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前,趙國面對馮亭送來的上黨十七邑,該怎麼做才算明智之舉?

蝮蛇血清


不管從那方面來說,趙國都應當果斷的接收韓上黨十七邑。

為什麼這麼說,大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一談:

  1. 從地緣大勢看,韓上黨對趙國的戰略意義十分重大。

  2. 秦國對韓國採取一系列軍事行動,看似不起眼,實則滅趙之野心暴露無遺。當此之時,趙國已無退讓的必要。

  3. 趙國經武靈王、惠文王兩代苦心經營,國力軍力大增,又在瘀與之戰,秦國風頭最甚的時候大敗秦軍,趙國完全有實力與秦國拼一拼,斷無理由一味地猥瑣避禍。

下面分別具體說一說:

韓上黨對趙國的戰略意義

先介紹下上黨的歷史淵源和地理形勢。若以腹地本土論,秦趙兩國之間堪稱天險重重距離遙遠,從秦國河西高原東出一直到趙國的都城邯鄲,中間要經歷黃河天險、呂梁山天險、汾水河谷平原,太行山天險,這太行山是最後一道天險。請認真看下圖體會下。


太行山是一道南北綿延千里,東西百餘里甚至數百里的蒼莽高地。之所以險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東西僅僅只有8個出口,稱為太行八陘,自南向北分別為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井陘、飛狐陘、蒲陰陘、軍都陘。

從秦趙抗衡的軍爭大勢來看,此時的秦國已經穩定佔據了河東、河內兩郡,北邊的晉陽(今太原)也在與趙國的拉鋸之中。最可行的進逼趙國腹地的通道,就是太行山南段的四條通道----軹關陘、太行陘、白陘、滏口陘(注意上圖中有標註)。這四條通道,除了滏口陘在趙國腹地,其餘三條恰恰都在目下秦國的河內郡。

然則,整個這四條通道卻都要通過一片要害山地,這片山地便是上黨。上黨者,以其高“上堪與天黨”之讚譽得名也。春秋時期,上黨高地本來屬於晉國,魏趙韓三家分晉之後,瘀與以東的上黨高地分給了趙國,其餘絕大部分上黨高地全部歸屬韓國。於是韓國有上黨郡,趙國也有上黨郡。

同是上黨郡,韓國分到的有太行山作屏障,是個戰略要衝,進可攻退可守。而趙國分到的則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所以一旦韓上黨被秦所佔,趙上黨也將失守。趙上黨一旦失守,趙國軍事重鎮晉陽(今太原)就直接暴露在秦軍的面前,而且秦軍佔領上黨之後可以隨時跨過太行山進攻趙國國都邯鄲,所以韓上黨絕不能掉進秦國的手中。反之,趙國如果得上黨,便是邯鄲西部天然的戰略屏障,可一舉將秦國壓制在河內。由此可見,韓上黨對趙國的戰略意義十分重大,即使韓國不給,也得奪,因為這個戰略要地關乎趙國的存亡。

秦國的滅趙野心

在長平之戰前夕,秦國雖盡力掩飾滅趙的野心,但是一系列看似不起眼的軍事行動還是引起了一些人的警覺,其中之一便是韓國上黨郡守馮亭。具體事實是:此時秦國正以蒙驁為統帥,率十萬大軍渡過黃河攻打周王室、韓國的汜水之地,然後逼迫周王室與韓國割讓河外渡口之地,這個舉動實際上大有深意。深意在什麼地方呢?

秦國之前奪取韓國的河東和魏國的河內兩郡之後,韓國的上黨郡事實上已成了漂浮在秦趙兩國間的一座孤島,因為此時韓國的本土主要在黃河以南,而韓上黨卻在黃河以北。韓上黨與韓本土唯一的溝通通道就是從上黨出太行陘,經野王南下渡過黃河。如果此時秦國要求韓國割讓黃河渡口,這就意味著韓上黨就與韓本土失去了唯一的通道聯繫。加之上黨雖然是三晉兵家聖地,然而卻是一個民生窮困之地,若無源源不斷的糧草輜重輸送,韓國上黨駐軍很快便會支撐不住,到時候韓上黨自然便落入秦國手中,上黨一旦亂入秦國手中,趙國便有亡國之險,由此秦滅趙之野心也就昭然若揭了。趙國若亡,韓魏滅亡便會接踵而至,上黨守馮亭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決定獻韓上黨給趙國。對於趙國而言,秦國已有明確的滅趙企圖,此時不接受上黨,難道坐等被滅嗎?

