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鴉片戰爭期間,為何80萬清軍無法打敗約4000英軍?

壹號菠菜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兵力沒有那麼懸殊。

第一次鴉片戰爭,英軍一共使用了1萬多軍隊,滿清則使用了20萬,兵力差距是1:10。

然而,為什麼滿清被打的滿頭包呢?

原因如下:

第一,制海權完全喪失。

大家注意,英軍的進攻路線大體是以海軍支撐,圍繞著水路進行的。

而當時中英的海軍相差太遠。

英國海軍經過幾百年的磨練,無論各方面都遠遠強於滿清海軍。

嚴格說來,滿清並沒有真正的海軍,所謂的水師只是用來近海緝私和對付海盜。

他們相對於商船或者大型漁船,只是加裝了一些武器而已。

以火炮威力,滿清軍艦搭載火炮數量少,且性能差,很多軍艦什麼沒有火炮,只有大口徑的火繩槍。

所以在英軍裝備數十門火炮的戰艦面前,滿清水師根本不堪一擊。

由於制海權的喪失,英軍可以肆意在中國沿海航行,隨便佔據島嶼和沿海港口,滿清根本沒有好辦法。

第二,軍隊戰鬥力的差異。

其實第一次鴉片戰爭,雙方就陸軍武器來說差別並不算很大,至少沒有代差。

滿清的弓箭手相對英國火槍手,沒有太大的劣勢。火槍雖然射程遠,威力較大,但弓箭射速高,還可以不受複雜天氣的影響。

就火炮來說,英國陸軍火炮和滿清火炮機構上是比較接近的,頂多射程和精度較高,但射速都很慢。

然而,英軍是久經戰爭磨練的成熟部隊,直到怎麼將手中武器發揮最大威力,有著完整的戰術。

相反,滿清的綠營兵、八旗兵訓練奇差,甚至非常業餘。以八旗兵為例,很多人射箭射固定的靶子,也能10發全不中。這種部隊,根本沒有辦法打仗。

他們的戰鬥力甚至不如三元里的中國民眾,不能和英軍正面對抗。

第三,戰鬥意志差距巨大。

清軍基本沒有想拼命的。

大家注意,清軍總數有20萬,然而清軍死亡3000人,受傷4000人,總數才7000多人,傷亡率還不到百分之四。

然而,清軍基本每戰必敗。

這說明什麼?

清軍基本就是一觸即潰,死傷的幾乎都是開始接觸時候的死傷,隨後官兵就撒丫子跑了。

當時清軍很多部隊仍然裝備百分之五十的冷兵器,比如長矛之內,原則上如果近距離肉搏相對英軍的刺刀有很大優勢。

然而,整個第一次鴉片戰爭,很少有肉搏的戰鬥。

搞笑的是,肉搏刺刀衝鋒,竟然成為英軍的殺手鐧。英軍往往挺著刺刀攻擊滿清炮臺,滿清總是一鬨而散。

其實,清軍已經非常腐敗。

八旗兵由於國家供養,養尊處優,吃喝玩樂,沒有人願意拼命。


綠營兵待遇奇差,平時還需要打臨工養家,不訓練不聽命令,也不願意莫名送命。

其實,在對太平天國的戰鬥中,八旗兵數千人曾經被區區幾個太平軍殺得潰逃的。

一群混日子的烏合之眾,即便有800萬也是不堪一擊。


薩沙


落後就要捱打嗎?

讀中國近代史給人的感覺就是窩囊憋氣,大清朝除了割地賠款好像就沒有別的事。在大家看來,大清朝政治腐敗,科技落後,財政拮据,軍備廢弛,武器低劣,總而言之一句話,落後就要捱打!

大清朝真的是因為落後才捱打失敗的嗎?

鴉片戰爭,大清有八十萬大軍卻打不過幾千人的英軍。

當時清朝國民生產總值是英國的6倍,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常備軍,有八旗兵約20萬,綠營兵約60萬,總兵力達80萬。英國的正規軍約14萬,加上擔負內衛任務的國民軍 6萬,總兵力僅僅20萬。

1840年6月,英軍艦船47艘、陸軍4000人在海軍少將懿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率領下,氣勢洶洶來到中國,鴉片戰爭開始。

據統計,鴉片戰爭,英國出兵增加到接近兩萬人,其中陣亡七十一人,負傷四百餘人,病亡兩千餘人,事故死亡一百三十人,大清共出兵十萬人,其中,死亡三千一百人,負傷四千餘人。

英軍因為瘟疫死了2千人,打仗死得不過71人。清朝死了1個總督2個提督7個總兵,丟盔棄甲潰不成軍。

英軍離北京還有千里之遙,大清就匆匆忙忙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大清的失敗,一般人都認為是大清的落後導致的。英國是工業化國家,是世界強國,武器先進軍事發達。大清是農業國家,原始落後,不堪一擊。

實際上,英軍與清朝軍隊的武器裝備雖然是有差距,但還沒有到天壤之別!英軍裝備了大量的滑膛槍,戰鬥力受到很多限制的。1815年滑鐵盧之戰,一個陸軍中將就給拿破崙建議,趁早別用那滑膛槍了,還不比弓箭有效。

清朝落後,有阿富汗落後嗎?有埃塞俄比亞落後嗎?

