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会做饭的父母,孩子不容易学坏,还能提高学习成绩

平凡日常的记忆,

最关一餐一饭。

平淡生活的温暖处,

也许就是与家人、孩子在一起分享美食,

分享品味美食的愉快心情。

无论走多远,

最终也只是为了回家,

回到餐桌前。

——黄磊

研究表明:会做饭的父母,孩子不容易学坏,还能提高学习成绩

有爱的食物,是无价的

周末,带着大小宝一起去看望我八十几岁高龄的外婆。老人家看到我们之后,很高兴,乐呵呵地忙活开了。

先去门前菜园里挖了几棵自己种的香芋,清洗干净,放入大铁锅中煮软。

研究表明:会做饭的父母,孩子不容易学坏,还能提高学习成绩

取出后凉一凉,剥去外皮。

研究表明:会做饭的父母,孩子不容易学坏,还能提高学习成绩

把剥皮后的香芋放到一个大盆里,手握一把筷子,捣成芋泥,加入面粉,鸡蛋,葱花,盐,水(水要慢慢加,不要让粉太稀)充分搅拌均匀。

研究表明:会做饭的父母,孩子不容易学坏,还能提高学习成绩

将油倒入锅中,开火,等油烧开后,用汤匙挖出一小个放入锅中试炸(油不能太热否则会炸成黑皮,试炸太热需再加入冷油),试炸好后用汤匙一个个的放入油锅中,看油锅大小,不可多放,防止其粘在一起,在炸的过程中,用网状勺子轻搅,使其受热均匀直至炸至金黄即可起锅。

研究表明:会做饭的父母,孩子不容易学坏,还能提高学习成绩

这是我小时候最爱吃的食物——芋包子,芋包子外酥里嫩,吃起来香气扑鼻而来!两个小家伙明显是遗传了我的基因,看着新鲜出炉的芋包子,也是眼里放光,馋涎欲滴。

研究表明:会做饭的父母,孩子不容易学坏,还能提高学习成绩

已经十一岁的大宝一手抓一个芋包子,边往嘴里塞,边含糊地对我说:“妈妈,你小时候可真幸福,能吃到这么好吃的东西。”

我冲儿子笑笑,思绪却回到了从前。

我刚满月,妈妈就把我送到外婆家了,大晚上我饿得直哭,那个年代农村没有奶粉,外婆没办法,就半夜起来拿白米熬米汤给我喝。

那时候,外婆家里的条件并不好,要让几个月的我不饿着,营养还得跟上,外婆可是下足了功夫,想方设法变着花样地做婴儿餐。

柴火小罐煨粥,小陶罐缠上一圈草绳,放在柴火余烬里,利用余烬慢慢引着陶罐外面缠着的是稻草,慢煨几小时,煨出的粥像糊糊一样细腻浓滑,还有米的浓香。

外婆自制米粉,选好的米用手磨磨成细细的粉,晒干了,用瓦罐调上合适的水煮开,有时加点青菜汁或萝卜汁。

鸡蛋羹,蛋白不易消化,外婆先是只留蛋黄,加少许水蒸熟后即可,后来慢慢加蛋白,盐粒和香麻油。

再长大一点,外婆就会用香芋做炸芋包子给我吃了,还有以红薯为原料的烤红薯、红薯干、红薯粥等。

都是就地取材,却成了我记忆中的珍馐美味。

因为,有爱的食物,是无价的。

研究表明:会做饭的父母,孩子不容易学坏,还能提高学习成绩

做饭是对孩子表达爱最直接的方式

台湾作家林清玄曾在一篇文章中回忆了他的母亲做的鳝鱼骨。

林清玄小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又多,别说鳝鱼了,就连吃一碗鳝鱼面都成了奢望,可是他的母亲却经常向卖鳝鱼的人央求拜托:杀了鳝鱼剩下的骨头,一定要留给她。因为,林母深信,鳝鱼的骨头充满钙质,还有各种维生素,对正在成长的孩子,大有帮助。

每天晚上,林母都会提回一大袋的鳝鱼骨头,洗也不洗就丢到大锅里去熬煮,熬过几个小时后,鳝鱼骨头几乎在锅中化完,汤水变成咖啡色,水面上浮着油花,再撒上一些葱花,配上她在另一家店要来的面包皮,每个孩子一人一碗汤喝着,面包皮吃着,也能感觉到生活充满幸福。

林清玄说:“虽然吃不起鳝鱼和面包,但是鳝鱼与面包是有钱就吃得到,而鳝鱼骨和面包皮却是只有深爱我们的妈妈才做得出来。”