趙國之野心

歷史事實表明,百餘年來,凡趙國畏縮避禍,遊離於中原之外,無不國勢大衰,凡大刀闊斧開疆拓土,周旋於天下,都是國勢昌隆。就上黨而論,趙國原本便有東上黨,今受西上黨,自成一體屏障,亦是題中應有之意。秦國爭上黨,分明為誅滅三晉尋求根基。當此之時,一旦退縮,則危局接踵而來:上黨歸秦,韓魏附秦,趙國孤立;銳意進取,則大局大利:上黨歸趙,三晉結盟,六國合縱,孤立秦國。長遠看去,秦趙大爭天下,勢在必然。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豈有他哉!

如果趙國接受韓上黨,那麼秦國的軍事重鎮安邑(今山西夏縣)也就暴露在趙國的眼皮底下。如果秦國的安邑失守會有什麼樣的後果——趙國可以繞過易守難攻的函谷關,過秦嶺,渡黃河,直擊秦國國都咸陽。所以說,秦有滅趙之心,難道趙就不能有亡秦之志?

由此三者,上黨焉能不受。


積翠古亭


公元前262年秦趙長平之戰爆發,最後趙國損失45萬大軍,秦國也是死傷30萬左右。那麼為什麼秦趙兩國會爆發如此大規模的戰爭呢?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為了上黨這個地方,秦國攻佔韓國野王,目的就是為了上黨,可是趙國坐收漁人之利,這個無論給誰都是無法接受的,而且秦趙兩國當時的實力就相當於冷戰時期的美蘇,誰也不服誰。秦國吃了這麼大的虧,肯定不會就這麼算了。



其實這個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層的原因就是上黨的位置太重要了。不論是對於韓國還是秦趙都是不能失去的,只是韓國太弱小已經退出了爭奪的行列。秦國得上黨之後,向東就再也沒有人能擋住他了,而且秦國東出只有上黨這一條路可以選擇,趙魏韓都在秦國的眼皮子下面,趙國得上黨可以守住秦國的東出之路,秦國對趙國也就沒有威脅了去,還可以俯瞰韓魏。所以說秦趙都不可能放棄上當。

那麼從結果來說趙國就是因為當時接手了上黨,導致趙國從一流國家瞬間淪為二流。那麼趙國當時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呢?先說一下趙國接手上黨那是肯定的,但是趙國的策略有問題。


首先誤判了秦國的決心,廉頗為什麼要堅守?就是看到秦國長途作戰,只要守住秦國必退軍。當時趙國君臣上下都認為秦國會退軍,沒有誰能想到秦國下了如此大的決心。當趙國來求和的時候,直接被秦昭襄王拒絕了。所以秦國打贏這場戰爭更重要的就是比趙國的決心要強。趙國兩面三刀,一會打,一會求和,一會又聯合其他五國。

如果趙國要接手上黨,最好的選擇就是早就應該派大軍守住上黨,而且一開始就應該死守,擇機出擊。一開始秦軍將領是王齕,只有二十多萬大軍,不會超過三十萬。如果這時候趙國派出四十萬大軍,直接出擊,擊退王齕的軍隊,那麼後來也就沒有白起的事了。廉頗一味的堅守恰恰遺失了最好的戰機。

然後就是要聯合魏楚,而且要下以重利,不過誰也沒有想到趙國會敗,趙國自己也肯定沒想過自己會敗,所以聯合魏楚的時候,沒有下重利,魏楚看不到利益肯定不會出兵,在這一點上秦國甩趙國幾條街。當年孟嘗君帶領齊魏韓三國聯軍攻進函谷關的時候,秦國果斷割地給韓魏,韓魏才退兵。如果這時候趙國能夠給魏楚一點好處,魏楚出兵應該不難。或者直接和魏國瓜分上黨,再給楚國割地。

