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模式下的平臺生態建設,是目前市面上無論從SaaS切入再建PaaS,還是以PaaS切入,接入ISV以項目制推進應用的企業最終的宿命,機會皆可見,但挑戰亦可觀。
一、什麼是平臺生態
生態,原始含義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係。——百度百科
“ToB、SaaS”都是互聯網專有名詞,指代“互聯網企業服務”,因此如果在互聯網企業服務這個領範疇內,從“生態”本意上來推演,那麼“平臺生態”應該可以解釋為“洞察不同垂直領域企業服務廠商的生存狀態,並提供適合他們健壯發展、促進他們之間相互連接的環境的能力的載體和媒介。”
基於以上概念分析,構成ToB SaaS平臺生態的元素有以下幾點:
- 需求方:企業服務廠商,即為平臺的ISV夥伴;
- 供給方:平臺生態提供方;
- 平臺供給:平臺產品——供ISV快速搭建企業服務產品的服務的能力載體;
- 平臺產品終端消費者:企業客戶,即為ISV所服務的最終企業客戶。
平臺生態的本質是載體和媒介,而這種載體和媒介在企業服務領域將被抽象成一種產品形態,以平臺產品的形式提供ISV所需要的能力和服務。
下文會以市面上一些廠商為例,來講一下目前市面上的產品現狀。
二、平臺生態能夠解決那些問題
SaaS領域為什麼會出現“平臺生態”的概念,平臺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
我們從上文中提到的平臺產品終端消費者來看,對於企業客戶的核心痛點屬於老生常談的問題:
- 業務複雜性高,定製化難;
- 系統信息孤島,數據集成複雜。
本質根源在於某一垂類的SaaS廠商並不能全場景覆蓋企業的全部業務需求,且SaaS的標準化程度越高,對不同行業特定化的支持就越低。大部分SaaS廠商為了解決定製化的問題,都同步推出了PaaS平臺,希望能夠搭建以某個垂類SaaS產品(如OA、ERP、CRM)為切入的生態平臺,通過ISV合作共贏的方式滿足企業客戶多樣的需求,搭建平臺生態,以實現客戶需求快速定製和全業務數據打通的需求。
三、國內外平臺生態起源和發展
1. 起源和發展
1999年salesforce公司最早提出SaaS概念。在這之前,企業服務軟件以SAP、Oracle為首的均為本地化部署,項目實施定製,客單價高,實施要求高,只有中大型企業才有實力採買。
1999年3月,salesforce公司提出SaaS的概念,以服務中小型企業CRM產品切入市場,主打No software理念,統一部署運維,產品開箱即用。由於成本低廉,迅速佔領中小型企業市場。
隨著雲計算的發展,CRM業務天花板顯而易見。為了能夠滿足企業更多的業務需求,2008年,Salesforce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可以在統一架構上部署應用的PaaS平臺——Force.com,建立SaaS平臺生態,成為ToB SaaS領域最為成功的先導。
2009年,隨著互聯網技術在國內的迅速發展,移動互聯網崛起。ToB產品移動化為很多中國ToB創業者提供了良好的市場契機,以OA、CRM、HR SaaS領域居多。
如今10年過去,由於ToB領域業務複雜,產品前期投入巨大,盈利週期長。且前10年,資本更青睞於ToC領域,所以ToB SaaS在國內仍為出現像salesforce一樣的頭部企業,但也有不少企業發展良好,潛力巨大。
當前,流量紅利消退,ToC市場飽和,資本將更多的目光投入到ToB領域,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大廠也傾向於藉助雲計算力量將自己的業務版圖向ToB領域拓展,企圖建立自己的平臺生態。
- 阿里:阿里雲,以“釘釘”這款OA產品切入,引入第三方ToB SaaS企業,建立以釘釘為核心的應用市場生態。
- 騰訊:騰訊雲,緊跟阿里步伐,以“企業微信”切入,以同樣的模式,構建以企業為核心的應用市場生態。
- 百度:百度雲,開放百度搜索平臺沉澱的大數據能力,開發了一款名為“愛番番”的CRM產品,商業意圖顯而易見。
- 華為:華為雲,今年推出一款名為“Welink”的類釘釘的OA產品,建立以該產品為核心的平臺。
- 今日頭條:以文檔協同、即時消息切入的名為“飛書”的ToB產品,建立平臺,引入第三方合作伙伴。
以上,各大廠在ToB的產品佈局,可見SaaS平臺生態未來幾年在中國的發展勢頭,其餘以其他方向如CRM、HR等方式切入,意圖構建PaaS平臺,以類salesforce的方式推進的ToB企業也不勝枚舉,在此不多做贅述。
2. 當前各大廠商ToB平臺生態建設的切入方式和問題
為什麼大家做平臺的切入都是OA?
