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買保險,但不是業務員說的那樣

很長一段時間內,對保險的感覺和大多數人一樣——抗拒,覺得這就是個忽悠,一是看不到實實在在的商品,二是達到享受理賠條件的概率很低。更何況,很多保險公司喜歡玩文字遊戲,鑽法律漏洞,具有極大的不安全感——這本身就違背了保險的本質。

除此之外,看過一個聊《中國保險業亂象》的財經節目,得知保險公司對保費收入的投資趨向於風險和股市收購炒作,心中的牴觸情緒更是到了極點。

你需要買保險,但不是業務員說的那樣

三年前,為了幫朋友一個忙,購買了人生第一份保險,五六千塊,一年下來,平安無事,覺得吃了大虧,於是退保了。

兩年前,家人重疾復發,為了應付ICU每天傳出的鉅額賬單,父親將祖屋連地一起賤賣。這個時候,不由感慨:要是有份保險就好了。

儘管自己不知道有什麼保險真的可以理賠這種疾病,但是依然幻想,找個心理安慰,給自己喘口氣的理由。

這種未知的不測風雲可能導致的個人財務危機和人性抉擇(救或不救),就是作為一個普通人需要購買保險的理由。

這樣說或許有些虛,和業務員的推銷技巧並沒兩樣。

那麼我們不妨換一個說法,那就是你衡量一下自己當前的資產狀況和收入狀況,如果出現了風險,會不會導致個人財務崩潰。

什麼意思?比如說比爾蓋茨,按照他目前的財富狀況,多大的醫療支出都沒有問題,所以肯定不需要保險。

那如果是一個月入5000的普通人,一年的收入也就6萬塊,按照現在的醫療費用,稍微嚴重一點的疾病,都會難以承受。

從這個角度而言,窮人似乎比富人更需要,因為窮人負擔著更沉重的財務責任。

你需要買保險,但不是業務員說的那樣

但是,正因為普通人的錢來得更不容易,那麼在購買保險這件事上更需要慎重。很多人保險知識空白,在業務員的營銷技巧和心理戰術下,很容易掏錢買心安,等到理賠的時候,才發現,完全兩回事。這不僅浪費了保費,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本應擁有的保障機會。

所以,作為普通人的你需要花點心思。

首先在挑選險種方面。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在上面的闡述中,我們一直將保險和醫療扯在一起,因為個人覺得這是保險最大的價值,甚至是唯一應有的價值。

那麼在險種選擇方向上,應該選擇的便是意外險和重疾險,而且是越純正的越好。那些花裡胡哨的(比如參雜了什麼理財功能、養老基金、教育基金之類),只會削弱醫療保障功能,要麼減少了一些疾病的保障種類,要麼降低了保額。道理很簡單,就好像你購買同樣一件商品,包裝越精美的,要麼價格越高,要麼成色更低——因為成本增加了。

再說了,什麼養老基金,教育基金,這些往往都是若干年後的收益,誰知道到時候得到的錢購買力如何呢?筆者一朋友他父親在98年的時候花10000塊錢給他買了一份理財保險,說在他退休的時候,可以拿到20萬。現在朋友才三十來歲,但這20萬已經遠遠比不上當初那1萬塊了。

所以說,你算不過商家的。

你需要買保險,但不是業務員說的那樣

不過你可以跟自己算算。

算什麼呢?算你花時間去研究保險合同值不值。很多人說,自己不是專業人士,人家業務員比自己專業,問他就行了,哪裡那麼多精力去了解。‘

好,比如你購買一份保險5000塊,你賺到這筆錢需要多長時間呢?一個月還是半個月的全職工作?那麼,仔細看一份保險合同需要這麼多時間嗎?不需要吧。而且,一旦到了你需要理賠而不能賠付的時候,損失的那就不是保費的5000塊,而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保額了。

所以,花這麼大筆錢,多看看,多查查,多問問,總是沒錯的。

再說說買多少的問題。幾乎所有的保險業務員給到客戶的建議都是“雙十原則”——家庭年繳保費佔家庭年收入的10%和風險保額達到家庭年收入的10倍。

沒必要,特別是對於剛踏入社會和收入不高的群體而言,這樣的比例支付在未來風險預防上,顯得有些奢侈。

個人建議是年收入的3-5%即可,比如說年收入10萬,買個三五千就行。這就需要在性價比上花些心思,比如說購買保額更高的一次性賠付,而不是購買保費更高的多次賠付或終身賠付。

隨著收入增加,可以適當提高保費支出的比例,這個時候應該考慮的問題就是風險覆蓋範圍和實用性(也就是疾病發生概率和職業病)。

你需要買保險,但不是業務員說的那樣

最後,給大家一個常識性提醒:不要簽署保費自動劃款的銀行卡綁定協議,因為這樣會每年按時劃款,幫你自動續保,這樣當你發現購買的保險不滿意或者有其他更高性價比保險產品時,更換起來就不會那麼麻煩。

如果已經簽署了,那就去解除,如果你打算退保,但是已經扣款了(一般保險公司會提前或即時劃扣,但是規定是有15天的猶豫期),只要沒超過猶豫期,都可以打電話跟保險公司告知,辦理退款手續,若遇到刁難推諉,撥打銀保監會的投訴的電話。

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