在鴉片戰爭之前,1839年,英國侵略阿富汗,阿富汗人民揭竿而起,展開抗英游擊戰爭。英國人驚呼“阿富汗全國居民都拿起武器反對我們了”,英軍及隨行人員和家屬1.6萬人,在撤退沿途遭到起義軍的伏擊,最後只有一名身負重傷的軍醫跑回去報告了英軍全軍覆沒的消息。

阿富汗的抵抗讓阿富汗變成了英國人的墳墓。

埃塞俄比亞,一個非洲國家,世界列強意大利卻被拿著石頭大刀長矛的非洲人打敗。 1894年,埃塞俄比亞國王孟尼利克二世,號召軍民抵抗意大利的侵略。經過兩年軍民奮戰,打敗意軍侵略,迫使其在和約上簽字,承認埃塞俄比亞是獨立的國家。

落後就要捱打嗎?

阿富汗、埃塞俄比亞的戰鬥歷史告訴我們,不一定。

大清朝的屈辱歷史告訴我們,沒有骨頭一定捱打。

大清朝的國力比起阿富汗、埃塞俄比亞不知要強多少倍。吃起鴉片來大清的貴族官僚個個精神煥發,打起仗來跑得比誰都快。寧波、餘姚、慈溪、奉化、上海等地,竟不戰自棄。

大清朝最缺的不是武器裝備,而是戰鬥意志和抗戰精神。一個腐敗無能的政府,失敗是必然的。

《清史稿》說:遠人貿易,構釁興戎。其視前代戎狄之患,蓋不侔矣。當事大臣先之以操切,繼之以畏葸,遂遺宵旰之憂。所謂有君而無臣,能將順而不能匡救。國步之瀕,肇端於此。嗚呼,悕矣!

“有君無臣”,實際上是無君無臣,這道光帝就會穿補丁衣服,治國理政毫無作為;大臣們除了林則徐等少數精英,大多數就是渾渾噩噩尸位素餐。

鴉片之禍,外因是英國人帶來的,內因是大清的貴族官僚推波助瀾牟取暴利。在當時打著總督、將軍旗號的兵船公然四處運送鴉片,王公大臣將軍督撫,販賣大煙爭先恐後。指望這些人能打勝仗嗎?

無論是道光還是大臣,禁菸與反禁菸、戰與和的問題上,他們始終搖擺不定,在整個戰爭中,首鼠兩端,舉足無措。人們沉浸在天朝大國的夢幻中不能自拔,對世界的無知和愚昧的自大,面對對洋槍洋炮又不知所措,最後是苟且偷安是上策。

《南京條約》的簽訂,居然被清朝冠以“萬年和約”的“美譽”,麻木不仁到什麼程度,林則徐輯錄京中來信而編的《軟塵私議》,其中一則描繪了戰後北京景象: “議和之後,都門仍復恬嬉,大有雨過忘雷之意。海疆之事,轉喉觸諱,絕口不提,即茶坊酒肆之中,亦大書‘免談時事’四字,儼然詩書偶語之禁。”

鴉片戰爭的失敗,讓清朝認識到洋人的厲害不過是武器而已,洋務運動的一大任務就是造槍造炮買槍買炮,幾十年努力買來一個亞洲第一的北洋海軍,陸軍光買德國的克虜伯大炮就上千門。洋務運動同治中興,大清朝在西方眼裡還是一個大國。大清朝的北洋海軍到日本耀武揚威,把日本恨得眼睛冒火又無可奈何,為買軍艦日本天皇也要捐款。

可是甲午戰爭,小日本打碎了大清朝的強國夢。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清朝的武器裝備真是鳥槍換炮,但是清朝的腐敗無能是一點變化沒有,看見洋人腿就發軟,割地賠款就是大清朝的主旋律。

鴉片戰爭,老百姓基本上是看客。揚威將軍奕經在浙江組織戰事時,給道光皇帝的摺子中說到處都是漢奸, “每逢打仗之際,百姓男婦,毫無畏懼,從旁指點嬉笑,競不知是何肺腑?”道光硃批曰:“憤恨何堪,筆難宣述!”

《經典影像背後的晚清社會》這本書中如此描述,“實際上三元里抗英只是這次戰爭中很零星的群體性抵抗事件,而在當時,更多的中國民眾則選擇看熱鬧,或者與英國人做買賣,或者充當嚮導。據記載,當英軍剛剛登陸後,就有許多當地民眾聞風而來,向洋人兜售蔬菜、牲畜和糧食。而當英軍艦隊在珠江和清軍作戰時,居然有成千上萬的民眾興高采烈地站在遠處觀戰,就好像過端午節看龍舟比賽一樣!另據朝廷的統計,在此次戰爭中竟抓獲了1200名幫助英軍的漢奸。”

不能怨當時老百姓愚昧無知,因為大清三百年需要的就是奴才。國不知有民,民則不知有國。老百姓只知道有朝廷不只有國家,只知有皇帝不只有民族。在老百姓眼裡,侵略者來了是朝廷的事情,和老百姓無關。

梁啟超說得很明白:“長期殘忍地壓制人民,使人民變成奴才,讓人民的脊樑已經彎曲,而在面臨外敵入侵、大亂當頭之際,又指望人民在自已面前仍彎著腰當奴才,而在外敵面前直起腰來反抗,這不是白日做夢是什麼?”

