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家思想”為切入點,探析孔子不適合當官的內因

孔子被譽為中國最偉大的教育家,其思想也影響了後世兩千多年,至今依然深入人心。觀其一生,其實都是在求官推崇自己的思想,為何周遊列國仍是不得志呢?孔子之所以到處碰壁,搞得“如喪家之犬”,根源就是他的學術思想沒有可行性,還損害了統治者的利益,也與歷史發展的潮流相違背。要弄清這個問題,先要了解春秋末期社會的主要矛盾,以及孔子對這個社會矛盾,提出來的解決方案。

《史記·孔子世家》:“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犬。”

引言

春秋戰國的社會結構,是以周公設計的“宗法制”為基礎的禮制社會。禮制社會的統治基礎,就是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法統,形成的層階式社會結構,自上而下分別為: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隸。

春秋末期,原先穩定的社會結構,受到了嚴重的挑戰,諸侯不再聽周天子的話,卿大夫犯上作亂,替諸侯當家做主,士大夫霸佔卿大夫家業。用孔子的話來說,就是“禮壞樂崩”,都沒有規矩了,社會秩序崩潰了。結果就是,天下大亂,相互征伐,民不聊生!

怎麼辦?包括孔子在內的眾多先賢們,都紛紛提出了自己的治國理念,希望能重建社會秩序,這就是百家爭鳴名的歷史背景。孔子的儒家思想,就是在那個時期誕生的。很顯然,孔子的思想行不通,這才導致他走到哪兒都不受待見,一輩子忙於奔走各國,當他的思想推銷員。每一個國君一聽孔子來了,都是一個態度:熱烈歡迎,奉於高閣!

孔子名氣太大,拿過來給自己貼金正合適,所以對他這個人隆重接待。對他的學說呢?瓠瓜一個,中看不中用,高高掛起!那麼,孔子的思想到底有什麼問題,導致沒人願意接受呢?

以“儒家思想”為切入點,探析孔子不適合當官的內因

懼怕孔子的影響力

自古以來,君主最怕的是臣子功高蓋主,臣子的威信如果超過君主,很容易軍權旁落。孔聖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很多位列諸侯各國擔任要職,且深受尊師重道思想的影響,這麼重要有影響力的人,不管到哪個國家,對君主來說都是一種威脅。

《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有記載:“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與禮,其中的禮制思想講究的是君臣之分,以及朝中的繁文縟節。諸侯勢大,挑戰周天子的權威本來就是以下犯上,違背孔子的思想,如果你是君主,你會留下一個與自己志向違背的孔子嗎?

孔子的治國思想的以德治國,輕法制。孔子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說明孔子謙虛,但孔子並不是那麼大度的人,很難容忍與自己違背的理論,其中特別是法家思想,法家代表與儒家代表總是互相嫌棄,法家認為儒家空談仁義,儒家認為法家專權暴力。

但是春秋晚期是一個變革的時期,是法家思想大展光芒的時期,主張的是君主獨大,中央集權,適合諸侯的政治需求,動盪的社會也需要法家的理論治理國家,而孔子的儒家學說理論,更適合太平時期。而不是動盪的春秋戰國年代。

如果說只是隨便安排一個職位給孔子的話,相信很多諸侯都可以做到,但是孔子的抱負不僅於此,孔子想要實現他的政治理念,讓一個國家作為他理論的試驗品。所以不會屈居,不會放棄自己的標準,子貢也說過,老師的思想博大到了極點,所以沒有國家能夠容納老師。所以他勸孔子降低標準,但孔子卻說子貢眼光短淺。

以“儒家思想”為切入點,探析孔子不適合當官的內因

儒家思想看著美,實則不具備可操作性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也就是“愛”,手段是禮法德化教育。也就是說,孔子是希望通過教育的方法,讓每個人接受他的思想,自覺維護社會秩序。

這個想法太天真,社會統治結構的形成與穩定,本質上是利益方的勢力均衡。一旦這個均衡被打破,除非進行二次分配,再原封不動回到原來狀態,怎麼可能?尤其是竟然期望通過教育手段,更是幼稚的可笑!

比如那個以家臣身份,將季孫氏架空,進而掌握了魯國國政的陽虎,他本來是孟孫氏的後人,宗法制的結果,讓他慢慢地只剩下一個“士”的空頭銜,請問他能甘心嗎?當他有機會掌握了季孫氏的家業,做了魯國的主,你跟他講道理,讓他回到一無所有的“士”,你當他是小綿羊?

