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有何神通,只用两万大军,便打败控制新疆实力强大的阿古柏

19世纪的中国,大清朝的统治岌岌可危。外部英、法、美、日等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环伺,在内部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运动此起彼伏,新疆地区也被有着“中亚屠夫”的阿古柏占据。

作为幼年而孤而后又通过种种阴谋手段上位的枭雄之辈,阿古柏手段狠厉,于此同时更是获得了早就对我国西北地区有觊觎之心的英国、俄国的支持,1868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甚至还向其写了亲笔信,馈赠了大批军火。1872年,俄国更甚,与阿古柏的“洪福汗国”签订了条约,承认他的主权;1874年,英国也效法俄国,与他签订类似的条约。

左宗棠有何神通,只用两万大军,便打败控制新疆实力强大的阿古柏

而面对此情此景,此时的大清内部实则是争论不断。以李鸿章等人为首的臣僚,主张重点防御海疆,放弃新疆等西北之地。而左宗棠则主张海防、塞防并重,一旦新疆丧失,则蒙古危矣,国家危矣。最终慈禧太后决定采纳左宗棠的意见,征讨窃据新疆实力强大的阿古柏集团。

虽然决意出师,但是当时的大清王朝财政危机,左宗棠左征右调才集结了总兵力约六七万人,却也面临补给、给养问题,由此当时真正入疆作战的也只有两万多人。

而就是这两万多人,历时2年有余,便轻松打败了盘踞新疆、实力强大的阿古柏集团,这又是为什么呢?

左宗棠有何神通,只用两万大军,便打败控制新疆实力强大的阿古柏

第一:阿古柏残暴不仁,不得人心

阿古柏,素有“中亚屠夫”之称。在占据今天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之时,便有肆意枉杀之举,而在利用新疆爆发民乱,他率军入寇之后,迅速的占领了广大的新疆地区。

当时的新疆地区本就是势力庞杂,存在着众多的割据势力。

而面对外来入侵又生性残暴嗜杀的阿古柏,本就有抵触之心。而阿古柏更是为了敛财,不断的课以重税,对于胆敢反抗者也都尽皆诛杀,这也让新疆人对于左宗棠的征讨大军,莫不是翘首以待。

左宗棠有何神通,只用两万大军,便打败控制新疆实力强大的阿古柏

第二:列强的坐视不理

在左宗棠进军之时,为了稳固后防,他委托当时的商人胡雪岩向世界各国的银行,借取了众多贷款,英国银行也赫然在列。另一方面,英国、俄国虽然承认了阿古柏的窃据行径,但是当时英国、俄国既没有出兵的理由,也因为利益攸关,更加紧迫的是继续获得以及扩大大清国沿海地区的利益,对于新疆地区虽然也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如果进军显然需要耗费巨大,得不偿失。

而作为近邻的俄国人,则趁机占领伊犁,坐等结果,进可攻退可守。

左宗棠有何神通,只用两万大军,便打败控制新疆实力强大的阿古柏

第三:左宗棠的策略

虽然新疆地区面积广大,阿古柏也占据了新疆的大片区域。但是新疆的地形地貌也决定了人员稀少,人口多集中在主要城市。而屯驻大军,后勤补给问题也成为对垒的两方的“软肋”。谁能更好的保证后勤补给,谁便能够在战场上获得主动。而左宗棠更是抓住了这个“要点”,将钱两原本的“七钱二分”重量,改为足两实数兑发。由此,在征讨途中便形成了“赶大营”的盛况,商人们跟随军旅获取利益,而军队则可以获得补给给养。而在没有了外部势力的干预之下,阿古柏又缺乏群众基础,补给也跟不上,在用兵入神的左宗棠面前也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1877年,经过2年多的战争,清军成功的收复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