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格林沁为什么会死在孩子手里?

铁锤文史


作为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第二十六代孙,晚清时期的蒙古族将领僧格林沁,自小便爱好习武,尤其擅长骑射。凭借着后来在战争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僧格林沁在清廷中,获得了“国之柱石”的称号。

(僧格林沁旧照)

由于晚清时期,朝廷腐败,大量百姓走投无路,因而在当时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运动。僧格林沁的威名,也正是在这一次次的平叛中,慢慢累积累了起来。

1855年,在与太平天国北伐军的战斗中,僧格林沁大败太平军,并且还生擒了林凤祥和李开芳两人。立下大功的僧格林沁一战成名,被晋升为亲王。

除了内战在行之外,在清廷一向被人所诟病的外战中,僧格林沁也有着亮眼的表现。

1859年,僧格林沁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痛击英法联军,除了毁伤十多艘舰艇外,还造成了英法军队近500人的伤亡。在当时清廷孱弱,屡遭挨打的局面下,僧格林沁此战,也算是为数不多的一场硬气战役。

不过,尽管僧格林沁指挥水平超群,作战经验丰富,但他最后的结局,却颇为凄惨。竟然在一片麦田里,被一个16岁的少年活活砍死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受太平天国运动的鼓舞,广大百姓纷纷走上了起义的道路,其中又以捻军影响最大。

说起来,捻军其实成军已久。从1851年开始,捻军就开始在南阳等地聚众起事。1855年黄河决口之后,大批流离失所的灾民无家可归,也纷纷投入到捻军的起义浪潮中,这便使得捻军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在这之后,各路捻军齐聚安徽,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的会盟。经过商讨,各路捻军最终推举张乐行担任捻军盟主,捻军也由此正式成为一个有领导有约束的组织。

(太平军起义)

1860年,捻军势力已经发展到了直隶、山东一带,这使得清政府颇为不安。为了解决身边的威胁,清政府不得不派出僧格林沁,前往山东剿捻。

在剿捻初期,僧格林沁凭着自己丰富的作战经验,率领蒙古骑兵联合五省兵力,多次击败捻军。捻军部队在几年内,被招降和打散近三十万人。

不过,尽管捻军损失惨重,但他们同样给清朝官兵造成了巨大损伤。僧格林沁的剿捻之路,显然不会走得太舒坦。

随后几年中,僧格林沁一直在卖力地剿捻。在同捻军作战的几年间,僧格林沁抓住了捻军盟主张乐行,将他凌迟处死。

不过,捻军的势头,却并未因盟主的死亡而减弱。他们在逆境之中展现出了足够的韧性,这让僧格林沁颇为郁闷。

到了1865年,由于捻军问题迟迟无法解决,清廷决定派刚刚平定了南方太平天国运动的曾国藩北上,协助僧格林沁共同剿捻。

由于进展不顺,朝廷派出一个汉人将领来指手画脚,这让贵族出生的僧格林沁,心里颇为郁闷。

(曾国藩)

为了避免遭受耻辱,僧格林沁决定加快进度,想赶在曾国藩赶来之前,将捻军彻底剿灭。

在与捻军几次交手后,僧格林沁的急躁情绪,逐渐被曹州统领捻军的张宗禹成功发现。这位张宗禹,却正是张乐行的侄子。他对张乐行的死,一直耿耿于怀,对僧格林沁,更是恨之入骨。因此,张宗禹利用僧格林沁急于求成的心理,巧妙地设下了圈套,最终成功将僧格林沁的部队完全包围。

在遭到捻军几波不要命的冲击后,僧格林沁决定,亲自率领部队发起一次绝命突围。不过,遗憾的是,僧格林沁的随身亲信,在突围过程中几乎全军覆没。而僧格林沁本人,也在突围到吴家店一带时,由于伤情严重,只能潜伏到麦田之中。

张宗禹赶来之后,便下令部队开始了大范围的地毯式搜索,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最终,年仅16岁的捻军将士张皮绠,在麦田中发现了一名身穿黄马褂的清军将领。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更何况还是一只受伤的老虎。张皮绠飞奔上前,一刀便结果了那人的性命。随后,张皮绠将清将的帽、珠、花翎穿戴在身上,回到军中复命。经过确认,那名清将正是僧格林沁。


张生全精彩历史


僧格林沁是蒙古贵族出生,喜好军事,在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都被称为旗营第一将领,“国之柱石”。

天京之战结束后,湘军奉命移师安徽、河南,会同僧格林沁剿杀捻军。僧格林沁极端要强,认为朝廷此举大损自己威名,深受刺激,因此急于单独剿灭捻军,好独占功劳。在这样的心态下,僧格林沁的行动变得匆忙、盲目起来。

《孙子兵法》里说,为将有五忌: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

此刻的僧格林沁,已经犯了其中必死、忿速两忌。

这时捻军首领张宗禹率领部众撤退到河南郑州,在当地与僧格林沁打了一仗,急躁的僧王出师不利,幸亏有勇将陈国瑞及时支援,才得以反败为胜。

僧格林沁手下统帅着十几万大军,人数和战斗力都大大强于捻军。但捻军都是马队,也就是骑兵,在机动力上比大军团作战的清军灵活不少,僧王急于收工,常常率领手下最精锐的数千本族骑兵,撵着捻军穷追不舍。

半年功夫,把捻军从河南确山撵到开封、归德,又进入山东,经过济宁、沂州,又绕回曹州,却始终无法撵上,反而因为轻敌冒进,屡次中伏,惹得僧格林沁更加气愤。

捻军甚至表示,如果官军稍稍放松,他们能喘上口气,就可以说服部众投降,但僧格林沁并不接受,最终,在曹州同捻军打了最后一仗。

捻军被僧格林沁追杀了半年多,已近乎穷途末路,本来僧王有十多万人,经过长途奔袭,步兵都被远远抛在后面,跟随在身边的只有几千骑兵,人数反而比捻军少了许多,加上捻军是困兽之斗,战斗力得以爆发,交战之下,清军失利,退入一座空堡,被捻军重重包围。

