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

一生一世我爱你誓爱生世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 单正巧:


单正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职称,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妇专委,懋德中心志愿者。20多年的军旅从医经历。擅长精神动力取向,工作方向有丧失,婚姻情感及家庭问题,各种情绪和压力引起的睡眠问题,抑郁、焦虑等各种神经症及其讲座,团体辅导,擅长团队合作,团队沟通等等。

对于孩子的情绪,父母应该积极采取措施,以防止孩子受到情绪的伤害。

一、父母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当你遭受挫折,火冒三丈时,要注意孩子很可能在模仿你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你动辄勃然大怒,又怎能期望孩子管理好情绪呢?

二、要看到孩子的情绪,要读懂孩子的情绪。

当父母注意到孩子有情绪,一定要去关注它,陪伴本身就是支持,然后把你看到的,感觉到的说出来,让孩子复述一遍,再问孩子:是这样吗?如果不是,“那你说说看,你究竟怎么啦?”诱导孩子表达,当孩子表达完,我们不评价,再重复一下孩子的感受。然后孩子会好很多,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可以拥抱、爱抚,这样对稳定情绪有好处。

网上有一位老外父亲与女儿关于情绪处理的视频,场景是女儿生气在哭泣,父亲蹲在孩子面前轻声地教导孩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有问题如何表达,始终强调是爱她的。我把父女的对话,摘录下来,供大家参考。

父亲:每次你像这样感到生气的时候,不要一直沉浸在愤怒的心情里,好吗?你要接受它,你要尊重它,你要承认你生气了,然后慢慢放下,好不好?之后,你的心情就会好一点,就算你还是不开心,你还是做不到,那就顺其自然,我们依旧爱你,你也不会受影响,你的世界依旧一片光明。觉得生气没什么大不了,你可以生气,你可以生我的气,生妈妈的气,生妹妹的气,甚至生自己的气,只是不要让这种心情支配你太久,因为时间太久的话就会出问题,慢慢放下,克服它,有时候也可以直接停下来,大喊发泄,或者拿枕头出气。

女儿:我不喜欢你骂我。

父亲:宝贝,我只是在逗你,我不是真的想骂你,你有时候还说我是“傻子”呢?对吧?有时候我不介意,有时候我也会有点生气,是不是?但这没关系,重要的是要把它说开,这样我才能知道你的底线在哪里,我会尊重你的底线,决不会越过,但你也得先告诉我,偶尔开玩笑也是可以的,对吗?但有时候不好笑,我尊重你,也尊重你的心情,要是今天不适合开玩笑的话,我就不开玩笑,你只需要告诉我,我就不会了,好不好?因为如果我了解的不够,我就做不好,今天我就不和你开玩笑,好吗?现在咱们去散散步吧,你可以把它抛到脑后,你愿意的话就把气愤远远地抛在脑后,你也可以踢土,只要能摆脱坏心情,你想做什么都可以,只要你能觉得好受一点,好吗?亲亲我,好吗?……

看完是不是很有启发呢?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


1.家长以身作则,孩子更加从容应对

平时家长在与他人打交道时就要学会恰当表达自己的情绪。

很常见的一个场景,开车一族很容易变成路怒族,遇到并线插队的车子,往往会生气的骂上一句,其实这种情绪的宣泄,对于前车来说,根本不知道后车发生了什么事,但是对于车里的孩子来说,接收到的就是生气了就要宣泄,就要骂人。

2.学会就事论事,不翻旧账,不唠叨

在教育孩子上,很多家长喜欢翻旧账,孩子一旦不听话,就会翻出很多以前的旧账来证明孩子是错的,孩子每次都听到这样的唠叨,自然也是心烦气躁。遇到事情只会怒气冲冲,或者也来翻旧账。

