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鴉片戰爭是無法避免的,還是當時只要採取一些策略方法就不會發生?

洪歌


鴉片戰爭不可能避免,這要從東西方文明差異來說起。

以中國傳統農業文明為例,農業文明的特點就是自給自足,因為農業文明的經濟生產只是在固定的地域內滿足自身的需求,所以農業文明的經濟體系是封閉的。

這也是為什麼乾隆會說天朝物產豐盈,就是因為古典中國的經濟生產並不需要外來商品的輸入。

而西方文明起家的基礎是工商業文明,這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因為古希臘的地理條件使得古希臘並不適合大規模發展種植業,只能依賴於商品交換從外部獲得糧食。再加上古希臘境內港灣眾多,海運發達,這可以視為海洋文明的前兆。

繼承古希臘的古羅馬同樣如此,古羅馬的崛起以及最後演變為羅馬帝國,你可以說古羅馬軍力強盛,也可以說古羅馬戰略高明,但是最主要的是羅馬控制了地中海的制海權,通過地中海的海洋貿易把地中海變成了羅馬帝國的內湖。

後來的英國同樣如此,通過發展海洋貿易並實行一系列對應的戰略,控制了當時已知的所有海洋航線,進而建立起了海洋霸權,成就了日不落帝國。

所以,以西方文明的特點必然會對商品、市場更加重視,歐洲人大規模開拓殖民地實際上也是在為本國商品尋找傾銷的市場。

就以中國來說,中國有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以及四億人口,這絕對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洋人沒有不眼紅的。正如一個賣睡衣的英國人說,如果每個中國人都買一套我的內衣,那我將成為億萬富翁。所以洋人是一定要打開中國市場的,馬嘎爾尼訪華提的條件就可以看出英國人的狼子野心。

但是中國經濟生產自給自足的局面也導致洋人無法打開中國市場,所能進來的只有少量奢侈品以及軍火。

所以鴉片戰爭一定會發生,只不過正好讓清朝趕上了而已,然後英國佬為了給他們的侵略行為塗脂抹粉,給中國扣了個閉關鎖國的帽子,結果到今天還有人為侵略者張目。

《中國航海史》

另外,鴉片戰爭在明末就有預演,只不過沒人重視,要是當時人能意識到,也不用我今天馬後炮了。

全文完


北洋海軍炮手


鴉片戰爭其實是可以避免的。事實上,當時要打的是中方,朝廷以及林則徐的建議都是拒絕與英方談判,要懲戒對方,道光諭旨說“恩威並施”。鴉片貿易是東印度公司對華輸出鴉片,而英國本土則是希望中國開放更多口岸以銷售工業品,這兩者都被中方拒絕,於是英國決意動動中國這個東方強國,出頭的就是東印度公司。而在中國方面,之所以主戰,是認為英國太遠,必定打不起,所以很高調,覺得對方會屈服。這個錯位判斷,是雙方開戰的根源,因為東印度公司根本上就離中國很近,中國人明擺著是不瞭解對方實際情況。英國的開戰,代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決心打開中國市場的態度,客觀上,則試探出這個表面強大的帝國的真正實力,這才是對中國最致命的後果——此後甲午戰爭又一次檢驗洋務運動的效果,當時中國也認為自己邁入了近代化強國序列,結果原來是紙老虎。洋務運動以為自己成了強國,新洋務運動亦然。

上面是技術層面上可以避免,但要從全局說,那是遲早要打的。東西方文明的接觸,他們要進入這個市場,就必定不可避免碰撞。西方新航路開闢,本來目標也是要尋找這個東方黃金市場(被中東阻攔了陸路才不得已走海路偶然發現新大陸),找到了,哪有不試圖進入之理。兩種不同的文明,必然一戰。


TonyDeng


鴉片戰爭是大河文明與海洋文明、強國與弱國、資本主義國家與封建主義的衝突,是必然的歷史事件。鴉片戰爭只是以鴉片為耳目,無鴉片,亦會有他物代替。只是鴉片毒害之深,清國虎門銷煙手段強烈,而鴉片貿易利息巨大,禁菸嚴重損害了英商利益,因此英國迅速發動了戰爭。若無禁菸,可能會推遲戰爭,但絕不會避免戰爭。


子衿講史


鴉片戰爭是無法避免的,即便是清朝統治者釆取了一些所謂的“策略”!這樣的回答並非想當然,也並非武斷!乃是因為當時清朝所處的形勢,所導致的必然結果!

