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儒家思想”为切入点,探析孔子不适合当官的内因

孔子被誉为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其思想也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至今依然深入人心。观其一生,其实都是在求官推崇自己的思想,为何周游列国仍是不得志呢?孔子之所以到处碰壁,搞得“如丧家之犬”,根源就是他的学术思想没有可行性,还损害了统治者的利益,也与历史发展的潮流相违背。要弄清这个问题,先要了解春秋末期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及孔子对这个社会矛盾,提出来的解决方案。

《史记·孔子世家》:“东门有人,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犬。”

引言

春秋战国的社会结构,是以周公设计的“宗法制”为基础的礼制社会。礼制社会的统治基础,就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法统,形成的层阶式社会结构,自上而下分别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

春秋末期,原先稳定的社会结构,受到了严重的挑战,诸侯不再听周天子的话,卿大夫犯上作乱,替诸侯当家做主,士大夫霸占卿大夫家业。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礼坏乐崩”,都没有规矩了,社会秩序崩溃了。结果就是,天下大乱,相互征伐,民不聊生!

怎么办?包括孔子在内的众多先贤们,都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希望能重建社会秩序,这就是百家争鸣名的历史背景。孔子的儒家思想,就是在那个时期诞生的。很显然,孔子的思想行不通,这才导致他走到哪儿都不受待见,一辈子忙于奔走各国,当他的思想推销员。每一个国君一听孔子来了,都是一个态度:热烈欢迎,奉于高阁!

孔子名气太大,拿过来给自己贴金正合适,所以对他这个人隆重接待。对他的学说呢?瓠瓜一个,中看不中用,高高挂起!那么,孔子的思想到底有什么问题,导致没人愿意接受呢?

以“儒家思想”为切入点,探析孔子不适合当官的内因

惧怕孔子的影响力

自古以来,君主最怕的是臣子功高盖主,臣子的威信如果超过君主,很容易军权旁落。孔圣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很多位列诸侯各国担任要职,且深受尊师重道思想的影响,这么重要有影响力的人,不管到哪个国家,对君主来说都是一种威胁。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记载:“臣闻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仁与礼,其中的礼制思想讲究的是君臣之分,以及朝中的繁文缛节。诸侯势大,挑战周天子的权威本来就是以下犯上,违背孔子的思想,如果你是君主,你会留下一个与自己志向违背的孔子吗?

孔子的治国思想的以德治国,轻法制。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说明孔子谦虚,但孔子并不是那么大度的人,很难容忍与自己违背的理论,其中特别是法家思想,法家代表与儒家代表总是互相嫌弃,法家认为儒家空谈仁义,儒家认为法家专权暴力。

但是春秋晚期是一个变革的时期,是法家思想大展光芒的时期,主张的是君主独大,中央集权,适合诸侯的政治需求,动荡的社会也需要法家的理论治理国家,而孔子的儒家学说理论,更适合太平时期。而不是动荡的春秋战国年代。

如果说只是随便安排一个职位给孔子的话,相信很多诸侯都可以做到,但是孔子的抱负不仅于此,孔子想要实现他的政治理念,让一个国家作为他理论的试验品。所以不会屈居,不会放弃自己的标准,子贡也说过,老师的思想博大到了极点,所以没有国家能够容纳老师。所以他劝孔子降低标准,但孔子却说子贡眼光短浅。

以“儒家思想”为切入点,探析孔子不适合当官的内因

儒家思想看着美,实则不具备可操作性

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也就是“爱”,手段是礼法德化教育。也就是说,孔子是希望通过教育的方法,让每个人接受他的思想,自觉维护社会秩序。

这个想法太天真,社会统治结构的形成与稳定,本质上是利益方的势力均衡。一旦这个均衡被打破,除非进行二次分配,再原封不动回到原来状态,怎么可能?尤其是竟然期望通过教育手段,更是幼稚的可笑!

比如那个以家臣身份,将季孙氏架空,进而掌握了鲁国国政的阳虎,他本来是孟孙氏的后人,宗法制的结果,让他慢慢地只剩下一个“士”的空头衔,请问他能甘心吗?当他有机会掌握了季孙氏的家业,做了鲁国的主,你跟他讲道理,让他回到一无所有的“士”,你当他是小绵羊?