3.教会孩子正确表达情绪,并加以练习

如题主的图那样,孩子不小心打坏了东西,如果家长的反应是大怒并骂孩子笨,孩子下次做了错事就会要么手足无措,非常害怕家长会因此责骂,要么想隐瞒家长。


在外面遇到事情时,孩子也会同样的反应。

可以教会孩子对别人说,对不起,我不小心打坏了花瓶,我是因为乱跑导致的,我下次会注意的。这样即使在外面做错事了,首先要学会承认自己的错误,并表达出下次自己会多多小心的诚意,也容易获得别人谅解。


jason妈咪有办法


如果帮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话题。

1、首先接纳孩子的情绪

让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情绪是个什么东西,每个人都有情绪,有情绪的时候也是正常的,不要忽略孩子的感受,比如孩子摔倒的时候,不要直接和孩子说不哭不哭,又不疼。这种表达方式就直接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如果孩子的感受被忽略,那么就会把情绪压在心理,就不会表达出来了。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和孩子共情让孩子知道你和他是同频的,这样孩子才知道自己是安全的。

2、让孩子找到合适的情绪表达方式

可以和孩子一起想一些情绪表达的方式,比如可以哭可以闹,可以撕纸可以吃东西可以运动等等,然后和孩子一起筛选出更好的不伤害人,发泄情绪的时候要不能伤到自己,不能伤到其他人,这样的话才是比较好的方式,比如生气可以运动,可以运动等等是比较好的运动方式。


3、和孩子一起和情绪和谐相处

让孩子和情绪和谐相处,知道情绪是怎么来的,著名的情绪理论ABC可以很好的解释,事情发生A,如果解释这个事件B,根据解释形成的结果C,如果A相同,但是因为B不同,最后的C也是不同的,所以可以对待一件事情,让孩子试试不同的情绪会产生如何的结果。让孩子慢慢学会调节自己看到问题的方式B,然后学会和情绪和谐相处,这样的话估计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亲子成长手册


能很好地表达情绪,无疑是情绪能力高的表现。

希望孩子能做到这一点,那么首先,父母得读得懂孩子的情绪,对孩子的情绪发展规律有一些了解。

情绪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出生第一年:基本情绪

美国心理学家保罗〃艾克曼定义了 6 种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悲伤、惊讶、恐惧和厌恶等六个方面。

这些情绪是在孩子刚出生、生命第一年的早期就出现的。有很强的生理基础。而且,不论是哪个国家、说哪种语言,有哪种习俗的人类,都有这些相同的情绪。

基本情绪一旦出现,就不会消失。时至今日,哪怕我们已经20、30、40、50岁了……这些基本情绪还会经常出现在我们生活里。

1.5-2岁:自我意识情绪

当孩子一岁半左右,自我意识出现之后,自我意识情绪才会逐渐出现。

爸爸妈妈们可以观察自己 1 岁半到 2 岁左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他们是不是已经能从镜子里或照片里认出自己?

知道镜子里、照片里这个人就是我,不是别的任何小朋友,这就是自我意识萌芽的表现了。

自我意识情绪包括同情、嫉妒、尴尬、自豪、羞愧、内疚等。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两岁左右的孩子,反而没有小时候大方,变得不爱叫人,动不动就不好意思;如果妈妈表扬了别的小朋友,他还会生气、嫉妒。

这并不是退步,其实是孩子情感发展往前走了一大步。

孩子的“情绪语言”和“情绪理解”是如何发展的?

现在我们知道,孩子心里存在着各种情绪,那孩子如何谈论自己以及他人的情绪呢?孩子是如何理解情绪的呢?

  • 2-4岁之间

孩子的情绪词汇迅速增加,能准确的识别自己和他人的简单情绪;

孩子能谈论过去、现在、将来的情绪;

能谈论情绪的原因和后果,可以识别与特定情境相联系的情绪;

在玩扮家家这样的假装游戏时,会使用情绪语言。

  • 4-5岁之间

对情绪做出口头反应的能力增强,能思考情绪和情境间较复杂的关系;

明白同样的事情,可以引发不同人的不同感受,在事情发生之后,情绪可以持续很久;

控制、调节情绪以及适应社会标准的意识逐渐增强。

情绪能力,有哪些方面?

