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小人得志”,刘邦建立大汉朝后,诛杀异姓王算不算小人?

趣谈汉史


刘邦建立西汉江山后虽为巩固自己统治地位,而诛杀了开国功臣猛将异性王,虽不是小人但也不是一位合格的明君,诛杀了功臣猛将,纵有理由种种,但也是一位狠毒君王。


小龙女5505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一度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实行中央集权统治。然而,刘邦建立西汉之后,迫于当时的天下形势,汲取了秦国灭亡的教训后,采用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郡国制”,先后分封“七国八王”,其中除长沙王吴芮一脉得以延续外,大多没有好下场。那么刘邦诛杀这些异姓王,是否属于小人行径呢?我们不妨逐个分析一番。

【注:以被诛灭时间为序】

燕王臧荼:谋反被杀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臧荼本是燕王韩广麾下将领,后随项羽西入关中灭秦,因功被封为燕王,韩广则被改封为辽东王。之后,韩广不愿迁王辽东,遂与臧荼发生火并,臧荼杀死韩广后吞并辽东之地,遂盘踞于东北。

楚汉争霸之际,刘邦派韩信开辟北方战场,韩信攻灭赵代之地后,臧荼遂被韩信劝降,就此倒向刘邦一方,并在垓下之战后拥立刘邦称帝。由于臧荼地处东北,一直以来势力相对独立,而刘邦对其也鞭长莫及,因而称帝后保留其封国。

然而就在刘邦称帝建国当年,“十月,燕王臧荼反,攻下代地。高祖自将击之,得燕王臧荼”(《史记·高祖本纪》)。可见,燕王臧荼在同年十月便起兵反叛,并攻占了赵地,但随即便被刘邦剿灭。

韩王韩信:勾结匈奴谋反,叛逃匈奴后死于汉将柴武之手

韩王信本是韩襄王庶出孙子,早在刘邦率兵西入关中时便已经投奔刘邦,后在楚汉争霸时被刘邦封为韩王,长期率领韩地军队跟随刘邦。然而在荥阳对峙期间,即汉高祖三年(前204年),楚军攻破荥阳后,韩信曾一度投降楚军,但随后又逃走重新投归刘邦,刘邦再度立其为韩王。

汉高祖五年(前202年)春,刘邦建立西汉之后,依旧封其为韩王,建都颍川。次年春,刘邦认为颍川战略位置太过重要,于是命韩王信将封国迁往太原以北地区,从而成为抵御匈奴的塞王,建都晋阳(后韩信以晋阳距离边境太远为由迁都马邑)。

由于匈奴常年南侵,韩王信不敌之下便多次派使向匈奴求和,刘邦怀疑其私通匈奴后曾派人予以责备,韩王信担心被杀于是与匈奴约定共同攻打汉朝,公然起兵反叛,不仅将国度马邑献给匈奴,并与匈奴合兵南下攻打太原。

汉高祖七年(前202年)冬,刘邦亲率大军平叛,在铜鞮击败韩王信的军队,并将其部将王喜斩杀,韩王信逃奔匈奴,但之后刘邦因轻敌冒进惨遭“白登之围”。后来,韩王信仍然多次与匈奴合兵南下,最终在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被汉将柴武斩杀。

齐王(楚王)韩信:因与赵相陈豨勾结,被吕后、萧何诱杀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虽然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却也因成皋之战中临危不救和请封齐王而不被刘邦所信任,先后两次被刘邦夺取兵权。刘邦称帝建国之后,并未允许其返回齐地,而是将其改封为楚王。

根据《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有人告发韩信谋反,依据便是其私自容留项羽麾下大将钟离眜。随后,刘邦根据陈平的计策,以外出巡视为借口,要各地诸侯到陈地相会,韩信于是杀了钟离眜前去拜见,结果被擒,遂被废为淮阴侯,迁居长安。

汉十年(前197年),赵相陈豨起兵反叛,刘邦亲自率兵前去平叛。按照《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记载,韩信与陈稀相互勾结,意图在长安城作为内应,但却被一个家臣的弟弟告发,吕后和萧何随后将韩信诱至长乐宫的钟室杀死,并夷三族。

韩信最终被杀,我认为与刘邦应该没有关系,因为迁居长安的韩信事实上对刘邦的威胁已经不大。而且,吕后杀死韩信之时,刘邦正在率兵平叛,很难说与其有关。而且关于韩信谋反之事,虽然《史记》言之凿凿,但我始终有所怀疑。