歷史不能重來,不過長平之戰秦國勝了,也促進了戰國的結束,如果長平趙國取勝,戰國這個諸侯混戰的時代不知道還要持續多久。中國可能就永遠的陷入了像歐洲那樣,到現在幾十個國家了。所以這也是後世對於秦國,對於秦始皇肯定的地方。



小伍講歷史


趙國只會也只能有一個選擇,吞下上黨,增強自身實力。只有自身的強大才是解決一切周邊問題的最好方法。秦趙本就會有一場決戰,吞下上黨能在決戰前增強自身實力,為什麼不幹。

趙國的失誤不在吞下上黨這個決定,而在於吞下上黨的具體操作上多次失策。

1,對上黨郡守請趙出兵接收上黨沒有清醒認識。最初只派五萬接收,人家讓你接收你只出兵五萬,還沒有人家守備不對多明顯看不起人家,上黨士兵不讓趙兵入內,進不是退不是搞得異常尷尬,浪費了寶貴的戰前部署時間,只有當實力足以碾壓上黨守軍,時才會讓他們心甘情願,歸順趙。

2.做出決定後意志不夠堅決,內政外交,完全沒有做好準備,在秦國面前虎口拔牙,卻沒有做好應對秦國報復的戰爭準備,簡直傻得可以。

3.沒有做好周邊外交,長平之戰長達四年,韓,魏,燕,齊,竟然沒有對趙有過任何實質性的幫助,可見趙的外交做的有多差。

趙國在接到上黨消息的同時,應1.統一思想堅決吞下上黨,應出北部騎兵、王都附近守衛、南部、西部可調動的機動部隊等一切可調動的部隊進駐上黨,順利接收上黨郡,拿下地利優勢。2.全面動員提前秦國進入舉國戰爭模式,利用時間差,在戰爭前期拿下兵力資源優勢。3.在做出決定的同時,派出使節出使韓魏燕齊,對韓魏,不要求其有任何幫助只要求高戰備守好國都附近,防止魏繞道超後路就行。對燕齊可以用金銀珠寶換取錢糧軍械支持,甚至可以用城池換取兵馬支持,營造有力的周邊環境。

各位看官,有的同志會說拿下巴蜀後秦已經有了一統天下的實力,整體實力而言,秦確實是戰國第一,沒得說。兵馬器械,錢糧,積蓄了3代,經過變法,組織合理先進,戰爭動員能力強,1.但當時秦領土面積是趙的三倍多,即便已修了馳道,噹噹時主要國家都修的有隻不過秦最多,全面動員速度,能和一個面積小這麼多的國家比麼?2.根據史書記載長平末期,秦趙戰場及國境周邊兵力可知,秦兵力為趙1.6倍,人口當為1.8倍左右,趙加上燕,齊幫助並非沒有一戰之力。3.利用前期動員趙可有優勢及離長平距離優勢。以全體國力對秦國攻打韓國的一個方面軍,趙至少有3個月可在長平有絕對優勢。三個月後上黨大局一定,黃花菜都涼了,秦再來就和正常的領土爭端一樣了。300年都是那樣過的,野戰1:1,攻守1.5:1,攻城損失2:1,就是慢慢耗的事。最多就是士兵強點,器械好點損失會小點,但也有限。

要說明的是,楚漢相爭的楚,三國魏,五代梁唐晉漢周都有一統天下的實力,有實力和能統一是兩碼事。當只有兩個國家的時候戰爭的走勢決定於兩個國家的整體實力,當天下還有很多國家的時候,戰爭的走勢就不一定的,除非有一個國家整體實力超過了其他國家實力的總和。很明顯,長平前,秦沒有。

