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為什麼會死在孩子手裡?

鐵錘文史


作為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圖哈薩爾的第二十六代孫,晚清時期的蒙古族將領僧格林沁,自小便愛好習武,尤其擅長騎射。憑藉著後來在戰爭中立下的赫赫戰功,僧格林沁在清廷中,獲得了“國之柱石”的稱號。

(僧格林沁舊照)

由於晚清時期,朝廷腐敗,大量百姓走投無路,因而在當時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運動。僧格林沁的威名,也正是在這一次次的平叛中,慢慢累積累了起來。

1855年,在與太平天國北伐軍的戰鬥中,僧格林沁大敗太平軍,並且還生擒了林鳳祥和李開芳兩人。立下大功的僧格林沁一戰成名,被晉升為親王。

除了內戰在行之外,在清廷一向被人所詬病的外戰中,僧格林沁也有著亮眼的表現。

1859年,僧格林沁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戰中,痛擊英法聯軍,除了毀傷十多艘艦艇外,還造成了英法軍隊近500人的傷亡。在當時清廷孱弱,屢遭捱打的局面下,僧格林沁此戰,也算是為數不多的一場硬氣戰役。

不過,儘管僧格林沁指揮水平超群,作戰經驗豐富,但他最後的結局,卻頗為悽慘。竟然在一片麥田裡,被一個16歲的少年活活砍死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受太平天國運動的鼓舞,廣大百姓紛紛走上了起義的道路,其中又以捻軍影響最大。

說起來,捻軍其實成軍已久。從1851年開始,捻軍就開始在南陽等地聚眾起事。1855年黃河決口之後,大批流離失所的災民無家可歸,也紛紛投入到捻軍的起義浪潮中,這便使得捻軍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在這之後,各路捻軍齊聚安徽,進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會盟。經過商討,各路捻軍最終推舉張樂行擔任捻軍盟主,捻軍也由此正式成為一個有領導有約束的組織。

(太平軍起義)

1860年,捻軍勢力已經發展到了直隸、山東一帶,這使得清政府頗為不安。為了解決身邊的威脅,清政府不得不派出僧格林沁,前往山東剿捻。

在剿捻初期,僧格林沁憑著自己豐富的作戰經驗,率領蒙古騎兵聯合五省兵力,多次擊敗捻軍。捻軍部隊在幾年內,被招降和打散近三十萬人。

不過,儘管捻軍損失慘重,但他們同樣給清朝官兵造成了巨大損傷。僧格林沁的剿捻之路,顯然不會走得太舒坦。

隨後幾年中,僧格林沁一直在賣力地剿捻。在同捻軍作戰的幾年間,僧格林沁抓住了捻軍盟主張樂行,將他凌遲處死。

不過,捻軍的勢頭,卻並未因盟主的死亡而減弱。他們在逆境之中展現出了足夠的韌性,這讓僧格林沁頗為鬱悶。

到了1865年,由於捻軍問題遲遲無法解決,清廷決定派剛剛平定了南方太平天國運動的曾國藩北上,協助僧格林沁共同剿捻。

由於進展不順,朝廷派出一個漢人將領來指手畫腳,這讓貴族出生的僧格林沁,心裡頗為鬱悶。

(曾國藩)

為了避免遭受恥辱,僧格林沁決定加快進度,想趕在曾國藩趕來之前,將捻軍徹底剿滅。

在與捻軍幾次交手後,僧格林沁的急躁情緒,逐漸被曹州統領捻軍的張宗禹成功發現。這位張宗禹,卻正是張樂行的侄子。他對張樂行的死,一直耿耿於懷,對僧格林沁,更是恨之入骨。因此,張宗禹利用僧格林沁急於求成的心理,巧妙地設下了圈套,最終成功將僧格林沁的部隊完全包圍。

在遭到捻軍幾波不要命的衝擊後,僧格林沁決定,親自率領部隊發起一次絕命突圍。不過,遺憾的是,僧格林沁的隨身親信,在突圍過程中幾乎全軍覆沒。而僧格林沁本人,也在突圍到吳家店一帶時,由於傷情嚴重,只能潛伏到麥田之中。