赵王张敖:赵相贯高谋刺刘邦,事败之后被废为宣平侯

张敖乃是初代赵王张耳之子。项羽分封天下时,曾封张耳为赵王,但不久便被陈馀击败,逃至刘邦处,后随韩信开辟北方战线,攻灭赵代之后被刘邦封为赵王,刘邦建国之后封国得以保存。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张耳病逝,其子张敖继承王位,并娶刘邦长女鲁元公主为妻。

汉高祖七年(前200年),遭遇“白登之围”后,汉高祖刘邦返回长安途中路过赵国,赵王张敖执子婿礼甚恭,但刚刚遭遇战败的刘邦心情显然不好,因此便责骂了张敖几句,结果却惹怒了赵相贯高与赵午等人,贯高等人便意图谋刺刘邦。

汉高祖八年(前199年),刘邦从东垣返回再度路过赵国,贯高等人便在柏人县馆舍的夹壁墙中隐藏武士,想要截杀刘邦,结果刘邦心中警醒并未留宿。次年,贯高等人的所作所为被其仇人得知,于是密报刘邦,结果张敖、贯高等人被捕后押往长安,但贯高等人却坚称此事张敖不知,而是自己等人所为。

鉴于张敖并不知情,因此刘邦最终将其予以释放,之后又因鲁元公主的缘故,又将张敖封为宣平候。汉高后六年(前182年),张敖病逝,终年59岁。

梁王彭越:因谋反而被废,因吕后劝说而被杀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彭越在魏地起兵,后率兵归顺刘邦,被拜为魏相,封建成侯。楚汉争霸之际,彭越长期活跃在敌后战场,对项羽的补给线造成了极大威胁,进而迫使项羽与刘邦鸿沟议和后撤兵。

彭越虽然隶属于刘邦,但因其长期在外作战,势力其实相对较为独立,垓下之战前刘邦曾令其率兵合攻项羽,但他却按兵不动,直到刘邦许诺分封土地,并且在看到项羽大势已去之后,这才出兵相助。西汉建国之后,刘邦依诺分封其为梁王。

汉十年(前197年),陈豨在代地发动叛乱,汉高祖刘邦亲自率兵讨伐,在到达邯郸之后,刘邦令彭越出兵相助,但彭越却推脱自己有病,只让手下将领率领少量兵马前去。刘邦一怒之下派人前去责备,彭越部将扈辄则劝说其起兵造反。

后来,彭越的太仆因得罪彭越而向刘邦告发,说彭越和扈辄阴谋反叛,刘邦派使者袭击梁地,彭越被抓获后废为庶人,流放蜀地青衣县。彭越在前往属地途中遇到吕后,请吕后代自己向刘邦求情,结果吕后让彭越的门客再度告发其阴谋反叛,彭越就此被杀,并被灭族,国除。

淮南王英布:惊惧之下起兵反叛,兵败之后被内侄吴回诱杀

英布因犯罪而被处以黥刑,故也称黥布。其本为骊山刑徒,秦末天下大乱时起兵叛乱,并迎娶了吴芮的女儿,后与吴芮一起投入项梁麾下。项梁死后英布成为项羽麾下将领,并被项羽封为九江王,但之后因项羽诛杀义帝熊心而离心离德,彭城之战后被汉使随何劝降,转投刘邦。

英布反叛之后,项羽派兵攻打,英布战败之后逃往刘邦处。垓下之战前,英布返回九江之地,并与刘贾策反楚大司马周殷,率兵自九江至垓下合击项羽。刘邦立国之后,英布被封为淮南王。汉十一年(前196年),吕后杀死彭越之后,将其剁成肉酱分别赏赐各地诸侯,英布见后极为惊惧,开始暗中秘密部署、集结军队,准备谋反。

后来,英布怀疑自己的爱妾与中大夫贲赫有染,贲赫逃至长安后,告发英布密谋造反。刘邦派人试探英布,英布以为自己事发,于是杀死贲赫全家后起兵反叛,刘邦亲自率兵讨伐,英布作战不利,只得和一百多残兵逃至长江以南。

此时的长沙王吴回乃是吴芮之孙、吴臣之子,因英布是吴芮的女婿,因此吴回也就是英布的内侄。得知英布战败之后,吴回派人诱骗英布,谎称和英布一同逃亡,英布于是被骗至番阳,最终被杀死在民宅之中。

