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酒表现再一次证明,投资白酒看现金流一个先行指标就够了

洋河股份公布了三季报, 2019年前三季度营收210.98亿元,同比增长0.63%,净利润71.46亿元,同比增长1.53%。

但是第三季度单季营收50.99亿,同比下降20.61%,净利润15.65亿,同比下降23.07%。

营收和净利润两个数据同比都有所下降,是洋河历史上几乎最差的一张成绩单。

为了对冲,今天洋河同时还推出回购股份方案,回购金额10亿-15亿,回购股价,最高价不高于135元,回购的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算是安抚下市场情绪。

洋河怎么了

我们首先分析下公司业绩下滑的原因。

按照公司的解释,主要是公司三季度梳理渠道、停货去库存导致了业绩滑坡。

公司说从6月初开始采取措施,全面控货,消化库存,理顺价格,帮助经销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调动经销商积极性,三季度中秋旺季继续延续控货去库存的政策。

那么效果如何呢?

从券商调研信息看,公司渠道库存总量有所下降,由之前最高的3-4个月消化完减少到当前的2个月出头,预计年底能降到至1-1.5月的合理库存空间。

但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高端白酒,茅台、五粮液等前三季度利润都是20%以上增长。

而洋河主力产品所在的次高端赛道以及公司的商业模式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首先从行业背景看,白酒行业格局基本形成、集中化明显的趋势下,二线及以下白酒企业的增长空间越来越小。

白酒行业和汽车行业类似,面临人口大周期的问题。

从数据看,90后比80后少了30.68%,00后比90后少了19.39%。不仅是年轻人喝不喝白酒的问题,年轻人的数量本身就在减少。

白酒总销量已经逐年下滑,而白酒消费能力却在提升。“少喝酒、喝好酒”已经是趋势,高端白酒挤压次高端白酒的生存空间。

在泸州老窖、水井坊,甚至是顺鑫农业都在生产高端白酒的情况下,次高端占比大的洋河,面临的增长压力可想而知。

其次从商业模式看,洋河其实是将白酒完全当作普通消费品,拒绝大商,给予经销商极低的利润率,厂家完全主导营销的模式,忽视了现实中经销商对消费者终端的营销功能。

之前有先兆吗

有。对于白酒行业来说,现金流就是先行指标。现金流传导到利润,最后再影响股价。

而洋河股份的现金流在今年中报已经显出端倪:2019年半年报,洋河股份的经营性现金流就已经是负数了。

洋河酒表现再一次证明,投资白酒看现金流一个先行指标就够了

这样的现金流意味着公司压货情况比较严重,不是经销商在主动要货。在报表中体现为预收账款减少。

从资产负债表,我们也确认了这点,中报的预收账款大幅下滑。

洋河酒表现再一次证明,投资白酒看现金流一个先行指标就够了

今后你如果遇到这种报表,就要当心了。

未来如何

好在白酒企业还是充分吸收了上轮白酒调整的教训,控制发货量,让渠道库存保持良性水平。一方面可以降低资金占用压力,另一方面可以保证终端价格。

所以洋河在三季度旺季,并没有为了收入增长而大幅压货,相反是控货,虽然导致收入端大幅低于预期,但从这点看,公司经营层还是理智的。

不过不容否认的是,放缓脚步的背后,洋河已遇到了天花板。

在江苏市场,同样主打中高端白酒的今世缘正在崛起,省内竞争激烈。洋河在200~300元档、300~400元档以及500~600元档,均遭受了今世缘的正面进攻。

当然,洋河现在股价102元,按照股息3%,静态市盈率低于20倍。这个位置,向下调整的空间有限。

高端产品是洋河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高端产品能否放量将会成为洋河未来成败的关键。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