大清朝專制愚昧,內戰內行,外戰外行。對百姓專橫跋扈,對洋人卑躬屈膝。什麼都不缺,就是缺骨頭。

落後就要捱打嗎?

同樣面對日本的侵略,為什麼甲午戰爭喪權辱國,抗日戰爭最終勝利?

面對強大的日本工業實力和武器裝備,中國不再是那個唯唯諾諾的大清朝,而是不屈不撓的戰鬥到底,決不投降。因為是全民抗戰,國家覺醒了,民族覺醒了。

抗美援朝,面對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挑釁,小米加步槍的中國人不含糊, 敢於鬥爭,善於鬥爭。正如毛澤東所言,“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辦的。”

馬基雅維利說得好:“造就最強大國家的首要條件不在於造槍炮,而在於能夠造就其國民的堅定信仰。”

大清朝直到滅亡也不明白這個道理。


非常道畢延河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軍隊數量對比:當時清軍的總兵力大約在80萬左右(包括八旗、綠營兵)。鴉片戰爭中

調集並先後投入戰爭的大約在10萬左右,而英軍最初派出大約海陸軍7000多人,後來增

至最高達2萬人。

如果簡單由數字上看,中方佔絕對優勢。但在具體的戰役中,這種兵力上的優勢卻未能

顯現。

英方船堅炮利的優勢使其牢牢的掌握著制海權,也使其掌握著進攻的主動權。為了防禦

英軍可能的入侵,清政府在從盛京到廣東的七個省、幾十個海口都得到處設防,分到每

個重鎮上駐守的部隊也不過4000-10000。

如此分兵,自然在每一處都難以集合優勢兵力,所以在中英間的多次戰役中,清軍能投

入的兵力往往與英軍相當甚至還處於劣勢。

當時的清朝交通不便,調兵速度的緩慢更加重了中方的困境。

從《天朝的崩潰中》舉了兩個例子說明雙方在這一方面的巨大差距。

其一:1841年10月26日,道光帝調四川建昌、松潘兩鎮中精兵兩千名前往浙江征剿。

但是部隊直到1842年2月才風塵僕僕趕至前線,3月10日參加進攻寧波的戰鬥。

而英軍於1841年10月10日攻佔寧波,此時已休整近半年。比較中英雙方,英軍以逸待

勞,誰優誰劣,一目瞭然。

其二:1841年4月16日,浙東反攻失敗後,道光根據前方主帥奕經的請求,調廣西兵

1000名增援浙江。6月29日,該部的前半部550人到達目的地,後半部450名尚在途中。

而英軍此時已放棄寧波,攻陷乍浦、吳淞等地,正向長江進發。奕經連忙將該部再派往

江蘇,一直到戰爭結束,該部未參加任何戰鬥。

武器上的對比:鴉片戰爭時期,清軍使用的火器主要不是中國自主發明研製的,而是仿造明朝引進的“佛郎機”、“鳥銃”、“紅衣大炮”等西方火器樣式製作的。就形制樣式而言這種老式的武器與英軍相比整整落後了200餘年。

中英海軍對比:根據記錄,最初參戰的英國皇家艦隊共包括軍艦16艘,運輸艦28艘,武

裝汽船4艘,載炮540門,艦隊的總人數包括海軍陸戰隊在內約12000人左右。

在戰爭過程中還有部分船隻加入用以替換在戰爭中因受損的船隻。清軍的水師當時主要

有福建水師和廣東水師兩支,其任務並不時出洋作戰,而是近海防禦,守衛海岸。

當時清軍戰艦的噸位小,火力差,不能與英軍的軍艦相抗衡。而且英軍艦隊是多年來一

直“風裡來浪裡去”練就出來的,幾次大的海戰造就了一支無往不勝的無敵艦隊!

但清軍艦隊從清建立初始,沒經過大型的海戰,經驗欠缺,造船工藝也大大不如英國,

水兵的訓練程度也不如英軍。

鴉片戰爭前福建水師共有艦船242艘,在營駕駛者118艘,在航率僅為48.8%,如此大的

差距使得清軍不敢出海迎戰,所以只能放棄海上交鋒,從而喪失了主動權。

英軍以其強大的海軍在沿岸不斷進攻,而且暢行無阻,所以英軍掌握了戰事的主動權,

清軍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鴉片戰爭中清軍調動10萬人馬與7000餘英軍作戰,結果卻死了1個總督2個提督7個總兵

2個都統數千士兵(英軍損失百人上下,但主要是印度兵)這不能說清軍將士不夠拼命,

武器裝備是很成問題的!!