所以結果不一定。


識達天下


首先,說說趙取上黨十七邑的歷史背景。

自從范雎相秦後,大力推行“遠交近攻”的戰略,“近攻”的第一目標就是韓國。范雎指出,秦國與韓國的邊界線犬牙交錯,如果天下形勢有所變化,沒有哪個國家能像韓國這樣直接威脅秦國的安全,所以必須先征服韓國。秦昭王同意范雎的分析,於是韓國成為秦國鯨吞蠶食的對象。

如何征服韓國呢?范雎提出一個非常高明的計劃。該計劃的進攻重點是滎陽,只要佔領了滎陽,就可以切斷鞏邑與成皋的交通,從而切斷太行山通道,斷絕上黨與韓國本土的聯繫。

在范雎這一戰略的引導下,秦國對韓國發動一系列攻勢:公元前264年,秦將白起伐韓,攻取汾水旁的陘城,而後接連攻陷九城,斬首五萬。公元前263年,白起又略取韓國南陽,切斷太行山的通道,上黨成為一個孤立的區域。公元前262年,白起第三度出擊,攻取野王(今河南沁陽),斷絕上黨與韓國首都的聯繫。至此,韓國政府完全失去對上黨的控制。

每逢戰敗便割地請降,這幾乎是歷代韓王的慣性思維。上黨郡被韓國政府作為求和的籌碼,割讓給秦國。可是這一回,上黨軍民不幹了,他們不願意成為秦國人的奴隸。郡守馮亭率軍民奮起抵制秦軍對上黨的接收,率部抵抗三十日。光憑上黨一郡的力量,根本沒法長期獨存,惟一的辦法,就是把上黨獻給趙國。因此馮亭派人前往邯鄲拜見趙孝成王,希望趙國能接收上黨郡十七城。

對於這個意外的禮物,趙孝成王大喜過望,立即召見平陽君趙豹,詢問意見。趙豹非但沒有高興,反倒擔心接受十七城,將會惹來災禍。他指出:秦國一直蠶食韓國土地,如今截斷上黨與韓國的聯繫,就是想不戰而得到這個地方。韓國人把上黨獻給趙國,這是想嫁禍給趙國。趙豹立場明確,不能撿便宜,不能得罪秦國。

趙豹認為馮亭獻上黨歸附趙國,這只是韓國的陰謀。儘管這一推論只是猜測,但有一點他說的並沒有錯,如果趙國接受上黨,秦國勢必不肯善罷甘休。趙孝成王又召平原君趙勝與趙禹,兩人都認為這是難得的機會,不要白不要,勸趙孝成王要接受馮亭的投誠。

趙孝成王便把納降的事宜交給平原君趙勝,趙勝動身前往上黨。見到馮亭後,趙勝宣佈趙孝成王的命令:封太守馮亭三個萬戶城邑,封縣令三個千戶城邑,世代為侯。上黨的吏民全部加爵三級,每人再賞六金。

馮亭拒絕接受封賞,他認為自己做了三件不義的事情:第一,自己為韓王悍衛疆土,卻不能拼死固守;第二,韓王把上黨割讓給秦國,自己公然違抗君主的命令;第三,出賣君王的土地,卻得到三萬戶的食邑。馮亭並不像是在演戲,因而有理由認為獻上黨給趙國,是他個人的決定,而不是韓國政府的陰謀。

就這樣,趙國順利地接收上黨十七城。趙孝成王派軍隊入駐,名將廉頗駐軍於長平。趙孝成王取上黨之地後,給韓桓惠王打招呼:趙國聽說韓國不能守上黨,現在已經發兵奪取該地了。韓桓惠王只得通知秦國:趙已起兵取上黨。

秦昭王聽罷大怒,馬上派白起、王齕率軍進攻上黨。長平之戰拉開序幕。

可以說,趙取上黨是長平之戰的導火索。那麼面對上黨十七城,趙國是應該取還是應該放棄呢?