1)企業都用,容易獲客
熟悉B端產品的讀者都知道,OA的核心功能主要包括幾大塊,即時溝通(IM)、日常辦公審批(出差、報銷、用章等)、考勤、任務、文檔管理等。
這些基礎功能,因為和企業所從事的業務領域並無直接關係,只是員工日常協作、管理最基礎的工具。因此無論企業大小,無論員工角色都需要使用,導致OA產品需求量大。
2)場景簡單,產品功能標準化程度高,容易實現
因為OA產品和企業所從事的業務領域並無關係,主要用於員工日常協作,因此業務屬性不強,並不會由於企業規模、企業的行業、業務屬性的差異而產生較大的異同需求,所以產品功能標準化程度較高。
從產品實現角度來講,需求私有化程度低,實現難度較低。
但是,OA產品能力對於合作伙伴(ISV)和終端企業用戶是否是建立生態平臺強有力的抓手?
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OA因其獨立於企業私有業務之外,產品標準化程度高,這意味著產品的可替代性較高,企業續費容易受各種其他外在因素干擾;OA產品容易實現也就意味著競爭壁壘不強,各大廠商都在做,理由不必再論證。
那麼,如果想要建設平臺生態,平臺的抓手到底是什麼?
四、ToB SaaS模式下,平臺生態建設的有力抓手到底什麼?
要想論證平臺的抓手是什麼,就需要追溯到前文中提到的終端企業用戶當前信息化過程中面臨的最核心的問題是什麼;只有能夠解決這些核心問題,平臺才有其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1. 業務複雜性高,定製化難
對於一家業務管理規範的企業而言,對於信息系統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某一類垂直領域的SaaS產品,不可能全面覆蓋企業的需求。
因此,平臺的核心目標是,通過建立平臺生態能力,引入其他第三方合作伙伴,從各個方向滿足企業的需求,比如OA、CRM、ERP、HR、WMS等等。
那麼平臺提供什麼有力抓手才能吸引第三方應用服務商入駐平臺?
以下從幾個方面進行闡述:
- 適配不同應用的前臺組件庫:在一致的交互體驗框架內,提供多樣的前臺佈局、組件能力,減少前端開發量,實現不同應用前臺交互的快速定製;
- 業務邏輯私有化處理能力:在平臺統一的技術框架內,支持不同應用業務私有化邏輯的快速實現。
- 平臺通用能力:提供統一的平臺通用能力,能夠低代碼、甚至零代碼快速定製業務需求。
2. 系統信息孤島,數據集成複雜
上文中提到的平臺能力,僅僅解決了單一應用內的快速定製問題。但事實上,企業目前最最最核心的痛點是不同應用間數據集成難度大、成本高。
那麼,構建平臺生態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應用間的數據連接能力。
如果不解決應用間的數據連接能力,像目前釘釘等平臺僅僅是將不同應用入口集成在釘釘的市場應用中,不同應用只是依託釘釘作為統一的登錄入口,這並不能解決不同應用間數據連接;那和單應用沒什麼區別,這不是本質上的連接。
要實現應用間的數據連接,這對平臺底層數據架構是一項大的挑戰。不同的應用,所解決的業務場景差異較大,數據結構複雜。
這就需要平臺建立統一的數據結構標準,既能保證應用內私有數據的特殊性,又要保證應用間數據連通性和安全性。從目前市面上的平臺產品看,這個問題將是困擾平臺發展最為核心的問題。
綜上,SaaS模式下的平臺生態建設,是目前市面上無論從SaaS切入再建PaaS,還是以PaaS切入,接入ISV以項目制推進應用的企業最終的宿命,機會皆可見,但挑戰亦可觀。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閱讀更多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