英軍是船堅炮利,攻佔沿海要塞的是船艦,用艦炮。英軍火炮的射程可達2000米,每分

鍾射速1-2發,而清軍火炮最遠不過1200米,且射速要慢得多。

上面也說到,英軍3艘戰艦是有74-78門炮的,5艘戰艦都是有22-48門炮的。但中國戰船一般只有一門中型炮,4-6門小型炮,且船上沒有裝甲艦首,沒有衝角保護。

難怪英國人嘲笑說:“這個廣大的帝國竟不能調遣一支較大的軍隊防守它境內最緊要的戰略地點,充分表現了這一個衰老而腐化透頂的政府的行政的荒唐。”英國人看問題倒是一針見血。


江水趣談


我想從武器和人員配備兩方面對為什麼80萬清軍無法打敗4000英軍進行闡釋。

第一,武器方面

一、火炮方面

1、鑄炮鐵質差。

工業革命使英國的冶煉技術改觀,鐵質大為提高,為鑄造高質量的火炮提供良好的原料。清朝的冶煉技術落後,爐溫低, 鐵水無法提純,含雜質多,鑄造出來的火炮十分粗糙,氣孔氣泡多,放炮時很容易炸裂,自傷射手。清軍針對此問題主要採用兩策。

一是加厚火炮的管壁,使清軍的火炮極為笨重,數千斤巨炮,威力反不如西方的小炮。

二是使用銅作為鑄炮材料。由於當時銅資源缺乏,銅炮十分罕見,視為利器。

此外,對於已經鑄成氣孔氣泡較多、容易炸裂的火炮, 清軍則減少火藥填量,這又降低了火炮的威力。

2、鑄炮工藝落後。

英國此時在鑄造上已採用鐵模等工藝,並使用鏜床對炮膛內部切削加工,使之更為光潔。清朝此時仍沿用落後的泥模工藝,鑄件毛糙,又未對炮膛進行深入的加工,致使炮彈射出後,彈道紊亂,降低了射擊精度。

英方此時因科學的進步,對火藥燃燒、彈道、初速度等方面已進行研究,火炮的各種尺寸比例和火門的設計,比較合理。而清方對火炮只是仿製,不懂得身管/口徑比例,以及火門位置在火藥燃燒中的實際意義,結果,許多火炮的比例不合。

3、炮彈種類少,質量差。

英軍此期使用的炮彈有實心彈、霰彈、 爆破彈等品種;而清軍只有效能最差的實心彈一種,且有彈體粗糙或彈徑偏小的缺陷。

二、鳥槍方面

1、鳥槍款式陳舊落後

清軍使用的鳥槍,其原型可追溯至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的葡萄牙火繩槍,此後幾經改良,成為主要單兵火器之一。

2、清軍鳥槍並無定期修造報廢更換制度 在一般情況下,鳥槍使用幾十年極為平常,更有甚者, 竟有使用166年尚未更換者。

3、趕製的鳥槍,質量低劣 由於鳥槍數量嚴重不足,在鴉片戰爭中,各地又紛紛趕製了一批, 配發作戰部隊。然而,這些趕製的火器,質量尤其低劣。

三、火藥方面

英國此時,已經處於工業革命中,其火藥生產已經是機械化生產。清軍制造的火藥,仍是按照明末的配方,以手工業作坊或工場生產。 手工業的生產方法,使清方無法提煉出高純度的硝和硫,藥料的雜質成分高;又無先進的粉碎、拌和、壓制、烘乾、磨光等工藝,只是靠舂碾,結果火藥的顆粒粗糙,大小不一,往往不能充分燃燒。

四、艦船方面

英國海軍為當時世界之最,擁有各類艦船400餘艘。其主要作戰軍艦仍為木製風帆動力,似與清軍同類,但相較之下,有下列特點:船上有兩桅或三桅,懸掛數十具風帆,能利用各種風向航行;軍艦較大,排水量從百餘噸至千餘噸;安炮較多,從10至120 門不等。此外,誕生於工業革命末期的蒸汽動力鐵殼明輪船,也於19世紀30年代起裝備海軍。

清軍的海軍,時稱“水師”,主要有兩支:一為福建水師,一為廣東 水師。其他沿海省份,亦有執行水師任務的鎮、協、營,如浙江的定海水師鎮,盛京的旅順水師營,等等。然清軍水師的任務卻非出洋作戰,而是近海巡緝,守衛海岸。“天朝”的水師並不以哪一國的艦隊為作戰對象,其對手僅僅是海盜。

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清朝水師算不上是一支正式的海軍,大體相當於海岸警衛隊。 從數量上講,清軍水師艦船也有數百艘之多;從種類上講,清軍戰船樣式亦達數十種;但是,其最基本的特點就是船小。清軍最大之戰船,其噸位尚不如英軍等外級軍艦,清軍安炮最多之戰船,其火炮數量也只相當於英軍安炮最少之軍艦。

第二,人員配備方面

在我們看來清朝在鴉片戰爭中處於兵力上的優勢, 就簡單的數字來看,這是事實。 當時清朝有八旗兵約20萬,綠營兵約60萬,總兵力達80萬。這是當時世界上一支最龐大的常備軍。

