙的時候是晚上,一晚最多接送病患26人。”胡建新說,餓了就吃泡麵。


每天接送病患,他將城管執法車改造成“救護車”

胡建新出發接送病患

接送車輛不夠 將執法車改成“救護車”

當天,記者在唐家墩街防疫指揮部辦公室外,發現有3輛城管執法電動車與眾不同,只見駕駛室與車斗被用PPC宣傳板隔開。

“這是我們接送病患的‘救護車’呢。”胡新建說,由於救護車不夠用,他只好將中隊有車斗的電動執法車進行改裝。隔離的材料,是廢棄的宣傳板,隔離後,可防止交叉接觸,減少感染。

在隔離的車斗內,有一把躺椅,“病人有的坐不住,這樣躺著去醫院,就會舒服一點。”胡建新說,3臺“救護車”他都放了一把。

就是用這樣的“救護車”,胡建新和同事們,一趟趟把病患送進了醫院和隔離點,送進了希望之門。

前幾天,由於車輛還不夠,胡建新調來一臺麵包車,他與3名同事,一人包一臺,24小時待命,隨叫隨到,將需要救治的居民,送到醫院。

“我們都是新冠肺炎患者的密切接觸者,因此,非常注意防護。”胡建新說,每次接送病患,都要著防護服,完成任務後,用醫用酒精噴灑全身消毒,並服用蓮花清瘟膠囊進行預防。每出一趟車,裡裡外外也要進行消毒,防止病患之間的交叉感染。


每天接送病患,他將城管執法車改造成“救護車”

改造成救護車的城管執法車

深夜堅守 為生命守望

“我們多堅守一下,就會多給病人一些希望。”胡建新說,他們為接送病人,不是一送了之。

6日零時,胡建新與同事從隔離點,將14位病患送往武展方艙醫院,這裡主要是救治輕症新冠肺炎患者。70多歲的劉爹爹(化姓)經檢測,發現他的血液含氧量不足,病情偏重,方艙醫院建議轉院治療。

“我們沒有將病人送到後,立即返回,而是等候他們都進了方艙才撤離。”胡建新說,他們一直在外面等候,得到劉爹爹的病情後,及時通知了老人的兒子,並將情況通報給街道主要負責人。最終,街道決定,連夜將老人送到紅十字會醫院救治。

凌晨4時許,老人的兒子趕到,看到渾身被雨水淋透的胡建新正將老人扶上車時,他掏出錢要酬謝。“這是我們的責任,你不用客氣。”胡建新謝絕後,駕車將老人送到醫院。

9日晚,胡建新接送幾位病人去武展方倉醫院救治,在他們與方艙工作人員對接時,一位老人抓住他的防護服激動不已,“你們不能走,也不要不管我們啊。”胡建新說,此時此刻,他感到鼻子一酸,安慰老人們說,“你們不進艙,我們不會走。”

10日晚,60多歲的石明(化名)老人接到前往確診病人的隔離點接受治療,胡建新與同事負責將其送到宜尚隔離點。由於消殺等原因,隔離點接收的時間推遲到第二天早上8點。

“我出來了,再回去,傳染到家裡人,怎麼辦?”石爹爹心情急燥,擔心得不到及時治療,坐在社區辦公室樓下不肯回家進行暫時隔離。

“我們不管誰管?”胡建新向街道負責人請示後,決定先將老人送到密切接觸者隔離的一人一間房屋住下,第二天再送至宜尚隔離點。老人這才聽從安排,最終順利進入隔離點。

面對死亡威脅,有的病患一時承受不了。胡建新還會及時給他們安慰,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因此,他們沒有一送了之,要儘自己所能,給患者希望。


每天接送病患,他將城管執法車改造成“救護車”

攙扶患者下車

夫妻兩人都在“戰疫”一線

胡建新當過3年武警,復員後,成為城管隊員。他的同事說,從2003年的非典,到新冠肺炎,他們總是衝在最前面。

1月1日,華南海鮮城封市,胡建新帶著隊員參加了執勤任務,從這一天起的45天裡,他只回過家3次。其實,他的家裡,77歲的母親因為患上直腸癌,而需要人照顧,兩個孩子,小的不到5歲,也需要人照料。妻子黎靜,是漢興街陽光社區的網格員,疫情戰鬥打響後,也投入了一線的防疫工作中。不得以,胡建新把姐姐從漢陽接到家裡,照顧一家老小。

“哪裡需要,他就會去哪裡。”妻子說,他是這樣的性格,所以理解支持他。

胡建新有些不好意思,“等戰勝了疫情,我再來彌補虧欠的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