捻军在堡外挖掘堑壕,一旦完成,被围清军便再无出路,只有投降或死亡。僧王手下将领发现形势不妙,要求僧王连夜突围,以求生路。

僧格林沁当时已心力交瘁,全靠酒来支撑,他同意突围,在当夜二更时分,喝得醉醺醺,带着手下冲出堡来。突围前,他找了个投降的当地捻军头目作为向导带路,谁知此人已与外面捻军有了勾结,将清军带出堡后,调转马头,带着自己手下一百来人,直冲清军,外围的捻军乘机进击,两军在黑暗中一场混战,杀到天亮,各自收军,对于夜晚的损失,都是一笔糊涂账。

清军聚拢,独独不见了僧格林沁,众人四处远远寻找,却发现远处有个捻军头戴三眼花翎从圩上得意洋洋地经过。当时战场交战人数不下十万,这么多人里,却只有一支三眼花翎,那就是僧格林沁头上那支,现在竟然戴在了捻军头上,那么僧王便多半是阵亡了。

提督陈国瑞感念僧格林沁的知遇之恩,召集了几百敢死队,杀退了一大股捻军,杀出一条血路,终于找到了僧格林沁尸体。他死在吴家店的一处麦田里,身上有八处伤口,随身的马童与他一起被杀。一代名将阵亡,令清政府大为震惊,同治皇帝“震悼、缀朝三日”、“京师惊疑”。

僧格林沁虽然是蒙古旗人,但一生军旅,并没有与百姓为难,相反颇为爱护百姓、善待士卒,还曾数次尽力抵抗联军入侵,他的阵亡,是清政府一大损失,西北多隆阿已在上一年战死在陕西,现在僧格林沁一死,从此旗人再无能够领军的宿将,剿捻的任务,也只能落到曾国藩、李鸿章头上去了。


小院之观


(以下是我在2018年过年期间写的一篇文章中节选的一个章节,描述的正好是僧格林沁与捻军战斗并身死的全过程。希望能详细回答这个问题。)

1860年(咸丰十年)9月,直隶、山东及河间府一带捻军四起,并渐渐壮大。

《北京条约》签订后,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英法军队撤走,清政府终于腾出手来、准备专心扑灭国内的农民起义。

但是太平天国在南方势力强大,捻军又开始在北方作乱,清军战线太长,兵力实在调整不过来。

在这种形势下,清廷又想到了僧格林沁与他的蒙古铁骑,决定恢复僧格林沁的王爵,命其率一万清军赴山东与捻军作战。

同治元年(1862年),清廷将僧格林沁的亲王爵位“博多勒噶台”赏还,不久复诏“世袭罔替”。

朝廷授权僧格林沁全权统筹直、鲁、豫、鄂、皖五省兵马。相当于华北、华中地区的“兵马大元帅”。

僧格林沁率领上述蒙汉军队,多次打败捻军,在鄂东霍山黑石渡收降捻军十几万人,并打散十几万人。

1863年3月,僧格林沁攻下捻军发源地——安徽亳州雉河集,俘虏捻军盟主张洛行,随后将其凌迟处死。

在这个过程中,清军同样损失惨重,僧格林沁此时已经50多岁,一路非常疲惫。

1864年7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国内农民起义的形势急转直下。僧格林沁也不断发力,开始对捻军穷追猛打。

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僧格林沁率领清军尾随捻军,穷追不舍,从豫西、豫中、豫东、豫南,一直追到山东,行程数千里。清军被拖得筋疲力尽,兵将怨声载道。

部将建议调整战术,遭到他严厉拒绝。

他对败退的将领予以处决,并借此杀鸡儆猴。

僧格林沁认为成功在即,应一鼓作气,歼灭所有捻军。因此,他传令继续追击。

1865年4月初,捻军进入山东,进抵曲阜。僧格林沁率领部队在后面紧追不舍。

捻军边打边退,拖着清军的鼻子走。

5月,捻军进入黄河水套地区,隐蔽在这里的各地起义失散人员纷纷参军,使捻军人数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到数万人。

随后,捻军转移到菏泽西北一个叫做高楼寨的地方,等待清军的到来。

而这时僧格林沁率领的清军,早已经被拖得极度疲惫。

僧格林沁本人也因为几十天不离马鞍,双手无力,困得连马缰绳都拿不住!

无奈之下,僧格林沁命令手下兵士:用布条将马缰绳拴在他的肩上。他竟这样驾驭马匹!

就这样,在5月17日,僧格林沁率领清军追至高楼寨南面的解元集地区。

部将陈国瑞再次告诫他说:捻军吸收了很多菏泽本地人,此地习武成风,民风彪悍,一定要小心。

僧格林沁却不以为然,竟然说:除了阎王爷,我谁都不怕!

捻军派出少数部队迎战,诱使僧格林沁所部向高楼寨地区深入。

18日中午,僧格林沁所部进入高楼寨,遭到捻军埋伏,清军被击溃,僧格林沁只得率领残部败走,遭到捻军团团围困。插翅难飞!

乱军之中,僧格林沁率部突围。在一片麦田里,捻军展开地毯式的搜索……

当时捻军中有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张皮绠),他发现了麦田中满身是血、已经极度疲惫的僧格林沁,于是手起刀落……

一世勇猛而谋略不足的僧王,就此永别这晚清的乱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