英國的兵力要小得多,正規軍約14萬,加上擔負內衛任務的國民軍 6萬,總兵力僅20萬。與清軍相比,大約是1:4。 中英兩國遠隔萬里,英軍自然不能全數派往中國。鴉片戰爭初期, 英國遠征軍的總兵力,以海陸軍合併計算,大約是7000人。與清軍相 比,大約是1:110。後英國遠征軍的兵力不斷增加,至戰爭結束時,大約有2萬人。與清軍相比,大約是1:40。

人們從這些數字中會很自然地得出結論:兵器上處於劣勢的清朝, 可以通過其在兵力上的優勢來彌補缺陷,再加上本土作戰,清軍以眾擊寡,以逸待勞,具有某些明顯的有利因素。

然而,上述結論僅僅是理論上的正確,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一、駐兵分散

當時的清軍,以綠營兵為主體。綠營中的營,沒有固定的編制,而是根據駐守地區是否衝要、執行任務繁簡程度而決定,人數 從200至1000餘名不等,長官亦分為參將、遊擊、都司、守備四級。營以下部隊沒有集中駐紮於一處營房的,而是數名、十數名、數十名、最多數百名分散在當時的市鎮要衝等地。

就近代的軍事原則而言,兵力分散意味著戰鬥力的削弱。我們不妨設想一下,一旦發生戰爭,要將這些分散的小部隊集中起來,又是何等不易。在實際操作中,全部集中是完全不可能的。 清朝是靠武力鎮壓而建立起來的高度中央集權的政權,軍隊是其支柱。

但是,當時清朝沒有警察,高度中央集權也不準建立地方性的內衛部隊;維持社會治安,保持政治秩序就成了清軍最重要最大量的日常任務,顛覆清朝的力量在內而不在外。這些決定了清軍的基本職責是防民為主,內衛為主的性質。 因此,軍隊的分散駐防有其合理性。

而英軍,則是艦隊集中作戰,每次集中的軍隊在局部反而比清軍要多,這樣的條件下,清軍焉有不敗之理?

二、調兵緩慢

受制於清軍的編制和任務,致使一省一次調兵僅一兩千人,但因道路狹窄和當地供給能力有限,一兩千軍隊亦不能集團開進, 須分成數“起”,每“起”200至300人。在河流通航的地區,援軍可以乘船,至其他地區,因車馬有限,絕大多數士兵只能靠兩條腿走路,其速度之慢,不難想見。 清軍調兵的大概速度:鄰省約30至40天,隔一二省約50天,隔三省約70天,隔四省約90 天以上。

三、軍隊腐敗渙散

1、吃空額

這種人人知詳的作弊方法,在當時與陋規一樣,幾乎是公開的。因為這是官官無不為之的陋習,也就形成了官官相護牢不可破的保護網,根本無法查處。 正因為如此,對吃空額的數量,似乎取決於官弁的貪婪程度和膽量大小。就一般而言,在各大城市,清軍因差役較多,官弁吃空額的數量較少,但吃空額的手段,卻花樣翻新。京師巡捕五營中的“署差”,即是其中的一種。為了應付操演巡視,官弁亦常僱人臨時頂替。

2、 剋扣兵餉

此亦軍官作弊的傳統手法。清軍士兵的糧餉,軍官根本不用任何名目,直接剋扣兵餉。 除此之外,軍營中的各項開支,也往往被軍官攤入兵餉。 前面已經提到,士兵的生活本已拮据,再加上此等剋扣,無疑雪上加霜。有清一代士兵鬧餉事件常有發生,正是對軍官種種盤剝的反抗。

3、貪贓枉法,禍害社會

上面提到的吃空額、克兵餉,只是在清朝的軍費上面打主意。但清朝軍費畢竟數量有限,許多人繼而將目光轉向社會,尋找發財機會。 而軍隊若取之社會,必然扮演與其職責相違相反的角色,它本是護法者,此時為了金錢而不惜枉法。這種行為往往是官兵聯手,花樣又層出不窮:浙江官弁出售兵缺,廣東綠營開賭收費,這些都顯得平常;福建水師的做法頗具創意,乾脆將戰船租賃給商人販貨運米,或租賃給來往臺灣的各項差使。

實際上,最主要又是最簡單的貪贓方式,是在執行公務時直接勒索和受賄。 前面已經提到,現代社會的警察職能,當時由清軍來承擔。看守監獄、協收糧款、巡查地面、捕押罪犯、緝拿走私……在他們的操作下, 皆成了來錢的營生。久而久之,又形成了監盜兩便的陋規,一面是交錢,一面是放行。

這樣的軍隊,面對一支當時號稱世界上最強海軍的英國艦隊,怎麼可能不失敗呢?