燕王卢绾:养匪自重事发后逃往匈奴,最终死于匈奴

卢绾乃是刘邦的同乡好友,早在刘邦当泗水亭长时,便常常伴随其左右,刘邦起兵后长期追随作战、屡立战功。燕王臧荼谋反被杀之后,由于燕地实在遥远,又夹在各诸侯之间,因此刘邦改封卢绾为燕王,意图加强燕地与中央朝廷的联系。

陈豨叛乱之后,刘邦在亲率大军平叛的同时,令燕王卢绾率兵自东北攻打陈豨,陈豨于是向匈奴求援,而卢绾则派张胜出使匈奴杜绝陈豨的援兵。当时,臧荼的儿子臧衍也在匈奴,便对张胜说,“陈豨被消灭了以后,下一个就该轮到燕了,您和您的主上马上就会成为别人的俎上鱼肉”,劝说张胜应该养匪自重,只有如此燕国才能长存。

卢绾起初怀疑张胜勾结匈奴谋反,还曾上书刘邦请求族灭张胜,然而当张胜从匈奴返回说了臧衍的理论后,卢绾警醒之下又为张胜开脱,并要其做自己和匈奴之间的联络人。与此同时,卢绾派人联系陈豨,使其逃至燕地附近,进而造成双方“连兵勿决”的假象。

后来,陈豨的降将把此事告诉了刘邦,刘邦于是派人召见卢绾,卢绾却称病不往。刘邦又派辟阳侯审食其、御史大夫赵尧调查卢绾下人,卢绾恐惧之下闭门谢客。之后,刘邦又从匈奴降人那里得到了确切消息,于是在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派兵攻打燕国,但不久后刘邦便驾崩了,而燕王卢绾则就此逃亡匈奴,被匈奴封为胡庐王,次年死于匈奴,终年63岁。


刘邦分封异姓王本就是迫于形势,再加上这些异姓王不仅占据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而且军事、经济、政治全部自主,俨然便是国中之国,已经对汉帝国造成了极大威胁。如上所述,虽然汉初的“七国八王”除了吴芮一脉外下场大多不好,但也不难看出,这些异姓王各有“取死之道”。


香茗史馆


小人得志?

我无法理解,堂堂开国之君,一手创建大汉王朝的刘邦,为何会与小人挂上钩。

难道就是因为他诛杀了异姓王,诛杀开国功臣?如果这叫小人的话,那么历史上可以称之为小人的帝王不要太多。

什么叫小人得志?其大致就是指一类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突然有一天走了大运,翻身有了权势,然后趾高气昂的炫耀,甚至于忘恩负义。

比如《红楼梦》中的孙绍祖。其人家境困难,是个落魄的小人物,曾还一度跑到贾府求助。

后来孙绍祖走了大运,在京城当了官,一下成了大人物。正所谓“得志便猖狂”,孙绍祖逆袭之后便开始为非作歹,横行霸道。

而贾府衰败后,孙绍祖更是忘恩负义,强娶迎春不说,还虐待他,仅仅一年不到,迎春便香消玉殒。

这便是小人得志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而刘邦显然不是这样的人,他没有忘恩负义。当初从沛县跟他一起出来的那群人,哪个不是高官厚禄,飞黄腾达?即使是屡次背叛他的雍齿,刘邦也依然没有报复,而是给予其爵位,让其荣华一生。

虽然有作秀之嫌,但也看得出来,刘邦怎么都与小人搭不上边儿。

至于刘邦建立大汉朝后,诛杀异姓王,纯属帝王权术使然,谈不上功与过。

很简单,这其实就是一个功高震主的问题。刘邦诛杀异姓王不是因为他小人得志,而是因为异姓王对他构成了威胁。

当初建立汉朝,刘邦为了早日击败项羽,大封诸王,由此形成了汉初一个郡国并存的局面。虽然汉王朝的诸侯权力不如春秋战国那般独立,但却依然是有着相当大的自主权。

且不说春秋战国,就是项羽那都是前车之鉴。当初刘邦击败项羽,可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如若不是因为田齐作乱,可能刘邦当初还定三秦第一时间就是面对项羽的锋芒。而后来楚汉对峙阶段,如果不是英布反水,项羽也不至于腹背受敌。

所以,诸侯的存在始终是一个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当初打天下他们是助力,而如今坐天下,他们则是最大的威胁,谁也保不齐他们哪天就反了。

站在刘邦的角度,这种事情肯定要未雨绸缪,即事先拿掉他们的权力。不然等到他们造反,那就来不及了,悔之晚矣。

那为何要杀?