張宗禹趕來之後,便下令部隊開始了大範圍的地毯式搜索,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最終,年僅16歲的捻軍將士張皮綆,在麥田中發現了一名身穿黃馬褂的清軍將領。

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更何況還是一隻受傷的老虎。張皮綆飛奔上前,一刀便結果了那人的性命。隨後,張皮綆將清將的帽、珠、花翎穿戴在身上,回到軍中覆命。經過確認,那名清將正是僧格林沁。


張生全精彩歷史


僧格林沁是蒙古貴族出生,喜好軍事,在道光、咸豐、同治三朝都被稱為旗營第一將領,“國之柱石”。

天京之戰結束後,湘軍奉命移師安徽、河南,會同僧格林沁剿殺捻軍。僧格林沁極端要強,認為朝廷此舉大損自己威名,深受刺激,因此急於單獨剿滅捻軍,好獨佔功勞。在這樣的心態下,僧格林沁的行動變得匆忙、盲目起來。

《孫子兵法》裡說,為將有五忌: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

此刻的僧格林沁,已經犯了其中必死、忿速兩忌。

這時捻軍首領張宗禹率領部眾撤退到河南鄭州,在當地與僧格林沁打了一仗,急躁的僧王出師不利,幸虧有勇將陳國瑞及時支援,才得以反敗為勝。

僧格林沁手下統帥著十幾萬大軍,人數和戰鬥力都大大強於捻軍。但捻軍都是馬隊,也就是騎兵,在機動力上比大軍團作戰的清軍靈活不少,僧王急於收工,常常率領手下最精銳的數千本族騎兵,攆著捻軍窮追不捨。

半年功夫,把捻軍從河南確山攆到開封、歸德,又進入山東,經過濟寧、沂州,又繞回曹州,卻始終無法攆上,反而因為輕敵冒進,屢次中伏,惹得僧格林沁更加氣憤。

捻軍甚至表示,如果官軍稍稍放鬆,他們能喘上口氣,就可以說服部眾投降,但僧格林沁並不接受,最終,在曹州同捻軍打了最後一仗。

捻軍被僧格林沁追殺了半年多,已近乎窮途末路,本來僧王有十多萬人,經過長途奔襲,步兵都被遠遠拋在後面,跟隨在身邊的只有幾千騎兵,人數反而比捻軍少了許多,加上捻軍是困獸之鬥,戰鬥力得以爆發,交戰之下,清軍失利,退入一座空堡,被捻軍重重包圍。

捻軍在堡外挖掘塹壕,一旦完成,被圍清軍便再無出路,只有投降或死亡。僧王手下將領發現形勢不妙,要求僧王連夜突圍,以求生路。

僧格林沁當時已心力交瘁,全靠酒來支撐,他同意突圍,在當夜二更時分,喝得醉醺醺,帶著手下衝出堡來。突圍前,他找了個投降的當地捻軍頭目作為嚮導帶路,誰知此人已與外面捻軍有了勾結,將清軍帶出堡後,調轉馬頭,帶著自己手下一百來人,直衝清軍,外圍的捻軍乘機進擊,兩軍在黑暗中一場混戰,殺到天亮,各自收軍,對於夜晚的損失,都是一筆糊塗賬。

清軍聚攏,獨獨不見了僧格林沁,眾人四處遠遠尋找,卻發現遠處有個捻軍頭戴三眼花翎從圩上得意洋洋地經過。當時戰場交戰人數不下十萬,這麼多人裡,卻只有一支三眼花翎,那就是僧格林沁頭上那支,現在竟然戴在了捻軍頭上,那麼僧王便多半是陣亡了。

提督陳國瑞感念僧格林沁的知遇之恩,召集了幾百敢死隊,殺退了一大股捻軍,殺出一條血路,終於找到了僧格林沁屍體。他死在吳家店的一處麥田裡,身上有八處傷口,隨身的馬童與他一起被殺。一代名將陣亡,令清政府大為震驚,同治皇帝“震悼、綴朝三日”、“京師驚疑”。