這裡我們要考慮一個事實,秦國如果不戰而得到上黨十七城,無論是對趙國還是韓國,都是更嚴重的威脅。趙國放棄上黨,固然可以推遲與秦國戰爭的時間,然而不能改變秦國一統天下的決心。作為六國中唯一有實力抗衡秦國的國家,趙國取上黨,以主動進取代替被動防禦,這是絕對正確的選擇。

至於後來趙國在長平之戰的慘敗,乃是高層決策的重大失誤。如果能繼續信任廉頗,繼續以堅壁清野戰術拖垮秦軍,趙國原本是可以立於不敗之地的。


君山話史


實事求是地講,趙國沒有任何選擇,但是可以有更多的準備。

馮亭投趙所帶來的土地和人口,尤其是韓屬上黨郡的重要地勢,趙國哪怕明知道秦國要來發兵爭奪,也必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如圖所示,上黨郡其實是一個十字路口。

“2軹關陘”,這是太行山中最快捷的一條通道,連接河東郡和河內郡,因為山路短,因此通行速度快,當前也已經被秦國佔領。

“3白陘”,西入口由秦國控制,東入口由魏國控制,中間的通道屬於韓國上黨郡。

“4羊腸陘”,又稱“羊腸坂道”,只有東側一個入口,由趙國控制,山上的道路則歸屬韓國上黨郡。

“5滏口陘”,溝通趙國的晉陽與邯鄲,是趙國的生命通道,東西兩個出入口由趙國控制,中間的通道還是屬於韓國上黨郡。

“6太行陘”,唯一一條南北走向的通道,與上黨郡其他三條通道都相通,唯一一個出入口和通道,全部控制在韓國手中。

從地圖上看,秦國通向上黨郡的唯一入口,就是“3白陘”的西入口,起初秦國正是從這裡發起攻擊的。

以上的5條道路,4條經韓國上黨郡,也就意味著上黨郡入秦,則趙國與重鎮晉陽之間的通道被徹底封閉,趙國的疆域就變成了一個曲尺的形狀,東西一橫是代地三郡,南北一豎是中山、邯鄲一線。

而當秦國掃蕩完被隔絕在外的晉陽周圍地區,以及山西的各個盆地之後,太行山以東沿山的趙國所有領地,都將籠罩在秦國的進攻兵鋒之下,那麼,等待趙國的只能是再次的分割、消滅。

所以,趙國不能丟失上黨,必須將韓國的上黨郡拿在手中,才能保證和秦國有對峙的本錢。

然而,趙國君臣犯的最大錯誤就是,並沒有意識到秦國的胃口如此之大。

事實上,由於秦趙之間,在此之前從來沒有發生超大規模的決戰,類似於伊闕之戰、垂沙之戰、鄢郢之戰之類的大決戰的經驗缺乏,讓趙國的君臣將秦國的此次來襲視作之前一城一池逐次爭奪的山谷拉鋸了。

在戰爭的初期,秦國也確實是以王齕主持這場局部戰役,但是當進入相持之後,秦國迅速派出了武安君白起,而趙國其實一直是用拖字訣,就是用廉頗老將的堅壁戰法來硬抗。

事實上,對於秦軍的這次前出遠征,如果趙國君臣能夠有所遠見,就應該利用聯姻等關心,將日後邯鄲之戰時諸國的增援提前,這就需要趙國破釜沉舟的勇氣和外交上的投入了,而從史書上看,趙國的主要外交行動竟然是借糧,而沒有引入外力,一舉將上黨盆地中的秦軍一把裝進口袋消滅的決心和膽量。

所以說,收上黨不是趙國君臣最大的錯誤,不收上黨,邯鄲之戰就必然提前,收上黨,將戰場推到自己的核心區域之外,而且吸引秦軍勞師遠征,製造戰機,這是沒什麼錯誤的,錯誤就在於自己已經缺少餘力的情況下,既沒有調動代地三郡的力量,也沒有發揮外交努力,吸引外力,而是將傾國之戰視為小仗,只能說趙國上下都沒有一點戰略眼光吧。


劉三解


人心不足蛇吞象,沒有那樣的實力,何必惹火上身!若問何明智之舉,實話講,已是死局,秦東出之勢不可擋,如果不接收上黨也許還可多喘幾年,左右不了大局。

一城,二城還能罷了,還多少有周旋之地,趙國一下子接收上黨十七邑實在是貪心不足,這也此怪不得平原君,畢竟做出決策者不是他,只能怪趙孝成王其人格局太小,說白了就是有點昏,

豈能不敗!

