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建築業發展趨勢與建築企業轉型升級路徑展望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攻關期。2019年的經濟趨勢是“穩中有變”,這不僅意味著風險挑戰在加大,也意味著新的發展機遇,外部壓力將會倒逼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對於建築業來說,其規模快速擴張帶來的發展正在成為過去式,傳統的建築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對施工企業的轉型升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2019建築業發展趨勢與建築企業轉型升級路徑展望

建築業發展趨勢

建築業已經進入到平穩發展期。2006年以來,建築業總產值持續增長,2006年至2011年連續6年超過20%的高速增長後開始回落,2015年增速僅為2.3%,2016年建築業總產值增速有所回升,增速達7.1%;2017年增速達10.5%,2018年全國建築業總產值23.5萬億元,同比增長9.9%。

2017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以下簡稱“19號文”),文件包含7大方面的內容、20條任務,這是引領建築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建築業發展的趨勢:

2019建築業發展趨勢與建築企業轉型升級路徑展望

行業監管發展方向將從“重企業資質”向“以信用體系、工程擔保為市場基礎,強化個人執業資質管理”的方向轉變,個人執業越來越受重視。

建設單位的首要責任和勘察、設計、施工單位的主體責任將被強化,對於企業來說,發生工程質量事故,企業將被停業整頓、降低資質等級、吊銷資質證,個人將被暫停執業、吊銷資格證書、一定時間直至終身不得進入行業等處罰。

信用中國將逐步建立,做到信息數據、平臺數據共享,針對市場主體建立黑名單制,依法依規全面公開企業和個人信用記錄,實現信息共享。

資質資格、招標投標、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制度、產業工人隊伍等領域的改革,將為建築企業營造高效、便捷、有序的營商制度環境。

建築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是大勢所趨,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將在行業中深度融合與廣泛運用,特別是BIM技術的集成應用,將實現項目全生命週期數據共享和信息化管理。

2019建築業發展趨勢與建築企業轉型升級路徑展望

總承包、全過程工程諮詢將推動工程建設組織模式的完善。“施工總承包”向“工程總承包”發展是必然的選擇。“投資、勘察、設計、監理、招標代理、造價”單方面諮詢將向“全過程工程諮詢”方向轉變。

推廣建築產業化,發展裝配式建築、綠色建築、智慧建築和韌性建築,將成為建築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建築產業化符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科技創新的要求,將是未來建築業發展的又一新趨勢和增長點。

建築企業轉型升級的路徑

面對行業發展趨勢的大潮,建築企業可選擇的路徑有哪些?

從“要素驅動” 向“創新驅動”轉型升級

在經濟新常態下,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從“要素驅動”轉向為“創新驅動”,激活創新創業主體毫無疑問會製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一帶一路”蘊含巨大市場,建築業“走出去”的海外商機無限,因此,建築企業也應當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2019建築業發展趨勢與建築企業轉型升級路徑展望

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黨組成員、紀檢組組長,中建政研商學院名譽院長姚兵在第二屆中建政研商學院總裁班上談到,創新是企業家的靈魂。一個企業最大的隱患,就是創新精神的消亡,創新必須成為企業家的本能。但創新不是“天才的閃爍”,而是企業家艱苦工作的結果。創新精神的實質是“做不同的事”,而不是“將已經做過的事做得更好一些”。所以,具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更像一名充滿激情的藝術家。

從“建築承包商”到“城市運營商”轉型升級

城市運營商是將城市當作一項資產來經營並增值的企業,其本質是以市場化的手段將城市綜合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和整合。城市運營商的價值鏈涉及城市開發的上、中、下游,業務範圍涵蓋城市投資建設的方方面面。在產業鏈構建方面,以需定建,聚焦主業,兼顧輔業,收縮戰線,拉長產業鏈,構建生態圈。這與中建政研集團建設新型智庫、成為行業領先的綜合服務運營商、構建行業生態圈的“平臺思維”有異曲同工之妙。

2019建築業發展趨勢與建築企業轉型升級路徑展望

目前發展比較成熟的城市運營商主要有3種模式:城市配套服務、產城融合服務、新城建造服務。例如,華夏幸福與地方政府合作,建設產業園區和新城新區,為地方政府進行產業規劃、招商引資。這種產業引入、全面建設新城的模式,在京津冀一體化戰略之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成為城市運營商的一種代表模式。又如,中天城投在貴陽的未來方舟項目,包括酒店、風景區、公寓、寫字樓、商業中心等,儼然是一個小城規模。在這個項目中,中天不僅僅提供城市配套,還一手打造了城市的基礎設施。

從“資產、資金驅動”向“管理、技術驅動”轉型升級

規模、效益、質量、品牌、運營、服務,將成為建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多元化、輕資產、高質量,將成為提高建築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徑。

輕資產,要抓住自己的建設核心業務,發揮優勢,通過自身優秀的管理能力,運作社會資源達到“使用而不佔有”的效果。輕資產更多地體現在項目管理、組織能力的運用,以管理型項目為方向,在保留核心專業能力的同時,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參與項目建設,合理優化使用資金,減少自身存貨和應收賬款。輕資產是一個發展目標,其核心就是要使企業從以重資產、重資金驅動轉變為管理、技術、品牌驅動發展。