斩草除根这这四个字足以解释一切,对于这些威胁,任何办法都没有比直接杀掉来得更简单。

而且这里面有一个过程,刘邦一开始并未起杀心,只是想夺权。但是,对于众诸侯来说,失去权力则意味着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届时刘邦想杀便杀。于是他们便谋反,既然都谋反了,自然是死罪,杀他们名正言顺。

特别是像彭越、英布这样本就反复无常的小人,他们手握重兵,又是项羽旧部。虽然后来投靠刘邦并帮助其击败项羽,夺得天下。但说到底他们只是因为利益而和刘邦走到了一起。所以他们随时都有可能造反。

特别是是韩信被杀之后,他们有了前车之鉴,为了保命,造反的可能性更大。

有人说韩信他根本就没有谋反,为何被杀?

没错,韩信他确实挺无辜的,堂堂汉初三杰,国士无双,一代名将,最终却死在一个女人手里。就算是死,他也应该是死在战场上。

但大家要注意的是,此人过于高傲,功高震主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早在当初楚汉相争的时候,他便一度坐山观虎斗,以此来要挟刘邦,为自己谋取高位。要知道,这对于一个领导来说,是最不舒服的。

所以后来他韩信才会被刘邦从齐王改封为楚王。

更何况,他韩信虽然功高,但这里面有刘邦的一份功劳。如果没有刘邦高台拜将,他韩信可能一直都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卒而已。

对于刘邦来说,我既然可以给予你地位权力,自然也可以收回去。再加上异姓王本就是刘邦必须要铲除的存在,韩信被贬淮阴侯也在情理之中。就算没有钟离昧,迟早韩信都会被贬。

其实到这里,韩信如果老老实实,也就没事儿了。但是素来高傲的韩信他不服啊,而且还要表现出来甚至于与谋反的陈豨有所交割。目前对于韩信是否与陈豨合谋造反未有定论,但是对于刘邦来讲,他只需要知道韩信和陈豨有关系就行。

既然被确定有不臣之心,那韩信便非死不可,比较是韩信啊。如果不杀他,要是哪一天有人造反,韩信为将,谁能阻挡?刘邦可没有这个自信。

最为典型的反例就是长沙王吴芮,他也是异姓王,可人家为什么就活得好好的,连爵位都没有被削?因为人家懂得示弱啊,人家在封地从来不搞事情,老老实实抓生产。他还主动削弱自己的实力,将兵权和土地送个刘邦,让他分封刘姓子弟。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告诉刘邦,我吴芮绝无反意,忠心耿耿。对于刘邦来说,实力被削的吴芮已经没有了威胁,人家还那么热情。自然没有杀他的理由。

所以,一个巴掌拍不响,诛杀异姓王这事儿,不能全怪刘邦。


白话历史君


在历史上,开国皇帝杀功臣的案例几乎在每个朝代都会上演一遍,但为什么只有刘邦会被形容为小人得志呢?在我看来,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战争,项羽为西楚霸王,无论在哪方面都比刘邦有优势从争霸中胜出,但最后却是刘邦建立了汉王朝。

大家都一致认为这归功于刘邦身边的一群功臣,但在刘邦成功称帝后,却用了七年时间清除异姓王,这难道不是过河拆桥的小人吗?

小人得志?还是年少得志?

在我看来,刘邦不算是过河拆桥的小人,在汉王朝建立之前,刘邦只是一位小小的亭长,而且那个时间段起兵的也不止刘邦这一支军队。

但他一路招兵买马,吸引人才为他办事,这是他作为一位领导者的谋略。

这是建立王朝之初,每个帝王都会做的事情,跟随者做的事情就是想方设法让自己所在的军队能够异军突起,而刘邦真的做到了,这也算是众望所归。

角色改变,行为改变

从一个起义军老大变成王朝的统治者,虽然都是一位领导者,但所管辖的范围却有所变化。作为一位起义军的老大,他只要保证手底下的人忠心耿耿地为他效力,实现登基称帝的目标就行了。

狡兔死走狗烹

作为一位王朝的统治者,管辖的是整个天下,他要做的事情是能在皇位世世代代传下去,确保江山永固,所以刘邦只能做出每个开国皇帝都会做的事情,那就是杀功臣。

不仅是功臣,如何处理战俘也是一门学问?