上黨之地秦早已視其為囊中之物
張儀曰:“上黨為天下脊”。以太行一山,千里片石,綿延崒嵂,直溯雲代,恆自西北,繚界東南,河流因之逶迤,蓋中原門限也。


做為戰國中後期兩個僅有超級大國秦趙兩國 ,本來雙方之前處於冷戰時期,實力均衡,既便有摩擦也是十萬八萬的幹,像長平之戰傾國之戰絕無僅有,因為雙方都沒有決對的能力與自信吞併對方,論軍事實實力趙軍的實力要略高於秦軍,從長平之戰之前的幾交手可以看出,趙國勝多敗少,秦的綜合國力要略強於趙,戰略要地上黨之地哪一方得到將會打破這種平衡,秦昭襄王很明白這一點,所以下定決心與趙大幹一場,並且做好了充分準 ,這是一場豪賭,而秦國賭贏了,決定勝負的關鍵在於各自君主的意志,

打了趙國一個措手不及,倉促應戰,一步一步被秦壓制。


世人皆知白起之才,卻不言贏稷(秦昭襄王)之志,有失公允!🍉🍉🍉無明君,怎識良將?


墨兮公子


一個殘局,但是說實話還是有能夠解決的辦法的。

上黨之爭,秦國將韓國一截兩段,韓國覺得上黨我守不了了,但是就算這塊地我不能守了,我也不能讓你走秦國佬這麼樂呵,因此,不知道是否是出於韓國王族的授意,上黨選擇,像趙國投降,向趙國奉獻出上黨的土地。

但是問題立刻就出來了,正像成為你看哇,我不費一兵一卒,我拿到這麼大一塊土地,現在。國內那幫老臣總不會說我,然後屁顛的找到他叔叔平原君,你看這個功勞,我讓給你,我不交給廉頗,我不讓他帶兵過去接受上黨!

這就出去了軍事歷史上面一個比較奇怪現象,上黨這塊兒土地過去接收的不是本國部隊,而是趙孝成王只派了自己叔叔平原君過去宣佈了一下,讓全世界都知道,上黨被我們趙國人給拿了,只不過我趙國還沒派軍隊過去接收,趙孝成王心裡美滋滋,秦國廉頗一幫人心裡可是麥麥皮呀。

對於秦國來說你至於囂張成這種樣子嗎?我國家比你國家強大,大哥,要揍你分鐘的事情,現在你虎口奪食,宣佈扔在地上這塊兒肥肉是你的,但問題是你連爪子都還沒伸到,反到這塊肥肉,現在已經快到我嘴邊了,你認為我還會把這塊肥肉讓給你嗎?

廉頗心裡也感覺很氣呀,(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你說你處理方式能不能稍微成熟點,你認為隔著個千八百里我的軍隊能夠飛過去還咋的,你要做這件事情先低調點,至少等我軍最先上去了再說,現在你二話沒說把這件事情給宣佈了,平原君跑的比我的軍隊都快。秦國拿下這塊土地,你轉過頭來瞪我,也沒用,實力才是硬道理,土地才是所有人一直要搶的東西,你現在虎口奪食,又沒有做任何安全措施,你這樣容易引火燒身。

結果,秦國人打過來了,秦國打上黨的時候,跟趙孝成王同不同意上黨是趙國土地有什麼區別?跟秦國人作戰的還是隻有韓國的軍隊,趙國的軍隊都追不上平原君的馬車!