研究表明:会做饭的父母,孩子不容易学坏,还能提高学习成绩

现在,大家都忙,很多家长都不太擅长为自己的孩子动手做好吃的,经常随便炒几个菜,或是直接叫外卖。

其实,做饭是对孩子表达爱最直接的方式,妈妈们可以直接把爱的能量放在每一道饭菜里面。

曾经,短视频《世界上最好吃的饭》戳中了许多人的泪点。

一个雨夜,警察将迷路的母亲送到家里来。年迈的母亲在电话里听说女儿最近身体不好,便准备了食材,翻山越岭到女儿的城市。

可是那一夜,母亲做出来的饭很硬,菜很咸,本是团聚时刻,她待了一天就走了。

女儿觉得不对劲,半月后身体康复后回家探亲,才发现了母亲的秘密:原来母亲患了白内障,眼睛几乎失明,可她却为了女儿,翻过了两座大山、趟过了一条小河、徒步20公里的山路、跨过四个省,分三次坐36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只为给女儿做一顿饭,让女儿身体早点好起来。

是谁来自山川和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和爱?

研究表明:会做饭的父母,孩子不容易学坏,还能提高学习成绩

会做饭的父母教不出坏孩子

我不是个擅长厨艺的女人,但是自从当了妈妈之后,我便每天变着花样给儿子搞吃的。

儿子喜欢吃红烧肉,我就反复学习如何才能烧出好吃的红烧肉;儿子喜欢吃蛋炒饭,我就葱花鸡蛋配虾仁火腿肠炒出一盘营养丰富的蛋炒饭,儿子常常嗅着香味快乐进家门;儿子说要吃饺子,我每个周末,乒乒乓乓剁馅包饺子,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令儿子馋涎欲滴。

随着儿子对食物的热爱,对我也特别的依赖与热爱。而且,我发现,因为每天回家吃饭都心情愉悦,甚至常常有惊喜,我还有了意外的收获:

我和儿子的亲子关系特别融洽。儿子已经十一岁了,刚上初一,但是,性格非常平和,从未出言顶撞过我跟他老爸。

儿子很乐意做家务。由于儿子从小到大吃爸妈做的饭菜,亲眼看爸妈如何做饭菜,耳濡目染之下,他也会做饭菜,并且乐意尝试,乐意分担家里的各项家务。

儿子的品质优良,没有恶习。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一项基于2.5万名11-15岁少儿的研究显示:小孩子与家人一起吃饭更容易养成自信、乐于助人的品格和稳定的情绪。研究称,一起吃饭可以让孩子与家人交谈并分享内心体验,减少焦虑和孤独感。一起吃饭的时间越多,积极影响就越明显。

2015年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发布一项调查报告也表明,多与父母一起吃饭,孩子不容易学坏。不仅如此,多和孩子吃饭,还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美国教育学家莎莉·路易斯《唤醒孩子的才华》中写道:

“两年前,有人研究哪些因素促使孩子在学习能力倾向测试上得高分。智商、社会条件、经济地位都不及一个更微妙的因素重要。那就是,得高分的所有孩子都经常与父母一起吃晚饭。父母每与孩子吃一顿饭,平均分会净增一分。”

曾经听过一句话:会做饭的父母教不出坏孩子!

深以为然。

父母会做饭菜,孩子就愿意回家,喜欢回家的孩子怎么可能坏呢?

研究表明:会做饭的父母,孩子不容易学坏,还能提高学习成绩

所谓的幸福,就是全家一起好好吃饭

黄磊,应该是演艺圈里最爱做饭的男人。不工作的时候,他更愿意待在家里,给家里的两个孩子做饭。还喜欢在做饭的时候让闺女多多一起参与。他希望孩子们长大之后,依然可以记住来自爸爸的味道,这种味道,就是家的味道。

在家里吃饭,对黄磊有着重大的意义,他说,

在家吃饭会觉得人和人贴得很近, 我们对家庭的记忆就是一顿又一顿的饭,是和父母在一起的记忆,是对孩子的陪伴、伴侣之间的陪伴。

每一次孩子和妻子的生日,黄磊都会推掉一切工作,为她们下厨做饭。每逢其他大大小小的节日,他更会精心备一大桌饭菜庆祝。

所谓的幸福,就是全家一起好好吃饭。正如黄磊写于书中的话:

“真正美好的生活,是你认真品尝过的每一种味道,是你为家人下厨房时挑选的每一种食材,是你全身心和爱的人相处的每一分钟。

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才会感恩于世间24节气的变化,感受每一个季节温度的起伏,欣喜于每一种最新鲜的时令蔬果的馈赠,像一棵向阳的植物那样,把生活的五味交融与每一处细枝末节,用幸福下饭,被心中的热爱所滋养。

如黄磊、如外婆、如林清玄的母亲、如所有热爱为家人精心烹饪食物的每一个人。


我是雯子,两个男孩的妈妈,自媒体撰稿人。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中年少女。关注【雯子育儿】,育儿路上我们一起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