当年秦始皇命令赵佗率领五十万大军攻打南越地区,强制规定:“就算朝廷有难,也不得班师回朝!”而这五十万士兵大部分都是统一六国时期的旧部。你品,细细的品。

在刘邦的眼里,或许就是,他们既然能把我拥上这个皇位,自然也能把我拉下来。

没有什么小人得志,只是在什么位置上做什么事。

刘邦坐上皇位后,起初将功臣封为异姓王,被封王拥有自己的行政权、财政权、还有自己的军队,异姓王的封地加起来的总面积比国家直接管辖的郡县还要多,换成任何一位帝王,都不能安心睡好觉吧,而且并非所有的功臣最后都只有死路一条。

飞鸟尽,良弓藏

像张良、萧何在获得爵位之后,懂得明哲保身,在皇帝面前懂得收敛自己,最终得以保住性命。所以那些被除掉的异姓王,只能说是不聪明,不知道如何作为一个臣子。


正一品贵妃


唉,能把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比作小人得志的说法,还真是不多见。

我个人理解的:这里的小人应该是指古代地位低下的人,而不是与君子对应的那个小人。如果是这样的话,“小人得志”这个词还能形容一下刘邦。

毕竟汉高祖(准确说应该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也确实是从一个亭长起家,最后君临天下。

但是如果把他老人家建国后,杀异姓王的事比作是小人行为的话,那不合适,极不合适。


先说说这7个异姓王的结局。

这七个异姓王分别是韩王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

这7个人中一个投降匈奴做了叛徒,两个病死了,四个反叛了。

病死的两个(张耳和吴芮)算是正常善终,韩王信这个叛徒不在此列,他死在匈奴了。

剩下的4个人(韩信,英布,彭越,臧荼)都是因为造反,被刘邦杀的,也不算是冤杀。

所以我们简单的说,刘邦做了兔死狗烹的事情是不合适的。


重点说一下这4个叛乱的人中1个人:彭越

准确的说这俩人是死于吕后之手的。并不是死于刘邦之手。

彭越死的有点冤,他一直是没有造反的心.在这里重点说一下他。

汉10年(前198年)9月,陈豨反叛,刘邦率军亲征。到了邯郸后,感到兵力不足,就征召彭越领梁军参战。彭越称病未往,派手下将领带了一些人马前去邯郸见高祖听命。刘邦大怒,派人前去斥责。

彭越这下子害怕了,想亲自见皇帝,当面谢罪。部将扈辄说:“当初不去,受到斥责才去,去后就会被擒,于事无补。依我看,不如干脆发兵反了拉倒!”


彭越不听,依然称病,始终没反。后来他手下有个太仆得罪了他,这个人就跑到都城去告诉刘邦,彭越要造反。刘邦就派人把彭越给抓了起来。

这彭越也没反抗,老老实实被刘邦抓了。经过审讯,刘邦也觉得这人不会造反,就把他给放了。让他回老家养老。而就在回老家的途中,这人碰到了吕后。这彭越就对吕后一顿诉苦。

吕后以后就又把彭越给带回了长安。并劝说刘邦斩草要除根,刘邦这才把彭越给宰了。

所以说这个人死得有的倒霉。


而剩下的三个人包括韩信,英布,臧荼。他们是真造反了,并付诸于行动了。韩信还是被吕后杀的。

所以我们不能以结果论来推导,刘邦是真想把这些异姓王都杀干净。各种机缘巧合,有的人也是各种作死,于是就发生了这样的事儿。

作为一个开国皇帝,刘邦同志还是不错的。


少校柳下惠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曾经呢,二叔看过一部电影,电影里边有这么一句话,那就是“当你成功之后,你曾经的黑暗将会淹没在无线的光辉里”以世俗的眼光来看刘邦诛杀异姓王,确实有点欠妥,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是和你从沛县和你一起出生入死,经历过多少磨难,才有的今天,你怎么说杀就杀呢?然而用世俗眼光看的人,皆为凡人,他们不懂帝王之心,要知道刘邦是穷人,一个市井小混混,逐步成为帝王的,其中经历过多少的磨难,没人知道,帝王之位来之不易,若要重新来,按照世俗眼光的套路走,没准帝王之位就是项羽的了?