從“單打獨鬥”向“聯合重組”轉型升級

聯合重組的路徑有:單個企業自主實現重組;企業與企業之間橫向聯合重組;相同產業、不同企業之間產品鏈延伸的縱向聯合重組;不同行業之間因為共同“因子”而實現的跨行業聯合重組;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實行的產學研聯合;參與國有企業重組、參股甚至控股;做好進入壟斷行業的準備,一旦政策准入,立即加入進去等。

2019建築業發展趨勢與建築企業轉型升級路徑展望

同時,也應看到,成功實現聯合重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關鍵是企業進行自主創新。只有進行技術創新,有自身的核心技術,聯合重組才有價值;只有進行體制創新,才能促進聯合重組;只有進行文化創新,才能順利融入,得到文化認同。

從“人治”向“法治”轉型升級

目前的市場環境,市場風險總體可控,房價波動風險、金融風險、被併購風險、法律風險並存。建築企業在合同、勞資糾紛等各方面的法律風險也越來越大,各種法律問題接踵而至。在不斷承接新的工程任務同時,建築企業需要進一步加強法治建設,有效規避法律風險。

從“勞動力密集”向“建築工業化”轉型升級

目前,我國處於新舊動能轉換期,人口紅利正在逐漸消失,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建築企業已經飽受人工費持續增長的煎熬,人工費虧損成為行業盈利的最大制約。可以預測,在新生代農民工紛紛逃避建築業、農民工老齡化的大背景下,建築人工費上漲仍將繼續。

2019建築業發展趨勢與建築企業轉型升級路徑展望

建築工業化既是施工企業被勞務公司倒逼的無奈選擇,也是行業的大勢所趨,是我國房屋建築工程的發展方向。建築工業化是對建築生產方式的再組織,涉及到設計、施工、構配件生產、部品生產等企業,而建築工業化的第一步就是標準體系的設計,必須需要各方面企業的合作,有必要聯合房地產骨幹企業、設計企業、施工企業、部品生產企業和大學、科研機構等組成產業聯盟。

從“粗放式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型升級

精細化管理是一種理念、一種文化。所謂精細化管理,是項目實施過程之中所貫穿的精細化管理手段和管理動作,其本質是利用詳細策劃和每天的標準化、流程化、細節化管理,對常規性施工管理實施在廣度與深度上的拓展。

建築企業可以通過精細化不斷提升管理能力,從而獲得市場競爭力與獲利能力。信息化是企業實現精細化管理的一個重要途徑,因為信息化可以為企業進行現代化管理提供一個良好的支撐平臺。

從“商人”到“企業家”轉型升級

這個時代需要企業家精神,企業家精神包括工匠精神、企業家素質、冒險精神、創新精神、社會責任等諸多方面。

2019建築業發展趨勢與建築企業轉型升級路徑展望

工匠精神。201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也包括杜絕浪費、節約資源,創造極致產品、服務和價值的精神理念。

冒險精神。一個企業經營者,要想獲得成功,成為一名傑出的企業家,必須要有冒險精神。對一個企業和企業家來說,不敢冒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企業家素質。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的興衰成敗與企業家素質的高低有著極大的關係。企業家的素質包括世界眼光、戰略思維、儒商誠信、智商才智、尊重人才、競合胸懷、文化自覺和自我修煉等。

從“貪多求全”到“差異化發展”轉型升級

隨著併購、重組,行業不斷集中,建築業市場將呈現兩頭髮展的態勢,龍頭企業做優、做強、做大,大量專業企業做專、做精、做細、做實,中小施工企業要學會“做減法”。

2019建築業發展趨勢與建築企業轉型升級路徑展望

​走差異化、專業化的路線,不要老是抱著總承包資質不放。如果利用現有資源幹一些專業化的事情,在某一個領域裡面就能成為翹首;總成本領先,品質功能相同時總成本更低;專一化,聚焦縫隙市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加速推進,建築企業轉型升級的產業路徑已經十分清晰。要深刻理解這輪改革的題中之意,就要以壯士斷腕、刮骨療傷的勇氣和決心,敢於擔當、直面尖銳問題,革除影響前進過程中的深層次結構性矛盾。繼續笑傲市場的必然是那些積極適應新常態、努力邁向中高端、實現產業鏈價值、具有一定核心競爭力的企業;而被淘汰的必然是那些不適應新常態變化,依然處於低端、低層次競爭的企業。讓我們因勢而動、順勢而為,和過去一切不適應企業發展的傳統及模式揮別,藉助這輪改革升級的強勁東風,按照經濟新常態下新的發展邏輯實現新的跨越發展!(中建政研集團董事長、《建築法》修訂課題組成員 梁艦)

本文轉載於《中國勘察設計》雜誌2019年4月刊,版權為《中國勘察設計》雜誌社及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