常棣tandy


因為英軍只為經濟利益,並不會動搖滿清對中國的統治。後來滿清死磕太平天國,國家元氣大傷,也沒有割地議和,因為太平天國動搖了滿清的統治。


明滅終有時


鴉片戰爭期間,清軍無法打敗約4000英軍主要原因如下:

吏治腐敗

鴉片戰爭時期大清王朝的吏治已經腐敗不堪。整個官僚集團賄賂公行,貪汙成風。長期的海外貿易及西方資本主義的浸染,使東南沿海地區社會風氣逐漸開化,封建倫理觀念和道德秩序日漸頹廢。龔自珍早在戰前就發現了東南沿海地區風雷未至、世風不古的隱憂。

早在鴉片戰爭前英國侵略者就已經發現了中國社會官民之間的矛盾。英軍到達廣州封鎖珠江口外之時,就開始了其爭取民心的活動;在浙東地區,英軍佔領寧波後,“遍貼偽示,勸令開張店面,並蒐括富戶,押人勒索,其附近城邑,貧弱小戶,復禁止黑夷騷擾”。

在上海,英國侵略軍還“將官仺谷石,支給民食,並張貼偽示,本國與百姓毫無戰爭,最願彼此和睦,廣開通商之路”。英國侵略者實施分化戰略,恰好地利用了中國官民之間矛盾。

清政府在鴉片戰爭中也沒有采取什麼改良民生的措施,實行人民戰爭路線 以調動沿海人民參加保家衛國的戰爭。

在戰爭中,清軍在各地的指揮官或驕奢淫逸、乘機逍遙風光,對戰爭採取胡亂應付的態度,如奕山、奕經等; 或單憑清軍與敵死戰,把人民置諸腦後,甚至敵視百姓、指民為姦的,如陳化成、海齡等。

到處都是清朝的正規軍隊-綠營兵和八旗兵在同英軍作戰,清政府也全力依靠正規軍對英作戰,所調軍隊遠至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廣西、四川、貴州、陝西、甘肅等省。

戰爭前就與清朝政府處在“官民相仇、皆斥掊克”狀態的人民遊離於戰爭的事外,這就是鴉片戰爭時期東南沿海地區人民在戰爭中處中立態度,或者另起反清陣線以及漢奸普遍活動發生的最主要原因。

軍事落後

英軍艦隊16艘主力艦船仍然是以風帆為動力的木質戰船,當時虎門和鎮江等海岸炮臺都設在江口位置,風帆戰船逆流而上十分不便,英軍主要利用蒸汽動力輪船作為拖船,將戰船拖到合適的位置進行攻擊,或將首尾相連的幾十艘舢板拖到灘頭實施登陸作戰。

鴉片戰爭英國侵華戰船雖然尚處於木質風帆時代向蒸汽鐵甲戰艦時代的過渡階段,但戰船排水量均在2000 噸以上,配備火炮多達數十門,火炮材質、鑄造工藝、炮彈火藥以及射程、射速、機動性、射擊精度等明顯高於清軍,火力的明顯優勢使得戰船威力大大增加。

此外英軍在軍事戰略思想、軍事指揮水平、戰術配合、士兵素質等方面均比清軍優勝, 綜合軍事實力與清軍相比確實佔據明顯上風。

反觀清朝沒有海防觀念,一貫注重陸地炮臺建設, 東南沿海設置了大量海岸防衛火炮,只有“岸防” 而無“海防”。

鴉片戰爭期間,清朝雖有“水師”,但非“海軍”,廣東、福建、浙江、江蘇四省水師兵力約10萬人,大小戰船約700多艘,主要用於捕盜輯奸,而非海上戰船。

與英軍戰船相比,清軍水師最大戰船排水量不到250噸,置前膛炮10門,乘員不到100人; 船體為松杉木質製造,方型布帆,行動遲緩,火炮射程近且不準。此外在軍事指揮水平、戰術配合、士兵素質等方面也處於劣勢。

英軍鐵炮質量也高於清軍,英軍戰船上的艦炮大都在清軍海岸炮的有效射程以外的不同距離上發揮火力優勢,摧毀炮臺,爾後掩護士兵強行登陸或側翼包抄,最後利用陸上用岸炮和火槍等的火力優勢奪取整個炮臺。

而清朝沿海及內陸的一些省份火炮製造處於各自為政的局面。舊存和新鑄紅夷炮,達一萬多門,數量上佔絕對優勢,主要戰區如廣東、福建、浙江和江蘇四省舊存和新鑄鐵炮約6500餘門,仿製火炮質量提高很少,購買的二三百門洋銅鐵炮在總體中應屬點綴作用。

鴉片戰爭時期,中英軍隊裝備火炮的數量、性能,以及與之相關的炮彈、火藥、戰船等製造與使用技術諸多方面的反差。清軍在此反差的前提下,並有戰術、戰法、軍隊編成、情報、訓練以及兵員素質等方面遜色於英軍,這些反差的總和便形成雙方戰鬥力的較大懸殊。

清軍裝備處於冷熱兵器混用時代, 佔裝備十分之六七的冷兵器主要有長矛、腰刀、弓箭和藤牌等, 佔裝備十分之三四的熱兵器主要有鳥槍、抬槍、紅夷炮、火箭和地雷等。這些兵器絕大多數由各省自制, 形制大小不一。