當時的世界是個什麼樣子啊?正處於歐洲列強將強未強之際!雖然英國等歐洲國家,尚末強大到足以佂服你大清的地步,但卻已經達到了初步的工業化標準!由此帶來的則是,以歐洲工業化的,或者是接近工業化的,富有冒險主義以及重商主義傳統的英國,在1840年與仍處於傳統的小農經濟狀態之中的,大清帝國的激烈硑撞!

由於這是兩種文明和兩個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之間的利益衝突,所以即便是你大清採取了某種策略,也仍然無法阻止這場早晚要爆發的衝突!

你大清之錯有三:其一是你大清自矜自大,不察國際潮流,不辯天下大勢!其二是你大清束縛國內思想變革,導致了清朝足足落後於世界至少100年!其三是你大清過份滿足於模仿到的中原文明,雖然中原文明比之你大清在關外的半奴隸制文明要先進得多,但是比之洋鬼子卻是差之千里!而這卻不僅是剃髮易服與文字獄之錯,更是大陸保守文明與海洋開拓文明之間的,不可調和的矛盾與衝突!

故而即便是清朝能夠釆取,妥協退讓忍辱求全的策略,或許可以推延鴉片戰爭爆發的時間,但卻沒有辦法從根本上避免,因文明硑撞而導致的戰爭!只不過或許其發生的時間會有所推移罷了!

一句話:落後就要捱打!落後國家猶如羊,而先進國家則猶如狼!正如伊索寓言所說“狼要想吃羊,總會找到理由的!”而彼時船堅炮利的英國佬正是狼,而愚昧狂妄的你大清正如羊,而以日不落帝國那貪如豕,狠似狼的慾望,又豈能放過清朝這隻香噴噴、胖乎乎的鮮嫩小肥羊呢?

故曰:國強不必霸,落後必捱打!國雖大忘戰必危,國雖強好戰必亡也!


北疆同心


首先我個人認為,鴉片戰爭是無法避免的。要解釋我是如何總結出來的這個結果,要從鴉片為什麼會瘋狂流入中國談起。

工業革命,使歐洲列強迅速崛起。本土的供給與銷售都不能滿足急速膨脹的市場需求。

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出,歐洲大陸發生了跨時代的工業革命,資本主義國家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生產力,直接結果就是資本主義國家積累物質基礎的速度遠遠超過了封建主義國家,資本主義世界開始拉開了與封建世界的經濟與科技的距離。

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也暴露出資本主義國家特別是英國的短板,國土面積小,原材料短缺。雖然英國在17世紀時已經在世界各地發展了自己的殖民地,但由於17世紀北美殖民地的獨立給英國造成了巨大的打擊,所以,這一次,英國將目光發在了東方。

那時候,東方有兩塊肥肉,一塊叫“印度”,一塊叫“中國”,由於東印度公司在1612年擊敗了在印度的葡萄牙人,獲得了貿易特權,並在1757年,擊敗了印度的孟加拉王公的7萬大軍,徹底將印度淪為東印度公司的殖民地。所以,當19世紀初葉,英國收回了東印度公司的貿易壟斷權後,也就順理成章的接管了印度殖民地。

作為當時擁有世界上最強大海軍的日不落帝國,英國的野心不僅僅滿足於印度,當時的英國殖民者把眼光也放在了物產更豐富的中國。

龐大的貿易逆差與“傾銷鴉片”的險惡用心

英國雖然進入了工業時代,但在與中國的貿易中,英國發現了一個十分頭疼的問題:英國產出的商品,在中國沒有任何市場,而中國的瓷器、絲綢、特別是茶葉,卻在英國國內十分的搶手,這就造成了英國在於中國的貿易逆差。而且,當時中國是以白銀為貿易貨幣的,而英國及其下的各殖民地都不是白銀產出國,而白銀產出地北美洲已經脫離了英國的殖民統治,英國要想獲取大量的白銀,就要通過與北美的貿易來進行,再將白銀運到東方,這無形中加大了貿易成本。因此,英國必須快速找到一種能和茶葉對抗的產品,用來抵消貿易逆差,爭取達到貿易順差。


很快,鴉片就進入了英國殖民者的視線。鴉片生產與孟加拉地區,在英國的控制範圍內,生產和運輸極為方便,且中國是不生產鴉片的。而鴉片使人產生致幻效果,極容易上癮,如果將鴉片傾銷到中國,不但可以扭轉貿易逆差的不利局面,還可以通過這種“毀滅人種”的卑劣手段達到兵不血刃的殖民效果。

因此,英國當時通過非法渠道和民間途徑,大量的向中國偷運,傾銷鴉片。而鴉片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大量的民眾吸食鴉片成癮,兵不能戰,民不能耕,其次,清朝大量白銀外流,白銀匱乏,而當時民間使用的貨幣是銅幣,但上繳賦稅需要上繳白銀,所以,百姓負擔急劇加重,動搖了以白銀為本位制的清朝根基,民不聊生。

清政府覺醒,破壞了英國殖民者的利益

“鴉煙流毒,為中國三千年未有之禍”。鴉片大量輸入,使中國每年白銀外流達600萬兩,中國國內發生嚴重的銀荒,造成銀貴錢賤,財政枯竭,國庫空虛。
鴉片輸入嚴重敗壞了社會風尚,摧殘了人民的身心健康。煙毒氾濫不僅給中國人在精神上、肉體上帶來損害,同時也破壞了社會生產力,造成東南沿海地區的工商業蕭條和衰落。

鴉片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嚴重危害,引起了清政府和民眾的警醒與重視。清政府於1821-1834年頒佈禁令八次;統治階級中一部分人目睹社會危機,要求改革弊政,在中國嚴禁鴉片。1838年,道光皇帝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派往廣東禁菸。林則徐到廣州後,勒令外國煙販交出所有鴉片,並承諾不要再販賣,保證”嗣後來船永不敢夾帶鴉片,如有帶來,一經查出,貨盡沒官,人即正法,情甘服罪“,並於6月3日-6月25日將大部分法律上屬於英國人的鴉片庫存全部銷燬。

大清政府強硬的禁菸態度是英國人沒有想到的。特別是1840年1月5日,林則徐根據道光帝旨意,宣佈正式封港,永遠斷絕和英國貿易,徹底切斷了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渠道。

醜陋的英國政府無視鴉片帶給中國的危害,竟大言不慚的扭曲事實真相,維多利亞女王在國會演說表示:在中國發生的事件,影響了英國臣民的利益,影響了英國王室的尊嚴。因此,英國政府向清政府宣戰,卻對外宣稱軍事行動只是單純的報復行為,而非戰爭。

鴉片戰爭的直接結果

鴉片戰爭直接結果,是清政府被迫簽署了不平等條約中英《南京條約》,滿足了英國大多數的要求。

  1. 割香港島給英國。(喪失領土主權)
  2. 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允許英國人在通商口岸設駐領事館。(喪失貿易主權)
  3. 中國向英國賠款2100萬元。2100萬元的成分是: 600萬賠償鴉片,300萬償還英商債務,1200萬英軍軍費。(大量白銀外流)
  4. 英國在中國的進出口貨物納稅,中國與英國共同議定。(喪失關稅主權)
  5. 英國商人可以自由地與中國商人交易,不受“公行”的限制。(喪失貿易主權)

從此,中國進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結語:

鴉片戰爭的目的,是英國殖民者為了打開並擁有與巨大的中國市場自由貿易的機會,以便從中國獲得大量的金錢。即便沒有鴉片,英國也會找另一種商品來替代。當然,如果不是鴉片,大清政府也許會通過改革來避免一場戰爭。但殖民者恰恰使用的是鴉片這種毒品,這就已經不單單是經濟上的問題,而是達到了“毀滅人種”的暴行。所以鴉片戰爭是不可避免的,雙方都沒有退步的一場戰爭。


始終先生


鴉片顯然只是戰爭的直接原因而非根本原因。由於中西方對國際關係、貿易和司法管轄的觀念大相徑庭,即使沒有鴉片,雙方之間的衝突也照樣會爆發。

比鴉片問題遠為深刻的是幾個概念的衝突:中國自稱天下宗主的角色與西方國家主權的 觀念之間的不相容;中國的朝貢關係體制與西方的外交往來體制 之間的衝突;以及中國農業的自給自足與英國工業的擴張之間的對抗。

就清王朝的衰敗和英國在工業革命後獲得的新力量來看,戰 爭的結果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戰爭的進行中,皇帝在抵抗與妥協、 開戰與求和之間遊移不定,對倫敦承擔海外利益義務的錯誤估計以及缺乏敵方的準確情報,所有這些都預示了失敗。

林則徐深信, 倫敦不會在鴉片貿易這樣邪惡墮落且臭名昭著的事件上支持英 國商人,但他卻不理解,沒有這種非法交易,英國人就無法在不承受鉅額逆差的狀況下進行正常貿易;他也不知道,擴張主義的維多利亞女王政府非常熱中於維護它的海外利益。中國人對其敵 人一方的一些錯誤觀念令人瞠目又滑稽可笑;林則徐相信,英國 人沒有茶葉和大黃就活不下去,且認為英國士兵的雙腿因打了繃 帶而不能伸展。一位御史提出,只要擊中他們的腳就能致其死命, 而耆英則報稱這些夷人在夜裡視力極差!

確實,亞當.斯密的自由貿易思想與中國人對商業的鄙視態度是無法共存的。由工業革命產生的力量與通過變化獲得的進 步思想,推動了西方向海外擴張,沒有什麼東西能阻止這股潮流。 不幸的是,滿清宮廷與中國的士大夫對這些事實一無所知,因此, 中國與西方碰撞時便顯得極其痛苦。


常棣tandy


沒有鴉片戰爭,還有其他的戰爭。

有句話說的好,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清朝作為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大國,人口數量是世界第一。擁有著巨大的市場,但是清朝是小農經濟,主張的是自給自足,英國的商品在中國賣不出去,而中國的的茶葉、絲綢的商品在歐洲確實十分暢銷,為了扭轉巨大的貿易逆差,英國人開始向中國倒賣鴉片。

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林則徐禁菸,而是工業社會和農業社會的碰撞。

由此可見,英國人不能通過正常的手段來扭轉貿易逆差,就只能用不法手段,來打開中國的市場,所以,就算沒有鴉片戰爭,還有棉紗戰爭等等。

[我是小明,正著手歷史類的創作,喜歡的話關注一下吧]


愛寫作的小明


我認為歷史上的鴉片戰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792年,英國王喬治三世派遣馬戛爾尼伯爵出使中國,以實現中英通商。

馬戛爾尼提出中國開放貿易口岸,允許英國商人在華居住等條件。對於鎖國已久的東方帝國來說,這真是不可理喻。乾隆皇帝對馬戛爾尼所提的要求以“皆不可行”斷然拒絕。

馬戛爾尼只好踏上了回國的路途。馬戛爾尼由運河一路向南,他看到了一個頹勢盡顯的帝國,他大膽斷言,外表看似強大無比的清帝國,已經不堪一擊了。

時隔23年,英國再度派遣阿美士德出使中國,這一次,阿美士德拒絕向嘉慶皇帝行三跪九叩禮,旋即遭到驅逐。

這就是歷史賦予遠東和遠西的機會。但兩個傲慢者互相頂撞,雙方都自以為是世界的中心,把對方推到野蠻人的邊緣。中國拒絕對世界開放,而英國人則不管別人願意與否,想讓世界對所有的交流開放。

英國人對中國傾銷鴉片主要是源於中英之間的貿易順差。在鴉片進入中國之前,中國處於出超地位,而英國處於入超地位。

這是由於清政府施行閉關鎖國的政策,嚴禁國外產品流入中國,而中國會向英國輸出一些像:絲織品·茶葉·瓷器之類的東西,而英國也需要這些商品,所以中國賣得多,所以賺得也多。而英國就賠得多。

簡單總結下就是:英國大臉的白銀流入中國,他們不能接受,於是想賣工業產品給中國,可是清政府不同意。後來,英國人用鴉片逆轉貿易順差,可是中國依舊不同意,英國人沒辦法了,才會發動戰爭。畢竟發動戰爭也是要錢的,作為資本主義國家的英國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這麼做的。

所以說,如果最開始清政府同意英國通商要求也就沒有後續這麼多麻煩事了,也許還有可能借通商這股東風來實現本國的工業化呢!


土豆歷史解說


這個題目很難回答。肯定回答就是書上說的,自己翻翻就完了。

否定回答,現在雖然過去了一百多年,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年發生,距今180年,但民族心靈平復了嗎?最佳的回答時間是跨過了中等收入陷阱,比較有把握地說就是人均GDP20000美元。這時人民恢復了發自內心的自信 ,可以拋開情感因素,覆盤那段歷史,看看有沒有無須開戰的辦法。

按照國際政治理論和國際經貿合作原則以及外交慣例,擺事實講道理,按照現在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辦法有不少。那時的人,可能沒有國際政治學理論、沒有國際經貿理論、缺乏外交共識。

人類文明的進步,從國家關係來說恐怕就是逐步減少戰爭。叢林法則弱肉強食在社會生活中也要取締。鴉片戰爭我國是戰敗方,強勢的英、法更要反省吧,只是物是人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