至于这些异姓王,手中或多或少都是掌握着兵权的,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韩信,当初刘邦被项羽逼的没法,让韩信携数十万军队从齐地驰援,本来嘛,君臣之间的关系,让你驰援你就驰援,但是此时的韩信,却在节骨眼上要刘邦封他的王,虽然韩信拿下齐地,立这么大的功劳,要一个爵位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的时机不对,此时的刘邦已经是火烧眉毛了,你来这么一出,这不由得让刘邦产生了警觉,毕竟是人性嘛,有第一次就有下一次,所以在刘邦建立汉帝国之后,开始了他的屠王计划,韩信成了第一个,当然这些都是萧何和毒王陈平使然。

我们再站在圣人的角度上来分析,刘邦这货干的是人事儿吗?你说你一个帝王,怎么说要给人们立个榜样嘛!还是二叔的那一句话,不要站在圣人的角度上却品足一个人,因为这样做,你看谁都不顺眼。


北派说书人


对于历朝历代的帝王的评价,绝对用不了什么好坏之分,或者正义邪恶之分,再或者小人君子之分。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君王都是冷酷无情之辈,他们学的、用的都是帝王心术。关心的也是皇位和权利。只要能保障屁股下的皇位和手中的权利。他们才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而后人评价一个君王统治者,也肯定会多方面综合的去评价。单纯的以偏概全是要不得的。

刘邦算不算小人?他绝对是个真小人无疑。从最早刘邦投奔张耳和张耳一起混社会。后来魏国灭亡,张耳被通缉之后,刘邦一看情况不对,马上就抛弃张耳逃回了沛县。要知道之前刘邦可是和张耳称兄道弟,都要拜把子同生共死了。但一到关键时刻见人心,刘邦都没带犹豫的,直接就跑。这是典型的小人做派。回到沛县之后,刘邦也完全就是一个混混模样,整天带着一些人打架斗殴,四处闲逛。完全一副地痞无赖的作风。这才是刘邦本身的性格。

俗话说的好“英雄不问出处”。历史上刘邦成事了,地痞流氓无赖这些字眼自然不能再用了。所以刘邦被称之为枭雄。但不管怎么说刘邦诛杀异姓王绝对算不上小人行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良狗烹”。自从勾践文种之后,这种形式做法越来越被世人所接受。更何况当时那些异姓王和刘邦实际上也并不完全是一条心。他们只不过是在针对项羽这一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而且刘邦在打项羽的时候为了增强实力,自然会给其他诸侯许诺很多,否则别人凭什么帮你打天下呢?说白了刘邦和异姓王之间就是一场交易。他们帮刘邦打天下,刘邦给他们权势地位。

刘邦为什么要诛杀异姓王呢?答案就是要收权。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刘邦为了拉拢人心,分出了太多的权力。汉朝建立后,刘邦想要建立一个和秦朝一样的统一的国家,他就必须铲除掉异姓王。否则刘邦这个皇帝和当年的周王室有何不同?地方异姓王权力过大。政治经济军事全部独立,简直就是国中之国。所以刘邦想要加强中央集权就必须要铲除异姓王。况且异姓王也都是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你想吧,就连卢绾这个和刘邦过命交情的兄弟。在当上了燕王之后都那么积极的反对刘邦,企图自立。那其他异姓王就更不用说了。肯定都憋着劲想要趁刘邦不备除掉刘邦取而代之。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不是刘邦建立汉朝,换做其他诸侯王建立国家,那么他们不管是为了收权,还是为了自身安全考虑,他们势必都会消除异姓王。这是一定的。所以这根本谈不上什么小人不小人的。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在真人面前不说假话,刘邦贵为一国之君,尽显王者之风。他树立了丰碑,两汉蜀汉越500年,丰功伟绩,史上有几人。

所谓“小人得志"是与君子而言。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秦桧是小人,君子岳飞莫须有倒在风波亭。

刘邦是与大英雄楚霸王角逐中原之帝位,活生生力压楚霸王,决非小人行径。他曾见过秦始皇出巡,无比羡慕地赞叹:此仍大丈夫也!充满钦敬之情。当历史风云突变,让他有机会出人头地,不甘心做一个小亭长,勇敢投入历史的洪流中,显示了非凡勇气和识见。刘邦半世混沌,一朝醒来,站在涛头。最大本事能笼络天下英雄,大谋士张良能为己所用,大管家萧何能为己管理,大将军韩信能开发启用,皆是慧眼识珠,气魄超群。

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楚霸王,为刘邦扫除了一切障碍,成就了刘邦立汉的伟业,不禁感叹:天要亡我!