事情我們再想想,如果說這個趙孝成王腦子裡還有點數,能夠跟當時的秦國或者是韓國打蘑菇戰術,說咱們先考慮考慮,事情先放著,我們先勸你秦國跟韓國之間先停手 大家先別打了,等一會兒,現在我照過來勸架了,如果說你們不給我面子,好,大家一起不給你們倆面子,你秦國不是牛逼是吧,我告訴你如果說不給我趙國面子,等於不給山東諸國面子,大家一起揍你沒商量,所以你必須得思量到底該不該停下你的進攻鋒芒。

如果說趁著這一段空隙能夠把趙國的不說多,就是廉頗一開始面對秦國的那20萬軍隊給運上去,這就可以生米煮成熟飯了,上黨,天下之巔,秦國光是打一個只有韓國軍隊駐守的上黨地區都很吃力。如果說能把趙國的軍隊給運上去,這場戰役趙國的軍隊就立刻能夠化被動為主動。

說實話,趙孝成王,平原君一開始如果能夠肯把這個功勞讓給軍隊,這件事情不至於發展到後來這個地步,可惜呀最後到邯鄲保衛戰出來迎接信陵君的在青史上面留下最重一筆的,還是平原君,至於廉頗呢,大家更願意的談論就是他老了!


漩渦鳴人yy


我是清水空流,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應該說,馮亭此舉應該有禍水東引。嫁禍於人的意思。而趙國面對如此‘’美味‘’也確是是為難,肉是真想吃。但又怕把狼給召來。也難怪趙國為難。實際上上黨之爭就是秦趙兩國的國力之爭,當時唯一能和秦國一較高下的只有趙國。二者的相爭其實就是爭霸之戰,誰也不能輸,誰也輸不起。上黨的戰略地位對秦趙太重要了,誰都輸不起的一場戰役。

趙國必須吃掉上黨,這是一個大國應有的氣魄,上黨能夠維護趙國的安全。那趙國應該怎麼怎麼做呢?首先做好一切戰爭準備。積蓄一切力量對抗秦國,再就是聯合其他五國共同對付秦國,即便不成,也能夠在氣勢上壓住秦國,尤其是要拉住楚國。共同對付秦國,起碼讓秦國有所忌憚。


作為戰略要地,秦趙兩國都必須拿下,這就要可是看兩國的綜合國力,軍事力量的比較。乃至兩國國君的意志力的較量。但在這一點上。趙王明顯不如秦王。除了決心之外。上黨不要獨吞。分給楚國一部分 ,或者給楚國其他土地,把楚國拉拉下水。集兩國之力秦國。

上黨之戰秦國拖得起,趙國拖了三年實在拖不起了,才希望速戰速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趙國接受不接受,都得和秦國決戰。只是因為上黨提前爆發而已。趙國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上黨均分,誰幫趙國,就給誰上黨的一半。最好把齊楚兩國拉下水。但趙國缺乏這樣的遠見卓識。

趙國之敗在於認識不足,尤其是糧食不足。廉頗的堅守從戰略上是對的,但趙國拖不起了。國力不足是趙國失敗的最重要原因。而趙括的速戰也是迫不得已。也是因為此被白起坑殺趙軍40萬。

廉頗的一味堅守拖延,趙括的速戰都非最好的辦法。就實際情況而言,趙國除了與他國分享上黨,拉別國下水之外,沒有其他辦法,廉頗守上黨,最終的結局也是一樣的。秦國強大是山東六國根本無法抵禦的,


清水空流


愚蠢!!!趙國一下子吃17城,不怕撐死嗎?吃獨食是沒有後援的,所以長平之戰的前期,其餘諸國都不願意跟趙國一起,其中也有趙王愚蠢,秦國外交厲害的原因,一直到,趙國所得城池都被王紇打下的情況下,趙國才得到諸國的同情,只要稍微加把勁,諸國肯定會援趙的,不過趙王還是太蠢,絕了外援!

上黨當時已經被韓王給了秦國,大義上已經是秦國的國土了,只不過太守馮亭不願意,於是獻城給趙國,首先馮亭沒資格送城給趙國,其次,這已經是秦國的了,趙國接受就無異於虎口奪食!

