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T+0理財收益超“寶寶”近四成(圖)

由於收益率連連下滑,“寶寶”理財魅力大減,規模已經連續四個季度“縮水”。有數據顯示,買賣比“寶寶”更為靈活的銀行T+0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已經超過“寶寶”將近四成。這類產品投資風險普遍偏低,比較適合穩健投資。而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加入,比較“高冷”的萬元“門檻”也有望降低。

平均收益率達3.27%

近日,融360大數據研究院發佈的數據顯示,專注於現金理財的銀行T+0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達到3.27%。而同期“寶寶”理財產品的平均七日年化收益率僅為2.38%,比T+0理財低了將近四成。

事實上,在最近將近兩年的時間裡,由於“不差錢”,貨幣市場利率不斷下滑,連累以貨幣基金為核的“寶寶”收益持續走低。數據顯示,2018年1月時,互聯網“寶寶”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4.33%,而到今年10月,其平均收益率已經跌到2.4%,收益率總共下跌了1.93個百分點。

受此影響,“寶寶”的魅力光環也在褪色。據統計,截至今年三季度末,78只“寶寶”理財產品(對接135只貨幣基金)總規模為43355.38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58%,規模連續四個季度負增長。

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資金轉投到了銀行T+0理財產品上。不過,這類產品的收益水平也不“平均”,高低相差將近1個百分點。業內認為這與各款產品資金在不同資產的投資比例、投資期限以及手續費率等因素有關。比如投資期限長的產品,一般收益率也比較高;銀行收取的手續費越多,留給投資者的收益也就越少。

不必糾結收益分配方式

在收益披露方式和收益分配方式上,各款T+0理財產品也各不相同。

比如在產品說明中,有的T+0理財產品展示的是七日年化收益率,有的是上日年化收益率,有的是業績比較基準,有的是預期年化收益率,還有的是參考年化或淨值收益率。其實無論名稱是什麼,對於投資者來說都只是個參考,並不是確定的到期收益率。

而在收益分配方式上,有的產品是日複利,即每日收益再投資;有的是月複利,即每月收益結轉為份額再投資;有的按月或按季度分配現金收益;也有的在贖回或到期時一次性兌付收益。

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投入的資金不是太多,這種收益分配方式的差異並不會對投資收益造成太大影響,所以普通投資者不必過於糾結。

投資風險普遍偏低

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測算,銀行T+0理財產品中,將近八成半風險等級都是PR2級。也就是說,這類產品整體投資風險較低,本金風險相對較小,收益浮動相對可控。

因為是現金管理類產品,需要應對投資者的隨時支取,這類產品資金大多會投向銀行存款、逆回購、國債、央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銀行間及交易所債券等安全性和靈活性雙高的資產,只有個別產品會配置少量的金融衍生品或權益類資產,因而比較適合穩健投資。

萬元“門檻”有望降低

數據顯示,八成左右T+0理財產品的投資“門檻”為1萬元,有將近兩成的產品投資“門檻”為5萬元,個別的甚至高達30萬元。

其實,對於買賣靈活的T+0理財產品來說,即使平均收益水平比“寶寶”高出一大截,與將近4%的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水平相比,也還是低了不少。投資者大多隻是將它當做活期存款的替代品,用來打理零錢,並不會投入大筆資金,這樣一來,高達萬元的“門檻”就顯得不太“親民”。

同時,因為屬於銀行理財產品,在一家銀行首次購買T+0理財產品時,投資者還需要到銀行網點進行風險測評,也使得購買不太方便。

不過,等到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這類產品大量上市,市場中就會出現眾多1元起購的T+0理財產品,投資者還可以進行網上風險測評,銀行T+0理財產品在同類產品中也將更具吸引力。新報記者王婷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