一代战神韩信总结出自己指挥大军多多益善,但比起刘邦,指挥将才的本领还是自叹弗如。

刘邦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当历史机遇的大门洞开,刘邦就显出捷足先登咸阳的壮举。成败论英雄,刘邦踏在了大英雄项羽的肩膀上,高大无比啊!


夏雨风


刘邦建汉后,先后诛杀了楚王韩信(后贬为淮阴候),梁王彭越,九江王英布等异姓王。到公元前196年,除长沙王外,其余异姓王全部被消灭。刘邦之所以诛杀异姓王,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分封异姓王并非刘邦本意,只是迫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以下两个事件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1)在公元前203年,刘邦被困荥阳。情急之中,刘邦向韩信求救。令刘邦感到气愤的是,等来的不是韩信的救兵,而是讨要齐王称号的使者。迫不得已,刘邦只得册封韩信为齐王,韩信这才出兵。

2)公元前202年,刘邦率二十万大军追杀项羽。同时刘邦向韩信,彭越发出命令,命令其在固陵会师,合击项羽。然而,韩信,彭越等人再次违背将令。致使刘邦孤军深入,险遭项羽毒手。在张良的点拔下,刘邦将北方大遍土地封给韩信,彭越等人。要求得到满足的彭越,韩信,这才出兵。韩信等人的所作所为,为自己被杀埋下了伏笔。

二,吸取了项羽的教训。

推翻秦朝以后,项羽分封天下为十九国,自任西楚霸王。项羽分封诸侯不到几天,各路诸侯纷纷反叛。刘邦正是利用这种机会脱颖而出,最后称帝的。做为历史的见证者,做为封建帝王的刘邦,当然不会永许这种事情的发生,更不会允许异姓王的存再。

三,消灭异姓王是他的既定国策。

在楚汉之争中,刘邦需要借助各路诸侯的力量来打败项羽。为调动各路诸侯的积极性,刘邦打出了平分天下的口号,给各路诸侯封王。这些王便被称为异姓王。各异姓王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土地。当各项羽消灭后,共同的敌人不复存再,原来的异姓王瞬间成为了新生政权的威胁,成为了刘邦加强中央集权的绊脚石,因而刘邦不得不采取果断措施,将其除去。除去异姓王之后,刘邦定下了"非刘氏不王,非功臣不侯"。的盟誓。可见刘邦对异姓王的防备之深,或许刘邦早就定下了对付异姓王的策略。

异姓王的消灭,不完全是刘邦卸磨杀驴的缘故,更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无奈之举


老罗说世界


开国帝王诛杀功臣,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确保自己的安全;其二、缓和社会的矛盾。诛杀功臣虽然对功臣有所不公,但是对天下百姓公,因此刘邦诛杀异姓王不算是小人,那叫帝王之术。功臣一般拥兵自重,有造反的可能,功臣一旦造反,不仅威胁帝王安全,还会导致天下战乱,百姓流离失所。所以杀数十名功臣,保数百万百姓,是十分划算的事情。

刘邦建立汉朝后,采用郡国并行制度,也就是郡县制跟诸侯制并存。汉初的诸侯跟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相比,虽然权力被大副度削减,但依然是一方诸侯,有造反的资本。刘邦考虑到周王朝分封诸侯的弊端,因此下定决心消灭异姓诸侯王,将异姓诸侯变成刘姓诸侯,再将刘姓诸侯转变成一般勋贵,进而实现完全的郡县制。韩信、彭越、英布三位名将,皆是威震天下的诸侯,刘邦不杀他们,就难保天下不改姓。

帝王的眼光跟常人不一样,常人讲情义,讲哥们义气,帝王则考虑天下百姓的安危,帝国的长治久安。刘邦诛了异姓诸侯王,站在异姓诸侯王的位置看,确实对他们个人不公平,但是站在历史进步的角度看,他们有必亡的理由。刘邦当了皇帝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消灭异姓诸侯王,这些异姓诸侯国被灭后,大部分土地归中央直管,少部分土地分封给了刘姓子弟。后来汉朝的七国之乱表明,诸侯制已经不适合时代的要求,诸侯的存在就是战乱的根源。

秦朝建立后,丞相王绾要求郡国并行,史书记载为“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於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李斯则要求全国通行郡县制,史书记载“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最终秦始皇曰认为诸侯制是天下动荡的根源,必除之。“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鬬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