社會階級之間的矛盾,往往需要革命式重建,和風細雨的教化,只適用於政通人和時期。所以,儒家思想就是一個“烏托邦”,藍圖很美,沒有可行性!

儒家思想是把雙刃劍,諸侯難以接受

《論語》中記載: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

以“儒家思想”為切入點,探析孔子不適合當官的內因

孔子的藍圖,隱藏了一個“雷”,導致它成了一把雙刃劍,接受他的人,同時也會因它受損。這個“雷”是——君君臣臣!以孔子和齊景公的對話最典型。齊景公一聽孔子說

“君君臣臣”,立刻兩眼放光。是啊,就是因為君不君,臣不臣,才導致我的權益受損,放在嘴邊的都不能安心吃下。如果恢復了君臣之間應有的關係,自己豈不是高枕無憂了?

能嗎?不能!按照孔子的理論,你齊景公讓卿大夫們安於本分,獲得了諸侯該有的權益,那麼你是不是該對周天子盡你的義務?也就是說,對周天子而言,你跟他其實也是君不君臣不臣吶!

權利和義務是對等的,偏廢的結果就是二者俱廢。如果你齊景公不對周天子“君君臣臣”,那“君君臣臣”的基礎就喪失了,卿大夫何以對你“君君臣臣”?

齊景公願意盡義務嗎?當然不願意!諸侯王才是“禮壞樂崩”的罪魁禍首。本來按照宗法制,諸侯國治理地方,是“代理制”,是替周天代行治權,而不是地方的主人。通俗講,諸侯國國君是地方治理的“職業經理人”,“產權所有人”是周天子。

慢慢地,諸侯國們都“喪盡天良”,把“產權證”強行改成了他們的名字,把正宗的產權人周天子當要飯的!這就是“禮壞樂崩”的根,諸侯國其實是“禮壞樂崩”的最大受益人,他們能甘心倒退到原來的結構嗎?所以,只能忍受卿大夫們對他們的“不臣”,這把雙刃劍導致儒家思想就是一個死結!

以“儒家思想”為切入點,探析孔子不適合當官的內因

儒家思想是復古主義,違背歷史發展潮流

孔子的儒家思想不是無源之水,通過以上描述,我們就可以知道,其實他是對周公思想的復辟,是典型的復古主義,或者說,是開歷史的倒車!

周公設計的結構為什麼會失效?其根源就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原有結構中的各階層,其社會價值與社會地位不匹配了,或者說他們的付出與所得不成正比了。

舉個可能不大恰當的例子:你是一個公司老闆,聘了一個高級經理人,然後就當甩手掌櫃,從來不過問公司的事,慢慢地你連公司的門從哪兒開都不知道,請問你這個老闆還能安心地分紅嗎?

企業經營還有法律保障,政治可是沒有邊際的

也就是說,社會之所以走向“禮壞樂崩”,根子不在缺少“仁”,靠“德治”也解決不了問題,他的這些手段,頂多充當修補匠的角色。根源就是,《周禮》過時了,宗法制不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了,必須重建!而孔子依然抱著過時的東西不放,豈不是逆潮流而行?失敗不也是必然嗎?

《史記·孔子世家》雲:“陪臣執國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詩》、《書》、《禮》、《樂》,弟子彌眾,至自遠方,莫不受業焉。”

當時的大環境已經到了道德淪喪,人心不古的階段。各國經過幾百年的互相殺伐,早已殺紅了眼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所以霸權才是這個時候需要的。唯有霸權才能在諸侯之中繼續活著,俗話說人善被人欺,一個國家的存在同樣如此,所以圖強是那個時代的共性。

以“儒家思想”為切入點,探析孔子不適合當官的內因

評價

孔子所提倡的以仁為本,以禮服人就顯得不那麼符合時宜了。到了治世再教化人尊禮,仁義,統治階層肯定舉雙手雙腳贊成,因為這些都有利於朝廷對百姓的統治。比如衛靈公雖然欣賞他,待他頗好,但問的也是打仗的事兒,孔子只好說沒學過軍旅打仗的事。

《史記》中記載:“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也”。

因此,孔子走到哪兒都碰壁,就是因為他的思想既沒有可操作性,又損害了主要利益階層,同時又不符合歷史發展要求,孔子自己形容得非常到位,對當時社會而言,他的思想就是“瓠瓜”。並不適合當時的社會,是理想中的政治思想與當時的社會情況是相違背的。但孔子創辦私學,有教無類。影響了中國幾千年。他的儒家思想也在漢武帝時期成為正統思想一直延續到清朝!

參考文獻:《史記·孔子世家》、《論語》、《史記·淮陰侯列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