情绪能力对孩子的社会能力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孩子与别人保持积极的关系,在社会交往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目标。

比如,不会调节自己情绪的孩子,容易过分冲动、缺乏自控,甚至过分焦虑,于是经常被小伙伴拒绝;

而能很好地理解他人情绪的孩子,更容易轻松地和小伙伴们建立起积极的关系,也更容易获得老师的表扬和喜欢;

具体来说,情绪能力有三个方面:

1、情绪表达能力:

能比较准确完整地叙述自己的情绪状态,及导致这种情绪发生的事件。其实,描述事件的本身,对孩子来说就是很好的情绪疏导。

2、情绪认知能力:

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情绪,能正确分辨他人的情绪,以及导致这些情绪的原因。

人对自己的情绪认知得越清楚,所表述的情绪就越准确。

如果没有特别引导,很多孩子只会用“高兴”和“不高兴”来笼统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

因此,如果爸爸妈妈能帮助孩子了解更丰富的情绪表达词汇,孩子的情绪表达能力也会更好。

3、情绪调节能力

情绪调节,是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是否能通过一定的方法、策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强度、行为方式,以更好地适应社会情境、人际关系的需要。

如何帮助孩子提升的情绪能力?

了解了前面提到那些关于孩子情绪发展的基础知识,爸爸妈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尝试做孩子的“情绪教练”了:

一、帮助孩子积累表达感受的词语

爸爸妈妈是孩子的情感导师,生活中就充满了教授孩子情感表达的机会。

比如,当小伙伴遇到困难,我们可以对孩子说:

“他现在一定郁闷吧?”

看到小伙伴被欺负,我们可以对孩子说:

“他现在肯定很伤心吧?”

如果孩子被误解了,我们可以对孩子说:

“妈妈知道你现在很委屈”。

二、告诉孩子一些关于感受的身体反应

当我们正经历某种情绪的时候,身体会有什么样的反应?这也是应该让孩子了解的常识。比如:

当人们害羞时,会脸红;

当人们沮丧时,会垂头丧气;

当人们高兴时,会笑容满面、手舞足蹈等。

为了能让孩子更容易理解,我们可以借助绘本、照片、图片,或在陪孩子看动画片的时候,让孩子更方便、直观地看到各种情绪反应。比如:

“小浣熊舍不得妈妈,伤心得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苏菲的玩具被妹妹弄坏了,苏菲气得脸都红了!”

三、相对于“好”孩子,更期待“真”孩子

不管是愉快、惊喜、这样的积极情绪,还是厌恶、嫉妒这样的负面情绪,都需要表达出来。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的情绪一般外显型比较强,也就是“藏不住事儿,心里想什么都写在脸上”。这其实是好事儿,当内在的情绪和外在的表现越一致,就越健康。

而有些孩子的情绪却相对内隐,有情绪不表达,这种情况下,情绪的一致性就会被削弱。

甚至有个别的孩子,情绪表达是反向的,明明很生气,却在大笑,这样的情况更加需要我们加倍关注,帮助孩子梳理情绪和表达方式。

可是敢于真实、敢于坦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别说孩子,我们大人也不敢说自己做得很好。

如果孩子充满自信、充满安全感,拥有高自尊,才能拥有良好的自我认同。

明白自己的长处是什么,同时也能适当地接纳自己的弱点。

这样的孩子,遇到困难敢于尝试,不怕犯错,也会坦然地寻求别人的帮助,不会扛着沉重的面子,敢于表现真实的自我,也敢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敢于真实,才不会压抑自己的情绪,不会忽略自己的需求,不会牺牲自己的观点,而是尽力把自己的情绪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忽略了“真”,“好”会变成一种强制。


Carrie萌育儿研习社


父母如何教孩子发泄情绪?那么提到教孩子发泄情绪呀,父母可能先要想一想,您自己会发泄情绪吗?比如说我认识的一位妈妈,她一有情绪在家里就大肆发泄,对老公呢,横挑鼻子竖挑眼,对于孩子呢也是,看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么,最后情绪是发泄出来了,但是家庭关系却破坏了。所以说呀,这样的情绪的发泄呢,就是一种不合理的发泄。简单地来讲呢,就是情绪化。也就是说,被情绪所控制了。所以说呢,父母要教孩子学会宣泄情绪呢,自己也先要知道,自己的情绪是什么?比如说我们经常有一些父母会说,今天的心情非常不爽,那么这个不爽是什么呢?当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却说不上来了。所以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去觉察一下,这个不爽究竟是愤怒?是委屈?是嫉妒?或者是忧伤?我们只有知道自己的情绪是什么的时候,才能提到如何去表达情绪。那么如果说我们今天很愤怒,我们一定要在家人面前发泄吗?不一定。那么我们怎样以一种方式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情绪,同时又不伤害到别人呢?比如说,我们可以对我们的爱人讲,我今天遇到了一件什么什么样的事情,所以我很不开心。我今天非常非常的难过,请给我一点自己的空间。