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往往需要革命式重建,和风细雨的教化,只适用于政通人和时期。所以,儒家思想就是一个“乌托邦”,蓝图很美,没有可行性!

儒家思想是把双刃剑,诸侯难以接受

《论语》中记载: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以“儒家思想”为切入点,探析孔子不适合当官的内因

孔子的蓝图,隐藏了一个“雷”,导致它成了一把双刃剑,接受他的人,同时也会因它受损。这个“雷”是——君君臣臣!以孔子和齐景公的对话最典型。齐景公一听孔子说

“君君臣臣”,立刻两眼放光。是啊,就是因为君不君,臣不臣,才导致我的权益受损,放在嘴边的都不能安心吃下。如果恢复了君臣之间应有的关系,自己岂不是高枕无忧了?

能吗?不能!按照孔子的理论,你齐景公让卿大夫们安于本分,获得了诸侯该有的权益,那么你是不是该对周天子尽你的义务?也就是说,对周天子而言,你跟他其实也是君不君臣不臣呐!

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偏废的结果就是二者俱废。如果你齐景公不对周天子“君君臣臣”,那“君君臣臣”的基础就丧失了,卿大夫何以对你“君君臣臣”?

齐景公愿意尽义务吗?当然不愿意!诸侯王才是“礼坏乐崩”的罪魁祸首。本来按照宗法制,诸侯国治理地方,是“代理制”,是替周天代行治权,而不是地方的主人。通俗讲,诸侯国国君是地方治理的“职业经理人”,“产权所有人”是周天子。

慢慢地,诸侯国们都“丧尽天良”,把“产权证”强行改成了他们的名字,把正宗的产权人周天子当要饭的!这就是“礼坏乐崩”的根,诸侯国其实是“礼坏乐崩”的最大受益人,他们能甘心倒退到原来的结构吗?所以,只能忍受卿大夫们对他们的“不臣”,这把双刃剑导致儒家思想就是一个死结!

以“儒家思想”为切入点,探析孔子不适合当官的内因

儒家思想是复古主义,违背历史发展潮流

孔子的儒家思想不是无源之水,通过以上描述,我们就可以知道,其实他是对周公思想的复辟,是典型的复古主义,或者说,是开历史的倒车!

周公设计的结构为什么会失效?其根源就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有结构中的各阶层,其社会价值与社会地位不匹配了,或者说他们的付出与所得不成正比了。

举个可能不大恰当的例子:你是一个公司老板,聘了一个高级经理人,然后就当甩手掌柜,从来不过问公司的事,慢慢地你连公司的门从哪儿开都不知道,请问你这个老板还能安心地分红吗?

企业经营还有法律保障,政治可是没有边际的

也就是说,社会之所以走向“礼坏乐崩”,根子不在缺少“仁”,靠“德治”也解决不了问题,他的这些手段,顶多充当修补匠的角色。根源就是,《周礼》过时了,宗法制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了,必须重建!而孔子依然抱着过时的东西不放,岂不是逆潮流而行?失败不也是必然吗?

《史记·孔子世家》云:“陪臣执国政。.……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当时的大环境已经到了道德沦丧,人心不古的阶段。各国经过几百年的互相杀伐,早已杀红了眼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所以霸权才是这个时候需要的。唯有霸权才能在诸侯之中继续活着,俗话说人善被人欺,一个国家的存在同样如此,所以图强是那个时代的共性。

以“儒家思想”为切入点,探析孔子不适合当官的内因

评价

孔子所提倡的以仁为本,以礼服人就显得不那么符合时宜了。到了治世再教化人尊礼,仁义,统治阶层肯定举双手双脚赞成,因为这些都有利于朝廷对百姓的统治。比如卫灵公虽然欣赏他,待他颇好,但问的也是打仗的事儿,孔子只好说没学过军旅打仗的事。

《史记》中记载:“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因此,孔子走到哪儿都碰壁,就是因为他的思想既没有可操作性,又损害了主要利益阶层,同时又不符合历史发展要求,孔子自己形容得非常到位,对当时社会而言,他的思想就是“瓠瓜”。并不适合当时的社会,是理想中的政治思想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是相违背的。但孔子创办私学,有教无类。影响了中国几千年。他的儒家思想也在汉武帝时期成为正统思想一直延续到清朝!

参考文献:《史记·孔子世家》、《论语》、《史记·淮阴侯列传》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