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有容人之量,不计前嫌的重用他

传说齐桓公从莒国返回齐国当了国君以后,就任命鲍叔牙为太宰。

齐桓公发兵攻打鲁国的时候,心中一直惦记着管仲对他的一箭之仇,他想要杀掉管仲,出了自己胸中的一口恶气,但是鲍叔牙作为辅佐齐桓公的主要臣子,虽然明明知道齐桓公对管仲有恼恨之心,却仍然不避嫌疑,冒着杀头的危险,竭力推荐管仲。

齐桓公有容人之量,不计前嫌的重用他

齐桓公

鲍叔牙对齐桓公说道:“臣下只是君主的一个平凡的臣子,我的才干比起管仲的才能来,相差甚远,有“五不如”:

宽惠安民,我不如他;治国不失其根本,我不如他;能以忠信赢得百姓,我不如他;制定礼仪推行四方,我不如他;担任主帅指挥战斗,使士卒能勇气倍增,我不如他。

君主您如果仅仅要治理好齐国,我还勉强可以胜任辅佐大任,如果您想要在诸侯国中称霸,那么就非管仲不可了。您如果能重用管仲,他一定能使齐国成就千古霸业。”

齐桓公有容人之量,不计前嫌的重用他

管鲍之交

齐桓公对鲍叔牙说:“可是那管仲曾经射中我的衣带钩,让我差一点送了命。”他听了齐桓公的话,赶紧答道:“管仲那是为了自己主人的利益才干的,您如果能够赦免他,并且让他辅佐您,他同样也会那样效忠于您的。”

齐桓公听了鲍叔牙的一番话以后,思索良久,权衡利弊,比较得失,最终决定摒弃私仇,不计前嫌,接受鲍叔牙的举荐,对鲍叔牙说:“你明天将他带来见我吧!”鲍叔牙笑了笑,说道:“您要得到有用的人才,必须恭恭敬敬以礼相待,怎么能随随便便招来呢?”

齐桓公有容人之量,不计前嫌的重用他

管鲍之交

齐桓公挑选了一个良辰吉日,亲自出城迎接管仲,并且邀请管仲坐在他的车辇之上,一起进了城。在回程的途中,齐桓公就询问管仲治国的方略,他说得一清二楚,两人越谈越投机,甚至有相见恨晚之感。紧接着齐桓公就任命管仲为相,地位甚至在鲍叔牙之上。

虽然如此,但齐桓公对于管仲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言听计从的。当齐桓公得知鲁国加紧练兵操戈,想要攻打齐国的时候,于是便想先发制人的进攻鲁国,管仲劝阻齐桓公到道:“国家现在还没有安定,不能发兵攻打鲁国。”齐桓公不听劝阻,结果被鲁国的曹刿在长勺打得大败而归。

齐桓公有容人之量,不计前嫌的重用他

管仲拜相

​此时的齐桓公更加地愤恨鲁国,又派人到宋国去借兵,宋闵公派了南宫万长率领宋国军队前来援助齐国攻打鲁国。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战斗齐军再次大败,南宫还做了鲁国的俘虏,军事上的一连串失利,使得齐桓公认识到管仲颇有先见之明,自此以后加强了对管仲的信赖。


分享到:


相關文章: