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西逃前,爲何要處死珍妃?

徐紫諾


光緒二十四年(1898),戊戌變法失敗,光緒帝被幽禁於西苑流臺。珍妃也因干政被拘禁於紫禁城中的北三所,兩名宮女日夜輪流看守,門從外面鎖上,飲食從門下送入。

珍妃原來所居的景仁宮被封,她手下的太監也受到牽連,不是被處死,便是被罰作苦役或驅逐。慈禧還諭令所有太監,不準為珍妃傳遞信息,如果查出,就地正法,絕不姑息。

光緒二十六年(1900)七月,八國聯軍侵入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皇后、瑾妃等逃往西安,珍妃卻沒有在隨行之列,在出逃之前,她墜井而死。

關於珍妃的死,民間有種種說法。有人說珍妃是自己跳井而死的,慈禧西逃前,因為不能帶太多人,所以讓珍妃回孃家避禍。可珍妃不識大體,死活要跟隨。

慈將一怒之下便讓她去死。沒想到珍妃性格倔強,說死馬上就跳井死了,旁人攔也攔不住。這是慈禧的後人說的,但是這一說法並沒有人認可。

既然不能帶太多人,命珍妃回家避禍,那麼讓珍妃的姐姐瑾妃隨行又是何道理呢?光緒二十七年(1901)春,議和成功,遠在西安的慈禧派崔玉貴回京探聽消息,並命內務府打撈珍妃的遺體。

珍妃的遺體在井中泡了一年多,已經膨脹變形了,再加上井口又小,打撈了很久才被打撈上來,內務府置辦棺材,將其遺體裝殮入棺,簡單潦草地葬於阜成門外恩濟莊的宮女墓地。

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慈禧從西安回到北京。次日,發佈了一道懿旨,將珍妃的死說成是“倉猝之中,扈從不及”,節烈可嘉,並追封她為貴妃。

珍妃的姐姐瑾妃懷念她,在珍妃井附近設置了一個小靈堂,供奉著珍妃的神位,親書“精衛通誠”四個大字,以頌揚珍妃對光緒帝的一片真情。

民國二年(1913),在瑾妃(時為端康皇太妃)的要求下,宣統帝溥儀將珍妃遷葬光緒帝景陵妃嬪園寢。1921年,溥儀以珍妃“溫恭夙著”,追諧為“恪順皇貴妃”。


戲曲說


珍妃,光緒皇帝最為寵愛的妃子。她容貌出眾,性格開朗 ,活潑可愛,有著極強的獵奇心,對宮廷裡的繁文縟節也是十分不喜歡,尤其是對後宮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極其反感,他喜歡無拘無束的瀟灑自在的隨性生活,可以說是極其單純可愛的女子。

按理說如她這般的女子本不應該生活在宮廷裡,相反天涯江湖更適合她。只是天意弄人,作為舊時社會的女子根本就沒有話語權,更不用說自己的人生該何去何從了,更無奈的是她還是旗人的孩子。據說清朝有個很不人道的規矩,旗人的女兒不得私自婚配,都得經過皇帝的一番選秀,剩下的才可以自行婚配。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此。



要說到珍妃與慈禧之間的恩怨,關鍵點還是在於慈禧和光緒之間的問題,我想她最多算是他們這對“母子”政權之爭的殃及者。 慈禧在權力上一直不肯放手,光緒親政後一直都沒辦法真正施展皇權抱負,眼看著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卻無可奈何。然而要說到和珍妃有關係的必定是後來的戊戌變法,由於珍妃崇尚開化的文明,本就討厭封建禮制,所以各方面都和光緒站在同一路線。按理來說,一個妃子不會起到什麼作用,更不能撼動什麼,我想還有一個關鍵的原因應該是珍妃獨佔了光緒的寵愛,和皇后(慈禧的親人)不和。然而我在想小輩們的小打小鬧或許作為婆婆可以小懲大誡,但是一旦侵犯到了慈禧本人的利益,或許就是她真正大難臨頭的關鍵吧?



慈禧是封建禮制舊制的最高統治者,對於她而言,珍妃就是新政(變法)的餘孽,這位婆婆本就對珍妃厭惡到了極點,所以,在外強入侵時嫌她累贅,更是為了自己的政權除後患,以顯示自己的徹底勝利,慈禧才會在出逃之時下令將其處死。


夢歸秦淮


珍妃和慈禧素來相處不睦,積怨漸深,然而導致珍妃死亡的,卻是因為珍妃說了一句不該說的話。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月,八國聯軍猛攻北京,8月14日這一天,由於八國聯軍凌晨攻城,慈禧一晚上都沒睡好覺。

天色微亮,軍機處值班載瀾入宮稟報:八國聯軍已經攻入北京城,促請老佛爺和光緒帝快點跑路。

由於出逃倉猝,慈禧在出逃前,召集宮中妃嬪,解釋事態緊急,各位嬪妃不必同行,也就是說,除了慈禧和光緒帝,內宮中的後宮妃嬪一律不隨行。

這時候,珍妃跪請慈禧,請求道:“皇上不必西行,應請聖駕在京,裁度議和各事”。

年輕的珍妃並不知道,她竟會因為這句勸諫,導致了自己的慘死。

為何慈禧會對珍妃這句話如此敏感,以至於大發雷霆呢?

因為珍妃這句話戳中了慈禧的死穴。對年已65歲的慈禧來說,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牢牢把握權柄,尤其經歷了戊戌之變以後,慈禧對光緒帝越發厭惡和防範。

珍妃這句話,倘若慈禧老糊塗點頭答應了,那麼慈禧就會失去她的權力。

原因有二:其一,當時西方列強對光緒帝是表示同情和支持的,甚至有在京的外媒把光緒帝稱為:“神一樣孤獨的男人”,他們是樂於和光緒帝談判,並認可光緒帝的地位的。

其二,東南各省督撫一向支持光緒帝,戊戌之變發生後,慈禧一度向廢黜光緒帝,另選他人登上帝位,但考慮到實力派東南各省督撫的政治能量,以及西方列強必然的反對,慈禧最終打消了這個念頭。

而如今珍妃提出這個意見,把光緒帝留在京城,慈禧老佛爺自己逃跑,那相當於把光緒帝這隻老虎放出籠子,放入森林,光緒帝不但可以藉助西方列強的支持和東南各省督撫的輔佐,成為真正握有實權的天下第一號人物,還會讓慈禧徹底失去對光緒帝的控制。

遙想當年,唐肅宗李亨沒有跟隨其父唐玄宗李隆基入蜀,而是選擇去靈武領導指揮平滅安史之亂,正是擺脫控制,施展手腳的絕佳案例。

一旦光緒帝留京,而慈禧逃入川陝地區,可想而知,慈禧一輩子就完了,從此只有虛名,再無實權,這對老謀深算,又特別功於心計,醉心掌權的慈禧來說,不啻於讓她去死。

慈禧是引頸受戮的人物嗎?顯然不是。為了徹底打消光緒帝身邊“珍妃們”的政治圖謀,珍妃必須死!!

於是,縱使光緒帝親自求情,慈禧仍然絲毫不為所動,命令下人把珍妃投入井中處死,直到第二年春天,清廷與八國聯軍講和,慈禧風光回京之後,慈禧才命人把珍妃屍體打撈上來,入棺安葬。

所以說,二十五歲的珍妃是有政治眼光的,也是相當有勇氣,挺身而出為光緒帝說話,然而她畢竟太嫩太年輕,根本不是慈禧老妖婆的對手,死的太可惜了。


我見青史多嫵媚


關於珍妃投井而死的原因眾說紛紜,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慈禧讓太監將珍妃投入井中,慈禧之所處死珍妃:一、光緒獨寵幫珍妃冷落了慈禧的侄女,心生怨恨;二、珍妃支持光緒戊戌變法,得罪了慈禧;三、當時慈禧西逃時,將在冷宮中珍妃給放出來了,想要帶她西逃,但她因心生怨氣,哭哭鬧鬧,不肯一起走,當時慈禧急著逃命,一看珍妃這樣不配合,慈禧擔心她被洋人侮辱,有損皇家臉面,就命令身邊的太監將其投入井中。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版本關於珍妃之死的說法:一、當慈禧西逃時,將在冷宮中珍妃給放出來了,但她因心生怨氣,當眾指責慈禧誤國、賣國,老太太一生氣,就命令身邊的太監將其投入井中。

二、慈禧西逃時,將珍妃從冷宮放出,得知洋人要打進來了,她性格剛烈,殉難自殺保貞潔,這個是滿清政府給出的官方說法,也就有了後來慈禧從西安回到北京後,重新安葬珍妃,並大力宣講她的殉難自殺保貞潔的事蹟,還賜予了封號。

珍妃之死,成為謎團,到底如何,眾說紛紜,各位,你們感覺珍妃到底是怎麼死的?


密探零零發


其一:光緒皇帝特別寵愛珍妃,疏遠隆裕皇后,因裕隆是慈禧的侄女。慈禧為侄女打抱不平,藉著珍妃穿了珍珠旗袍。當著眾人面,對珍妃一頓毒打。沒想到這樣羞辱珍妃,還是沒能讓光緒冷淡珍妃!


其二:珍妃這女子漂亮,但是她花錢無節制,打賞下人又太大方,每年例銀300兩不夠花,這珍妃為了弄到更多的錢,和姐姐兩人做出賣官鬻爵的拙劣勾當。而慈禧不允許後宮女人插手朝廷之事。

其三:這珍妃非常支持光緒的戊戌變法,給光緒帝發展了不少維新人才(如文廷式,志銳)。大家也知道,戊戌變法的最終目的是革掉慈禧的權利,而慈禧肯定是不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的。


古今說史


為什麼捏?因為珍妃又漂亮又得寵,獨佔光緒帝的寵愛,慈禧的侄女隆裕皇后被冷落到了一邊,慈禧就看珍妃不爽,西逃前把她推入了井裡。

慈禧為了把持大權,指定自己的侄女做光緒的皇后,也就是隆裕皇后,但是皇后姿色平平,很難讓光緒有感覺,珍妃年紀小,長得倒是白白淨淨的,又古靈精怪,光緒帝很喜歡,對珍妃的寵愛無以復加。

隆裕皇后就看不下去了,為了報復珍妃,買通珍妃寢宮裡的太監,放了一隻男人的鞋子在珍妃寢宮裡,汙衊珍妃偷情,珍妃被懲罰了。後來宮裡請了一個唱戲班子來,隆裕皇后又發現有個戲子的衣料和珍妃的衣料一模一樣,於是又大做文章,珍妃又一次被打了。

慈禧對於自己這侄女的遭遇也很同情,一邊默許她報復珍妃,另一邊慈禧自己也開始欺負珍妃。

珍妃年紀小,又活潑,不理會宮裡的那些規矩,有一次頂撞了慈禧太后,慈禧就想著自己幫隆裕皇后教訓一下珍妃,結果珍妃捱了幾十大板子。

後來光緒推行的戊戌變法失敗,光緒被軟禁了起來,珍妃是贊成變法的,她也受到了牽連,被關在了小黑屋裡面。

直到八國聯軍打入北京,珍妃才被慈禧太后想起來,但這卻是珍妃最後一次見到太陽。

逃跑前一天,慈禧跑去珍妃的小黑屋裡,想用“你太漂亮了,會被洋人侮辱”的藉口讓珍妃自殺,但是珍妃不從,又一次頂撞慈禧,慈禧生氣了,讓太監把珍妃推入了井裡,年僅24歲的珍妃就這樣死了。

這又是慈禧排除異己的一個政治手段,藉著聯軍攻入北京的藉口,殺害了與她作對好幾年的珍妃,可能大家會問,為什麼前面幾年慈禧不賜死珍妃呢?因為沒有證據,通敵賣國根本就不存在,與別人偷情的那隻鞋子還是隆裕皇后汙衊的,慈禧會不知道嗎。況且珍妃的胡鬧也只是小打小鬧,罪不至死,還有光緒帝護著她呢。


逸聞軼事


關於珍妃之死,並沒有任何史料能夠明確的記載其致死的原因,當然珍妃大致死在慈禧出逃前,所以我們潛意識就覺得慈禧應該背這個鍋。但背鍋歸背鍋,慈禧“害死”珍妃的細節卻有眾多版本。

我們不說光緒這個皇帝能力如何,但其思想至少比宮內老朽們要先進的多,所以對於西方先進的技術和思想,光緒還是蠻願意接受的。作為愛妃的珍妃自然支持夫君,並努力和他一起去嘗試新鮮的事物,偶爾拍個照、偶爾穿個連衣裙、偶爾騎個自行車,也偶爾說幾句洋文,可以說天真爛漫的珍妃本就不該存在於皇宮禁地之中。

但之後珍妃和慈禧漸漸有了矛盾,最終珍妃遭到了囚禁,而囚禁的原因大致有兩方面:一是珍妃藉著光緒的關係為他人買官,這一舉動直接侵犯到了李蓮英等人的利益,二是珍妃支持光緒的戊戌變法,慈禧氣不打一處來,就先挑軟柿子捏了。

再後來珍妃出現大致就是在慈禧出逃的時候了,在慈溪出逃前,她特意召見珍妃,用封建社會的貞潔觀為其“洗腦”,說洋人進攻定會羞辱你,為了成全你的名聲,也為了保住皇家的名聲,你就自裁吧。珍妃當然不願意,於是慈禧就讓崔玉貴把她強行推到了井裡。

還有說法是慈禧收拾行李和僕人出逃前珍妃也歲大部隊趕來,看到慈禧慌張的模樣是又氣又恨,隨後她義正言辭的懟慈禧,也說光緒是一國之君應該留京鬥爭到底,慈禧大怒,命人把她推到井裡,一旁的光緒哭著央求太后放珍妃一馬,但慈禧拒絕。

最後一種說法頗為慘烈,八國聯軍進城後慈禧等人都換上了便裝準備出逃,當然也準備帶著珍妃一起走,於是讓人把珍妃放出來。此時的珍妃披頭散髮身穿旗袍特點實在是過於明顯,慈禧大怒讓她換衣服,但珍妃說自己是重病在身,行動不便,懇求慈禧讓她回孃家避難,慈禧當然不同意,珍妃乾脆就跪在地上不走了。慈禧暴脾氣又發作了就讓崔玉貴把珍妃扔進了井裡。

所以無論哪個版本,殺死珍妃的罪人都和慈禧逃不了關係,但無論真相如何,當時的珍妃也比慈禧有骨氣多了。


所以珍妃死與不死對大局絲毫造不成任何影響。


邏輯文史游


大家都知道是慈禧殺了珍妃,各大媒體包括影視影片都是這樣說的,但是事情是不是真的就這樣呢?

據《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慈禧曾孫口述實錄》這本書中的描述,當時清軍被八國聯軍打敗後,慈禧西逃,當時情況比較危急,只帶光緒皇帝和隆裕皇后出逃,其他親屬和妃子就近回孃家躲避,當時珍妃不聽指揮,並當場頂撞慈禧,當時兩人發生口角,珍妃說:我是光緒的妻子,就要跟皇上在一起,不在一起,寧願死。活著是皇家人,死了是皇家鬼,慈禧一氣之下對珍妃說:你願意死就死去吧,這樣珍妃一氣之下就跑到附近不遠的井口投井而死。

以上便是我所知道的,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用戶93873772941


珍妃肯定是在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一日前後投井而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珍妃到底是在什麼情況下投井的,是自己投井,還是被扔下去的。是慈禧太后迫害,還是珍妃有特殊情況,這些其實都沒定案。

目前來講,比較可信的資料是1930年的《故宮週刊》,裡面記錄了當時清宮太監唐冠卿,以及曾經伺候過珍妃的白宮女,以及光緒二十五年出宮的劉宮女的說法。另外,小德張的承繼孫張仲臣等人留下了文史資料,也可以進行佐證。

這些整合起來,一共有五種說法。

第一。慈禧太后和光緒在出發之前,慈禧太后想要迫害珍妃,於是讓珍妃殉死。珍妃不從,被崔玉貴投入井中。

第二。慈禧太后和光緒在出發之前,慈禧太后想要迫害珍妃,於是讓珍妃殉死。珍妃從命,自行投入井中。

第三。慈禧太后和光緒在出發之前,慈禧太后想要迫害珍妃,於是誆騙珍妃,說后妃們先後投井。珍妃相信了,自行投入井中,慈禧太后卻反悔。

第四。慈禧太后和光緒在出發之前,崔玉貴說珍妃不願隨行,怎麼辦。慈禧太后說,“那就讓她投井”。崔玉貴照做了,回報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很後悔,說“那只是我一句氣話”。

第五。慈禧太后和光緒在出發之前,原準備帶珍妃一起隨行。當時珍妃患天花病重,表示不能隨行,希望出宮回家。慈禧太后不允許其出宮回家,所以倉促之下讓珍妃投井。

目前的研究其實是比較傾向於第五種說法的,因為慈禧一行人多帶一人少帶一人並沒區別,珍妃肯定是因為一些緣故不方便隨行的。


橘玄雅


珍妃與慈禧不對路,慈禧不喜歡珍妃,但也沒理由殺了她。八國聯軍攻入時老太婆不願帶她走,為免她被鬼子糟蹋毀皇家臉面,索性把她幹掉了!所以其實是慈禧老妖婆找到理由除掉珍妃這個讓自己不爽的人了!珍妃命該絕了。其實這個珍妃也不是啥好鳥,花錢大手大腳收買人心,賣官鬻爵!

光緒喜歡她,理由主要是她在三人中算是長的不錯的了,另外兩個醜陋不堪,喜歡不起來。要是他有婚戀自主權,沒準看不上珍妃。

婚姻生活都受控制,這皇帝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