水文不熟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後,清廷的主要禦敵方略是以守為戰,但守內河的戰略在鴉片戰爭中並未得到貫徹。當時各類圖志對沿海的記述紕漏百出,但鴉片戰爭前,英國東印度公司就動用人力物力對中國沿海大範圍水文調查。

第一次定海之戰時,英軍就派遣阿特蘭特號測量水道,清軍並未制止。同時康威號與阿爾吉林號、青春女神號和風鳶號組成艦隊,對江浙近岸海域展開初步的水文調查。

劉鴻亮,兩次鴉片戰爭前後清朝制炮技術研究,社會科學,2011。

劉鴻亮,孫淑雲,李曉岑,鴉片戰爭時期中英鐵炮優劣的調查研究,海交史研究,2009。

冷東,清朝鴉片戰爭期間的戰船建設,學術研究,2012。

何景春,論鴉片戰爭時期漢奸活動的成因及影響,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7。

王濤,李詩媛,海口與內河:鴉片戰爭期間清廷的水文調查及影響,歷史教學,2017。

王濤,天險變通途:鴉片戰爭時期英軍在中國沿海的水文調查,近代史研究,2017。


大局大曆


鴉片戰爭期間,為何80萬清軍無法打敗約4000英軍?我認為最根本原因就是: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的大刀長矛抵抗不了新興的資本主義的船艦利炮。

01

政治腐敗,吏治敗壞,士兵吸食鴉片,軍隊沒有戰鬥力,散兵遊勇,一群烏合之眾

自清朝初期到鴉片戰爭前夕,中國仍然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封建國家,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在雍正皇帝時期達到頂峰。這時的強盛國勢,從乾隆末年就開始呈現出江河日下之勢。經濟上,封建制度已嚴重地阻礙著新的生產力的發展, 明代中葉產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非常緩慢。

02

封建小農經濟落後

鴉片戰爭前夕,以小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始終佔據中國社會經濟的主導地位。土地兼併日趨嚴重,成為全國的普遍現象。政治腐敗,吏治敗壞。清政府大興文字獄,用“四書”、“五經”將人們的思想禁錮起來,對不滿情緒或評議時政者,實行殘酷鎮壓,嚴重阻礙了學術文化的發展。國防空虛,軍備廢弛,大量八旗子弟吸食鴉片。


03

閉關鎖國,矛盾尖銳

對外關係上,清王朝長期實行閉關鎖國政策,嚴重地阻礙著中國對外貿易和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隨著清朝統治的日趨腐敗和對人民剝削壓迫的加重,國內階級矛盾日益激化,人民群眾的反抗鬥爭此伏彼起。清王朝的統治面臨深刻的危機,中國封建社會已經走到了它的盡頭。


綜上,腐朽沒落的封建主義的大刀長矛不能抵抗新興的資本主義的船艦利炮。軍事技術和裝備落後,西方列強堅槍利炮,而清政府的軍隊刀矛已生鏽,士兵因吸食鴉片導致身體羸弱,根本無力對抗。清朝統治者戰和不定,對西方列強抱以幻想,軍事指揮失當。這一列因素,致使我國在近代史上屈辱的一筆。但改革開放後,我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國偉大復興在我輩的努力之下定會實現。


【這裡是歷史學苑。每天都會跟大家分享一段有趣的歷史故事,以史鑑今,開創未來。喜歡的小夥伴不要忘記關注轉發哦!】

歷史學苑


清朝後期,外國殖民者用鴉片和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讓我們陷入了無盡的災難之中,現在的我們回過頭來看待一百多年前的那場國門洞開之戰,許多網友不禁疑惑為什麼我們國家百萬大軍打不贏遠途侵略而來的四千英軍呢?

百萬大軍只是全國軍力總和,並非和英軍作戰人數。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因為有著遼闊的疆域需要防守,當時的清朝疆域也是這樣。

  1. 秋海棠般的遼闊疆土使得清朝需要徵調大量士兵駐紮在全國各地的重要城市來保持地方的安寧。
  2. 所以1840年的鴉片戰爭爆發的時候,不可能把全國八十萬的軍力全部調集過來和英軍對戰,這是用腦袋可以想到的事情,八十萬全部過來等於放棄整個國土。
  3. 而當時的英軍也不僅僅只有區區四千人,他們從英國本土和殖民地徵調的軍隊人數一共高達2.9萬,其中有1.2萬是英國本土士兵,還有1.5萬印度僕從軍和二千人的其他殖民地士兵。

大清國和英國士兵戰鬥力不是一個水平線上。

一個朝代的前期士兵是勇猛無比的,但是發展到後期都可以用廢物來概括了,而清朝末期的士兵就是真的只會吃喝玩樂的廢物了。

  1. 清朝士兵的組成部分是由少數八旗兵和大部分的漢人綠營兵組成的,當時的中國被鴉片毒害,士兵們也是如此,因為國內太平,一個個都抽著鴉片,搞得人不人,鬼不鬼。
  2. 這種士兵上戰場就是送死。 而當時的英國軍隊則是經過了系統化的訓練,況且他們對於士兵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士兵無故不得醺酒,抽鴉片的人根本沒資格進入軍營,就在這一點上面,英軍就已經超過清軍太多了。