那么也或者呢,可以找一个没有人的地方,自己大哭一场,这些都是宣泄情绪的方式。那么父母对自己的情绪能够清楚的认识,合理地表达。对于孩子来讲呢,帮助孩子去宣泄情绪,也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那么我举一个生活中非常常见的小例子。比如说有的孩子被门夹到了手,然后呢,哇哇地大哭不止。这个时候呢,很多父母会上去之后,抱起孩子就说,打它,打它,打这个门,都怪它夹了你的手。那么此时呢,我们父母看似是在帮助孩子宣泄情绪,看似呢是在保护我们的孩子,但实际上呢,对于孩子来讲,他对于情绪的理解,对于情绪的宣泄,是混沌一团的。这个时候我们首先就要去体会,当孩子被门夹到了手他的情绪是什么样的?他很疼吧,他会有委屈吧,他是不是还有一些愤怒呢?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抱起孩子拍着他的头,对孩子说,宝贝,妈妈知道你被门夹到了手很疼,你是不是很生气呀?同时你的心里面还有一点委屈?那么当孩子听到你这样的表达的时候呢,他会觉得,哦,原来有人懂我了,他会觉得,和妈妈的心连得很近,从而呢,他的情绪也会平复很多。最最重要的是,妈妈这样的一个自然的表现,让孩子理解了,原来我的这种感觉,叫做委屈,原来我的另外一种感觉叫做愤怒。自然而然的孩子就知道了,自己的情绪是什么。同时,也会学习到了,如何去表达情绪。


积木育儿



凤146983974


对于一个8岁,内向、懂事、胆小的孩子来说,引导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非常重要。

8岁的孩子属于小学阶段,已经有了很好的表达能力,个人认为,引导孩子释放情绪可以分为两个方面:说出来和做出来。

一是,让孩子说出来。

我们都知道,不良情绪长期积压在心里,会对孩子的身体及心理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而性格相对内向胆小的孩子,有情绪更不愿表达出来。

如何让孩子说出来,就需要父母与孩子平时有良好的沟通,和亲密的亲子关系。

平时家长要多拿出时间陪伴孩子,这种陪伴指的是有质量的陪伴。

大人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平时会很忙,很辛苦,但孩子也有自己的情绪很烦恼,再忙也要哪怕每天拿出几十分钟,做到有质量的陪伴。

1.多跟孩子聊天,形成规律跟习惯,每天比如晚饭后,睡觉前等,跟孩子放松的聊聊天,聊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给孩子倾诉的时间和机会。

2.陪孩子一起阅读,在读书读故事过程中,遇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一起聊一聊,能观察到孩子近期的情绪,同时让孩子打开心扉,引导孩子把想说的话慢慢说出来。

二是,让孩子做出来。

1.大人要抽时间陪孩子多运动,我们都知道,运动是很好的解压方式。

引导孩子多运动,培养他的运动技能,小学的孩子,一般来说,跳绳、跑步、打球、登山……

只要是有益的运动,都可以陪孩子多参加。

2.多陪孩子做手工,做游戏。

对于性格有些内向的孩子,有些事情不愿表达,尤其是语言方面说的少,那么家长可以通过做的方式,让孩子的情绪有一个很好的表达渠道。

在做孩子喜欢的运动、游戏、做手工……过程中,孩子会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物,放松心情,缓解释放紧张情绪。

综上,无论是让孩子说出来,还是做出来,前提都是父母要保持平稳的情绪,不要着急,避免给孩子造成紧张情绪,因为有时,孩子的紧张情绪也与大人有关。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要心态平和,不要给孩子过多压力,成年人健全的心智,会让我们自我排解紧张情绪,而小小的孩子,没有太多能力自我排解,所以需要我们做父母的多观察、分辨,帮助孩子排解烦恼,释放情绪,有一个健康的成长模式。





小屯


情绪好比一个袋子,满了就会溢出来。收获的是积极情绪的话,他就释放积极的,收获的是消极的话,那么释放的就是你觉得他要改的!!

