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有何神通,只用兩萬大軍,便打敗控制新疆實力強大的阿古柏

19世紀的中國,大清朝的統治岌岌可危。外部英、法、美、日等帝國主義列強虎視環伺,在內部太平天國、捻軍等農民運動此起彼伏,新疆地區也被有著“中亞屠夫”的阿古柏佔據。

作為幼年而孤而後又通過種種陰謀手段上位的梟雄之輩,阿古柏手段狠厲,於此同時更是獲得了早就對我國西北地區有覬覦之心的英國、俄國的支持,1868年,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甚至還向其寫了親筆信,饋贈了大批軍火。1872年,俄國更甚,與阿古柏的“洪福汗國”簽訂了條約,承認他的主權;1874年,英國也效法俄國,與他簽訂類似的條約。

左宗棠有何神通,只用兩萬大軍,便打敗控制新疆實力強大的阿古柏

而面對此情此景,此時的大清內部實則是爭論不斷。以李鴻章等人為首的臣僚,主張重點防禦海疆,放棄新疆等西北之地。而左宗棠則主張海防、塞防並重,一旦新疆喪失,則蒙古危矣,國家危矣。最終慈禧太后決定採納左宗棠的意見,征討竊據新疆實力強大的阿古柏集團。

雖然決意出師,但是當時的大清王朝財政危機,左宗棠左徵右調才集結了總兵力約六七萬人,卻也面臨補給、給養問題,由此當時真正入疆作戰的也只有兩萬多人。

而就是這兩萬多人,歷時2年有餘,便輕鬆打敗了盤踞新疆、實力強大的阿古柏集團,這又是為什麼呢?

左宗棠有何神通,只用兩萬大軍,便打敗控制新疆實力強大的阿古柏

第一:阿古柏殘暴不仁,不得人心

阿古柏,素有“中亞屠夫”之稱。在佔據今天的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地之時,便有肆意枉殺之舉,而在利用新疆爆發民亂,他率軍入寇之後,迅速的佔領了廣大的新疆地區。

當時的新疆地區本就是勢力龐雜,存在著眾多的割據勢力。

而面對外來入侵又生性殘暴嗜殺的阿古柏,本就有牴觸之心。而阿古柏更是為了斂財,不斷的課以重稅,對於膽敢反抗者也都盡皆誅殺,這也讓新疆人對於左宗棠的征討大軍,莫不是翹首以待。

左宗棠有何神通,只用兩萬大軍,便打敗控制新疆實力強大的阿古柏

第二:列強的坐視不理

在左宗棠進軍之時,為了穩固後防,他委託當時的商人胡雪巖向世界各國的銀行,借取了眾多貸款,英國銀行也赫然在列。另一方面,英國、俄國雖然承認了阿古柏的竊據行徑,但是當時英國、俄國既沒有出兵的理由,也因為利益攸關,更加緊迫的是繼續獲得以及擴大大清國沿海地區的利益,對於新疆地區雖然也有存在的必要,但是如果進軍顯然需要耗費巨大,得不償失。

而作為近鄰的俄國人,則趁機佔領伊犁,坐等結果,進可攻退可守。

左宗棠有何神通,只用兩萬大軍,便打敗控制新疆實力強大的阿古柏

第三:左宗棠的策略

雖然新疆地區面積廣大,阿古柏也佔據了新疆的大片區域。但是新疆的地形地貌也決定了人員稀少,人口多集中在主要城市。而屯駐大軍,後勤補給問題也成為對壘的兩方的“軟肋”。誰能更好的保證後勤補給,誰便能夠在戰場上獲得主動。而左宗棠更是抓住了這個“要點”,將錢兩原本的“七錢二分”重量,改為足兩實數兌發。由此,在征討途中便形成了“趕大營”的盛況,商人們跟隨軍旅獲取利益,而軍隊則可以獲得補給給養。而在沒有了外部勢力的干預之下,阿古柏又缺乏群眾基礎,補給也跟不上,在用兵入神的左宗棠面前也只有被動挨打的份。

1877年,經過2年多的戰爭,清軍成功的收復了新疆的大部分地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