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白居易、范仲淹、周敦頤、吳承恩
大家認識他們嗎?
那大家知道嗎
其實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
那就是
稅 官
下面就來一起看看
他們是如何做稅官的吧~
孔子
我國古代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世尊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孔子曾擔任魯國大夫孟懿子的稅官。
當時,賦稅狀況非常混亂,一些稅吏擅自加大徵稅的鬥,引起田戶不滿,導致田戶不肯納稅。
孔子查清事情原委後,開除了涉嫌的舊部屬,改換了標準鬥,並公佈了納稅期限和獎懲措施:
提前繳完的,只繳九成;
期限外繳完的,加一成;
抗稅的,收回土地;
欠稅的,須繳清才能繼續耕種。
就這樣,限期還沒到,就已經足額收稅,甚至比往年多出二成。
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
崇尚以禮制賦,
主張輕徭薄賦。
白居易
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初入官場,曾任周至縣尉,負責“分判眾曹,催徵租賦”。
白居易深知民間疾苦,《觀刈麥》《納粟》《杜陵叟》《買花》和《重賦》等涉稅詩篇深刻揭露了唐代社會矛盾,表達了詩人對農民的悲憫情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觀刈麥》)
揭示了當時賦稅的繁重
“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徵求考課,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杜陵叟》)
反映了苛稅後農民的悲慘處境
“國家定兩稅,本意在愛人。厥初防其淫,明敕內外臣。 稅外加一物,皆以枉法論。奈何歲月久,貪吏得因循。浚我以求寵,斂索無冬春。”(《重賦》)
批判貪官汙吏違反稅法、壓榨百姓的醜惡行徑
白居易的稅收思想主張據實徵稅,
反對攤派,
減輕農民負擔。
范仲淹
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范仲淹曾任泰州西溪鎮鹽倉監官,掌管鹽稅四年。
在任期間,他不僅勤於鹽政,而且實施加強賦稅管理的政策,他抓住發展鹽業的命脈,大力興修水利工程,做好重點稅源維護工作,千方百計為百姓做實事。
慶曆三年(公元1043年),他出任參知政事,上書新政改革綱領《答手詔條陳十事》,提出整頓吏治、發展經濟等十項改革措施。
范仲淹主張徵收商稅,
減輕田賦徭役。
周敦頤
北宋著名哲學家、文學家,宋朝儒家理學思想開山鼻祖,所著《愛蓮說》千古傳頌。周敦頤曾擔任蘆溪監稅官 ,負責為官府徵收商稅。
蘆溪毗鄰袁水,連通湘江和贛江,舟楫方便,陸路也通達湖南江西,貨運頻繁,水陸過往行商不少。周敦頤負責在當地交通要道、河津渡口以及城鎮交易市場對民間私商經營販運的貨物徵收商稅。期間他整肅商稅徵管,繁榮市場,做出了可圈可點的業績。當地百姓專門建造周濂溪祠,藉以表達對他的無限思念和敬仰之情。
吳承恩
明代傑出小說家,古典名著《西遊記》的作者。吳承恩曾任湖州府長興縣丞,負責田賦糧馬等事務。
吳承恩愛護百姓,體恤民情,立志改革時弊,刷新縣政。他上沿太湖,下走苕溪,在民間私行察訪,調查稅糧難徵的原因。他主持頒佈了《長興縣編審告示》,規定實行里長、甲長制,且里長、甲長一職由大戶或其子戶充當,迫使大戶帶頭納糧,糧役負擔按田戶大小分攤,以改變賦稅不均的狀況。
閱讀更多 中國稅務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