僧格林沁雖然是蒙古旗人,但一生軍旅,並沒有與百姓為難,相反頗為愛護百姓、善待士卒,還曾數次盡力抵抗聯軍入侵,他的陣亡,是清政府一大損失,西北多隆阿已在上一年戰死在陝西,現在僧格林沁一死,從此旗人再無能夠領軍的宿將,剿捻的任務,也只能落到曾國藩、李鴻章頭上去了。


小院之觀


(以下是我在2018年過年期間寫的一篇文章中節選的一個章節,描述的正好是僧格林沁與捻軍戰鬥並身死的全過程。希望能詳細回答這個問題。)

1860年(咸豐十年)9月,直隸、山東及河間府一帶捻軍四起,並漸漸壯大。

《北京條約》簽訂後,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英法軍隊撤走,清政府終於騰出手來、準備專心撲滅國內的農民起義。

但是太平天國在南方勢力強大,捻軍又開始在北方作亂,清軍戰線太長,兵力實在調整不過來。

在這種形勢下,清廷又想到了僧格林沁與他的蒙古鐵騎,決定恢復僧格林沁的王爵,命其率一萬清軍赴山東與捻軍作戰。

同治元年(1862年),清廷將僧格林沁的親王爵位“博多勒噶臺”賞還,不久復詔“世襲罔替”。

朝廷授權僧格林沁全權統籌直、魯、豫、鄂、皖五省兵馬。相當於華北、華中地區的“兵馬大元帥”。

僧格林沁率領上述蒙漢軍隊,多次打敗捻軍,在鄂東霍山黑石渡收降捻軍十幾萬人,並打散十幾萬人。

1863年3月,僧格林沁攻下捻軍發源地——安徽亳州雉河集,俘虜捻軍盟主張洛行,隨後將其凌遲處死。

在這個過程中,清軍同樣損失慘重,僧格林沁此時已經50多歲,一路非常疲憊。

1864年7月,太平天國“天京”陷落,國內農民起義的形勢急轉直下。僧格林沁也不斷髮力,開始對捻軍窮追猛打。

兩個多月的時間裡,僧格林沁率領清軍尾隨捻軍,窮追不捨,從豫西、豫中、豫東、豫南,一直追到山東,行程數千裡。清軍被拖得筋疲力盡,兵將怨聲載道。

部將建議調整戰術,遭到他嚴厲拒絕。

他對敗退的將領予以處決,並藉此殺雞儆猴。

僧格林沁認為成功在即,應一鼓作氣,殲滅所有捻軍。因此,他傳令繼續追擊。

1865年4月初,捻軍進入山東,進抵曲阜。僧格林沁率領部隊在後面緊追不捨。

捻軍邊打邊退,拖著清軍的鼻子走。

5月,捻軍進入黃河水套地區,隱蔽在這裡的各地起義失散人員紛紛參軍,使捻軍人數在短時間內迅速聚集到數萬人。

隨後,捻軍轉移到菏澤西北一個叫做高樓寨的地方,等待清軍的到來。

而這時僧格林沁率領的清軍,早已經被拖得極度疲憊。

僧格林沁本人也因為幾十天不離馬鞍,雙手無力,困得連馬韁繩都拿不住!

無奈之下,僧格林沁命令手下兵士:用布條將馬韁繩拴在他的肩上。他竟這樣駕馭馬匹!

就這樣,在5月17日,僧格林沁率領清軍追至高樓寨南面的解元集地區。

部將陳國瑞再次告誡他說:捻軍吸收了很多菏澤本地人,此地習武成風,民風彪悍,一定要小心。

僧格林沁卻不以為然,竟然說:除了閻王爺,我誰都不怕!

捻軍派出少數部隊迎戰,誘使僧格林沁所部向高樓寨地區深入。

18日中午,僧格林沁所部進入高樓寨,遭到捻軍埋伏,清軍被擊潰,僧格林沁只得率領殘部敗走,遭到捻軍團團圍困。插翅難飛!

亂軍之中,僧格林沁率部突圍。在一片麥田裡,捻軍展開地毯式的搜索……

當時捻軍中有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張皮綆),他發現了麥田中滿身是血、已經極度疲憊的僧格林沁,於是手起刀落……

一世勇猛而謀略不足的僧王,就此永別這晚清的亂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