武器裝備和雙方指揮者能力上面的差異。

鴉片戰爭的爆發是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直接導致的,但是這個厲害的英雄卻沒能夠成為清軍的統帥,而是被髮配邊關。

  1. 清朝方面還是提防著漢人,這種傳統觀念使得他們任命了滿族人為將領,而真正的指揮者永遠都是皇帝。道光皇帝對於軍事其實就是一竅不通,英軍方面則是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畢業多年的帕默斯頓。
  2. 武器方面清軍主要與大刀長矛,弓箭為主,少部分火器營裡面使用著17世紀遺留下來的火繩槍和抬槍。英軍方面乘坐的是蒸汽機驅動的軍艦,使用著的是19世紀最先進的滑膛槍。雙方武器水平差了二百年。清軍不輸才怪。

清朝的失敗是多方面的,不是說靠人數多就能過打贏的,國家不圖富強,人再多也只是填溝壑。


無根樹花正孤


鴉片戰爭期間,清帝國全國的兵力的確有八十萬,具體由二十萬八旗軍隊和六十萬綠營軍隊組成。進犯的英國軍隊一共2.9萬,由1.2萬英國本土兵,1.5萬印度兵和兩千其他殖民地民族組成。清朝軍隊雖多,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清軍都參與到戰鬥中,八十萬軍隊駐守各地,也不可能全部集中於一處。據現有文件可知,清軍一共調動十二萬人參戰。

所謂調動,指接到開赴戰場命令的部隊,這並不等於實際參戰部隊。和解?由於清朝地域廣闊,交通不便,且通訊滯後性強,因此很多部隊在接到命令後,尚未開拔,或行軍至一半,戰鬥便結束,實際並沒有參與作戰。但因為其接到了命令,所以將其算在作戰部隊之中。

如此一來,實際上參與作戰的清軍人數和英軍人數,大約為3:1,這個比例非常正常,所以,所謂的兩萬英軍擊敗八十萬清軍之言,根本無從談起。

清軍之所以失敗,原因在多方面。長久以來,人們認為清軍失敗主要是因為武器落後,但實際上,當時雖然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但清軍由於長期以來重視火器,所以雙方參戰部隊所用的武器並不存在檔次上的差距。根據英軍參戰士兵的回憶,在雙方進行炮戰,槍戰之時,清軍往往能夠抵擋住攻勢,但當英軍接近清軍徵地,短兵相接之時,一向在人們印象中“長於騎射肉搏”的清軍,居然一觸即潰。不得不說,這是個奇怪的現象。

若細讀相關材料,這種現象不難理解。自清朝中期以來,由於清軍部隊中火槍和火炮的大量裝備,清朝軍隊,包括八旗,日益對火炮產生依賴,因此於騎射和技擊多有荒廢,乾隆皇帝針對這種現象曾經提出“騎射為本”,鼓勵八旗軍隊加強騎射方面的鍛鍊,重拾滿洲人尚武精神,但收效甚微。幸而清軍以往所面對的對手並不強大,僅憑藉火炮火槍便能夠搞定。然而,英軍的火器雖然沒有高出清軍一個維度,但畢竟佔有巨大優勢,此時便需要白刃戰解決問題。清軍此時在此方面已經退化嚴重,自然是不敵英軍。

戰線漫長亦是失敗的重要原因。英軍由於實現了軍隊的近代化,其後勤補給等方面佔有巨大優勢,加上東印度公司的後援,使之可以在遠離本土之地不受限制地作戰。英軍所有兵力集中一處,且憑藉蒸汽戰船,機動性極強,可以任意攻擊清朝海岸線。而清軍則由於海岸線漫長,因而兵力分散,且當時海防意識並不強,除廣東沿海之外,其餘沿海省份幾乎沒有防禦能力。如此,一來英軍在局部地區具有人數優勢,再者清朝沿海防禦空虛,自然無法抵擋住英軍的攻勢。當然,清朝水師的落後導致制海權完全掌握在英軍手中,也是失敗的原因之一。

從深層次講,清軍的動員體制落後,軍隊依然是中世紀性質,訓練,單兵素質,軍容軍紀以及戰鬥意志方面,與英軍根本不在一個層面。失敗,也就不足為奇了。


庭州行者


首先,清帝國可用的機動部隊沒有80萬人,真正受過正規訓練的常備軍非常少,大多是鄉勇民兵,其次,英軍也不只4000人,陸續還有增援部隊。其次,東南海防長期鬆弛,自明朝抗倭以來再無大戰,平常也就是抓抓走私貨物的老百姓,根本沒有戰鬥力,遇到了從未見過的堅船利炮更是魂不附體,再有將領毫無作戰經驗,打仗毫無戰術可言,地方主政官員只顧逃命,沒有組織有效的抵抗,中央政府裡盡是主和派的人,所以鴉片戰爭只是開始,往後的日子,清帝國會更難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