最應該的做法就是,名義上聯合魏國,馳援韓國,組成三晉抗秦之勢,然後趙國和魏國一家兩城,既抗擊了秦國還得了利,至於韓國,這也是最好的結局。只不過著建立在三晉能打過秦國的前提下。


雲上62202661


這麼說吧。其實趙國決定冒著激怒秦國的風險毅然接手韓上黨郡這塊燙手山芋,並不能簡單歸咎於趙王貪戀土地。從自然條件而言 上黨高地這塊地方山地多平原少、人口不多產出也有限,並不能為趙國帶去多少經濟效益。所以真正原因在於 上黨這塊戰略要地是絕不能拱手讓人的。為什麼說上黨是戰略要地,就因為它四通八達的交通位置和易守難攻的地理形勢。北上可以威脅趙國的太原郡,南下可以抄掠魏國的河內郡,東出太行山可以直逼邯鄲城下。如果上黨落入秦國手中,必將成為其挺進中原的橋頭堡,居高臨下隨時可以威脅到三晉的國境安全。所以一旦丟失這塊要地再想拿回來是非常困難的。於是趙國選擇了鋌而走險,並寄希望於通過戰爭消耗來迫使秦國知難而退。注意趙國只想逼秦國退兵,並非打算和秦國決一死戰,但是趙國顯然低估了秦國的決心,沒想到秦國會傾全國之力來爭奪上黨,最後演變成了一場趙國最不願看到的全面戰爭。所以開戰之初趙國其實並沒有做好充分的戰前準備,尤其是糧草短缺非常嚴重。按理說主場作戰比勞師遠征在補給上更有優勢,只要堅守下去是有可能迫使對方糧盡退兵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秦國的輜重部隊可以順渭河而下進入黃河再上溯汾河下游再經陸路轉輸到上黨前線,而趙國的補給線幾乎全要穿過太行山道,從運輸效率上反而秦國更有優勢。開戰後不久由於趙軍無法迅速擊敗秦軍,只能採取堅壁清野的守勢。但基於上述原因,只怕是打持久戰也是對趙國不利的。所以趙孝成王才迫不及待地撤下廉頗,換上趙括,因為趙括是個主攻派,並期待他能夠再現其父趙奢在闕與之戰的輝煌。應該說在戰略上看趙國的決策無可厚非,戰術上的激進也實屬無奈,歸根結底趙國是輸在了國力上的差距。秦趙間的賬面軍事實力前者稍微佔優,但是經濟實力和人口基數已非一個數量等級。一場長平之戰足以耗光趙國40萬大軍但也讓秦國付出損失30萬的代價,所以這場仗趙國打得並不算難看,這還是在秦國佔據地利、主將更優秀的前提下。長平之戰也讓秦人見識到了趙人同仇敵愾、不惜玉碎的血性,此後連武安君白起都不願意再次掛帥出征趙國,唯恐一世的英名被趙國的哀兵所終結。然而趙國畢竟輸掉了大半家底,只能調遣北方邊境的李牧軍團來救火救急,而家大業大的秦國沒過幾年又滿血復活了。

最後來設想一下,趙國怎麼做才是明智之舉。簡而言之只有合縱抗秦。然而由於韓魏在伊闕之戰新敗於秦國暫時是不敢再挑事的,燕國與趙有隙也指望不上,後來燕國果然來趁火打劫。有可能幫上忙的只剩下齊國和楚國。然而當時楚國的戰略大方向已經偏離,郢都被攻陷後沒去找秦國報仇反而向東與齊國在淮泗流域拉鋸,成為秦國事實上的盟友。而齊國一直偏安一隅對合縱抗秦本來就毫無興趣,就算抗秦成功對他而言其實也沒什麼好處,因為它和秦國並不接壤,打敗秦國也不可能兼併秦國的土地。長平之戰過程中趙國曾向齊國借糧,然而齊國都不願意搭理。最後眼看趙國戰敗。以上所有方案趙國的政治精英們都應該考慮過了,然而現實是沒有一條是可行的。所以我想告誡大家不要站在後來者的角度對古人進行指指點點,身在當時的人比你更瞭解當時的狀況,很多時候古人做出不盡如人意的選擇往往是迫於現實條件不允許,而不是因為想不出更高明的手段。這就是所謂的歷史的無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