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有人說「在鴉片戰爭中,清軍最害怕英軍的火箭炮」?

第一軍情


在鴉片戰爭中英軍最厲害的也就是火炮和火箭了,清兵也有火炮,採用的是康熙年間加農炮,西方在18世紀內火炮並沒有得到很大發展,所以清英的火炮裝置及原理並沒有太大差別,但是質量上有不少差別。

首先是鐵質不同,英國經歷了工業革命時代,冶鐵技術得到很大發展,火炮的鑄造原料好,而清兵火炮製造粗糙,雜質多。戰爭中炮管多有炸裂。

鑄造工藝不同,英軍採用了鐵模鑄造工藝,炮膛切削光滑。清兵採用泥模,炮管粗糙,降低了射擊準度。

清軍的火炮沒有炮架和瞄準器或者不完善,不像英軍那樣各種調節射擊角度,限制了射擊範圍。

清軍炮彈種類少,質量差,只有實心彈。而英軍有散彈,實心彈,爆破彈。

再來說說火箭了,中國早在宋朝時期就發明了火箭武器,只是還沒有成熟,沒有大量投入戰爭中,到了明清時代,火箭得到很大發展,花樣百出。明朝戚繼光抗倭時期發明了“三飛箭”明軍炮營中配備了4000支火箭,在《武備至》中都有詳細講解。到了清朝設立火器營,進行操練,後期改為火箭營,與明朝的火箭大同小異,沒有多少差別。

到了17世紀歐洲的軍事實力超過了東方,歐洲軍隊尤其法國軍隊,改良了炮兵理論和戰術,標準化炮兵作業開始問世,身管火炮得到很大發展。到了18世紀,歐洲人認識到集束火箭炮在戰場上發揮了巨大作用。

1799年,英軍征服印度邁索爾戰爭中,發現了當地軍隊使用一種集束火箭具有很大威力和射程,於是將其帶回國內,1805年英國皇家炮兵實驗室對印度邁索爾火箭進行改良,採用黑火藥作為推動劑,製造了世界上第一隻實用型野戰火箭。被命名為康格里夫火箭,重15公斤,長1米,口徑100毫米,射程達1800米,改良後的射程3500米。後來將裝備配備給了海軍,後來又配備給了陸軍騎兵炮部隊,組成了獨立的火箭炮連,1840年英軍依靠這火箭跑部隊,攻城略地。打得清軍苦不堪言。

所以綜合看來清軍的武器裝備與英軍比較落後很多,更重要的是軍事制度和戰略技術的差距。清軍的軍隊編制和作戰計劃都落後於中世紀時期。

歡迎大家在評論中發表自己的見解,我是小海,記得關注我哦!


小海說說


這種說法並不準確,因為當時清軍最懼怕的還是英軍艦炮齊射的開花炮彈

。晚清啟蒙學者魏源在所著《海國圖志·籌海篇》曾指出,英軍發射的“炸炮”能將清軍自以為堅固的炮臺“炸裂四出、迸射數丈”,從而引發清軍士兵“擾亂眾潰”

至於侵華英軍裝備的康格里夫火箭殺傷威力並不大,從鴉片戰爭中的實際效能來看這種武器主要用於對付清軍騎兵和充當“燃燒彈”,用其打陣地戰則效果微乎其微

西方對康格里夫火箭的殺傷力做過專門研究,發現殺傷係數最高僅為359,與火炮發射的霰彈、葡萄彈、爆破彈(殺傷係數動輒1.25萬)相差甚遠

更何況,康格里夫火箭還存在一系列重大缺陷,比如散佈面積大、命中精度低、性能不夠穩定,因此早在拿破崙戰爭結束後不久的1816年,英

國陸軍就率先撤銷了原有編制序列序列中的火箭團。

不過,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英軍之所以仍採用火箭作戰,主要是看中前者射速高(每分鐘6發)、射程遠(可達3.2公里,是同時代身管火炮的2倍)

的優點,而並非讚賞其殺傷力。

當時英軍攻打清軍炮臺的戰術,多以艦炮掩護陸戰隊搶灘進攻,先用猛烈炮火重創清軍,再採取側翼迂迴包抄戰法將堅守陣地的清軍殘部消滅或逐走,

整個過程中康格里夫火箭只是起到輔助作用而已。

史載,清軍起初遭遇英軍發射的“漫天火箭”確實有點害怕(清軍也有類似裝備,只不過性能更落後),後來發現威力一般也不算致命,但還是很討厭這種武器,因為容易“引火上身”

尤其是駐守炮臺的清軍,火藥管理也不嚴謹,敵方火箭撒個“滿天星”就可能引發爆炸事故,但這與英軍大口徑重型艦炮和單兵火槍給他們造成的巨大心理陰影顯然不可同日而語。


網言軍事


一般都認為,兩次鴉片戰爭失敗都是清軍武器落後造成的,實際上在戰鬥中清軍無懼英軍的艦炮和排槍,而害怕跟英軍拼刺刀,當然還有一樣是英軍的火箭炮。火箭炮這玩意其實是宋朝搗鼓出來的,但實用效果不咋地,到了明清之際,花樣百出。戚繼光在浙江沿海抗倭的時候,就用的十分趁手,打的鬼子是哭爹喊娘。當時明軍就給火箭炮取名為一窩蜂,火龍出水等。

到了清朝之後,還專門設立了火器營和火箭營,跟明代的差不多,但沒有多大進步。但是火箭炮這玩意到了歐洲人手裡就發揚廣大了。1805年英國人採用新型顆粒黑火藥我推進劑,製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實用型的野戰火箭炮,取名為康格里夫火箭。這種火箭長1米,口徑100毫米,射程可達1800米,該火箭炮在英軍攻打墨西哥,法國時候表現非常出色,讓對手見識了什麼叫做真正的彈雨。

1841年10月,英軍攻陷中國的鎮海和寧波,就使用了火箭彈,當時清軍形容其為“火箭如雨,處處延燒”,而且在八里橋之戰中,英軍就用火箭炮直接摧毀了清軍的士氣,使得後者膽戰心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