所以要求孩子管理情绪,看平时孩子周围的情绪环境!所以孩子情绪管理需要两大方面:

首先,家长的榜样。好的家庭关系!也就是家庭氛围。如果家长在家里成天指责,不断责骂,孩子情绪是不会好的,这时家长不改变或者不学会学习情绪管理的话,孩子是不会有所改变的,到了青春期会更厉害!

第二,正确认识情绪的存在!并解读其背后的意义。孩子的情绪为什么存在,一定有孩子内心的需要,我们家长要理解,并懂得孩子的想法,才能更好疏导,一切负面情绪都有其正面意义,请一定静下心,听孩子的声音!

过段时间我们有孩子情绪管理的讲座,可以关注一下


积极人生家庭教育


我是育儿领域创作者皮爹,很高兴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一起探讨一下。以下是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与想法,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孩子因为心智还不健全,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比较差,孩子的情绪表达基本上是本能表达。孩子有情绪,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也是内心的真实反应,因此家长不要过于担心。

首先家长要重视孩子的情绪。释放情绪是缓解心理压力的一种方式,如果情绪一直得不到释放就会影响到身心健康,家长应该特别注意。家长要教会孩子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干沟,比如可以和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让孩子把自己内心的想法说出来,充分的表达就是释放情绪的最佳方式,避免情绪积压,影响孩子的省心健康。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游戏,这不仅是一种很好的亲子互动方式,也有助于释放情绪。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角色扮演游戏、玩玩具,通过角色扮演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

还有适当的运动也是缓解和释放情绪的一种方式。在运动过程中,不仅身体得到锻炼,心情也会得到释放。

总之,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产生情绪的根源,理解孩子的感受,不能压抑孩子的情绪。父母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是孩子最好的心灵安慰剂。

以上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大家,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


九石讲故事


对父母来说,帮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从出生第一天开始,父母是孩子分享快乐和应对挑战的向导。传统的观点认为,婴儿在2岁之前不会说话或感觉太多。事实上,6个月大左右的婴儿能感觉到恐惧或愤怒。研究表明,儿童有效管理各种情绪的能力,也被称为自我调节,是日后学校、工作和人际关系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父母角色的重要性

出生后的最初几个月,父母应该对婴儿的声音、面部表情和手势信号灵敏地做出反应,让婴儿知道他们的感受是被认可和重要的。你要让孩子知道,感情没有对错。悲伤、喜悦、愤怒和爱可以共存,都是孩子们体验情感的一部分。当你帮助孩子理解他的感受时,他就更有能力去有效地管理情绪。

识别和应对情绪

愤怒、悲伤、沮丧和失望等情绪对小孩子来说是难以抗拒的。识别情绪是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的第一步,告诉孩子们这些感觉是正常的。

不要害怕情绪

当孩子哭闹发脾气时,耐心平静地倾听观察孩子的意愿。当你询问并承认孩子的感受时,这个过程传达出一个重要的信息:情绪是有价值的和重要的。

避免抑制或批评孩子的情绪

情绪不会自动消失,而是需要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认知孩子的强烈情感,有助于孩子学会如何应付负面情绪。当感情被最小化或被忽视时,孩子往往通过激进的言辞和行动来表达情绪,或者把它们向内心转移,最终会使孩子感到焦虑或沮丧。

情绪表达的另一种途径

如果你一岁半的孩子对没收iPad感到愤怒,引导他跺跺脚,或者用一支红蜡笔画出他多么生气;当两岁的孩子因为不能把球放进篮子里而感到沮丧,引导他利用工具或换一种方式完成;当3岁的孩子,害怕去新的幼儿园去上课,建议事先可以和老师见面,在操场上玩耍,这样陌生的环境就会变得熟悉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