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罐墳殘忍習俗:將60歲父母活著送進墳墓,送一次飯添一塊磚

終年60歲,這種習俗簡直讓人毛骨悚然,把親人背進墳墓裡面,到底是孝還是不孝

上千年的中國歷史,孕育出多姿多彩的傳統文化,讓我們後背人能夠從其中學習到先輩們的智慧,從前任總結的經驗與教訓裡,譜寫美好明天,但是,我國的傳統裡面,也不一定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也有一些糟粕,需要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消亡殆盡,不能留存,在遺留下來的傳統文化裡,我們要善於辨別,應該學習好的,宣揚優秀的傳統文化。

瓦罐墳殘忍習俗:將60歲父母活著送進墳墓,送一次飯添一塊磚

在我國曆史裡,有這樣一種習俗簡直是讓人毛骨悚然,這種習俗使得人的壽命終結於60載。這種讓人毛骨悚然的習俗,就是“瓦罐墳”,相信很多人都沒聽說過這種習俗,而且從字面上,也不能理解,說不定還會認為,這是在人死後,把墳修得和瓦罐一樣。我想說,這種想法對了一半,為何一半,則是因為,並不是在人死後把人葬入瓦罐一樣的墳裡,而是在人還未死時,就把人給送進去了

瓦罐墳殘忍習俗:將60歲父母活著送進墳墓,送一次飯添一塊磚

所謂的“瓦罐墳”,就是把墓修成像一個瓦罐一樣,地下是挖空的,正面是沒有修的,等家裡老人到了60歲以後,就會把他們給背進這個墳墓裡面,老人就只能在裡面隨意生死了。這個習俗大約是在秦朝開始的,後面也有小範圍的使用這種習俗,但是由於太過於殘忍,後面也逐漸的在時間的洪流裡消耗殆盡了。

瓦罐墳殘忍習俗:將60歲父母活著送進墳墓,送一次飯添一塊磚

家裡面的老人給背進去以後,家裡面的後輩們會每天都去送飯,去送飯的時候,會帶著一塊磚去,送完飯以後,就要把磚給放在未封住的墳那兒。這個時候,完全就可以看出一個人到底是不是一個孝子了,有些人家,捨不得家裡老人,他們就會一次性給老人帶好幾天的食物,這樣就可以幾天才放一塊磚了,至於那些巴不得擺脫的,恨不得一天去送幾次飯了。

瓦罐墳殘忍習俗:將60歲父母活著送進墳墓,送一次飯添一塊磚

很多人會想,既然是孝子,那為什麼要把家裡的老人送去墳裡,這多殘忍啊,所以,把家裡老人放入墳裡,有幾天才放一塊磚的,到底是不是孝子呢,這真是讓人費解。其實,我想孝順的孩子們也是不願意的,不過是因為這是當地的習俗,當地人深受這種習俗的影響,就會認為這是正常的,老人們也不會去怨恨自己的孩子們,只是希望孩子們能經常去和他們聊聊天,這就行了。

瓦罐墳殘忍習俗:將60歲父母活著送進墳墓,送一次飯添一塊磚

“瓦罐墳”其實又可以稱為“六十花甲子墳”,說的就是墳墓裡面的都是60歲的老人,在古代,因為生產落後,醫療條件也是非常的差的,一個人能活到60歲,已經是很大的歲數了,在這個歲數上,已經是沒有什麼生產力了的,我想,“六十花甲子墳”的產生有可能就與上了60歲的老人沒有生產力和還需要照顧他們這個理由有關,在貧苦人家,為了節約糧食,讓家裡更多人能活下去,這種習俗就應運而生也就不奇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